毕业论文不锈钢的焊接工艺的研究.doc
《毕业论文不锈钢的焊接工艺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不锈钢的焊接工艺的研究.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 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不锈钢的消费量增长很快。1997年我国不锈钢的表观消费量超过了 100万1,2001年达到220万t,居世界第一位。以后逐年大幅度增长,2005年达到522万t。连续5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不锈钢消费国家。不锈钢由于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船舶、车辆、汽车、宇航、桥梁、建筑、压力容器、贮罐、建筑机械、管线及家电设备等行业。在不锈钢加工工艺中,焊接是最主要的必不可少的加工技术。焊接件的数量、品种、规格在不断地增加,对焊接工艺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随着技术的引进,国外的不少不锈钢的品种和牌号、新焊接材料、新焊接技术
2、、新焊接工艺在国内市场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因此对国内的焊接技术人员也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焊接性是指同种金属材料或异种金属材料在焊接加工条件下,能够形成具备一定使用性能的焊接接头的特性。焊接性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结合性,即一定的金属材料在指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对煶接缺陷的敏感性,即工艺焊接性;二是使用性能,是金属材料在指定的焊接条件下所形成的焊接接头适用使用条件的程度,也称使用焊接性。焊接性与材料、工艺、结构和使用条件等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不能脱离开这些因素而单纯从材料本身的性能来评价焊接性。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不锈钢焊接技术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焊接设备(国内目前无一家具有自主知识
3、产权的先进设备生产厂家,高端焊机完全依赖进口,中低端焊机厂家之间竞争激烈,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少)、焊接工艺(大部分焊接工程技术人员及焊工不熟悉不锈钢的焊接)和焊接材料(焊材研发能力弱,优质焊材主要靠进口)等方面。另外,我国执行的标准同国外相比,也比较落后,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加强不锈钢焊接工艺与材料的研究工作,致力于产品质量的提高,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迅速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加强对高品质特种不锈钢焊材的研制开发与生产,适应市场的需求,降低成本,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贡献。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奥氏体不锈钢4第一节 奥氏体不锈钢的牌号、成分与力学性能4第二节 奥氏体不锈钢
4、焊接工艺要点5一、焊前准备5二、焊接方法选择6三、焊接材料选择6四、焊接工艺要点7五、焊后清理7第三节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常见问题7一、焊接热裂纹7二、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9三、应力腐蚀开裂(SCC)12第二章 双相不锈钢14第一节 双相不锈钢的性能特点14第二节 2205双相不锈钢成分与力学性能15第三节 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性能与工艺研究16一、2205双相不锈钢焊接性能16二、焊接工艺参数16三、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17四、焊缝和热影响区的金相组织17五、焊接工艺中应注意的几个因素18第三章 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性能研究19第一节 铁素体不锈钢的介绍19一、铁素体不锈钢的组成和种类19二、普通商
5、铬铁素体不锈钢存在的主要问题21第二节 试验材料和方法22一、试验材料化学成分22二、试验方法22三、焊接工艺装备22四、焊接工艺参数23第三节 试验结果及分析23一、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23二、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测试23三、焊接接头宏观检查24四、焊接接头的耐晶间腐蚀试验24五、焊接接头微观组织25六、小结25第四章 马氏体不锈钢26第一节 马氏体不锈钢的化学组成及分类26第二节 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工艺28一、焊接性28二、焊接工艺29三、焊接材料的选用29第三节 焊接工艺措施30第四节 铬系马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性30参考文献32致 谢33第一章 奥氏体不锈钢第一节 奥氏体不锈钢的牌号、成分与力
6、学性能奥氏体钢以铬镍为主要合金元素。一般奥氏体钢的含铬量为W Cr=18,进一步增加含铬量可提高其对一般酸的耐腐蚀能力。奥氏体不锈钢主要靠镍来完成奥氏体化,在此基础上,有时用少量锰与氮部分取代镍。在奥氏体钢中可通过加入钛或铌,或把含碳量Wc降至0.03及以下,达到碳的稳定化,以防止出现晶间腐蚀。加入钼可以提高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的抗点状腐蚀和缝隙腐蚀能力。常用奥氏体钢的牌号与成分见表1-1。力学性能见表1-2。表1-1 常用奥氏体钢的牌号与化学成分w()牌号CSiMnPSNiCr其他0Cr18Ni90.081.002.000.0350.0308.0011.0018.0020.0000Cr19Ni1
7、10.031.002.000.0350.0309.0013.0018.0020.000Cr18Ni12Mo3Ti0.081.002.000.0350.03011.0014.0016.0019.00Mo:2.503.50Ti:5XC0.700Cr18Ni11Ti0.081.002.000.0350.0309.0013.0018.0020.00Ti5Xc0Cr19Ni9N0.081.002.500.0350.0307.0010.5018.0020.00N:0.100.2500Cr18Ni10N0.031.002.500.0350.0308.5011.5017.0019.00N:0.120.220C
8、r25Ni200.081.002.000.0350.03019.0022.0024.0026.0000Cr18Ni14Mo2Cu20.031.002.000.0350.03012.0016.0017.0019.00Mo:1.202.75Cu:1.002.502Cr21Ni12N0.150.280.751.251.001.600.0350.03010.5012.5020.0022.00N:0.150.301Cr18Ni90.081.002.000.0350.0308.0011.0017.0019.003Cr18Mn12Si2N0.220.301.402.2010.5012.500.0600.03
9、017.0019.00N:0.220.330Cr23Ni130.081.002.000.0350.03012.0015.0022.0024.00表1-2 常用奥氏体钢的热处理制度及力学性能牌号热处理0.2MPabMPas0Cr18Ni9固溶10101150快冷205520406000Cr19Ni11固溶10101150快冷17748040600Cr18Ni12Mo3Ti固溶10001100快冷20553040550Cr18Ni11Ti固溶9801150快冷20552040500Cr19Ni9N固溶10101150快冷27555035502Cr21Ni12N固溶10101150快冷时效75080
10、0空冷43082026200Cr25Ni20固溶10301150快冷205520405000Cr18Ni14Mo2Cu2固溶10101150快冷1774000406000Cr18Ni10N固溶10101150快冷24555040501Cr18Ni9固溶10101150快冷20552040603Cr18Mn12Si2N固溶11001150快冷39068035450Cr23Ni13固溶10301180快冷2055204060第二节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工艺要点一、焊前准备1、下料方法的选择奥氏体不锈钢中有较多的铬,用一般的氧乙炔切割有困难,可用机械切割、等离子弧切割及碳弧气刨等方法进行下料或坡口加工。
11、2、坡口的制备在设计奥氏体不锈钢焊件坡口形状和尺寸时,应充分考虑奥氏体不锈钢的线膨胀系数会加剧接头的变形,应适当减少V形坡口角度。当板厚大于10mm时,应尽量选用焊缝截面较小的U形坡口。3、焊前清理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焊前应将坡口两侧2030mm范围内的焊件表面清理干净,如有油污,可用丙酮或酒精等有机溶剂擦拭。对表面质量要求特别高的焊件,应在适当范围内涂上用白粉调制的糊桨,以防飞溅金属损伤表面。4、表面防护 在搬运、坡口制备、装配及定位焊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伤钢材表面,以免使产品的耐蚀性降低。如不允许用利器划伤钢材表面,不允许随意到处引弧等。二、焊接方法选择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好的焊接性,可以采
12、用焊条电弧焊、埋弧焊、钨极氩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等进行焊接。1、焊条电弧焊焊条电弧焊是最常用的焊接方法,具有操作灵活、方便等优点。为提高焊缝金属抗裂纹能力,宜选择碱性药皮的焊条;对于耐蚀性要求高、表面成形要求好的焊缝,宜选用工艺性良好的钛钙型药皮的焊条。2、氩弧焊氩弧焊是焊接奥氏体不锈钢的理想方法,焊接过程中合金元素烧损很小,焊缝表面洁净无渣,焊缝成形好。此外,由于焊接热输入较低,特别适宜对过热敏感的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3、埋弧焊埋弧焊是一种高效的焊接方法,特别是热输入大,熔池尺寸较大,冷却速度和凝固速度慢,因此焊接热裂纹敏感性增大。埋弧焊对母材稀释率变化范围大(1075),这就
13、会对焊缝金属成分产生重大影响,关系到焊缝组织中铁素体含量的控制。4、等离子弧焊等离子弧焊属于惰性气体保护的熔化焊方法,由于等离子弧能量集中、焊件加热范围小、焊接速度快、热能利用率高及热影响区窄等特点,对提高接头的耐蚀性,改善接头组织非常有利。三、焊接材料选择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材料的选用原则,应使焊缝金属的合金成分与母材成分基本相同,并尽量降低焊缝金属中碳含量和S、P等杂质的含量。对于工作在高温条件下的奥氏体不锈钢,填充材料选择的原则是无裂纹的前提下保证焊缝金属的热强性与母材基本相同,这就要求其选材料成分大致与母材成分相匹配,同时应当考虑焊缝金属中铁素体含量的控制。对于长期在高温条件下运行的奥氏体
14、不锈钢焊接接头,铁素体含量不应超过5,以免出现脆化。在铬镍的质量分数均大于20的奥氏体不锈钢中,为获得抗裂性高的纯奥氏体组织,选用WMn=68的焊接材料是一种行之有效且经济的解决方法。对在腐蚀介质中工作的奥氏体不锈钢,主要按腐蚀介质和腐蚀性要求来选择焊接材料,一般选用与母材成分相近或相同的焊接材料。由于含碳量对抗腐蚀性有很大影响,因此熔敷金属中碳的质量分数不能高于母材。腐蚀性弱或仅为避免锈蚀污染的设备,可选用含Ti或Nb等稳定化元素或超低碳焊接材料;对于要求耐酸腐蚀性能较高的工件,常选用含Mo的焊接材料。四、焊接工艺要点根据奥氏体不锈钢对抗裂性和耐蚀性的要求,焊接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焊前不预
15、热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好的塑性,冷裂纹倾向较小,因此焊前不必预热。多层焊时要避免道间温度过高,一般应冷却到100以下再焊下一层;否则接头冷却速度慢,将促使产生碳化铬而造成耐晶间腐蚀性下降。在工件钢性极大的情况下,有时为了避免裂纹的产生,不得已进行焊前预热。2、防止接头过热具体措施有:焊接电流比焊低碳钢时小1020,短弧快速焊,直线运条,减少起弧、收弧次数,尽量避免重复加热,强制冷却焊缝(加铜垫板,喷水冷却等)。3、要保证焊件表面完好无损焊件表面损伤是产生腐蚀的根源,避免碰撞损伤,尤其避免在焊件表面进行引弧造成局部烧伤等。4、焊后热处理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后,原则上不进行热处理。只有焊接接头产生了
16、脆化或要进一步提高其耐蚀能力时,才根据需要选择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或消除应力处理。五、焊后清理不锈钢焊后,焊缝必须进行酸洗、钝化处理。酸洗的目的是去除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的氧化皮;钝化的目的是使酸洗的表面重新形成一层无色的致密氧化膜,起到耐蚀作用。常用的酸洗方法有两种:酸液酸洗。分为浸洗法和刷洗法。浸洗法是将焊件在酸洗槽中浸泡2545min,取出后用清水冲净,适用于较小焊件。刷洗法是用刷子或抹布反复刷洗,直到呈白亮色后用清水冲净,适用于大型焊件。酸膏酸洗。适用于大型结构,是将配制好的酸膏敷于结构表面,停留几分钟后,再用清水冲净。酸洗前必须进行表面清理及修补,包括修补表面损伤、彻底清除焊缝表面残渣
17、及焊缝附近表面的飞溅物。钝化在酸洗后进行,用钝化液在部件表面揩一遍,然后用冷水冲洗,再用抹布仔细擦洗,最后用温水冲洗干净并干燥,经钝化处理后的不锈钢制品表面呈白色,具有较好的耐蚀性。第三节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常见问题一、焊接热裂纹单相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具有较高的热裂纹敏感性,在焊缝及近缝区都有可能出现热裂纹,最常见的是焊缝凝固裂纹,也可能在热影响区(HAZ)或多层焊道间金属出现液化裂纹。1、焊接接头产生热裂纹的原因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较大的热裂纹敏感性,主要取决于其化学成分、组织与性能特点:(1)化学成分 奥氏体不锈钢中合金元素较多,尤其是含有一定数量的镍,它易与硫、磷等杂质形成低熔点共晶,如Ni
18、-S共晶熔点为645 ,Ni-P共晶元素为880 ,比Fe-S、Fe-P共晶的熔点更低,危害性也更大。其他一些元素如硅、硼、铌等元素,也能形成有害的易熔晶间层,这些低熔点共晶会促使热裂纹的产生。(2)组织 奥氏体不锈钢焊缝易形成方向性强的粗大柱状晶组织,有利于有害杂质元素的偏析,从而促使形成连续的晶间液膜,增加了热裂纹的敏感性。(3)性能 从奥氏体不锈钢的物理性能看,它具有热导率小、线胀系数大的特点,因而在焊接局部加热和冷却条件下,易产生较大的焊接残余拉应力,进一步促进焊接热裂纹的产生。从上述三个方面看,热裂纹是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时比较容易产生的一种缺陷,特别是含铬较高的奥氏体不锈钢更容易产生。
19、因此,奥氏体不锈钢产生热裂纹的倾向要比低碳钢大得多。2、防止奥氏体不锈钢产生热裂纹的主要措施(1)冶金措施严格控制焊缝金属中有害杂质元素的含量。钢中镍含量越高,越应该严格控制硫、磷、硼、硒等有害元素的含量。调整焊缝化学成分。加入铁素体元素,使焊缝金属出现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能够有效地防止焊缝热裂纹的产生。如18-8钢焊缝组织中有少量铁素体()相存在,则抗裂性能大大提高,如图1-1所示。这是因为相的存在打乱了奥氏体焊缝柱状晶的方向性(如图1-2所示)、细化了晶粒,低熔点的杂质被铁素体分散和隔开,避免了低熔点杂质呈连续网状分布,从而阻碍热裂纹扩展和延伸;相能溶解较多的硫、磷等微量元素,使其在晶
20、界上的数量大为减少,从而提高焊缝抗热裂纹的能力。常用铁素体化的元素有铬、钼、钒等。图1-1 相对含量对焊缝热裂倾向的影响图1-2 相在奥氏体基体上的分布控制焊缝金属中的铬镍比。对于18-8型不锈钢来说,当焊接材料的铬镍比小于1.61时,就易产生热裂纹;而铬镍比达到2.33.2时,就可以防止热裂纹的产生。这一措施的实质也是为保证有一定量的铁素体存在。在焊缝金属中加入少量的铈、锆、钽等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可以细化晶粒,也可以减少焊缝对热裂纹的敏感性。上述冶金因素主要是通过选择焊接材料来达到调整焊缝化学成分的目的。目前我国生产的18-8型不锈钢焊条的熔敷金属,都能获得奥氏体-铁素体双相组织。(2)工艺
21、措施 焊接时应尽量减小熔池过热程度,以防止形成粗大的柱状晶。为此焊接时宜采用小热输入及小截面的焊道;多层焊时,道间温度不宜过高,以避免焊缝过热;焊接过程中焊条不允许摆动,采用窄焊缝的操作技术。此外,液化裂纹主要出现在25-20型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中。为防止液化裂纹的产生,除了严格限制母材中的杂质含量、控制母材的晶粒度以外,在工艺上应尽量采用高能量密度的焊接方法、小热输入和提高接头的冷却速度等措施,以减少母材的过热和避免近缝区晶粒的粗化。二、焊接接头的晶间腐蚀有些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接头,在腐蚀介质中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能发生局部沿着晶界的腐蚀,一般称此种腐蚀为晶间腐蚀,0Cr18Ni9不锈钢晶间
22、腐蚀,如图1-3所示。根据母材类型和所采用焊接材料与焊接工艺不同,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可能发生在焊缝区、HAZ敏化去(6001000)和熔合区,如图1-4所示。 图1-3 0Cr18Ni9不锈钢晶间腐蚀图1-4 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a焊缝区 bHAZ敏化区 c熔合区1、晶间腐蚀(1)产生晶间腐蚀的原因。奥氏体不锈钢焊缝和HAZ敏化区的晶间腐蚀,都与敏化过程使晶界形成贫铬层有关。焊缝产生晶间腐蚀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焊态下已有Cr23C6析出,如多层焊缝的重复加热区域;另一种为接头在焊态下无贫铬层,但焊后经过敏化温度区间,因而具有晶间腐蚀倾向。奥氏体不锈钢在加热到450850 时,对晶间腐蚀最敏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不锈钢 焊接 工艺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2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