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玉米免耕栽培技术absz.doc
《毕业论文玉米免耕栽培技术absz.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玉米免耕栽培技术absz.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摘 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人们对抗旱防御技术需求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有了新的认识。秸秆覆盖免耕是保护性耕作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本文重点综述了秸秆覆盖免耕的含义及免耕栽培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简要展望。关键词:玉米 秸秆覆盖 免耕 栽培技术前 言秸杆覆盖免耕法在我国已有30年的试验研究,经过试验证明免耕土壤持水力强,饱和及不饱和导水率高,保水力强,抗旱节水,提高了土壤水分利用率,改善了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培肥了土壤,促进产量产值的增加。李万良等曾指出此技术具有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减轻病虫害和劳动强度等优点
2、,充分体现了玉米免耕秸秆覆盖栽培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该项目技术先进,实用,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适用范围广,可操作性强,适合在吉林省地区普遍推广。据统计, 目前全国年产各种秸秆67亿t,仅有四分之一左右还田, 一些剩余秸秆被堆积到道旁或就地焚烧, 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的平衡。农业上排放CO2主要是焚烧秸秆、机械作业燃油和土壤碳逸出。我国北方每年平均可节约燃油54kg/hm2, 相当减少CO2排放14215kg ,保护性耕作可减少农机作业量, 降低石油消耗。农田生态系统是大气中CO2的一个重要的能源, 农业耕作措施在碳循环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包括免耕在
3、内保护性措施被认为是减少农田土壤中碳损失的一个策略。李学明等曾经指出, 免耕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研究表明,由于免耕在农业机械使用和其他农业投入两方面温室气体排放较传统耕作少33kg/hm2, 秸秆还田可能是最具有前景的农田土壤固碳措施之一。干旱是危害重、出现频繁、影响范围大, 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农业气象灾害, 针对全球面临干旱加剧问题, 随农业机械的技术进步与发展, 有助于增加有机质的秸秆覆盖免耕的玉米抗旱栽培技术的研究与示范。1 秸秆覆盖免耕的含义秸秆覆盖免耕是保护性耕作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保护性耕作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观点还不完全一致。国外典型的概念是美国保护性技术
4、信息中心(CTIC)提出以覆盖度为主要标准, 指在一季作物之后地表留茬覆盖至少为30%为保护性耕作, 如免耕、垄作。国内学者张海林认为保护性耕作是指通过少耕、免耕、地表微地形改造技术及地表覆盖、合理种植等综合配套措施,从而减少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并获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免耕是保护性耕作中种植与肥料统一管理的特殊类型,其土壤和地表残留物受最小的扰动。秸秆覆盖免耕就是指不翻耕和少扰动土壤, 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 借助配套机械播种与施肥联合操作,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技术核心是: 改田间根茬与秸秆清理或焚烧为秸秆覆
5、盖还田; 改年季多次耕作为免耕,是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低碳可持续现代农业技术。2 秸秆覆盖免耕栽培的作用2.1 提高土壤肥力秸秆覆盖免耕具有明显的提高土壤肥力作用。对玉米秸秆还田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 还田3年的有机质增加0.05%0.09% ,还田6年的有机质增加0.06%0.1%,还田9年的有机质增加0.09%0.12%, 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相应地有所增加。多年连续秸秆覆盖免耕还可明显提高020cm土层土壤蔗糖酶、磷酸酶活性,免耕可提高土壤的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免耕增加了土壤的有效养分,主要是由于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和微生物生物量,并使施用的化肥更多地被生物固结而保蓄在
6、土壤之中,从而提高了土壤养分的容量与有效性,减少了土壤中游离的养分,由此减少了养分的流失,扩大了养分的再循环能力,免耕能提高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免耕能提高土壤细菌的活性,土壤的氨氧化细菌数增多,亚硝酸氧化细菌数也增多,表明免耕有利于土壤硝化作用。有关研究表明,免耕土壤中酸根离子含量明显较低,并不是由于免耕能够降低土壤矿化作用和增大反硝化作用引起的,而是免耕作物吸收量增大,土壤微生物固结作用增强的结果。2.2 保墒作用明显秸秆覆盖以后在土壤表面形成了一种物理障碍,阻碍农田水分蒸发即保墒作用。秸秆覆盖处理能明显地提高土壤表层的含水量,使表层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这不仅有利土壤表层的有机质和微生物
7、含量增加,而且可提高土壤保墒能力,在吉林地区主表现在作物生育前期( 7月份以前),以20cm土层内效果明显。秸秆覆盖有利于干旱地区的抗旱播种,秸秆覆盖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干旱危害。免耕秸秆覆盖对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影响较大,秸秆覆盖措施的玉米田与未覆盖的玉米田相比,土壤重量含水率提高5.5%。在作物播种期可以减少表层水分蒸发,显著增加表层土壤含水量,对确保苗齐、苗壮具有重要意义。秸秆覆盖具有明显的抑蒸保墒效应,有效地利用了有限的降水资源,土壤储水量明显增加,促进了农田水分的良性循环,玉米生育期内覆盖与不覆盖相比,土壤蒸发量平均降低56.5% ,是提高作物对降水的利用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具
8、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2.3 调控生长发育秸秆覆盖的降温作用最为明显,夏玉米苗期覆盖处理的地温比对照平均降低了1.8。丁玉川等研究发现,秸秆覆盖后春玉米生育期土壤含水量比不覆盖提高14%,土壤温度降低2.53.5,表现出苗推迟35d,出苗率下降5.36.4%, 拔节期推迟37d, 抽雄期推迟23d,成熟期晚56d。洪晓强等研究表明,受秸秆覆盖地温偏低的影响,春玉米幼苗期地上部生长受到抑制, 比常规栽培方式慢出叶1.52.0片,株高和干物质重量也低,但从拔节开始,生长速度加快,逐渐赶上并超过常规栽培。促进玉米植株中后期生长发育以及提高单株叶面积和干物质重,后期叶片保持绿色,茎秆粗壮,植株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玉米 栽培技术 absz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2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