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班组长培训教材课件.ppt
《地面班组长培训教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班组长培训教材课件.ppt(1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面班组长培训,潞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lazyzz-aqzx-dmbzz-kj,CONTENTS PAGE,目录页,课程任务,课程目标,案例导读,案例分析,目录,情景演练,小组讨论并总结,班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课程任务,任务名称,一、突发事件应对:基本原理二、班组突发事件:事故预防三、班组突发事件:事故处置 四、班组应急能力:小结,目标列表,学习目标,案例导读,龙羊煤矿“3.19”瓦斯窒息事故2007年3月19日11时,新邵县龙溪浦镇龙羊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窒息事故,造成1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9.83万元。一、事故发生与抢救经过2007年3月19日早班,当班共安排11人下井:4人(谭海球、李师
2、国、刘小春、孙小)维修回风巷,5人到+330m水平掘进工作面作业,值班长刘让安,值班矿长刘建标。回风巷维修作业的4人于8时下井,工作至10时10分已经更换了一排树,10时45分班长李师国继续进行支护,其他3个作业人员就在旁边休息。10时55分,作业人员谭海球向值班长刘让安说要去解手。等了几分钟不见谭海球回来,李师国就派刘小春去寻找,过了2分钟刘小春回来告诉李师国说谭海球倒在风井落底与+400m总回风巷交叉盲巷以下6m的栅栏旁边。现场作业人员马上开始进行抢救,先开启局扇,将风筒布置到盲巷中吹散瓦斯。李师国看到谭海球头朝盲巷下方,面部朝上,双手紧握,额头有血迹,脸色没有太大的变化。抢救人员将谭海球
3、抬到总回风巷进行人工呼吸。同时派刘小春向地面报告,要地面与医院联系,并准备好车辆。抢救了20多分钟,但是没有什么效果,11时25分将谭海球抬出井口。11时55分,救护车赶到现场,经抢救无效,谭海球死亡。至此,抢救工作结束。,案例分析讲解,事故性质事故联合调查组经过调查分析,认定本次事故为责任事故。直接原因1、风井落底与+400m总回风巷交叉盲巷位于采空区,聚集了瓦斯等有害气体。2、作业人员违章打开栅栏进入盲巷导致窒息死亡。间接原因 矿井盲巷管理混乱,盲巷没有设置警示牌和瓦斯检查牌板,盲巷栅栏设置不合格。现场管理不到位。值班矿领导,值班长没有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并进行排查。对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不够。作
4、业人员素质低下,基本安全知识缺欠,职工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作业。,防范措施加强对盲巷的管理,严格按标准设置栅栏,并设置警示牌和瓦斯检查牌。强化矿井现场管理。严格落实矿领导跟班下井制度;配备专职瓦斯检查员;严格落实重大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安装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加强对职工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必须掌握基本煤矿安全知识、自救、互救和逃生技能,增强安全意识和自保互保和互救能力,杜绝违章作业行为。,【情景演练:小组成员参与情况演练】,情景演练,分组讨论并总结,【教学说明1】应急:既要钱,又要命。要求:应急应急不要急。目标:既科学,又有效。,应急管理的U形境界与应对能力,【教学说明2
5、】1.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第一线。班组平安,则企业平安;班组不安,则企业难安。,【统计资料】当前伤亡事故(包括重大、特大事故)中,因为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者目前技术上还不能解决的难题而造成的事故是极少的,绝大多数属于责任事故。其中,90%以上的事故是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设备隐患未能及时发现、及时消除等人为因素造成的。而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以及操作失误所导致的事故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突发性。原因之一是:班组突发事故应急管理薄弱。,2.各类事故案例表明:事故发生与班组的应急管理 有直接的关系。【实例】吉林辽源泰信煤矿“11.13”煤尘爆炸事故。1994年11月13日,泰信煤矿发
6、生一起煤尘爆炸事故,死79人,伤129人,直接经济损失320万元。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煤矿四井的蹬钩工张延龄在作业中违章多挂重车,致使矿车鸭嘴断裂跑车,撞击磨擦产生火花引燃煤尘爆炸。,【实例】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工停车时操作失误,未将应关闭的阀门及时关闭,导致进料系统温度超高。长时间温度超高引起爆裂,并引起连环爆炸,造成数万名居民和大学生紧急疏散,以及松花江污染事件。,一、突发事件应对:基本原理,2005.3.29,(一)什么是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
7、、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二)什么是突发事故?1.突发事故:指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突发意外事件,在企业主要表现为生产作业突发事件。2.突发事故是由于不安全行为或者不安全状态引起的灾害性事件。3.突发事故的发生具有因果性、随机性、潜伏性和可预防性。,【案例】辽宁省铁岭市钢水包脱落事故案 2007年4月18日7时45分,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的钢水包在平移到锭台车上方时,突然整体脱落。装有30吨钢水的钢水包倒向5米外正在进行班组开会的交接班室,造成32人死亡,6人受伤。其中,在钢厂工作十几年的铸锭工郭立海全身烧伤面积达60%,头部、上身、双手变黑变形。他忍着疼痛艰难地
8、说:“真的就是一场噩梦”。,事发时,郭立海距离脱落的钢包只有3米远。7时42分,开吊车的朱连伟启动吊车,装有30吨钢水的钢包顺着10米高吊车轨道缓缓从西向东移来,里面的温度高达1580,将这炉钢水浇铸完后,郭立海就可以平平安安下班了。此时距离他们几米外的会议室,32名白班工人已经来到车间,在里面开一个简短的例行安全会议,准备接班。但3分钟后,就在朱连伟准备将钢包吊下时,钢包突然从空中坠落,烧红的高温钢水如同火山爆发一样从空中喷出,巨大的热浪将郭立海等其他几十名工人喷倒,在惊慌失措中大家爬起来纷纷向车间外逃跑。但郭立海怎么也站不起来,上身的衣服熊熊燃烧。,“接班工友肯定都完了,只有我们这些交班的
9、才有幸跑出来!”38岁的铸锭班的班长矫正岩侧躺在病床上说。“当时还差十几分钟就8点了,最后一包钢水铸成钢锭后我们就交班,工友们是看着那包钢水砸向交接班会议室的!”“那包钢水有27吨,当时我在钢包附近正在拿工具,突然听到钢包吊车闸发出尖叫声,钢包快速下滑,吊车闸失灵了!我抬脚就跑,钢包一下子倾斜,钢水就涌向附近会议室了”。,根据国家安监总局的通报,事故原因主要是:1.该公司生产车间起重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按照炼钢安全规程的规定,起吊钢水包应采用冶金专用的铸造起重机,而公司却擅自使用一般用途的普通起重机。2.设备日常维护不善,如起重机上用于固定钢丝绳的压板螺栓松动。3.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厂房内设备
10、和材料放置杂乱,作业空间狭窄,人员安全通道不符合要求。4.违章设置班前会地点,该车间长期在距钢水铸锭点仅五米的真空炉下方小屋内开班前会,钢水包倾覆后造成人员伤亡惨重。,【分析】本次事故是多年来中国冶金行业发生的一起死亡人数最多的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近年来,随着我国原材料需求的迅速增长,钢铁行业产能迅速扩大。一些企业不能适应产能快速扩张的需要,忽视安全,管理混乱。同时,部分行业监管部门缺乏责任意识,玩忽职守,导致此类事故频发。可见,企业必须从观念上重视预防突发事故,从技术上防范突发事故,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班组研讨会(1)】讨论话题共四道题:1在生产作业中,您遇到过突发事件(事故
11、)吗?如果遇到,您当时是怎么应急处置的?当时以及事后您是怎么想的?您能给大家讲一讲吗?2您认为“心勤”、“眼勤”、“手勤”、“腿勤”的经验有道理吗?对于及时发现事故隐患是否有帮助?结合自己的工作,您能总结归纳自己发现事故隐患的经验吗?,3你所在的企业、车间以及班组,如果有人因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受到奖励,你怎么想?你会向他学习吗?如果向他学习,你准备怎么向他学习?4作为班组长,如果出现危险情况影响安全生产,你准备怎么办?如果这种危险并不明显,并且班组成员都不认为存在危险,你准备怎么办?你能说服大家先消除危险,然后作业吗?,分组讨论并总结,(三)突发事故控制与预防原理 事故预防的知识与原理描述
12、事故发生的的起因,揭示事故发生的实质,指明预防突发事故的基本原理。,1.【海恩法则】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帕布斯海恩提出了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一起安全事故背后有29起事故征兆;每个征兆的背后会有300起事故苗头;每个苗头的背后还有1000起事故隐患。.,1,不安全因素1000000,29,300事故苗头,事故,事故征兆,海恩法则图,“海恩法则”强调两点:一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班组讨论】我们身边有没有海恩法则的端倪?.,2.【蝴蝶效应】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
13、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导致身边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统相应变化,可能两周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的启示:一个坏的微小机制,若不及时引导调节,会带来非常大的灾难。,【实例】内蒙古坠机事件 2004年11月21日,由包头飞往上海市的MU5210航班,在起飞后不久坠入机场附近的南海公园的湖里。包括47名乘客、6名机组人员在内的机上53人全部罹难。【分析】(1)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飞机起飞前没有按照正常作业程序除冰,理由竟然是整个机组通宵在KTV房狂欢,没有时间检查飞机所致。飞机安全手册强调:即使是少量冰雪霜的堆积,由此引起的起飞重量增加和升起损失,对飞机的影响也是致命的。因此
14、,除冰是低温起飞前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2)庞巴迪CRJ200飞机属小型支线喷气飞机,根据安全检测程序规定,在小型机场,由飞行员(即:机组)负责飞机起飞前的除冰检查。但本应提前一个半小时赶到机场作航班准备的机组,由于彻夜狂欢,通宵未眠,据安检记录,于8:00整,即航班起飞前20分钟才匆匆赶到机场,时间仓促,未来得及按照操作流程对飞机冰雪状况进行检查,最后导致拉起时升力不足,悲剧立即发生!47名乘客,6名机组人员,53条生命瞬间灰飞烟灭!,3.【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什么?如果有两种以上的选择,而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
15、种选择。,如何对待墨菲定律?(1)消极的态度:既然差错是不可避免的,事故迟早都会发生,那么,管理者就很难有所作为。(2)积极的态度:差错虽不可避免,事故迟早要发生,企业领导和职工就不能有丝毫放松的思想,要提高警觉,防止事故发生。,4.【事故的因果连锁关系多米诺骨牌原理】,上述连锁关系说明:突发事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前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事故因果连锁原理的启示:安全工作的重点在于,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物的或机械的不安全状态,移去中央因素,使连锁中断,预防重大伤害事故发生。,【案例】湖南衡阳特大建筑火灾事故 2003年11月3日零晨5时许,湖南省衡阳市一商住楼因底层经商户用硫磺熏烤“八角”,致
16、使“八角”起火发生火灾并蔓延整栋大楼。在消防官兵奋力抢险中,大楼的第3、4两个单元突然坍塌,将部分消防官兵压在废墟下,虽经全力抢救,仍然造成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的重大伤亡事故。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消防官兵扑救火灾伤亡最惨重的一次,震惊全国。,(1)现场堪察情况 坍塌的商往楼位于该市珠晖区,建筑名:衡州大厦,建筑面积9300平方米,主体建筑高8层,建筑格局为“回”字形的四合院,钢筋混凝土结构。该大厦离周围建筑物相隔小于6m,尤其距富贵家具城地面间距仅3m,空中间距小于2m。西面消防通道:南头宽3.7m,北头宽仅3m,整栋楼仅配套5只消防栓,其中一个上锁,一个没有水压。(2)事故发生经过 2003
17、年11月3日晚,一赵姓经商户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用硫磺熏烤“八角”,在零晨5时许火灾从一楼仓库引起,并迅速向上蔓延。,5:30分,衡阳市消防支队接警后迅速调集200多名消防官兵先后赶赴现场救火,经消防官兵全力抢救,大厦住的94户412名居民全部安全疏散,无一伤亡。由于建筑物为“回”字形格局,消防车只能从四周向大厦喷水灭火,在外围火势被控制后,天井内的火焰较猛,为了尽快控制火势,两支小分队往中间挺进灭火,因大厦西面和南面的消防通道堵塞,防火间距不够,给灭火造成很大困难,官兵们不得不深入到中部去灭火。8:40分,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大厦第3、4两个单元突然坍塌,将几十名消防官兵压在废墟下,经消防、
18、武警、公安、城建等部门抢救,20名消防官兵壮烈牺牲,11名消防官兵光荣负伤,数名人员重伤。,【分析】1事故直接原因是:由于赵姓经商户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用硫磺熏烤“八角”,在零晨5时许火灾从一楼仓库引起,并迅速向上蔓延,导致大厦的支撑结构被损坏,在重载下倒塌。2事故的间接原因是:a消防设施不配套 大厦与四周建筑物间距太小,消防车道不能畅通,局部车道仅为3m宽,偌大一个住宅区仅配套5只消防栓且不是上锁就是没水压,迫使消防车不得不到远处装水,一去一来耽误了灭火的时间,加速了火焰对建筑物的破坏。,b管理不到位 物业管理员和各经商户安全意识淡薄,物业管理人员任由经商者私自在仓库内起火,尤其在无人管理的情
19、况下深夜熏烤“八角”,严重违反动火规定。c建筑单位资质证明不全 经调查,建筑单位开发建筑衡州大厦时,无建筑工程管理局的资质证明、无工程施工许可证。d擅改规划设计和一楼使用性质 开发商私自更改规划设计图,将原来三栋平行建筑楼改为“回”字形四合院,并将原设计的7层楼增至8层,增大了下部房柱的承载力,擅自改变楼房使用性质,将一楼的商业网点改为仓库,增大了火灾荷载。,3.事故教训与防范措施 a职能部门应严格依照程序核定、审批及监督各项建筑工程,严禁违法、违规的建筑交付使用,并严格按建筑安全检查标准审核建筑物的市政、消防设施。b任何建筑开发公司或使用人都无权更改建筑设计及建筑结构以及房屋使用的性质。c加
20、强建筑物的安全管理力度,增强物业管理人员的安全防火意识,防患于未然。d消防部门在消防工作中应加强对房屋建筑材料、房屋建筑结构等知识的了解,提高对危险源的判别能力。e提高建筑物的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手段,从本质上杜绝火灾坍塌事故的发生。,事故,人失误,机缺陷,不安全因素,事故,环境,5.【轨迹交叉论】人总有失误之时或考虑不周之事,机械总有不完善的缺陷,环境总存在着发生事故的自然因素,这些因素只能相对克服,不可能绝对消除。事故发生在人、机、环境不安全状态轨迹的交叉区,如果不安全状态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遇,事故就会发生。,轨迹交叉论的启示:在生产管理系统中,通过管理系统的有效运作,实现人、机、环境三者安全
21、品质的优化匹配,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根本手段。,6.【能量转移论】这一理论认为: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受到种种约束和限制,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动和转换。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能量失去控制而意外地逸出或者释放,则称发生了事故。当意外释放的能量达及人体,并且超过其承受能力,则人体将受到伤害。,能量转移论的启示:防止事故的方法就是防止能量失控(即:管生产者管安全)或者让可能出现失控的能量发生转移。具体方法有:(1)限制能量:限速、限压、限浓度等;(2)控制能量:密封、绝缘、安全带等;(3)隔离能量:防火门、防爆墙、警示牌等;(4)缓解能量:安全阀、防爆膜等。,【班组研讨会(2)】讨论话题共四道题:1.作为一名
22、职工,你会主动学习应急知识和原理吗?能否讲一讲愿意学习或者不愿意学习的理由?2你认为对新员工采取“安全日记本制度”的方式进行应急训练,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可行?你认为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老员工,采取“经验训练总结”的方式进行应急训练,在实际工作中是否可行?,3如果班组组织大家学习生产作业应急知识和进行应急训练,你是否愿意参加?如果有人不愿意参加,你能否说服他?你准备怎样说服他?4作为班组长,在安全活动中,你会安排时间进行应急训练吗?你认为有必要吗?如有人反对,你怎么办?,分组讨论并总结,(四)企业突发事件(突发事故)的分期 1.预防阶段 企业为预防、控制和消除事故所采取的行为,包括:(1)制定安全生
23、产管理制度;(2)强化安全管理措施;(3)实施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4)开展企业安全规划研究。,2.准备阶段 在事故发生前采取的行动,包括:(1)研究国家相关法规、政策;(2)编制、完善事故应急预案;(3)开展应急培训和应急演习。,3.响应阶段 在事故发生期间采取救援行动的阶段,包括:(1)启动应急报警系统;(2)启动应急救援中心;(3)实施人员疏散和安置;(4)实施警戒和交通管制。.,4.恢复阶段 在事故发生之后进行的行动,包括:(1)实施应急响应关闭程序;(2)开展事故调查;(3)开展事故损失评估工作。,【案例分析】重庆“12 23”特大井喷事故,【案情】2003年12月23日夜,重庆市开
24、县高桥镇,由川东石油钻探公司承钻的气矿罗家16号井在起钻时,突然发生井喷,失控的有毒气体随空气迅速扩散。造成243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疏散转移6万多人,9.3万人受灾。27日,肆虐84个小时的罗家16号井被压井封堵,事故解除了最危险的警戒。在被追究责任的职工和领导中:队长吴斌因犯重大事故责任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富才引咎辞职。,93万多人受灾,243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疏散转移6万多人,井喷事故波及28个村庄,【分析】(一)重庆“1223”特大井喷事故原因 据专家介绍,井喷现象在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十分常见,本身并不是事故,只是一种灾害现象。但此次井
25、喷造成重大伤亡,在国内乃至世界井喷史上也是罕见的。1.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 重庆“1223”特大井喷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问题。主要包括:,(1)罗家16号井现场组技术负责人王建东,为了更换已经损坏的测斜仪,在明知卸下回压阀可能造成井喷事故的情况下,还向技术员宋涛提出卸下回压阀的方案。而面对这一明显的违规行为,宋涛却没有提出异议。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回压阀由此成为这场灾难的引子。(2)钻井12队队长吴斌明知钻井内没有安装回压阀,可能引发井喷事故。但他既没有向上级汇报,也未采取任何措施制止这一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消除隐患,而是放任有关人员违章操作,结果导致事故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面 班组长 培训教材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71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