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股东与股东权方案课件.ppt
《第二章股东与股东权方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股东与股东权方案课件.ppt(20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股东与股东权,第一节 股东概说第二节 股东权,本章概述,本章主要介绍股东的概念和分类、股东资格的取得和丧失、股东资格的认定、股东平等原则、股东有限责任原则、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公司法人财产权以及各项主要股东权利,第一节 股东概说,一、股东的概念与分类二、股东资格的取得与丧失三、股东资格的认定四、股东与公司、股东之间关系的原则,第一节 股东概说,一、股东的概念与分类(一)股东的概念 从实质意义上讲,股东是向公司出资并对公司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从程序意义上讲,凡在公司股东名册上登记姓名者即为公司股东,但持有股份有限公司无记名股票者除外,(二)股东的分类,股东以其所持股份的性质不同,可分
2、为优先股股东、普通股股东和劣后股股东。股东以其持股的目的不同,经营股东、投资股东和投机股东。根据股东资格的取得方式不同,可以将股东分为原始股东与继受股东。,原始股东是指在公司成立或公司新增发资本时,直接向公司认缴出资而成为股东者。继受股东是指在公司成立后,因受让、继承、受赠原股东的出资以及公司合并等方式取得公司出资的股东。,二、股东资格的取得与丧失,(一)取得方式 股东资格取得有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两种方式。原始取得,是指以认购公司股份的方式取得股东资格,包括在公司设立时取得和在公司发行新股时取得两种情况。继受取得,是指因买卖、继承、赠与、交换、企业合并等方式取得股东资格。,(二)对公司发起人资
3、格的限制1.自然人作为发起人应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不得为发起人。2.法人作为发起人,应是法律上不受限制的法人。3.原则上公司不得自为股东。4.公司章程约定不得成为股东的人不得为公司的股东。5.关于对公司发起人的国籍和居住地的限制。,重庆市新千年教育培训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股东包括重庆市化工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技校”)和49名自然人,其中技校拥有70的股权。该公司的宗旨就是发展本校的教育事业,故出资和成立方案第4条明确规定:股东以学校在册职工为限,含离退休职工。蒋金土曾经担任技校校长,以离休职工的身份出资15万元,成为一名股东。,他临终前立下遗嘱,将身
4、后的大部分财产包括这15万元股金留给了太太王素碧。不久,他去世了,王素碧要求把他的股权过户到她名下,而该公司不但拒绝了她的请求,而且要求她交回股权证书,并将15万元股金退给她。于是,她于2002年6月将该公司诉诸法院,要求确认其股东资格,责令该公司赔偿经济损失2500元和精神抚慰金2500元。,11月13日,一审法院驳回了其诉讼请求。她提起上诉,2003年2月18日,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三)股东资格的丧失 1.所持有的股权已经合法转让的。2.未依公司章程约定履行股东义务,而受到除名处置的。3.因违法受到政府处罚而被剥夺股权的(如没收财产)。4.法律规定的其他事由。
5、,他们的股份身份不容取消应跃进系四川泸州市鸿雁市政工程公司的董事长,持有494的股份,2004年5月病逝,妻子继承了该股份。6月,另一股东林小敏继任公司董事长,她很不愿意让不懂业务的前董事长夫人把持公司。但是,庄苏川、王正洪和夏彬三人所持有的16股份变得十分关键,而他们分别为前董事长的亲兄弟、小舅子和关系密切的朋友。虽然他们都是公司职工,原本并不是股东,他们之所以成为股东,是因为2001年公司决定派发股份股利,增加注册资本,但也允许股东选择拿走现金股利,许多股东拿走了现金分红。为了达到预期增资目的,这三人分别出资9万、3万和3万认购了缺口部分,成为新股东。他们参加过2002年9月10日召开的修
6、改公司章程的股东会,2002年和2003年的股东持股金额明细表均有实姓名,还参与了红利分红。,林小敏则认为,这是前董事长以权谋私,虽说生米煮成熟饭,亦应纠正。于是,召集原来的36名股东开会,一直同意取消了这三人的股东资格。对此,这三人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于是,当月就向泸州江阳区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其股本身份。11月法院判决,他们属于该公司的合法股东。,三、股东资格的认定,(一)股东资格认定的一般原则股东资格的取得,经过签署公司章程、缴付出资、进行工商登记、取得出资证明书等一系列过程。作为股东资格的外在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法律文件中,即股东名册、公司章程和工商登记文件。,股东名册是由公司依法
7、制作并置备于公司的记载股东情况的簿册。股东名册对股东资格的认定具有权利推定的法律效力,凡登记在股东名册者即可据此主张具有股东资格,而否认其股东资格者则须承担举证责任。,章程是公司最为重要的文件。我国公司法第11条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工商登记文件是确认股东资格的重要文件。我国公司法第6条规定:“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工商登记仅仅是对公司的有关 于事项包括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加以记录,而并非是对股东权或股东资格的创设,所以其主依要是起到将公司已有事实向第三人进行具有公信力的公示的作用,即对第三人可
8、起到以外 诵观识别股东的作用。,公司法第33条第3款规定:“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其出资额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 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第二十四条当事人依法履行出资义务或者依法继受取得股权后,公司未根据公司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当事人请求公司履行上述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二十八条股权转让后尚未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原股东将仍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受让股东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
9、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处理。,原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受让股东损失,受让股东请求原股东承担赔偿责任、对于未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有过错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受让股东对于未及时办理变更登记也有过错的,可以适当减轻上述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的责任。,(二)隐名股东问题,隐名股东,是指实际向公司出资并应享有股东权利,但未记载于公司股东名册、公司章程以及公司工商登记中的投资者,与此相对应的概念便是显名股东。,综合问题:如何保护隐名股东的权益?如何保护显名股东的权益?,问题一: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的合同效力如何?以及因投资的归属发生争议,应
10、如何处理?,确认股东资格的当事人第二十二条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其股东资格的,应当以公司为被告,与案件争议股权有利害关系的人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在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因股东资格发生争议时,隐名股东不能依据隐名投资协议直接向公司主张股权,只能向法院提起确权诉讼,并依据法院的判决变更所有涉及股东资格的法律文件。在司法实践中,确认隐名股东具有真实股东资格的关键性文件是其与显名股东的隐名投资协议。,确认股权归属的举证事实第二十三条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一方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享有股权的,应当证明以下事实之一:(一)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二)已经受让或者
11、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的利益平衡第二十五条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12、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非 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问题二: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份转让,是否有效?,名义股东处分股权的处理第二十六条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的规定处理。,名义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实际出资人请求
13、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问题三:公司债权人因实际出资人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名义股东承担责任,法院是否支持?,名义股东的补充赔偿责任和追偿权第二十七条公司债权人以登记于公司登记机关的股东未履行出资义务为由,请求其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股东以其仅为名义股东而非实际出资人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名义股东根据前款规定承担赔偿责任后,向实际出资人追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问题四:冒用出资的责任承担第二十九条冒用他人名义出资并将该他人作为股东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冒名登记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责任;公司、其他股东或者公司债权人以未履行
14、出资义务为由,请求被冒名登记为股东的承担补足出资责任或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部分的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四、股东与公司、股东之间关系的原则,(一)股东平等原则1.股东平等原则的内容 股东平等原则,是指公司的股东一律平等,即股东按照其股东身份及所持股权(份)的性质和数额平等地享受权利,除非该股东明确自愿接受不利益的待遇。,从股东的具体权利而言,股东平等权利又可分为绝对平等权利与相对平等权利。绝对平等权利,是指按照股东身份对公司享有的权利,股东持股之多少与权利的产生和行使无关,如股东(大)会参加权、股份转让权等。,相对平等权利,是指按照股东持股比例对公司享有的权利,股东持股之多少,关系到权
15、利的产生与否和行使权利的大小,如股东(大)会表决权、股利分配权、剩余财产分配权、新股认购优先权等。,2.禁止滥用股东权利原则,我国公司法第20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利益的行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滥用资本多数决原则与恶意关联交易。,控股股东,是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50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50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50,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
16、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滥用资本多数权利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利用控制权,使股东(大)会直接表决通过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利益的相关决议;其二是通过其选任、指派或控制的董事、监事、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的经营决策等活动,间接实现其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利益的目的,股东表决权排除制度:十六条: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
17、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甲与乙分别出资60万元和240万元共同设立新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下称新雨公司),由乙任执行董事并负责公司经营管理,甲任监事。乙同时出任其个人投资的东风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风公司)的总经理。东风公司需要租用仓库,乙擅自决定将新雨公司的一处房屋以极低价格出租给东风公司。甲知悉该情况后表示反对,但乙不予理睬。,问:针对乙将新雨公司的房屋低价出租给东风公司的行为,甲可以采取什么法律救济措施?,关联关系,是指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可能导致公司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但是,国家控股的企业之间
18、不仅仅因为同受国家控股而具有关联关系。,为规制关联交易,我国公司法第21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限制控股股东表决权制度:第二十一条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二)股东有限责任原则,1.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的内容我国公司法第3条第2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此规定确立了公司的独立
19、法人人格以及股东有限责任原则。,美国布朗家族拥有一家从事种植、收割、销售可可的公司。布朗家族的成员几乎占据了公司里的所有要职。一直以来,这家公司的收益都颇为丰厚,但布朗家族总是以支付家庭成员工资的方式使公司的净收益为零。正因为如此公司也极少花钱去维护那些生产设备。一个冬日的下午,公司的发电设备,因保养不善发生爆炸,雇员彼得和乔严重受伤,另外还有九名季节性劳工受伤。,事故发生后,布朗家族立即召开公司董事会,宣布将公司所有的土地和现金作为特殊股息予以分配。这样公司就只剩下了很少的可执行财产;当受害者对公司提起诉讼并性诉时,公司的财产根本无法执行判决。为此受害者要求用布朗家族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支付赔偿
20、金。,布朗家族在法庭上一再强调,股东仅以其出资额或所持股份额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这似乎的确是一条众所周知的原则,但倘若坚持这一点以致受害者不能获得应得的赔偿,又显然违背了公平正义的一般原则。究竟法官会不会支持受害者的请求呢?,2.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1)内容公司法人格否认,又称“揭开公司面纱”,是指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包括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而设置的一种法律措施。,美国首开“公司法人格否认
21、”司法判例先河的桑伯恩法官指出:就一般规则而言,公司应当被视为法人而具有独立人格,除非有足够的相反的理由出现,然而公司的法人特性如被作为损害公共利益、使非法行为合法化、保护欺诈或犯罪抗辩的工具,那么,法律上则将公司视为无权利能力的数人组合体。”,公司法第20条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在我国首次确立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2)公司法人
22、人格否认的适用要件 主体要件适用的对象必须是具体的双方当事人:一是公司人格的滥用者。二是因公司法人人格滥用而受到损害,并有权提起诉讼的相对人。前者指滥用公司人格的股东,而后者必须是因公司法人人格滥用行为而实际受害的债权人。,行为要件,第一、公司法人格形骸化。第二、利用公司形式规避法律或合同义务,进行违法行为。第三、公司资本显著不足。,结果要件 第一、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必须有损害事实存在,即滥用行为造成了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结果。第二、此种损害结果的发生还必须与股东滥用公司人格的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客观滥用论则不要求证明人格滥用者存在这种主观上的恶意。,对公司的
23、适用后果 第一、法人人格否认不是从根本上彻底、永久地取消公司的法人资格,而仅是在特定的法律关系中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从而追究滥用法人人格的股东的责任,实现利益补偿。但适用了该制度,并非意味着彻底否认公司的人格。第二、这种意义上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也不同于公司被解散或被撤销。,对股东的适用后果第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所追究的责任主体应限于实施滥用行为的股东,而不应扩及其他所有的股东。第二、追究公司与其背后滥用者股东的共同的责任,我国公司法第20条明文规定,滥用人格时,公司股东“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即债权人可以向公司追偿,也可以直接向滥用人格的股东追偿。,股东权,又称股权,是指股东基于其股东
24、资格而享有的权利。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受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第二节 股东权,一、股东的财产权二、股东的新股认购优先权三、股东表决权四、股东的知情权五、股东大会自行召集权六、股东提案权七、异议股东股份收买请求权与股东强制出售权 八、股东的诉讼权九、股权的分类十、股权的性质,第二节 股东权,股东权,又称股权,是指股东基于其股东资格而享有的权利。公司法第4条规定:“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受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一、股东的财产权,股东的财产权指股东的投资收益权,即股利分配请求权和剩余财产分配权。(一)股东的股利分配请求权股利是指股东按照其实缴出资
25、比例或所持股份比例,或者按照全体股东的约定或公司章程的规定,通过分配取得的公司利润。,1.概念股东的股利分配请求权,即指股东享有的按照其实缴出资或持有股份的比例,或者按照全体股东的约定或公司章程的规定,请求公司分配股利的权利。股利分配的具体形式通常包括现金股利、股份股利、债券股利、期票股利、其他财产或实物股利等等,公司利润该怎么分?万事开头难,小王和几位朋友开办的有限责任公司在开始几年由于产品打不开市场连年亏损,但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公司在今年终于扭亏为盈。董事会制定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除去交税,剩下的利润一半用来弥补前些年的部分亏损,另一半按照各股东的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大部分人股东都很赞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股东 方案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6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