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无公害果品课件.ppt
《第三章无公害果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无公害果品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无公害果品生产标准第三节 无公害果品生产规程及认定程序,第一节 概述,(一)无公害果品生产的定义 1无公害果品的定义 定义: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果品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合格认证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食品标准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果品.,2绿色果品的定义及分类 A:定义.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类果品.B:四个要求条件及分级标准 1.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2.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
2、须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3.产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标准;4.产品的包装、贮运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贮运标准。按要求可分为AA级和A级绿色果品两种.,3有机果品,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果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果品。有机农业的原则是,在农业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生产,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而不是利用农业以外的能源(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添加剂等)影响和改变农业的能量循环。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4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不打破生物循环链的生产方式。有机果品是纯天然、无污染、安全营养的食品,也可称为生态食品“.,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有机
3、果品的标准与区别,无公害果品 无公害果品的生产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经考察、测试和评定,符合标准的方可称为无公害果品。其质量标准:安全。不含对人体有毒、有害物质,或者将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标准以下,对人体不产生任何危害。卫生。农药残留、硝酸盐含量、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等有害物质不超标,生产中禁用高毒农药,限制使用中等毒性农药,允许使用低毒农药,合理施用化肥。优质。内在品质好;营养成分高。严格地说,一般果品都应达到无公害果品标准的要求。,绿色果品 绿色果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果品或果品原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果品的生产及加工
4、必须符合绿色食品的生产操作规程;果品必须符合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果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璜和标签规定。A 级绿色果品 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一些安全性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禁止使用硝态氮肥。AA 级绿色果品 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有机果品 种子或种苗来源于自然界,且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并且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技术,作物秸杆、畜禽粪肥、
5、豆科作物、绿肥和有机废弃物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来源,作物轮作以及各种物理、生物和生态措施是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主要手段。考虑到某些物质在环境中会残留相当一段时间,有机果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土地从生产其他果品到生产有机果品需要2-3年的转换期。,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和有机果品的产生背景,无公害果品 20世纪80年代后期,部分省、市开始推出无公害果品;2001年农业部提出“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4个城市进行试点;2002年,“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无公害果品产生的背景与绿色食品产生的背景大致相同,侧重于解决果品中农残、有毒有害物质等已成为“公害”的问
6、题。绿色果品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基本解决了果品的供需矛盾,果品中农药残留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食物中毒事件频频发生,绿色果品成为社会的强烈期盼。1992年农业部成立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1993年农业部发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有机果品 国际上有机食品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以1972年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的成立为标志。产生的背景是,发达国家果品过剩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以及环保主义运动。1994年,国家环保总局在南京成立有机食品中心,标志着有机果品在我国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有机果品标准的执行与标志使用,无公害果品 执行时是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强制性标准及农业部发
7、布的行业标准。产品标准、环境标准和生产资料使用准则为强制性国家或行业标准,生产操作规程为推荐性行业标准。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已发布了4类农产品的8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农业部发布了200余项行业标准。无公害果品执行全国统一的标志。绿色果品 执行的是农业部的推荐性行业标准。绿色果品标准包括环境质量、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包装贮运等全程质量控制标准。目前,农业部发布了52项绿色农产品行业标准,其中包括7项通用性标准,45项产品质量标准。绿色食品有统一的绿色食品名称及商标标志,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日本注册使用。,有机果品 执行的是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的有机农业和产品加工基本标准、食品
8、法典19992001、欧盟标准 Eu209291。由于有机果品在我国尚未形成消费群体,产品主要用于出口。虽然我国也发布了一些有机果品的行业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负责有机产品的认证工作,但我国的有机果品执行的标准主要是出口国要求的标准。目前,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韩国等都已制定了有机农业及产品生产、加工准则性的标准。有机果品的标准集中在生产加工和贮运技术条件方面,无环境和产品质量标准。有机果品在全球范围内无统一标志,各国的有机果品标志呈现多样化。,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有机果品的认证管理,全国农业标准 2003-2005年发展计划依据果品
9、质量特点和对生产过程控制要求的不同,将果品分为一般果品、认证农产和标识管理果品。标识管理果品是一种政府强制性行为,对某些特殊的果品,或有特殊要求的果品,政府将以强制性标识管理,以明示方式告知消费者,使消费者得到保护。,无公害果品,绿色果品、有机果品的价格,无公害果品 价格略高于一般果品。绿色果品 70为加工产品,30为初级果品,其价格高于普通果品10-20。有机果品 价格高于普通果品50至几倍,,(二)无公害果品生产的意义,1.发展无公害果品生产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发展无公害果品生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3.发展无公害果品生产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4.发展无
10、公害果品生产是提高我国果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5.发展无公害果品生产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需要,(三)无公害果品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是世界水果生产大国,栽培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经过50年的快速发展,水果面积和产量都已位居世界第一,果品产业已处于由单纯靠数量创效益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历史时期。与过去10年相比,果品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仍不能适应国内外市场对果品质量的要求,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甚大。为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农业部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对食用农产品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以逐步实现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加工和消费。,我国果树生产
11、的主要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十个方面:,(1)树种方面。适当调减大宗水果,主要向发展小杂果方向转化,即落叶果树由仁果类为主(主要指苹果、梨等)向核、浆、干果类转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向我国特有的树种转化。,(2)品种方面。由老劣品种向新优纯、由传统大统一向地方名特优稀、由集中旺季熟品种向早中晚错开成熟、由集中旺季供应品种向均衡供应系列化品种转化,并逐步增加设施型、加工型和鲜食加工兼用型新品种。(3)栽培制度方面。由高稀晚向矮密早、由单一模式向多元模式(立体、间作、四旁、堰边、长廊、观光等)、由露地栽培向设施型栽培转化。(4)生产管理方面。由传统经验型向科技型乃至高新技术型、由粗放管理型向集约精管型、
12、由原始工艺型向智能化调控型转化。(5)果品档次方面。由产量型向质量型、品牌型,由中低档劣质型向高档优质型,由内销型向扩大的外销型、名牌型,由长期普通混级型向特级特供特销型转化。(6)产品供应方面。由传统果品供应型向鲜果超时令、反季节供应,由淡旺季大反差向周年均衡供应型,由季节鲜果简单供应向多种储藏供应型转化。(7)产后处理方面。由传统的手工处理向现代自动流水线(分级、洗果、打蜡、烘干、包装等)处理、由古老粗放贮运向集装箱冷链化贮运、由鲜果初级产品向多类型加工增值产品转化。,(8)生态环境方面。由多源化学污染型(化肥、农药、除草剂、生长素等)向绿色食品无公害型、由病虫害单一化学防治向以生物防治为
13、主的综合防治型、由无机肥补充消耗型向有机质良性生态循环型果园转化。(9)果品营销方面。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由单一传统经营向多元化多种经营型、由内销型向外向型、由产供销分离型向产供销一条龙、由分散的个体经营向由“龙头”带动的产业化营销方式转化。(10)运作模式方面。由常规传统管理型向现代化管理型、由分散经营型向产业化体系带动型转化。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果树生产的现状和动态,正确把握果树生产的大前景和总趋势,科学调整和优化果业生产结构。不断促进品种和质量的换代升级。,第二节 无公害果品生产标准,一定要选择好基地,周围不能有工矿企业,并远离城市、公路、机场、车站、码头等交通要道,以避免有害物质的污
14、染,要对果园的大气、土壤、灌溉水进行监测,符合标准的才能确定为基地,这是生产无公害果品的基础条件,一.环境质量标准,1 空气质量标准,大气监测标准大气监测可参照国家制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执行。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分为以下3级:一级标准:为保护自然生态和人群健康,在长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任何危害影响的空气质量要求。生产绿色食品和无公害果品的环境质量应达到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为保护人群健康和城市、乡村的动植物,在长期和短期接触情况下,不发生伤害的空气质量要求。三级标准:为保护人群不发生急慢性中毒和城市一般动、植物(敏感者除外)正常的空气质量要求。,产地空气质量、总悬浮颗粒物、二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公害 果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68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