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路线施工测量选编课件.ppt
《第十三章路线施工测量选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路线施工测量选编课件.ppt(1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三章路线施工测量,基本要求:掌握路线桩号、平曲线主点、加桩、断链的定义;掌握交点法单圆平曲线、基本型平曲线与竖曲线计算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重点:缓和曲线测设原理教学难点:缓和曲线线元的坐标正反算原理,第十三章 路线施工测量,13.1 路线控制测量概述,13.4 基本型平曲线的计算与测设,13.3 单圆平曲线的计算与测设,13.2 路线平面组成,13.5 竖曲线计算,13.6 路基超高与边桩设计高程的计算,13.1 路线测量概述,线路工程放样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图纸上设计的线路的位置、形状、宽度和高低在施工现场标定出来,作为线路施工的依据。公路、铁路工程放样工作主要包括:线路中线放样、路基施工放样
2、、路面施工测量等内容。,13.1 路线测量概述,路线勘测设计测量(route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 survey)道路施工测量(road construction survey)。,13.1 路线测量概述,(一)勘测设计测量初测(preliminary survey)定测(location survey)。1、初测内容:控制测量(control survey)、测带状地形图(topographical map of a zone)和纵断面图(profile)、收集沿线地质水文资料、作纸上定线或现场定线,编制比较方案,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13.1 路线测量概述,2
3、、定测内容:在选定设计方案的路线上进行路线中线测量(center line survey)、测纵断面图(profile)、横断面图(cross-section profile)及桥涵、路线交叉、沿线设施、环境保护等测量和资料调查,为施工图设计提供资料。,13.1 路线测量概述,(二)道路施工测量 按照设计图纸恢复道路中线、测设路基边桩和竖曲线。工程逐项完工后,进行竣工验收测量,为工程竣工后的使用和养护提供基础资料。,二、路线三维设计图纸,路线中线属于三维空间曲线,设计图纸是用平曲线设置中线的平面位置,竖曲线设置中线的高程。,平竖曲线联系的纽带为中线桩号。,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13.1
4、路线测量概述,三、中线测量1、平面线型由直线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2、中线测量的概念通过直线和曲线的测设,将道路中心线的平面位置测设到地面上,并测出其里程。即测设直线上、圆曲线上或缓和曲线上中桩。,13.1 路线测量概述,四、交点JD(intersecting point)的测设(一)定义:路线的转折点,即两个方向直线的交点,用JD来表示。(二)方法:1等级较低公路:现场标定。2高等级公路:测地形图图上定线实地放线。,13.1 路线测量概述,(三)实地放线的方法分类1、放点穿线法:放直线点穿线定交点(1)放点 可采用支距法(垂直于导线边的距离)、导线相交法或极坐标法。,(2)穿线定出
5、一条尽可能多的穿过或靠近直线上点(如P1、P2、P3点)的直线AB。,13.1 路线测量概述,(3)定交点将直线延长,得交点JD。正倒镜分中法:在B点架仪,盘左瞄准A,倒镜定a1,b1点;盘右瞄准A点,倒镜定a2,b2点;取a1、a2点中点a,b1、b2点的中点b。同理定出CD 方向上c、d两点。(骑马桩)将线段ab、cd相交得交点JD。,13.1 路线测量概述,2、拨角放线法极坐标法,在利用导线点或已测设的JD,计算测设元素(,S)拨角,量边,定出JD 位置。,五、转点ZD(turning point)的测设,1、定义:当相邻两交点互不通视或直线较长时,需要在其连线测设一些供放线、交点、测角
6、、量距时照准之用的点。直线上一般每隔200m300m设一转点,在路线与其它道路交叉处以及路线上需设置桥、涵等构筑物处设置转点。2、分为:在两交点间测设转点。在两交点延长线上测设转点。,13.1 路线测量概述,(1)在两交点间测设转点:,方法:在JD5、JD6的大致中间位置ZD架仪。瞄准JD5,定出JD6。测量出a、b距离。计算e值,实地量取e,得ZD点。有:,在ZD点架仪,检查三点在一直线上。,(2)在两交点延长线上测设转点:,同理,计算出e值,实地量取e,得ZD点。有:,最后,在ZD点架仪,检查三点在一直线上。,六、转角和分角线的测设,(1)定义:指路线由一个方向偏向另一个方向时,偏转后的方
7、向与原方向的夹角。当偏转后的方向在原方向的右侧,称为右转角Y;反之为左转角Z。,(2)转角的计算,当左 180时,为右转角,有:y=左-180当左180时,为左转角,有:z=右-180,(3)分角线方向 若角度的2个方向值为a、b,则:分角线方向c=(a+b)/2,a,b,七、平面位置标志,中桩,表示该桩至路线起点的水平距离。分为整桩(每隔20m或50m设一个)和加桩:加桩分为:地形加桩、地物加桩、人工结构物加桩、工程地质加桩、曲线加桩和断链加桩。(如:改K1+100=K1+080,长链20m。),中桩(mileage peg)图,1.方桩:用做线路中心的控制桩(起点桩、终点桩、ZD桩、曲线控
8、制桩等),打入地下顶部与地面平齐,并在桩面上钉一小钉,以表示线路中心的位置。2.板桩:用做标志桩和里程桩。标志桩:标志线路的控制桩,在线路前进方向左侧约0.3 m处打一板桩,露出地面十来厘米,用红油漆写明控制桩的名称及里程。,里程桩(百米桩、公里桩、曲线桩等)标志线路中心位置。里程:是指该点离线路起点的距离,通常以线路起点为K 0+000.0。图中的主桩为直线上的一个转点(ZD),它的编号为31;里程为K 3+402.31,K 3表示3 km;402.31表示公里以下的米数,即注明此桩沿线路中线离开线路起点的距离为3 402.31 m。,路线测量符号,公路测量符号,路线测量符号,公路测量符号,
9、13.2线路平面组成,就线路而言,受地形、地物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限制,线路就要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那么为了车辆平稳,安全地运行,就必须用曲线连接。曲线测设是工程放样的组成部分。在平面内连接不同线路方向的曲线,称为平面曲线,简称平曲线。,13.2线路平面组成,平面曲线按其半径的不同分为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圆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处处相等。缓和曲线是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的曲率半径连续渐变的一段过渡曲线,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处处在变化。,铁路工程技术规范规定:在铁路干线线路中都要加设缓和曲线;但在地方专用线、厂内线路及站场内线路中,由于列车速度不高,有时可不设缓和曲线,
10、只设圆曲线。,按曲线的连接形式不同,可分为:(1)单圆曲线(2)复曲线,13.2线路平面组成,(3)反向曲线,(4)回头曲线,13.2线路平面组成,(5)螺旋线(6)竖曲线,R,O,13.2线路平面组成,曲线测设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1.极坐标法2.坐标法3.偏角法4.切线支距法,13.2线路平面组成,一般的平面曲线是按“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直线”的顺序连接组成完整的线形。平面曲线最基本的线形元素是圆曲线和缓和曲线,其它曲线都是由它们两个派生出来的。,13.2线路平面组成,一、圆曲线 单圆曲线简称圆曲线,是最简单的一种曲线,其测设和资料计算都比较容易。,13.3 单圆曲线测设,
11、铁路:我国新建铁路测量工程规范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中规定:采用的圆曲线半径为:4000、3000、2500、2000、1800、1500、1200、1000、800、700、600、550、500、450、400和350米。,1圆曲线半径,各级铁路曲线的最大半径为4000米。、级铁路的最小半径:在一般地区分别为 1000米和800米,在特殊地段为400米;级铁路的最小半径:在一般地区为600米,在特殊困难地区为350米。,1圆曲线半径,13.3 单圆曲线测设,公路: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高速公路的最小半径:在平原微丘区为650米,在山岭重丘区为250米;一级公路在上述两种地区分别为400米
12、和125米;二级公路分别为250米和60米;三级公路分别为125米和30米;四级公路分别为60米和15米。,13.3 单圆曲线测设,2圆曲线主点,圆曲线的主点:ZY直圆点,即直线与圆曲线的分界点;QZ曲中点,即圆曲线的中点;YZ圆直点,即圆曲线与直线的分界点。圆曲线的控制点:ZY、QZ、YZ、JD。JD两直线方向的交点,也是一个重要的点,但不在线路上。,13.3 单圆曲线测设,3圆曲线要素,T切线长,即交点至直圆点或圆直点的直线长度(JD-ZY,JDYZ之距离);见L曲线长,即圆曲线的长度(ZYQZYZ圆弧的长度);E0外矢距,即交点至曲中点的距离(JD至QZ之距离);转向角,即直线方向转变的
13、水平角;R圆曲线半径。T、L、E0、R 总称为圆曲线要素。,13.3 单圆曲线测设,圆曲线及其主点和要素,图11-3,13.3 单圆曲线测设,4、圆曲线要素的计算:,1)公式法:,和R分别根据实际测定和线路设计时选定,可按公式法或查表法确定圆曲线的要素T、L、E0。,切线长,曲线长,外距,切曲差,2)查表法:,在铁路曲线测设用表(以下简称曲线表)中以、R为引数,查得相应的圆曲线要素。例:已知=554324,R=500 m,求圆曲线各要素T,L,E0。解:由公式即可得:T=264.31 m;L=486.28 m;E0=65.56 m。以上结果也通过曲线表查得。,13.3 单圆曲线测设,二、主点的
14、测设,(1)主点里程的计算ZY里程=JD里程-T;YZ里程=ZY里程+LQZ里程=YZ里程-L/2;JD里程=QZ里程+D/2,13.3 单圆曲线测设,例1已知,求曲线各要素?解:,13.3 单圆曲线测设,T=72.94m,L=145.48m,E=3.32m,q=2T-L=0.40m,例2,已知JD的里程为DK11+295.78,求 ZY,QZ,YZ点的里程?解:利用下面的加法算式可以得出:,13.3 单圆曲线测设,已知铁路线路转点ZD的里程为K125+032.58,其它已知数据如表,试推算各主点的里程。,曲线资料表,里程推算:ZD DK125+032.58+(D1-T1)888.14ZY1
15、DK125+920.72+L1/2 140.77QZ1 DKI26+061.49+L1/2 140.77YZ1 DK126+202.26+(D2-T1-T2)467.09ZY2 DK126+669.35+L2/2 111.28QZ2 DK126+780.63+L2/2 111.29YZ2 DK126+891.92,检核计算:ZY1 DK125+920.72+2T1 289.22 DK126+209.94-D 7.68 YZ1 DK126+202.26 ZY2 DK126+669.35+2T2 226.32 DK126+895.67-D 3.75 YZ2 DK126+891.92,QZ1,QZ2
16、,(2)测设步骤:1)在JDi架仪,以望远镜瞄准直线方向上的一个转点,沿该方向量切线长T得ZY点;2)再以望远镜瞄准直线上的一个转点,沿该方向量切线长T得YZ点;3)平转望远镜用盘左盘右分中法得内分角线方向(),在该方向上量E0得QZ点。,这三个主点规定用方桩加钉小钉标志点位。,13.3 单圆曲线测设,三、圆曲线的详细测设曲线点:对圆曲线进行加密,详细测设定出曲线点。圆曲线的主点ZY、QZ、YZ定出后,为在地面上标定出圆曲线的形状,还必须进行的工作。曲线点的间距:一般规定,R150m时曲线点的间距为20m,50mR150m时曲线点的间距为10m。R50m时 曲线上每隔5m测设一个细部点;在点上
17、要钉设木桩,在地形变化处还要 钉加桩。曲线测设:设置曲线点的工作,常用的方法有:极坐标法、偏角法和切线支距法。,13.3 单圆曲线测设,13.3 单圆曲线的测设,有整桩号法和整桩距法。一般采用整桩号法。一、切线支距法(tangent off-set method),1.测设原理(1)以ZY或YZ为坐标原点,切线为X轴,过原点的半径为Y轴,建立坐标系。,(2)计算出各桩点坐标后,再用方向架、钢尺去丈量。,切 线 支 距 法 单 圆 曲 线 坐 标 计 算,特点:测点误差不积累。宜以QZ为界,将曲线分两部分进行测设。,例题:切线支距法测设单圆曲线的计算,设某单圆曲线偏角=3401200,R=200
18、m,主点桩号为ZY:K4+906.90,QZ:K4+966.59,YZ:K5+026.28,按每20m一个桩号的整桩号法,计算各桩的切线支距法坐标。解:,2.测设方法,如图,在圆曲线上每10m测设一点,测设时,先沿切线方向每10m量一点,然后于10m处回量L-x1即10-x1,得一点,在此点上向切线垂直方向量y1,即定出圆曲线上第1点,同法可得圆曲线上其余各点。,切线支距法测设圆曲线,由于y值较小,y轴方向可用一般定直角的方法测设,y值较大时,可用经纬仪拨直角测设y轴方向。,圆曲线切线支距表(m),1.测设原理根据偏角(弦切角)及弦长测设曲线点。,二、偏角法(method of deflect
19、ion angle),偏角:弦切角 1、2、3、弦长:c1、c2、c3 偏角法实质:角度与距离的交会法。关键:偏角计算,测站点仪器定向,分为:长弦偏角法、短弦偏角法(1)长弦偏角法,1)计算曲线上各桩点至ZY或YZ的弦线长ci及其与切线的偏角i。2)再分别架仪于ZY或YZ点,拨角、量边。,ZY,YZ,长 弦 偏 角 法 单 圆 曲 线 坐 标 计 算,特点:测点误差不积累。宜以QZ 为界,将曲线分两部分进行测设。,(2)短弦偏角法,与长弦偏角法相比:1)偏角i相同。,若圆曲线上各点间等弦,距离为C时,则曲线上各点的偏角为第一个偏角的n倍,即,在实际工作中,有时曲线的起点ZY或终点YZ及曲线的中
20、点QZ的里程经常不是20m的整数倍,所以在曲线两端会出现小于20m的弦,这样的弦成为分弦(或者破链),如果半条圆曲线首末两端的分弦为C1和Cn,其对应的圆心角分别为,则式可写成:,圆曲线带有分弦(或者破链)的等弦偏角的计算,2)计算曲线上各桩点间弦线长ci在圆曲线测设中,一般规定:R150m时,曲线上每隔20m测设一个细部点;50mR150m时,每隔10m测设一个细部点;R50m时,曲线上每隔5m测设一个细部点。弧弦差:圆弧与相应的弦长之差。圆曲线半径越大,其弧弦差越小。因此,当圆曲线半径较大时,且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不超过20m 时,可用弧长代替相应的弦长,其代替误差远小于测设误差。,3)架仪于
21、ZY或YZ点,拨角、依次在各桩点上再量边,相交后得中桩点。,弧弦差对比表,图,分弦的偏角:K1=560.00-553.24=6.76m,相应的偏角值 K2=796.38-780.00=16.38m,相应的偏角值 K3=800.00-796.38=3.62m,相应的偏角值K4=039.52-020.00=19.52m,相应的偏角值,例题:偏角法详细测设单圆曲线 已知圆曲线的R=200m,转角如图,交点JDi里程为K10+110.88m,试按每10m一个整桩号,来阐述该圆曲线的主点及偏角法整桩号详细测设的步骤。,例题解答:,正拨与反拨,若切线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正拨:水平盘读数=偏角值反
22、拨:水平盘读数=360-偏角值。,正拨 反拨,13.4圆曲线加缓和曲线及其主点测设,一、缓和曲线概念 列车在曲线上行驶会产生离心力,为了克服离心力外轨道要超高克服离心力。,当列车平均速度为120km/h,曲线半径R=1200m,外轨超高值为142mm。这对铁路的运营是个不容忽视的数字。直线的曲率半径是无穷大,超高为0,两道轨等高,进入半径为R的曲线时,就必须抬高h0为安全起见,必须要有一个超高的过渡过程。,直线,圆曲线,圆曲线,直线,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插入缓和曲线后外轨超高渐变示意图,h0,h,l,h,l,h0,l0,13.4圆曲线加缓和曲线及其主点测设,为缓和行车方向的突变和离心力的突然产生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三 路线 施工 测量 选编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68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