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创新.ppt
《管理学创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学创新.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UESTC 管理学讲课提纲,创 新Innovation,一、管理的维持与创新 维持保证组织按规定目标运行 创新不断根据新的变化制定相应对策 适度维持与适度创新的有机组合。创新不是仅局限于与生产有关的领域,而是贯穿到管理的全过程。,二、创新的主要类型,1目标创新2技术创新 3制度创新(1)产权制度创新:(2)经营制度创新:(3)管理制度创新:4组织创新 5环境创新(主要是市场创新)此外,还有企业文化、营销理念、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资本经营、企业诊断与评价以及管理方法的创新等。,三、技术创新的概念,1熊彼德理论(20世纪三十年代)及其发展 熊彼德认为,创新是指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具体包括:1)采
2、用一种新产品(注意:是“采用”而不是“开发”)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来源5)实现一种新的工业组织(如形成或打破一种垄断组织)熊彼德强调,创新首先是经济学的概念。熊彼德理论对技术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2、对熊彼德理论的发展 1962年.J.L.Enos:“技术创新是几种行为的综合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发明的选择、资本投入保证、组织建立、制定计划、招用工人与开辟市场等。”G.Lynn:技术创新是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R.mueser: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
3、件。,3、技术创新的基本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品为龙头,以新技术开发与应用为手段,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目标,重视市场机会与技术的结合,通过新技术开发应用带动企业或整个行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以有限的增量资产,带动存量资产的优化配置。,4关于技术创新的三点分歧(1)“技术”的范畴哪些才算技术创新?哪些为非技术创新?狭义的“技术”指生产工艺、方法、工具设备等。广义的“技术”指凡能扩展人类能力的任何工具或技能,包括有形的装备或无形的工作方法。广义技术的内涵:技术不一定仅与新产品的开发直接有关(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技术的含义还涉及到基础研究、市场行为
4、等,(2)技术的变动程度多大才能称为技 术创新?一种观点坚持,必须是首创并在经济活动中得到应用的新生产工艺及开发的新产品才能属于技术创新范畴。另一种观点认为,应强调采用,无论是新的还是改进、模仿别人的生产工艺、过程、产品或方法,只要引入市场,均属于技术创新范畴。技术变化程度是弹性参数而不应作严格标准。,(3)技术创新最终在市场上的表现是什么?技术创新的成果在市场上很难立即见效益 盈利是重要的但非唯一标志,还需看 潜在渗透效应 市场状态的改善 创新主体素质的提高 对社会进步的推动 技术创新的结果必然是推动企业长期盈利的增长。,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的,重新组织
5、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4技术创新的定义(1),技术创新是企业为了适应或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及用户新的需要而创造、开发、使用及推广某种新技术(工艺、产品等),包括研究与开发(R&D)工作、技术实用化与商品化以及市场营销等技术、经济及社会活动的全过程。,4技术创新的定义(2),四、发 明 与 创 新,1 发明是一种科技行为发明泛指一种新的思想、设计、创造、寻找及发现发明成果是概念、原理、设想及试验品
6、模型发明仅是一个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开始,处于发现阶段发明的推动者是发明家与革新者 2 创新是一种经济行为创新往往与应用相联系,是把发明或其他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所需商品并带来利润的过程创新的推动者是企业家 3 发明的成果往往是引发创新的推动力,但创新不一定非要借助发明发明只有用于经济之中(商品化)并带来利润才成为创新,五、技术创新的作用,1技术创新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唯一途径 经济增长质量指标:1)产品附加价值 2)资源消耗(能源、材料、人力、资金)3)可持续性 我国每万元GDP的能源消耗是美国的5.45倍,日本的14.33倍,德国的10.86倍,印度的2.86倍。,2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
7、力量源泉1)市场疲软背后的产品疲软实质2)国外著名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带来产品创新获 得高利润,Philips、IBM、Sony,3技术创新是新兴产业的催生剂20世纪20年代纺织为日本支柱产业,占GNP的 44%,80年代仅占4%。录音机取代电唱机黑白电视 彩色电视 背投电视 等离子电视邮政通信、电报业务正在被电话、传真、E-mail取代 VCD SVCD DVD,4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保证实例Haier、Sony、Panasonic、Sanyo海尔技术创新原则1)目标国际化2)课题市场化3)成果商品化 RCA从1965年前的垄断地位江河日下到1985年被GE兼并 王安公司从美国第五大富
8、豪走向倒闭原因仅管很多,但从根本上看是:“脱离了用户、忘记了创新”!,5技术创新是企业适应当前和未来挑战的必 具条件1)新技术革命速度不断加快,技术创新周期不断缩短 照像机112年,蒸汽机100年,蒸汽机车34年,电话56年,无线电33年,电视机12年,原子弹6年,晶体管及塑料3年,太阳能电池2年2)人力及自然资源消耗的大幅度降低。3)促进产业结构从物质形态生产转向知识形态生产4)生产规模从大到小5)产品向短、小、轻、薄方向发展6)IT将渗透到企业研发、生产、营销、管理各方面。结论:技术创新是新世纪所有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六、技术创新的特点,1、技术创新对信息的强烈依赖性,2、技术创新的多学
9、科性,5、技术创新的风险性(一)据国外统计,即使在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成功率也大体在30%左右。其影响的因素和表现形式都是多方面的。,3、技术创新的可继承性,4、技术创新的随机性与偶然性 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不应轻视工作中偶然出现的异常现象,有可能它恰好是一项创新的征兆。微波炉、青霉素、麦芽糖、糖精都是缘于偶然的创新。,技术上的不确定性与快速变化;对他人(特别是竞争对手)的情况了解不够;市场的激烈竞争出现的新情况;对创新成果的市场前景预测不准;缺乏必要的后续资金;管理经验不足与失误;人员(包括管理者)素质不高;政治或社会的动荡不安,等等。,5、技术创新的风险性(二),5、技术创新的风险性(三),
10、例:北欧四国在技术创新中遇到的阻力(视某一项为重要的企业百分数),七、技术创新的分类,(一)按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分,1、增量型创新 减少消耗、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一般成熟产业技术改造多属此类。2、市场应用型创新 产品的市场形象有显著的突破,包括从产品的质量、性能、品种、包装及销售等方面加以改进。技术性不一定强,但经济效益较高,出现最频繁3、技术开发型创新 用户潜在需要 技术与产品的明显变化 高的决策水平,强的技术与经济实力作支撑。提高新产品使用价值并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存在较大的风险。,(四)根本型创新指企业采用有重大突破的全新技术,开发出全新的产品并首次成功地投入市场,
11、获得高额经济效益甚至成为新的市场开拓者或竞争者。由于各种条件的约束,这类创新在实际中的发生率并不高。各类技术创新的特征比较如下表所示 表:技术创新的基本类型及其主要特征,(二)按技术创新的内容分,1、要素创新 1)原材料创新*新的性能及高的质量*廉价、丰富的材料来源 IT、能源、材料是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全球传统材料达数十万种,新材料品种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美国商务部估计,到2000年,全球12项新兴技术的 营业额中,新材料占40%。日本新材料市场规模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达一 万多亿日元。,3)人员创新(1)现有人员的知识与技术培训(2)引入新的人员以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3)制定并实施人
12、力资源发展规划,2)设备创新(1)提高设备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2)用先进科技武装与改造原有设备,提高精度、成品率、效益。(3)以降低能源、减少原材料消耗,解决环保为目的的技术改造。,4)组织创新(1)组织机构的变革与创新(2)生产方式及流水线的改进、成组技术等的应用,2、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要素组合包括:生产工艺/生产过程的要素组合 1)工艺创新工艺过程、工艺配方、工艺参数工艺创新与设备创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2)生产过程创新生产线空间布置、设备安装、物流设计、工艺设备、动作时间研究I E创新。3、产品创新应从整体产品角度考虑:性能、功能、结构、操作款式、外形、包装服务,(三)按技术创
13、新的性质或策略分,1、自主创新通过企业自主努力实现技术突破并完成商品化获利全过程。特色:1技术突破的自主性,Inter,华光激光照排,Haier冰箱无氟技术2技术与市场的领先性;3创新全过程的内在支撑性,(主要环节,知识,能力,人员)优点:1可利用强的技术壁垒保持领先地位2积累生产经验,先期控制成本3市场垄断,获超额利润4打破封锁,如我国的两弹一星,银河II计算机等。,缺点:1高投入与高风险,如美国基础研究的成功率 5%,应用型开发研究的成功率50%2质量、成本、人员等经一定时间才符合要求3易被模仿4进入市场成本高(包括开发、广告等费用)如微波炉、汽车、录相机、移动通信,2、技术引进创新技术引
14、进是发展中国家有效的技术创新策略,也是日本成功的经验,其主要优点有:(1)节省时间据报导,日本企业从1950年到1971年掌握引进的9870项甲种技术(用外汇支付且时间超过一年的引进项目)所花的时间,大约相当于自己从头搞起所需时间的1/5。(2)节省费用日本在五、六十年代引进技术及消化吸收、推广应用的总费用约为60亿美元,而发明这些技术的直接与间接费用约需18002000亿美元。,(3)减少风险由于引进的技术通常都是较成熟的,又是企业根据自己需要选择的,故风险相对小得多,真正造成技术引进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对该技术及其应用前景缺乏深刻的分析;对引进技术方的资信度缺乏了解;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未抓
15、好消化、吸收、改造、应用这些环节。技术引进的主要缺点是总处于跟随的地位,以及关键技术受控于人等。,3、模仿创新(技术引进中有很多模仿)1)模仿产品的类型(1)假冒产品:技术、外形、功能、商标全模仿但质量低劣属非法行为。(2)仿制产品(Know-offs)为合法产品 注意未侵权(特别是专利、商标权,技术引进中的 法律程序等)通过合法方式 用自己的型号、品牌或商标 例:1981年IBM PC机最早推入市场,以后很快被Dell、Compag等模仿。Leica 35mm相机被Canon、Nikon、Pentax等模仿,(3)模仿设计品学习原创新产品风格,设计时融入自己的特殊技术如:sanyo开发的喷流
16、式洗衣机 Panasonic等开发的VHS录相机日本全自动高级单反镜头相机(具备AE,AF,AP等功能)日本豪华式指针电子表。(4)创造性改进品最具创造性的模仿策略:利用原产品思维,经重大改进与创新以转移、扩大其功能。如:微波炉特例:Panasonic家电,以不断增加新功能著称,出现众多的系列型号,日本一项调查表明,90%用户对此不感兴趣,而大荣牌家电以同样技术,简化的功能,优良的质量和低廉价格大受日本消费者欢迎。,2)模仿产品及其策略的利弊利:(1)开发费用低(2)可利用已开发的促销成果(3)集累创新经验(4)见效快,风险小弊:(1)品牌优势弱,竞争压力大(2)易涉及知识产权纠纷(3)易招反
17、击(4)假冒品对模仿者形象的影响,(四)按技术创新的合作方式分,1、政府牵引下的企业合作方式 1)GCS体制:政府主导,企业参与 2)ECS体制:政府政策诱导下的企业自由合作 3)FCS体制:政府倡导下企业自由合作合作的形式可以通过:合同、项目、基地、基金、联合研究机构等,2、国际合作方式,八、技术创新的过程及其模型,(一)技术创新的过程1技术创新的构思阶段(1)以市场调研、对竞争者产品的分析、技术发展动态或企业家本人的创新意识去发现技术创新的机会(寻找课题)。(2)进行可行性论证,决定该课题的价值、是否立项,如何开展等。,2技术创新的准备与开发阶段(1)对技术、人员、资金、设备、计划等做好准
18、备。(2)中试,主要解决工艺、成本、性能改进以及组织管理问题。3技术创新的实现与扩展阶段(1)解决规模生产可行。包括工艺、质量、成本、人员、管理、原材料供给等一系列问题。(2)完成商品化的转化过程,形成完全的生产、市场、反馈体系、提高企业效益,扩大创新成果。,(二)技术创新过程的模型1技术推动型,2需要拉动型,3技术与市场交互作用型,4并行式模型,九、技术创新的参与者,问题:谁来参与创新?制造商?还有其它?,十、企业技术创新成败因素研究,1“企业技术创新成败五因素论”的实证研究结论(1)成功的创新者对用户需求有更好的理解;(2)成功的创新者更注重销售与产品宣传;(3)成功的创新者在开发上比失败
19、者更有成效,但速度并不一定更快;(4)成功的创新者利用了更多的来自外部的技术与科技建议;(5)创新成功的主持者一般比创新失败的主持者资历深且更具权威性。讨论:你对上述研究结论有何看法?,2创新成功企业的主要特征(弗里曼,1982年)(1)企业内部R&D能力相当强;(2)已经在不断地开展基础研究或相近领域的研究;(3)善于用专利保护自己,与竞争对手讨价还价;(4)企业规模足够大,能长期投入R&D费用;(5)研制时间比竞争对手少;(6)愿意冒高风险;(7)较早且富于想像地确定了自己的潜在市场;(8)关注潜在市场,努力培养、引导、帮助用户;(9)具备有效地协调R&D、生产以及销售等关系的企业家精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学 创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67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