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化实验原理培训课件.ppt
《理化实验原理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化实验原理培训课件.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理化试验原理培训,目 录,A,二,油脂中酸价的测定,三,四,五,一,油脂中过氧化值的测定,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法),食品中亚硫酸盐的的测定(盐酸副玫瑰苯胺法),食品中总糖/还原糖的测定,一、油脂酸价的测定,注:酸价是脂肪中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标志,脂肪在长期保存过程中,由于微生物、酶和热的作用发生缓慢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而脂肪的质量于其中的游离脂肪酸有关,一般常用酸价作为其衡量指标之一,酸价越小,说明油脂质量越好,新鲜度和精炼程度越好。,中和1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的KOH毫克数。,1.酸价的定义,一、油脂酸价的测定,2.酸价测定的原理,plan,酸价的滴定是根据酸碱中和的原理进
2、行的,即以酚酞做指示剂,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中和植物油中的游离脂肪酸。,a,称取35g样品,b,50ml乙醚乙醇混合液,摇匀使样品溶解,c,酚酞指示剂23滴,滴定初现微粉色,30秒内不变色为终点,反应式:RCOoH+KOH-RCOOK+H2 O,二、油脂中过氧化值的测定,下 属,油脂中被氧化生成过氧化物的多少常以过氧化值表示。所谓油脂的“过氧化值”,是指100g油脂中所含有的过氧化物,在酸性条件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的碘的克数。,过氧化值的定义,1,过氧化值反应了油脂氧化酸败的程度。油脂在败坏的过程中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形成活性很强的过氧化物,进而聚合或分解,产生醛、酮和低分子量的有机酸类。过氧化物是
3、油脂酸败的中间产物。因此常以过氧化物在油脂中的产生,作为油脂开始败坏的标志。油脂中过氧化物含量的多少与酸败的程度成正比。过氧化值与油脂的新鲜程度密切相关,因此,过氧化值的测定是判断油脂酸败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二、油脂中过氧化值的测定,过氧化值测定的原理,1,2,2,消费者成本Cost,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计算含量,化学反应式为,二、油脂中过氧化值的测定,过氧化值测定的影响因素及局限性,3,过氧化值随油脂的酸败而增加这一趋势是有一定限制的,超过这一限值反而下降,严重败坏的油脂中过氧化值反而较低,其原因是当油脂严重酸败时,过氧化物分解的速
4、度大于其产生的速度。,a,称取2g样品;b,30Ml三氯甲烷-冰乙酸混合液使样品完全溶解;d,1ml饱和碘化钾溶液,密塞,轻轻振摇混匀,暗处放置3min,取出;d,100ml水,摇匀,立即滴定。,1ml淀粉指示剂,蓝色消失为终点。,二、油脂中过氧化值的测定,过氧化值测定的注意事项及局限性,3,碘与硫代硫酸钠的反应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因为在碱性溶液中将发生副反应,在强酸条件下,硫代硫酸钠会发生分解,且碘离子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碘易挥发,故滴定时溶液的温度不能高,且不能剧烈摇动溶液。,淀粉指示剂应是新配制的,最好在接近终点时加入,即在硫代硫酸钠滴定碘至浅黄色时再加入淀粉,否则碘和淀粉
5、吸附太牢,致使终点出现过迟,引起误差。,油脂酸价与过氧化值的关系,第一部分是油脂的酶解过程,就是油脂直接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随后进一步氧化成低级的醛、酮、酸等,被称为酮式酸败,这一部分酸败用酸价表示。,第二部分是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被氧化打开形成过氧化物,这一部分用过氧化值表示。,过氧化物再进一步氧化为低级的醛、酮、酸,这个时候过氧化值会降低,这一部分的酸败又用酸价表示。,酸价与过氧化值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其可以同时存在,但是酸败到最后只会有酸价没有过氧化值。又是油脂为不饱和酸的话,就会先出现过氧化值而后才出现酸价,酸价会一直上升,而过氧化值会升了又降。,油脂,三、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理化 实验 原理 培训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67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