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好一篇SCI论文的题名课件.ppt
《怎样写好一篇SCI论文的题名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写好一篇SCI论文的题名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讲 学术道德,万跃华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研究馆员,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学术道德系列,提纲,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相关概念学术道德学术诚信学术规范学术不端国内外如何加强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建设学术规范基本要求论文相似性检测,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相关概念,引言,学术诚信是人类一般道德规范在学术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与学术事业的内在特征有关,并随着学术本身的发展和学术与社会关系的变迁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学术诚信规制缘于社会上大量的、普遍的学术越轨的客观存在。加强学术道德建设,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和制度环境,建立科学严谨、客观公正的学术管理体制、评价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学术规范,严肃学术纪律,强化学术监督,
2、严惩学术不端,保护知识产权,弘扬科学精神,鼓励科研创新,崇尚诚实劳动,增强科研工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我国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学术道德,学术道德是人们在从事学术研究活动时所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指导研究者在学术研究活动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衡量研究者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教育部关于学术道德的界定,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从五个方面对学术道德规范作出了明确的界定。第一,增强献身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要“正确对待学术研究中的名和利,反对沽名钓誉、急功近利、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不良风气”。第二,坚持实事
3、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要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的声誉,“在学术研究中要坚持严肃认真、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不得虚报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反对投机取巧、粗制滥造、盲目追求数量不顾质量的浮躁作风和行为”。,教育部关于学术道德的界定,第三,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和权益,“不得剽窃、抄袭他人成果,不得在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中署名,反对以任何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的行为”。第四,在参与各种推荐、评审、鉴定、答辩和评奖等学术评价活动中,要坚持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正确运用学术权力,公正地发表评审意见。维护学术评价的客观公正。第五,以德修身,率先垂范,作为大学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
4、品德和人格力量教育和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学术道德,1、求真守真2、务实创新3、责任担当4、协同合作,学术诚信,诚信是指人的诚实无妄、恪守诺言、言行一致的美德,其基本含义是诚实、守诺、践约、无欺。诚信即诚实守信,是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承诺,是一种行为规范;信誉指声望和名誉,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一种形象标识;信用反映的是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术诚信是学术研究、创新、交流、发展的首要和基本的要求。学术诚信是通过学术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呈现得以体现的。进行学术研究的人不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能够自然而然地做到学术诚信,因为有些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并非显而易见。作为科学研究者有必要时常告诫自己
5、持守最基本的学术道德,必须主动自觉地了解、理解和遵守相应的学术规范,并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实践。,学术规范,学术规范是根据学术发展规律制定的有关学术活动的基本准则,反映了学术活动长期积累的经验。学术共同体成员应自觉遵守。学术规范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以学术道德为基础,以学术活动为对象,以学术共同体为主体,激发学术创新和维护学术自由为目的的规制安排和长效激励机制。学术规范包括选题与资料规范、引用与注释规范、成果呈现规范、学术批评规范、学术评价规范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学术不端,学术不端行为也称不正当的研究行为,指学术共同体成员违反学术准则、损害学术公正的行为。例如:抄袭、剽窃、侵吞、篡改他人学术成果
6、,伪造或者篡改数据、文献,未经他人许可,不当使用他人署名等。目前国际上对研究中的不端行为基本界定为在建议或申请、实施研究和交流、报告和呈现成果的整个研究过程中,以及在评议、评价和报道研究及其成果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伪造、篡改或剽窃及其他严重背离广泛认同的研究行为的情况。,美国关于学术不端的定义,对学术不端,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定义和标准。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学术诚信问题研究的国家之一。1986年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在国家卫生研究院项目资助和合同指南中颁布了学术不端行为的临时定义。定义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在科研活动或报告科研成果的过程中的伪造、篡改和剽窃行为;二是在研究中违反联邦政府特殊规定的行
7、为,如人类主体的保护和实验动物福利等方面。同一时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在其法规(45 CFR Part 689)中也发布了“科学与工程研究中的不端行为”的定义,该定义与美国公共卫生部(PHS)的定义基本相同,但增加了“违反相关研究法规的行为”。,美国关于学术不端的定义,1988年美国公共卫生部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进行了修订,将学术不端行为定义为“在建议、实施或报告研究时发生的捏造、篡改、剽窃、欺骗行为及严重背离科学共同体公认规则的其他行为,或者违反与研究行为相关的其他规定的行为”。1989年美国公共卫生部在其颁布的法规(42 CFR Part 50)中,正式将学术不端行为定义为“在建
8、议、实施和报告研究结果中的伪造、篡改、剽窃行为以及严重背离科学共同体公认准则的其他行为”。该定义还进一步指出学术不端行为不包括诚实错误,以及在判断和解释数据过程中的诚实性差异。,美国关于学术不端的定义,2000年底,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给出的定义是:在申请、从事或评估研究中,或在研究成果报告中所发生的伪造(Fabrication)、篡改(Falsification)或剽窃(Plagiarism)行为,简称为FFP。其中,伪造是指捏造拼凑数据或结果,并记录或报告它们;篡改是指改动科研材料、设备或过程,或改变和省略数据或结果,使科研记录不能准确地表现研究;剽窃是指在未给予适当的名誉的情况下,占有
9、别人的思想、方法、结果或描述。在法律上对不端行为的指控的界限是“得到充分证明、严重偏离公认的研究惯例的行为”。,ORI Introduction to the Responsible Conduct of Research-Revised 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 2004 178pp.,中国关于学术不端的界定,我国对学术不端行为界定的探讨始于20世纪8090年代,2000年后,许多规范文本对学术不端行为作了界定。例如:2004年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在其发布的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中规定“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均属学术不端行为”。200
10、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对科学基金资助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中将学术不端行为定义为“违背科学道德或违反科学基金管理规章的行为”。2006年科技部颁布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政策采用了概括和列举相结合的方式,将学术不端行为定义为“违反科学共同体公认的科研行为准则的行”。将学术不端行为定义为包括提供职称、简历以及研究基础等虚假信息,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捏造或篡改科研数据等六大类。,中国关于学术不端的界定,2007年中国科学院在关于加强科研行为规范建设的意见中规定学术不端行为是“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造、造假、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道德的行为”,定
11、义还详细列举了科研不端行为的六大类型,并强调对科研中非有意的错误和不足,对评价方法或结果的解释、判断错误等不属于科研不端。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中采用列举的方式将学术不端行为细化为针对所有研究领域的七大类行为,包括伪造、篡改、剽窃、侵占他人学术成果、不当署名等。从已出台的规范政策看来,我国对科研不端行为的界定逐渐呈现出具体化和明细化的特点。,国内外如何加强学术诚信与学术规范建设,美国学术诚信的机构和措施,80年代,因科研不端行为的相继曝光,美国联邦政府在“廉洁与效益总统委员会”下设了“科研不端行为工作组”,出台了关于不良研究行为的联邦政策。1989年美国国家科
12、学基金会(NSF)设立总监察长办公室,下设调查办公室(OI),以调查与NSF项目有关的科学研究中的不正当行为。1989年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设立“科学诚信办公室”和“科学诚信审查办公室”,并于1992年5月正式合并改组为“研究诚信办公室”(ORI),它是最重要的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官方机构。该机构专门调查和处置那些由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中的不诚信行为。美国科学院、工程科学院、医学科学院、美国科学促进会和大学等也大多设有内部管理机构负责科研诚信建设和防治学术不端行为。,The 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http:/ori.hhs.gov/,美国学术诚信的机构和措施
13、,美国对学术不端的查处是最为有力的,有多种惩处措施。例如,一旦对研究不端行为的指控被查证,学术不端者在一定年限内(从18个月到10年),不能获得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也不能在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设立的任何咨询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任职,也不得担任这些机构的顾问。学术不端者的身份信息将在“研究诚信办公室”网站上公示,以供查询,直到处罚时间到期,学术不端者的名字才会在网站上消失。对于学术不端行为者还会有被开除公职甚至判刑的处罚,而后者是迄今最为严厉的惩罚。,美国学术诚信的机构和措施,被判刑的波赫尔曼 学术不端得到最严厉惩处的是美国的艾里克波赫尔曼(Eric Poehlman)。2006年6月28日,
14、他被美国佛蒙特州伯灵顿地方法庭判处在美国联邦监狱服刑1年零1天。波赫尔曼曾是伯灵顿市佛蒙特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此前曾在巴尔的摩市马里兰大学工作。对波赫尔曼的行为提出质疑和举报的,是佛蒙特大学波赫尔曼实验室一位24岁的研究助理。波赫尔曼被举报后,佛蒙特大学启动了调查,发现其在3篇论文中造假。此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组成的调查组,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调查,发现了其他问题。最后,波赫尔曼在2005年的一个认罪协议中承认,自1992年起的10年中,在15个联邦科研经费申请以及10篇论文中造假。他的研究主要涉及肥胖症、代谢以及更年期。,10个期刊撤销了波赫尔曼发表的论文,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面临诉讼,
15、2010年自然网站报道,由于未能及时向政府提交确保科研诚信的建议,美国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面临法庭诉讼。2009年3月,奥巴马签发一份备忘录,表示将确保正常的科学研究在政府政策制定中的中心地位,并要求OSTP在90天内发布指南。然而,18个月过去了,OSTP仍未发布指南。“担起环境责任的公共雇员”(PEER)团体表示,他们要求OSTP依法披露相关文件,但没有得到回应,便向华盛顿特区地方法院对OSTP提起诉讼。PEER的一位人士说,他们怀疑某些政府机构试图延迟政策的出台,而这可能导致某些诚信原则被削弱。这些政府机构可能包括管理与预算办公室。PEER要求披露的文件包括由OSTP发起的一个
16、机构间团体提交的建议草案,和其他机构对此草案的意见报告。PEER的这位人士认为,披露这些文件将有助于防止削弱诚信原则。,被指未能及时向政府提交确保科研诚信的建议,自然评论:科研诚信应与资助相挂钩,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主任Sandra Titus和巴塞罗那大学内科医学专家Xavier Bosch在自然发表评论说,人们需要在科研文化层面做出改进,来促进负责任的科学行为,预防学术不端。但是必须要与科研资助相挂钩,否则这些不可能发生。,尽管人们对学术不端行为和其他科研诚信问题很关注,但促进负责任行为的努力依然见效甚微。学术不端行为仍在继续。而且,持续加剧的基金竞争和发表文章的压力可能会进一步侵蚀道德行为
17、。因此,科研需要一个彻底的改变,即科研道德行为准则必须和科研资助相挂钩。美国科研诚信办公推荐一个新的监督过程:利用“负责任机构行为”(RIB)来评定研究机构的计划和表现,奖励或惩罚整个研究机构而不是研究者个人,优秀研究中心的研究者才可以竞争额外的NIH和NSF的基金,以此来推进良好的学术氛围形成。,ORI开展“负责任机构行为”教育,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开展一系列的“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工作。2002年开展的“资源发展项目”(Resource Development Program)。此外,ORI还与学会和大学合作开展科研诚信教育项目,如于2002年开始与美国医学院联合会合作开展“专业学会负责任研
18、究行为项目”(RCR Program for Academic Societies),支持学术团体开展提高其成员负责任研究行为的活动;于2004年开始与研究生院委员会(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CGS)合作开展“研究生院负责任研究行为项目”,将负责任研究行为教育纳入研究生教育体系中。为促使科研机构有效执行PHS有关科研不端行为的政策措施,ORI还开展了“研究诚信官员培训项目”(Research Integrity Officer Training Program),参与培训者是机构中处理不端行为的负责人,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受理举报案件、获取数据、保护举报者。,
19、英国学术诚信的机构和措施,英国学术监督主要依靠学者自律,对不端行为的处理有一套比较完备的规则。英国最高的学术组织团体英国研究理事会及其下属的8个分会都有各自的关于防治不端行为的规定。2004年英国科技办公室公布了科学家通用伦理准则。2006年4月,英国成立了一个由多家机构共同支持、旨在促进学术诚信的督导小组“英国科研诚信小组”,致力于消除大学中存在的学术不端行为。,http:/www.ukrio.org/,UK Research Integrity Office,加拿大公布科研诚信报告,2010年自然网站消息,面对全球范围内与日俱增的各种学术不端事件,加拿大政府最近出台一份报告,对加拿大国内科
20、研体制进行反思,思考如何促进科研诚信及预防学术不端。2009年,加拿大科学院委员会(Council of Canadian Academies)成立了一个由高级行政官员、研究人员和科学媒体组成的14人专家组负责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事件。在对其他国家的科研体制进行考察评估后,该专家组得出这份报告,提议组建“加拿大科研诚信委员会(CCRI)”,着力于培养研究人员良好的科学行为准则并为他们提供非公开咨询建议。但CCRI将不会参与学术不端的处罚及相关措施的执行。,丹麦学术诚信的机构和措施,丹麦调查处理科研不端行为的最高国家机构是丹麦学术不端委员会是。它是由丹麦医学研究理事会在1992年建立的,最初只是调
21、查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不端行为,1999年划归丹麦研究部(后与其他几个部门合并为丹麦科学技术和创新部)管理,调查范围也扩展到了全部学科领域。丹麦政府相信将对全部学科科研不端行为的调查和监管集中到一个独立的外部机构,能够克服研究机构因自查可能带来的痼疾,对于确保丹麦的科研诚信具有重要的意义。,丹麦学术不端委员会主要处理那些对于丹麦研究来说非常重要的学术不端案例,只要委员会认为该案例对于社会利益或对人类或动物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否有控方,委员会都会开展调查。,丹麦学术诚信的机构和措施,1998年委员会出版的良好科学实践指南作为一本诚信教育参考读物,在研究人员陷入科研不端行为相关的困境时能为他们
22、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此外,委员会每年还出版一份年度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当年处理的案例情况、丹麦国内科研诚信的现状和重要发展趋势等。丹麦学术不端委员会的一切行动都有法律依据。涉及到科研不端行为的最高法案是2003年5月出台的研究咨询系统法案(其前身为1997年8月出台的研究政策建议法案),该法案明确赋予丹麦学术不端委员会监督和检查科研活动中涉及的科学欺骗、科学道德等问题的职责。具体包括:对涉及研究人员弄虚作假的申述进行调查;建议终止涉及欺骗的科研项目;向相关负责领域的权利机构通报情况;对涉及犯罪的,负责向警察局提供报告;根据有关机构的特殊要求,对科学诚实问题提供评估报告。,韩国、奥地利关于学术诚
23、信的措施,韩国自黄禹锡事件后,学术不端行为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韩国科技部出台了国家研究开发事业成果评价及成果管理法、关于国家研发事业中确保研究伦理及真实性的准则,详细规定了对学术腐败查处的程序以及相关部门、机构的责任。为防止论文抄袭现象奥地利建学术著作数据库。奥地利正在实施一项建设学术著作中央数据库计划,主要目的是防止论文抄袭现象。从2011年起,通过互联网,从这个数据库调阅提交给奥地利各大学的硕士和博士论文,协助各大学及时发现已提交的论文有无抄袭现象。,欧洲科研诚信行为准则,欧洲科研诚信行为准则为欧洲科学基金会(ESF)成员组织(MO)科研诚信论坛报告促进欧洲的科研诚信执行报
24、告(Fostering Research Integrity in Europe Executive Report)中的第二部分。该组织成员包括欧洲30个国家的79个全国性科研资助机构、研究机构、科学院和学会。,欧洲科研诚信行为准则,欧洲科学基金会(ESF)和全欧科学院(ALLEA)通过组织系列研讨会而制定的本行为准则,主要提出自然、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中系统研究方面的适当行为以及符合道德原则的做法。这是自我约束的规则,而不是法律的一部分。本准则不是要取代现有各国的指南或学术指南,而是代表在欧洲范围内就科研界的一系列原则和重要事项所达成的一致。,http:/www.esf.org/filea
25、dmin/Public_documents/Publications/research_integrity_exreport.pdf,欧洲科研诚信行为准则,本行为准则科研人员、公共和私人研究组织、大学和资助机构必须遵守和促进科学与学术研究中的诚信原则。这些原则包括:诚实交流、进行可信赖的研究、客观性、公正性与独立性、开放性和可获得性、关心爱护的责任、合理列出引用文献及肯定他人的贡献、对未来的科学家与研究人员负责。大学、机构和所有其他聘用科研人员的单位,以及为其科学工作提供资金的部门和组织,有责任保证树立崇尚科研诚信的风气,包括有明确的政策与程序、对科研人员的培训与指导以及健全的管理方法,确保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怎样 一篇 SCI 论文 题名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66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