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指导大纲(上实验课用)重点讲义资料.doc
《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指导大纲(上实验课用)重点讲义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栽培学实验指导大纲(上实验课用)重点讲义资料.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实验一 食用菌分类与形态观察 目的:了解食用菌分类方法,学会观察食用菌形态结构。 材料:各种伞菌的新鲜子实体(香菇、平菇、金针菇、茶树菇、白灵菇、杏孢菇、白平菇),子囊菌的干品,野生食用菌的标本。平菇、香菇的孢子印。分类参考书,显微镜等。 方法:1.取新鲜子实体观察伞菌的结构,绘图说明。2.观察平菇孢子印颜色、大小、形状。 完成下列表中内容。食用菌分类与形态观察表子实体名称科属形 态 图菌柄着生备注1中生 2偏生 3侧生 4无菌柄 5。圆柱形 6棒状 7纺锤形 8棒锤形 9分枝状10基部联合 11基部膨大呈球形 12基部膨大呈臼状 13菌柄扭转 14基部延长呈假根状圆形 2半圆形 3圆锥形 4
2、卵圆形 5钟形 6半球形 7斗笠形 8匙形 9扇形 10漏斗形 11喇叭形 12浅漏斗形 13圆筒形 14马鞍形1子囊菌门 盘菌目 羊肚菌科(子囊果具蜂窝形或吊钟形菌盖 ) 块菌目 块菌科和地菇科 角菌目 麦角、虫草2担子菌门 木耳目、银耳目、花耳目属于胶质菌类,非褶菌目、伞菌目鬼笔目和马勃目属于腹菌类 实验二 母种培养基制作一、实验目的 掌握斜面试管培养基的配制、消毒与灭菌等制作过程,为菌种转管、组织分离制作母种打下基础。二、常用培养基配方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 去皮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pH自然 。2. PDA综合培养基 去皮马铃薯200克,
3、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 磷酸二氢钾3.0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0.05克,水1000毫升,pH自然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天平、电炉, 18180毫米试管, 止水夹。 纱布,棉塞,牛皮纸, 皮筋, 手套、菜板、刀、恒温箱,三角漏斗、支架(每组一套)。手提式高压灭菌锅 。马铃薯、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琼脂等。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PDA培养基的配制2装管、捆把3灭菌 锅内加适量水 灭菌物品放内锅 加热 压力表0.05Pa 时放气 压力表1.15Pa (121-126)时计时30分钟。4.摆斜面。灭菌后将试管取出斜放在一根1厘米左右厚的木板条上,使试管内斜面的长度为试管长度的35。放
4、置凝固后备用。 五、作业思考题1制作PDA培养基过程中,为什么要用牛皮纸将整捆的棉塞部分封盖灭菌?2灭菌时,加热水沸后,在锅内压力升至0.5Pa 时,为什么要打开放气阀?3写出试管培养基制作的工艺流程。4消毒与灭菌是同一概念吗?为什么? 实验三 原种培养基制作原种即二级种,就是将试管中的母种,接入菌种瓶内,等菌丝长满后形成的菌种。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原种培养基的配料、装瓶(袋)、灭菌、消毒、接种、培养等生产工艺流程。并了解原种培养基的不同配方及不同的制作方法。二、实验材料和用具天平,立式或卧式高压灭菌锅,菌种瓶或菌种袋(菌种瓶口径3厘米,容积750毫升),塑料套环,塑料绳,擦布,锥形
5、捣木。称,大盆 麦粒,麦麸,棉籽壳,不锈钢锅,石膏,碳酸钙,白糖, 牛皮纸,皮筋, 三、培养基配方1木屑米糠培养基(适用于香菇、木耳、猴头菇、杨树菇等木腐生类食用菌):木屑(锯木屑)78千克,米糠或麦麸20千克,石膏1千克,蔗糖(俗称白糖)1千克。料水比为1:1416,使含水量达到60%,即用手握抓材料时指缝现水而不滴水。2麦粒培养基(适用于平菇、草菇、猴头、金针菇等): 麦粒200千克,蔗糖2千克,碳酸钙2千克,水500升。3棉籽壳培养基(适于多种食用菌): 棉籽壳78%,麦麸10%,玉米粉10%,过磷酸钙1%,白糖l%,水料比约1:1.1-1.2。四、实验步骤与方法1培养基的配制1)木屑米
6、糠培养基的配制:拌料:根据计划生产原种的数量,计算出各种原料的用量,分别称取后,将不溶性辅料和主料掺拌均匀,将可溶性辅料加入水中溶解,逐渐泼入拌好的主料中,掺拌均匀,继续加水拌料。拌料时,边加水,边测含水量,以便控制水分,不至过多或不足。含水量的测定:拌好料后,用手抓一把培养料在手中紧握,手指缝中有水渗出但不下滴为适宜。料水比约为1:1.2-1.4装瓶(袋):将培养料装入750毫升的菌种瓶(或500毫升罐头瓶)中,边装边捣实(但不宜过紧,太紧则透气性差,菌丝生长不良),以手按结实有弹性为宜,一直装到菌种瓶的瓶肩处。打孔:培养料装好后,用锥形木棒从瓶中央向下打一个洞,洞深离瓶底部23厘米,这样一
7、是可以增加瓶内氧气;二是有助于菌丝沿着洞穴向下蔓延;三是便于固定菌种块,不致游动而影响成活,有利于瓶下部菌丝生长良好。擦瓶:打洞后,用湿毛巾或湿布多次将瓶口和瓶外粘附的培养料擦净,擦干,以免接种后污染 包扎:塞上棉塞,用牛皮纸将瓶口及棉塞包住,用绳扎紧。也可在瓶口上先放一层牛皮纸,再盖一层聚丙烯塑料薄膜,扎紧瓶口。2)棉籽壳培养基的配制:棉籽壳原种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同木屑培养基的相似,只是装瓶时培养料的压实要比木屑的紧,因棉籽壳颗粒较大,且能留有较多的空隙。3)麦粒培养基的配制:浸料:将小麦粒用水浸4-8小时,煮沸2030分钟,煮沸的过程中就加入蔗糖。最后使麦粒熟而不开花。滤去水分(滤液可制母种
8、培养基或栽培时拌料用),摊在通风处晾3040分钟,使麦粒表皮不湿为宜。装瓶:加入碳酸钙,拌匀后装瓶。装瓶时要注意边装瓶边将瓶轻轻地扣动,使瓶内培养料松紧度上下一致,装至粒面至瓶肩部。瓶口包扎同前。2灭菌 包扎好的料瓶(袋)放入高压灭菌锅内进行灭菌。在15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灭菌2小时即可。如用土蒸锅常压灭菌,须将水烧开后继续蒸10小时,缓慢降温后取出使用。六、作业思考题1原种培养基装满瓶后,为什么要用湿毛巾或湿布多次擦洗瓶外和瓶颈?2原种培养基装好后,为什么要在当天及时进行灭菌?3原种培养基装瓶后,用锥形捣木在其中内插一个圆洞的目的是什么?4原种培养基装满瓶后,其瓶的上部培养料是松一些好,还是
9、紧一些好?为什么?5培养料装得过松过紧都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实验四 菌种分离组织分离法 一 实验目的 学习并掌握菌种的组织分离技术。 二 实验原理 食用菌的子实体是由菌丝扭结、组织化形成的,其菌丝从子实体上分离下来以后,给予适当的条件,又可以萌发生长,形成菌丝体。由子实体分离得到的菌丝体,其菌丝细胞为双核的,经过出菇试验,可以直接作母种使用。 组织分离是常用的食用菌菌种分离技术,也是常用的菌种复壮方法。 不同食用菌的最佳组织分离部位不尽相同,双孢蘑菇、香菇、平菇以菌盖与菌柄相连结处的组织较好,金针菇以菌柄上部为佳,猴头以心部菌肉为好,木耳、银耳以耳基为好。有菌幕的菇类,可以在菌幕破裂之前取材,
10、其菌幕包被的内部菌丝组织是无菌的,可以取其菌柄、菌盖或菌褶进行培养。 三、实验用具与材料 超净工作台,酒精灯,尖头镊,消毒用酒精棉球,解剖刀,接种针,斜面培养基,香菇、平菇子实体,培养箱等。 四、实验步骤 1.准备斜面培养基。 2.选择种菇,选取已长到特征明显,生长健壮,朵形好,接近子实体成熟期的子实体 3.切取组织接种 撕裂法:蘑菇、香菇、平菇等子实体较大的菌类,用菌肉组织进行分离时,可以采用撕裂法暴露内部菌肉。左手持试管,用小指夹住菌盖的一部分,右手持接种针尖头,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右手小指与环指夹住菌盖的另一部分,从菌柄中央撕开菌盖,露出菌肉,右手小指夹住试管的棉塞拔出棉塞,试管口在
11、酒精灯火焰上烧灼灭菌。在香菇、平菇子实体的菌盖与菌柄相连结处取材,尖头插到菌肉中,切割菌肉,注意不要碰触子实体的任何一个外向面,以免沾上杂菌或杂菌孢子,将菌肉用力钳断,取黄豆粒大小的菌肉块,放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烧灼管口与棉塞,塞好棉塞,烧灼镊子,操作完毕。 4培养 将接好组织块的试管放入25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3天后可见组织块产生绒毛状菌丝,10天至15天菌丝即可长满斜面。再转一次试管即成母种。 培养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有无杂菌污染,出现污染的及时捡出。 实验五 母种、原种接种扩大培养(板书用)一、实验目的熟悉母种、原种接种操作技能。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接种钩(
12、针),酒精灯,镊子、火柴,记号笔,记录本, 75酒精及棉球、95酒精,母种试管斜面,灭菌好的原种培养基。三、 实验步骤与方法1.无菌测定灭菌后的培养基,随机抽出数支斜面试管培养基,置2528的温箱中培养3天,培养基表面仍光滑,无杂菌出现,证明灭菌彻底,即可供接种使用。2.接种操作过程无菌操作要点:无菌箱在启用前先灭菌,将待接种的斜面试管、酒精灯、火柴、接种针等放入箱内,紫外线照射半小时以上。超净工作台则要先灭菌20分钟 。双手洗净。打开工作灯,将双手伸入接种箱内,点燃酒精灯。用75%酒精的棉球擦拭双手,擦拭方向由前向后。左手平托两支试管,拇指按住试管底部,外侧一支是供接种用的菌种试管,内侧一支
13、是待转接母种的斜面试管,两支试管的斜面都应朝上。右手持接种钩,将接种钩的顶端烧红,并将整条接种柄在火焰上过几次灭菌。将两支试管的管口部分靠近火焰,用右手同时夹住两个棉塞。拔掉两支试管的棉塞,并立即以火焰灼烧管口,并适当转动。操作过程在不离酒精灯火焰一寸远处进行。用冷却的接种钩,在长满菌丝的斜面挖取少许菌丝及培养基,然后轻轻抽出试管。 迅速伸进待接试管中,将种块置于培养基的中部 ,盖好塞子。接种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试管与桌面平行,不要远离酒精的火焰,周而复始。一支母种可扩接2025支试管。贴上标签(或用记号笔),注明菌种或菌株名称及日期。原种接种: 3菌种培养接好种的试管和原种,放在25条件下培养
14、,每隔2-3天检查一次。遇有杂菌的试管要及时选出,以免污染其他试管。710天后菌丝就可长满试管。 原种30天左右长满。作业: 归纳原种和试管种的接种全过程。实验五 母种接种扩大培养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接种箱常规消毒、斜面试管培养基母种(即一级种)接种和培养,基本熟悉母种接种操作技能。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电热恒温培养箱,接种钩,接种针,酒精灯,搪瓷杯,高锰酸钾,福尔马林,母种试管(18180mm),火柴,记号笔,钢笔,标签,工作记录本, 250毫升磨口瓶,75酒精及棉球、95酒精,升汞。斜面培养基,斜面母种。四、 实验步骤与方法1无菌测定灭菌后的培养基,随机抽出数支斜面试管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用菌 栽培 实验 指导 大纲 重点 讲义 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66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