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同步练习剖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同步练习剖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础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A地面辐射 B大气辐射 C太阳辐射 D大气逆辐射答案A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能力很弱,而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2关于热力环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热的地方在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为高压B在热力环流形成后,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D在热力环流系统中,气流不一定由高压流向低压答案A解析在热力环流系统中,在垂直方向上由于空气冷却,会出现由低压流向高压的现象。热的地区不一定在近地面形成低压,如副热带地区。3下列辐射中波长最短的是()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 C大气逆辐射 D大
2、气辐射答案B解析看波长的长短,可比较温度的高低,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物体辐射波长越短。4下列四个箭头能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Aa Bb Cc Dd答案C解析根据风向是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可判断C、D选项可能正确,又由于是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右偏,故排除D,选C项。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城市风示意图”,回答57题。5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6若在图中布局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3、)A.甲 B乙 C丙 D丁7根据城市风的原理,今后城市造林的重点应该在()A市区 B近郊区 C远郊 D农村答案5.B6.C7.B解析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因此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空气受热上升,近地面气压低于郊区。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市区。为了防止城市风把污染物带入市区,在只考虑城市风的前提下,新建化工厂应该布局在城市风环流之外。而近郊区是城市风吹向市区的必经之路,若在近郊区植树造林,对于改善城市大气质量有很大帮助。下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
4、散射)。读图回答89题。8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 B C. D9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纬度相当,但年平均气温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A B C D答案8.A9.C 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看出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是太阳辐射,是地面辐射,是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主要原因是地势高、空气稀薄,从而导致大气削弱作用较小,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第9题,四川盆地由于地势低,导致冷空气不易进入,暖空气与外界交换慢则气温较高;与青藏高原相比主要是地势不同导致大气密度、水汽
5、含量等不同,则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不同,具体说就是大气逆辐射的差异导致两地气温差异。2009年3月15日晚到16日晨,北京市区出现大雾,大部分地区能见度小于500米,有些地方的能见度只有几十米。大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户外活动。据此回答1011题。10初冬时节北京等地区时有大雾的原因是()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多,有利于扬尘产生11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C大雾改
6、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答案10.D11.B解析第1题,北京等地区深秋、初冬时节,晴朗天气多,昼夜温差大,并且降水少,扬尘较多,水汽易凝结,从而形成大雾。第2题,白天的雾通过反射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因而空气能见度较低。12下列四幅示意图中,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白天时,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上升(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上空因有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使近地面空气由海洋流入陆地,形成海风,选项D正确。13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下列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答案C解析风力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有关。本题等压线疏密程度一样,且比
7、例尺相同,则等压线气压差越大,等压线越密集,风力就越大。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1416题。14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A或 B或 C或 D或15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PN,则O点风向应考虑两种情况,近地面为,高空由于忽略摩擦力的作用,风向向右偏转至与等压线平行,即为。第6题,高空空气不考虑摩擦力,所以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由于不确定此图所在半球,所以在北半球高空应为,在南半球高空应为。第7题,在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
8、响风向和风速。两力的合力与另一力的方向成180角。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据图完成1718题。17拉萨能够成为中国著名“日光城”主要是由于_作用强。()A B C D18形成“露重见晴天”的说法,主要是由于夜间()A减弱 B增强 C减弱 D增强1718.解析:拉萨成为“日光城”,是由于稀薄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差,图中代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晴天时,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散失热量多,温度低,图中为大气逆辐射。答案:17.D18.C19下图中同一纬度的四地,昼夜温差最大的是()答案:D20下图表示因冷热差异引起的大气运动,图中S代表地面,箭头代表气流方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9、气温值GH B气压值H最高CG为城郊,H为市区 DG处比H处易出现阴雨答案:C读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冬季情况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林地,空白部分为均质裸地。据此回答2122题。21图中B、D两处的风向分别是()A西北风和东南风 B西风和东风C东南风和西北风 D西南风和东北风22下面能够正确反映上图中等压面分布的是()2122.解析:冬季林地的气温要比裸地高,根据热力环流的规律分析地面风向B处为偏西风,D处为偏东风,联系北半球地球自转偏向力分析可知第5题选A。第6题,C处位于林地,由于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C项与此符合。答案:21.A22.C读下图,完成2324题。23图中A、B
10、、C、D四点的风向正确的是()AA BB CC DD24图中,风力最大的点是()AA BB CC DD2324.解析:依据图中等压线取值判断气压递变情况,并根据高低压分布画出各点水平气压梯度力,并注意图名中的“北半球”位置,依据地转偏向规律判断第7题选D。由图中各点等压线密集状况来判断风力,B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因此第8题选B。答案:23.D24.B二、 综合题25读“大气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上图中A表示辐射,B表示辐射,C表示辐射。(2)由图可知,大气对地面之所以具有保温作用,就是因为大气吸收使大气增温,同时又以的形式把热量归还给地面的缘故。(3)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
11、相对而言,辐射波长较长的是。(4)在寒冷的冬天,农民往往在麦田边燃烧大量的湿草来防御寒潮,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其原理。答案(1)太阳地面大气逆(2)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3)地面辐射(4)燃烧湿草可产生大量的浓烟,它可以强烈吸收地面辐射,然后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从而使地面辐射热量损失减少,降温减慢,减少寒潮造成的损失。26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的气温曲线的是_。(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_,这是由于_。(3)夜晚多云,气温比晴天时_,这是由于_。(4)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天的夜里?答案:(1)A(2)低云层反射太阳辐射(3)高大气
12、逆辐射强(4)晴天的夜里,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效果差,地面降温幅度大。27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气压名称:甲_,乙_。甲、乙两地的气压值为甲_,乙_。(2)图中A、B两处风力较大的是_,请在图上画出A、B两处的风向。(3)若图中所示为滨海地区,甲是陆地、乙是海洋,则图中所示的时间是_(白天、夜晚)。答案:(1)低压高压9981000 hPa10101012 hPa(2)A图略(A地吹西北风,B地吹东南风)(3)白天28读“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力的名称:a,c,d(2)a力的指向与等压线之间呈现什么关系?,其方向
13、由指向。(3)若无d,只受a、c影响,b最终将与平行。(4)在实际大气中,b与等压线之间_。答案(1)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2)垂直于等压线高压低压(3)等压线(4)并不完全平行,而是有个交角2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甲点处的箭头表示甲点空气运动及受力状况,则各箭头分别表示:A,B,C,D。(2)该图分布在(南、北)半球。(3)画出图中乙点的风向。(4)该气压系统为(高、低)气压的一部分。(5)甲、乙两地风力较大的是。答案(1)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地转偏向力摩擦力(2)南(3)略(西北风)(4)高(5)乙30读“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问题。(1)假设此图是近地面等压线图
14、,A处吹东北风,则A点位于(南或北)半球。(2)假设此图是高空等压线图,A处吹正南风,则A点位于(南或北)半球。(3)如果此图位于中国河南省,在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A点吹风。答案(1)南(2)北(3)东解析由题目可以获得以下主要信息:在不同半球,不同地区风向不一定相同;影响风向的因素有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分清三种力对风的具体影响。第(1)题,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其方向受三种力的影响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当三种力平衡时,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已知风向为东北风,逆向推理可知A点位于南半球。第(2)题,假设
15、条件是“高空等压线”,因此可以不考虑摩擦力,根据已知风向同样可以逆向推理得知A点位于北半球。第(3)题,解答的关键是排除定向思维的干扰,因为题干已说明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在这个假设条件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吹向低压。31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雾区,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几乎80%是雾日,有时终日不散,有“雾都”之称。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资料一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雾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资料二辐射雾与平流雾的比较概念与特征形成条件辐射雾是由地面辐射冷却,使
16、近地面大气降温而形成的雾。多出现在冬半年晴朗、微风的夜间和清晨。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地面辐射使近地面气温降低,利于水汽凝结;风力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有充足的凝结核。平流雾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下垫面与暖湿空气的温差较大;暖湿空气的湿度大;适宜的风向(由暖向冷)和风速(27m/s);大气稳定。(1)辐射雾和平流雾中,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_雾。(2)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冷的洋面上,一般形成_雾。(3)气象谚语“十雾九晴”中的“雾”一般指_雾。(4)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分析形成原因。答案(1)辐射(2)平
17、流(3)辐射(4)辐射雾。形成原因:位于我国的湿润区(位于河流交汇处),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夜晚地面辐射强(夜晚温度低或夜晚降温快);位于四川盆地,空气比较稳定(近地面水汽积存);城市附近尘埃多,凝结核多。解析(1)从表格“概念与特征”一栏可以得出结论,辐射雾“出现在冬半年”,平流雾“海洋上四季皆可出现”。(2)(3)两题,根据两种雾的概念可以得出结论。(4)重庆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黑夜或早晨多形成逆温,地面温度低,水汽遇冷后凝结成雾,显然属于辐射雾。把重庆所在的区域特征与表格中的“形成条件”结合起来,进行恰当的描述即可。 素能提升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低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读图完
18、成12题。1若ae为不同高度的气温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应为()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甲乙丁丙 D甲丙丁乙2若ad为不同气压值,则由热力环流的规律可知下面各项中错误的为()A气流方向乙甲 B气流方向丙甲C气温甲乙 D气压甲丙12.解析:第1题,依据对流层大气气温垂直分布规律,可判断气温值乙甲,根据热力环流的规律,乙处为上升气流,甲处为下沉气流,甲处形成近地面的高压,乙处形成近地面的低压,环流方向为甲乙丁丙,故选C。第2题,由气压垂直分布规律判断乙甲,环流方向为乙甲丙丁,近地面气温甲乙,故选B。答案:1.C2.B3下面图甲为滨海地区某日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图乙为该地区此日某时段气流状况
19、,由图甲可知乙图出现的时间约为()A6时18时 B18时次日6时C8时16时 D16时次日8时解析:由乙图中近地面吹海风,推测此时近地面气压值海洋高于陆地,进而判断此时海洋气温低于陆地,并从甲图中读出对应时间为8时16时,故本题选C。答案:C4右图中V代表P地某时的风向,M为经过P地的等压线,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P地位于南半球 BP地位于高空CP地北部气压比南部高 DP地位于北半球近地面解析:图中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说明在近地面,由风向推知P处水平气压梯度力应与M垂直,指向北方,向右偏转形成V所示风向,因此P位于北半球,P地北部气压低。答案:D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
20、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56题。5右图中B地的盛行风向最有可能为()A西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6在该段时间内,下列各地的风速变化,符合图中实际情况的是()A台湾岛风速变大 B朝鲜半岛风速减小 C环渤海风速未变 D长三角风速减小56.解析:第5题,根据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分析,B地应为东南风。第6题,观察图中相关地区等压线的疏密状况的变化,可知B项正确。答案:5.C6.B二、综合题7右图为某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已知乙地比甲地昼夜温差大,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乙是_气压中心,甲是_气压中心。(2)在图中用“”绘出脊线,用“”绘出槽线。(3)标注A、B两点的风向。(4)甲与乙相比
21、,易出现阴雨天气的是_,甲地的等压面向_弯曲,此时A、B两地地面更易扬沙起尘的是_。答案:(1)高低(2)画图略(3)AB(4)甲下B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北京市城区的城市热岛现象较明显,下图为2008年4月某日北京地区城市和郊区平均气温水平变化示意图。(1)图中现象被称作_,此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对大气质量的有利影响是什么?(2)城市上空多云和雾的原因是什么?(3)试分析在城郊之间建设环境绿地,有什么意义?(4)请画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简图。答案:(1)城市热岛效应原因:城市人口集中,工厂、交通工具多,释放大量废热。有利影响:利于低空污染空气的扩散,改善大气质量。(2)空气对流上升
22、运动,且凝结核多,水汽易凝结。(3)能净化流向市内的空气,改善城市大气质量。(4)图略(城市为上升气流,乡村为下沉气流,高空气流由城市流向乡村,近地面气流由乡村流向城市)9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上空等压面状况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b两个等压面中数值较大的是,理由是。(2)在近地面,陆地与海洋比较,气压较高的是。(3)仅考虑热力因素,在图中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4)此时,北半球为季(节),判断理由是。答案(1)b 近地面空气密度大 (2)海洋 (3) (4)夏陆地为低压,仅考虑热力因素,低压是因为大气受热膨胀上升而产生的,所以陆地气温高于海洋,为夏季。10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
23、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点至点,气压最高的是,气压最低的是。(2)A、B两地受热的是,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原因是;冷却的是,该地空气垂直运动的方向是。(3)用带有方向的箭头画出热力环流。答案(1)(2)B受热膨胀A下沉(3)近地面由A流向B,高空由B地的高空流向A地的高空;垂直方向是A地下沉,B地上升。图示如下:11读下面“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高空C比D的气压_(高或低),地面A比B的气压_(高或低)。(2)A比B的温度_(高或低)。(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白天或夜晚),此时A地与B地间吹_风。(5)此时高空C与D之间吹_风。解析:比较高空同一水平面上C、D的气压高低,可以选择高空等压面作为参照物。C低于等压面o高于等压面,所以(地气压高于D地。近地面气压与高空相反,因此A地气压低于B地。如果A地是海洋石地是陆地,风向由陆地吹向海洋,说明此时是夜晚。根据题干可知此地为我国东部,风向应该向右偏转,为西北风。高空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风向为南风。答案:(1)高低(2)高(3)顺(4)夜晚西北(5)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63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