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方案课件.ppt
《机械加工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方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加工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方案课件.ppt(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2,3.1 定性统计技术与方法,一、因果图法因果图法是一种用于分析结果与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原因)的一种工具。对问题(即结果)有影响的一些较重要的因素加以分析和分类,并在同一张图上把它们的关系用箭头表示出来,以对因果作明确系统的整理。因果图是从实际经验中编辑而成的一种方法。由于因果图形如鱼骨状,又称“鱼骨图”、“鱼刺图”。,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3,1、因果图的主要内容有:,a)结果(问题或特性):即工作和生产过程出现的结果,例如尺寸、重量、纯度及强度等质量特性;工时、开动率、产量、不合
2、格品率、缺陷率、事故率、成本、噪声等工作结果。这些特性或结果是期望进行改善和控制的对象。b)原因:即对结果能够施与影响的因素。c)枝干:表示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原因与原因之间的关系,称为枝干。最中央的干为主干,用双线箭头表示;从主干两边依次展开的称为大枝、中枝、小枝和细枝,用单线箭头表示。,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4,因果图形状如下图所示。,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5,2、因果图的作图步骤,决定成为问题的结果(特性),其中包括质量特性或工作结果。结果是需要和准备改善与控制的对象。在决定成为问题的结果时,在方法上应主要依靠排列图,用
3、统计数据说明问题。在排列图中“柱高的”项目应作为主要的探讨对象,但需对该项目充分研究,确定是否有条件解决以及为解决该项目所付出的代价和效果是否相称。作出主干与结果(特性)并选取影响结果的要因。一般解决加工不良或散差等质量特性一类的问题,可将原因大致分为材料、设备、人员、制造和加工、测量方法等大枝。再对大枝的分类项目细究下去,进一步画出中枝和细枝,直到可采取措施处置或可想见的原因为止。,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6,因果图的作图步骤(续),检查原因是否有遗漏,如有遗漏应予以补充。对特别重要的原因应附以标记。各种原因对结果的影响不同,应将重要原因标以记号。标有标记的原因不
4、能太多,一般不超过45项。记载因果图的标记及有关事项。例如产品名称、生产数量、参加人员、单位、制图者、日期以及制图时的生产状态等。,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7,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8,例图,3、因果图的分类,结果分解型。结果分解型的要点是沿着为什么发生这样的结果这个疑问思路一追到底。对于制造过程的质量问题,结果分解型常按五大因素(人、原材料、设备、方法和环境)分成五个大枝,再分别找影响它们的因素填入中枝、小枝和细枝。如图所示。,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10,工序分类型。工序分类型是按生产或工作的工序顺序画出
5、大枝,然后把对工序有影响的原因填在相应的工序上。工序流程也可延续到使用过程。工序分类型的因果图作图简单、易于理解,缺点是相同原因可能出现多次并难于表现几个原因联系在一起而影响质量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为解决“阀孔粗糙度达不到要求”的因果图,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11,原因罗列型。原因罗列型是把所考虑到的全部因素不分层次罗列出来,再根据因果关系整理这些原因项目,然后作出因果图。即先罗列,再整理。这种作法不采取按原因粗分类或按工序顺序追查原因,而是自由地提出所有可能原因.原因罗列型因果图的优点是不易漏掉主要原因,并通过原因与结果间的多种连接方法,丰富了因果图的内容。其缺点
6、是结果与小枝间难于连接,且作图比较麻烦。,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12,原因罗列型因果图(例图),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13,4、作因果图的注意事项,结果(特性)要提得具体。如“零件不合格”就不具体,应指出是尺寸不合格还是其他缺陷造成不合格,在尺寸不合格中又要明确那个尺寸不合格。否则,因果关系不易明确。为了改善还是为了维持现状应该明确。改善就是要改变平均值,维持就是要缩小波动。由于寻找因素的着眼点不同,对改善和维持要明确区别。,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14,作因果图的注意事项(续),充分发表意见,分析应尽可能
7、深入细致。充分发表意见,特别是重视现场人员的意见,则能深入细致地分析所发生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头脑风暴法)一个结果(特性)作一个因果图。如同一零件有两个缺陷项目,则应分别作因果图。改变思路。对原因的意见难以提出时,改变思路常常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把寻找提高的因素改变为寻找障碍的因素。,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15,二、树图(系统图),含义:把要实现的目的与需要采取的措施或手段,系统地展开,并绘制成图,以明确问题的重点,寻找最佳手段或措施的一种方法。用途:用于新产品研发过程中产品质量功能的展开;质量保证活动的展开,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目标实施措施的展开;解决
8、企业有关质量、成本、交货期等问题的具体解决措施的方案;作为因果图使用;探求部门职能、管理职能和提高效率的方法。,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16,措施展开型:把为了解决问题和达到目的或目标的手段、措施加以展开。,目的和目标,手段和措施,手段和措施,手段和措施,手段和措施,手段和措施,手段和措施,手段和措施,手段和措施,手段和措施,手段和措施,手段和措施,手段和措施,手段和措施,手段和措施,确定目标,展开手段,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17,树图的作图方法及步骤,确定具体的目的或目标提出措施和手段对措施、手段进行评价绘制措施、手段卡片绘制系统图确
9、认目标能否充分地实现制定实施计划(系统图最低一级的手段进一步具体化、精炼化并决定实施内容、日程和承担者等事项。),例:教材130页图5-4,制动器质量保证树图,实例,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19,三、对策表,当通过数据整理分析、排列图、因果图以及集思广益的办法找出存在问题后,为了迅速和有步骤地解决问题,可以用对策表来明确对策措施、标准要求并以定员、定期来保证对策的实施,从而确保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对策表简单明确、责任分明、便于推行,应用广泛,是一种十分有用的质量管理工具。,针对主要原因来制定对策表对策表主要内容:按5W1H来制定。,例:某公司“球墨铸铁曲轴机械加工不
10、合格品率高”的质量问题,经因果分析后制定的对策表。,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21,四、亲和图,含义:又名KJ法或A型图。是对未来的问题、未知的问题、末经验领域的问题的有关事实、意见、构思等语言资料收集起来,按相互亲近的要求进行统一,从复杂的现象中整理出思路,以便抓住实质,找出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方法。KJ法与统计方法比较,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22,亲和图基本形式,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23,用途 适合于需要慢慢解决、不容易解决而又非要解决不可的问题。不适用于简单的、需要迅速解决的问题。具体为:用于认识事实。
11、研究新情况,发现问题。用于归纳问题,整理见解,形成构思。用于打破现状,产生新思想。,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24,作图方法及步骤,确定课题收集语言资料:,将语言资料制成卡片整理综合卡片制图应用,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25,方法选择表,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26,应用实例,某公司总是发生交货期不准事件,屡次收到外部顾客的抱怨。下图为交货不准的原因亲和图。,通过该图可以整理思路,把握现状,寻求突破。,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27,五、分层法,分层就是把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类,把性
12、质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在一起,把划分的组叫做“层”,通过数据分层把错综复杂的影响质量因素分析清楚。收集到的数据常由于产生数据的条件(加工机床、操作者、加工方法等)不同而异。不同性质的数据混在一起,用统计方法找不出规律,也就无法利用其规律加以控制。把不同性质的数据加以区别,分别处理的方法叫做对数据的分层。分层是整理数据的重要方法之一。,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28,当分层分不好时,会使图形的规律性隐蔽起来,还会造成假象。例如:作直方图分层不好时,就会出现双峰型和平顶型。排列图分层不好时,无法区分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也无法对主要因 素作进一步分析。散布图分
13、层不好时,会出现几簇互不关连的散点群。控制图分层不好时,无法反映工序的真实变化,不能找出数据异常的原因,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果图分层不好时,不能搞清大原因、中原因、小原因之间的真实传递途径。,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29,数据分层可按下面的项目进行:操作人员:按个人分,按现场分,按班次分,按经验分;机床设备:按机器分,按工夹刀具分;材料:按供应单位分,按品种分,按进厂批分;加工方法:按不同的加工、装配、测量、检验等方法分,按工作条件分;时间:按上、下午,按年、月、日分,按季节分;环境:按气象情况分,按室内环境分,按电场、磁场影响分;其他:按发生情况分,按发生位置分
14、等。,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30,例5-6(教材),某公司生产橡胶垫,技术要求外径尺寸为,最近发现公司实际生产的橡胶垫外径尺寸超差,如表5-2总数量一列,试用分层法分析产生这一质量问题的原因。,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31,六、头脑风暴法,1、含义及用途又名畅谈法、集思法,是由美国奥斯本(Alex F.Osborn)博士提出来的。采用会议的方式,利用集体思考,围绕某个中心议题广开言路,发表个人观点的一种创造性思考的方法。集体智慧的集中。用途:分析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用以寻求其解决的办法,用以识别潜在质量改进的机会。在绘制因果图、系
15、统图、亲和图时,可以运用这种方法。,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32,2、使用方法及步骤,1、准备阶段准备会场,安排时间。在一个小组或者大组中选择一名主持人和一位记录员。可以是同一人。事先由会议组织者对议题进行调查,将内容做成说明资料,会议前几天交给参与者,充裕时间思考。准备必要的用具。如纸笔等。2、引发和产生创造性思维阶段每人的观点价值均等,无领导与被领导之分。成员可互补观点,但不能评论,批驳。鼓励狂热、夸张、奔放无羁的创意。要当场记录每个人的观点。持续到无人发言为止。将每个人的意见重复一遍。,3、整理阶段 检查记录结果,开始对各种回应进行评价。是否还有另外更好的方法
16、;是否有和过去重复或相似的答案。是否可以变更?是否可以代替?,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33,七、关联图,含义关联图就是把关系复杂而相互纠缠的问题及其因素,用箭头连接起来的一种图示分析工具,从而找出主要因素和方案的方法。用途全面质量管理的推行活动计划制订质量管理、质量保证方针的展开质量改进的活动方案的制订分析复杂的因果纠缠制造工序缺陷的解决。用来寻找解决工序管理上的多个问题,关联图的类型,多目的型,单目的型,中央集中型,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35,关联图的特点,适合整理原因非常复杂,并相互交织的问题。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找到核心问题。形式
17、自由,有助于因素之间的连接和转换,便于归纳、研究和分析问题。有利于解放思想,提出新的见解,并不断地增加新内容。有利于明确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的协作关系。,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36,关联图的作图方法及步骤,确定题目,用标记明确写出主题;召集相关人员组成研究小组;收集资料,运用头脑风暴法,寻找原因;整理好分析结果,初步绘制关联图;明确重点项目,不断修改补充;找出重要方案、原因并以标记区别;整理成文,制定措施和计划;提出改善对策,不断修改完善关联图。,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37,关联图的判别方法,箭头只进不出是问题。箭头只出不进是主因。箭头
18、有进有出是中间因素。箭头数出多于进的因素是关键中间因素。,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38,使用关联图的注意事项,要针对复杂的因果关系入手。查找原因时要从人、机器、方法、环境、物料、测量(5M1E)等方面考虑。在排序时,针对找到的原因,适当调换位置。中间的关键因素也要作为主要因素对待。要反复研究、分析及修改,才能找到真正的重点问题。,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39,八、过程决策程序图,含义(Process Decision Program Chart,PDPC),主要是在完成某个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在制定行动计划或进行方案设计时,预测可能出现的
19、障碍和结果,并相应的提出多种应变计划,最终保证实现理想目标的一种方法。基本形式,理想状态,开始状态,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40,用途,可用于制订方针目标管理中的实施计划可用于制订新产品研发设计的实施计划可用于制订控制工序的措施可用于对整个系统的重大事故进行预测(重大事故预测图法)可用于选择质量纠纷的处理方案。,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41,PDPC法的使用步骤,组织有关人员确定所要解决的课题提出达到理想状态的手段、措施对提出的措施,列举出预测的结果及遇到困难时应采取的措施和方案。将各研究措施按紧迫程度、所需工时、实施的可能性及难易程度以
20、分类决定各项措施实施的先后顺序,并用箭头向理想状态的方向连接起来。落实实施负责人及实施期限不断修订PDPC图,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42,实例分析,某维修QC小组制定保证减少设备停机影响均衡生产的PDPC图来指导小组工作。,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43,数理统计学基础,数据的种类 1.计量值数据 可以用量具、仪表等进行测量而得出的数值,可以出现小数。如长度、直径、重量、电流、温度、寿命、强度、硬度、速度、化学成分等。测量结果的数据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3.2 定量统计技术与方法,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
21、方法,44,计数值数据 不能连续取值的,只能以个数计算的数为计数值数据。不能用量具、仪表来度量的非连续性的正整数值,它可以用计数的方法来得到。如产品废品数、次品数、合格品数、破损数、污损数、气孔数、疵点数等。,1)计件值 直接写出计件值,以pn表示 写出其百分率,以p表示。不是整数,可将其看作计数值2)计点值 是在某一件产品上或某单位产品上发生的某种质量上的特点的数据。以c表示。,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45,数据的特点,波动性:数据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是波动的。规律性:数据既有波动又常具有规律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用统计方法可从有波动的数据中找出其中的规律性。,20
22、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46,总体和样本,把所研究的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也叫做母体 通常总体的单位数用N来表示,样本单位数称为样本容量,用n来表示。相对于N来说,n则是个很小的数。它可以是总体的几十分之一乃至几万分之一。,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47,数据特征值,数据特征值是数据分布趋势的一种度量。数据特征值可以分为两类。集中度:频数、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离散度:极差、均方根偏差、标准偏差等。,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48,1.表示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值,(1)频数计算各个值反复出现的次数,或规为某一区域的数据个
23、数称之为频数。(2)算术平均值 如果产品质量有n个测量数据xi(i=1,2,,n),平均值为:,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49,(3)中位数排在数列中间的那个数称为中位数。用 表示。当数据总数为奇数时,最中间的数就是;当数据总数为偶数时,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值。(4)众数众数是一组测量数据中出现次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一般用Me表示。,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50,2.表示数据离散程度的特征值,(1)极差 极差是一组测量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通常用于表示不分组数据的离散度,用符号R表示。,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
24、统计技术与方法,51,(2)均方根偏差均方根偏差是测量数据与平均值之差的平方和被总测数平均,然后再求其开方值,用表示。用均方根偏差作为度量,可以直接比较两组数据的均方根偏差,其大小就可看出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52,(3)标准偏差测量数据分布的离散最重要的度量是标准偏差,用S表示。对于大量生产的产品来说,不可能对全部产品进行检验,通常只对其中一部分产品(样本)进行检验。当把有限数量产品测量数据按标准方差的公式求得的样本方差和总体方差作一比较,会发现这个估计值将偏小。因此,必须用因子n/n-1乘上样本方差来修正,则样本标准方差S2为,2023/
25、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53,把样本标准方差开平方后,可得样本标准偏差为,当计算样本标准偏差时,随着样本大小n增大,便愈接近,则标准偏差估计值的误差将会缩小。,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54,3、数据的修整,过多的四舍五入会造成误差过大,可采取进位和舍弃机会均等的修整方法:1)位数5,则:进位并舍去后面的数。2)位数 5,则:舍去,及后面的数。3)位数5,则:a)后面的数为0或无数字,5前面的数为奇数进一、偶数舍去。b)后面的数不全为零,5前面的数进一、舍去5和以后的数。4)不得连续进行修整。,2023/3/29,第三章 质量管理统计技术与方法,5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加工 质量管理 统计 技术 方法 方案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62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