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考试复习资料.doc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考试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考试复习资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2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月食现象。3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4.(1)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2)地球仪的用途:有利于人们知道地球的全貌;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5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形状都是圆;长度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最短的纬线是南极点和北极点。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相互平行划分方法:赤道为0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划分为90。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纬、北纬辨别:纬度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纬度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重要纬线:赤道: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回归线(南北纬23.5度):太阳直射的最南、最北界限,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南北纬66.5度):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极昼极夜的最南、最北界限。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
3、高纬度地区(6090)。5经线:定义:在地球仪上 ,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特点:形状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相交。划分:从0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为180;0经线向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向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东经、西经辨别:经度向东越来越大为东经,经度向西越来越大为西经。重要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180经线:既是180E又是180W。习惯上称作180,没有东西经之分20W和160E经线: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 20W以东、160E一西的半球为东半球 ; 20W以西、160E以东的半球为西
4、半球。6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度纬线、0度经线、180度经线不需要代号)。7地球自转: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面对地球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顺时针方向。周期:一天(或24小时)。 地理现象: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和时间差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8地球公转定义: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 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 地理现象:四季变化和五带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
5、周期地理现象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 9地球公转示意图:课本P11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日期3.216.229.2312.22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长短昼夜平分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昼夜等长。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月份半 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七 年级 上册 地理 期中考试 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62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