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考试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考试复习资料.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期中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 地球与地图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环球航行 地球卫星照片(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到: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2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1) 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且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 (2)月食现象。3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4.(1)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 (2)地球仪的用途:有利于人们知道地球的全貌;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5纬线:定义: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形状都是圆;长度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最短的纬线是南极点和北极点。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相互平行划分方法:赤道为0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划分为90。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纬、北纬辨别:纬度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纬度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重要纬线:赤道: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回归线(南北纬23.5度):太阳直射的最南、最北界限,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南北纬66.5度):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极昼极夜的最南、最北界限。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
3、高纬度地区(6090)。5经线:定义:在地球仪上 ,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特点:形状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指示南北方向。所有经线都相交。划分:从0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为180;0经线向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向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东经、西经辨别:经度向东越来越大为东经,经度向西越来越大为西经。重要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180经线:既是180E又是180W。习惯上称作180,没有东西经之分20W和160E经线: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 20W以东、160E一西的半球为东半球 ; 20W以西、160E以东的半球为西
4、半球。6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度纬线、0度经线、180度经线不需要代号)。7地球自转: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运动。运动方向:面对地球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顺时针方向。周期:一天(或24小时)。 地理现象: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和时间差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8地球公转定义: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 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 地理现象:四季变化和五带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
5、周期地理现象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 9地球公转示意图:课本P11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以南出现极昼现象。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日期3.216.229.2312.22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长短昼夜平分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和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全球昼夜等长。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月份半 球
6、3、4、5月6、7、8月9、10、11月12、1、2月北半球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南半球秋季冬季春季夏季例子:北半球冬季为科学家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此时是南极的夏季,气温较高)10五带的划分:划分依据: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23.5N23.5S)之间的地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23.5S66.5S)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地区的四季变化现象明显。寒带:北极圈以内(66.5N90N)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内(66.5S90S)为南寒带。寒带地区终年寒冷,有极昼和极夜现象。11地图三个基本
7、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2、比例尺: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换算时注意单位统一;记住:1千米=10万厘米=100000厘米(1后面5个0)表示方式:1数字式2线段式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米或千米)大小判断: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13方向:通常情况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画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4图例:熟悉常用图例。P1415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8、16等高线:定义:在地图上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特点: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17等高线地形图:18地形判读:等高线数值越大,地势越高;等高线数值越小地势越低。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坡缓。19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冰川。五种地形的判读P17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盆地:周围高,中间低。20地形剖面图:能够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21基本概念:大陆(亚欧大陆最大,澳大利亚大陆最小);岛屿(位于北美
9、洲的格陵兰岛面积最大);大洲(亚洲面积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最大);海峡。P2822海陆分布状况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的说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23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课本P29 图2.6 大洲和大洋的分布25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26大洲分界线: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呜呜大哭)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亚、北美洲分界:白令海峡。28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顺序:太平洋、大西洋
10、、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四洋贯通)30海陆变迁: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活动。举例: 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地壳的变动)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流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海平面的升降) 荷兰的填海造陆(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31板块学内容:地球表层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板块图P37)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重点地图读图指导:1、地球公转图P11、五带图P12、图例P14.地形部位P16
11、.2、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图,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七大洲轮廓,四条重要的洲界线。P293、判读:大陆、海峡、半岛、大洋、群岛、岛屿。P28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1、(右图)风向的判断:在没有尾羽的一端箭头。右图的风向是西北风 风力的判断:一个尾羽=2级。右图的风力是4级风2、 常用的天气符号(识记)大雪中雪小雪暴雨大雨中雨小雨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气温的分布降水的分布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到两极递减海陆因素夏季陆地气温,冬季海洋气温高沿海多于内陆地形因素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0C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气温日变化:气温最高(14时),气温最低(4时左右)(课本p51图) 气温年变化:北半球陆地(7月最高、1月最低)南半球陆地(1月最高、7月最低)气温、降水的分布都受纬度位置、海陆因素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另外要知道: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和内陆降水少另外气温还要掌握地理填充图册P17的1、2两大题。降水主要还要掌握课本P56活动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623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