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丰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剖析.doc
《东丰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剖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丰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剖析.doc(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丰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 术 报 告第一章 概 述1.1自然环境概况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长白山分支吉林哈达岭东侧,辉发河上游,北纬42184314,东经125312550。地形北狭南阔似胃,俗称“大肚川”。地势西高东低,为低山丘陵地貌。山川河流与平源沃野自然交错,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地理格局。四季分明,属东部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幅员面积2521.5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229个行政村,6个社区,2008年,全县总人口402819人。东丰县属松花江流域辉发河水系,境内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2条,较大的河流有四条,即莲河、大沙河、梅河、横道河。除北部伊通河流入饮马河外,全县河流都流入辉发
2、河,汇入松花湖。境内无客水注入,水资源主要来源是降水,全年降水量为17.2亿立方米,年均降水690毫米,平均迳流深158毫米,水资源总量3.72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为2.8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年总供给量为0.83亿立方米。东丰县自然资源丰富,耕地面积80254公顷,占幅员面积40%。森林用地面积91505公顷,有林地面积85432公顷;活立木总蓄积5651510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5.04%,最早跻入“全国林业百强县”行列,也是国家命名的生态县和“百万亩人工林县”。目前已发现矿产资源30多种,资源储量查明有铁、锰、金、银、煤、钼、水晶、硅石、方解石、石灰石、大理石、花岗石、硅灰石、白粘土
3、,其中花岗石储量17亿立方米以上,白粘土储量1亿吨,泥炭储量2821万吨。矿泉水已发现5处,国家有关部门鉴定为优质矿泉水。动植物资源经查明野生动物有狐狸、貉子、猞猁、黄鼬等17种;鸟类有雉鸡、斑翅、山鸡、雕等13种;鹿发展到6.5万多头,年产鹿茸10万余两,产值近2000万元,“马记鹿茸”驰名海内外。野生药用植物101科448种,其中桔梗、黄芪、贝母、细莘、月见草居多。盛产金红苹果、葡萄、哈密瓜等。东丰县是省政府确定的长白山人参开发区,现有长白参、西洋参超过10万帘。能源得天独厚。东北地区最大的变电枢纽“东丰五十万变电站”距县城10公里,供电充足。1.2 社会、经济概况近年来,东丰县坚持科学发
4、展观,抢抓机遇,奋力拼搏,跨跃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十五”期间是东丰县经济发展最快时期,是城镇与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时期;是城镇居民与农村农民人均收入增长较多时期。2005年末,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1.6亿元,同比增长22.6%,“十五”期间平均递增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6亿元,同比增长11.8%;第二产业增加值9.8亿元,同比增长57.5%;第三产业增加值10.1亿元,同比增长11.1%。全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92元,增长24.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0:25:35调整到37:31:32。财政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31%,“十五”期间平均递增10.4%;固定资产投资1
5、4.9亿元,同比增长84.2%,“十五”期间平均递增23.3%。东丰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可喜的发展态势,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519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3805万元,林业产值1854万元,牧业产值97448万元,渔业产值878万元,服务业产值1210万元。耕地面积为78468公顷,全年粮食种植面积77559公顷,粮食总产量达632864吨。全县黄牛发展到504411头,猪发展到556077头,禽类发展到1834千只,鹿发展到64996只,猪牛羊肉产量达到89482吨,牛奶产量达到1198吨。农村年总用电量为82626千千瓦小时;农用化肥施用量67624吨/年;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674
6、吨/年;农用柴油使用量为5780吨/年;农药使用量为1729吨/年。东丰县始终坚持工业强县、工业富县方针,加快企业改组改制、技术改造和新上项目步伐。工业经济总量增大,效益提高,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9.7亿元,增长35.9%,主营业务收入17.4亿元,增长32.5%;利润3056万元,增长30%;增加值6.1亿元,增长38.6%。医药、冶金、建材、纺织、机械、食品等行业得到较快发展。中成药产量达160吨,铁合金产量达24824吨,塑料制品产量16130吨,水泥产量9.2万吨,生铁产量10万吨,混合饲料17174吨。2008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14.9亿元,同比增长84.2%。第二章 污
7、染源普查工作概况2.1普查时间安排污染源普查总体时间为20个月(2007年11月2009年7月),普查正式开始时点:2007年12月31日24时。2.1.1 准备阶段:2007年11月2008年2月。准备阶段成立了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落实了经费,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编制了污染源普查经费预算,向县政府、县财政局申请,核定了经费,纳入预算,并按时拨付经费;制定了全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宣传方案;制定了普查实施方案、确定了普查技术路线;按照国家、省、市普查机构要求开展了污染源监测工作,污染源单位建立并整理了排污台帐和原始记录。进行了污染源调查摸底、清查及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县污染源普查
8、办组织了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和培训工作。2.1.2 全面普查阶段:2008年3月2008年11月。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采取了分组、分区、分行业、分类型、分片包干的方法,对排污企业和普查对象进行现场逐一调查,组织填报普查表;县污染源普查办负责审核了普查表,完成了数据审核录入,建立污染源数据库和污染源档案;在普查实施全过程中,县污染源普查办组织对各普查小组的普查质量进行检查、审核、监控和验收;县污染源普查办负责完成了我县污染源普查数据审核、汇总,并上报到市普查办;县污染源普查办配合市普查办对我县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了抽查,完成了全县污染源普查数据的审核和汇总。2.1.3 总结阶段:2008年12月
9、2009年7月。县污染源普查办对污染源数据进一步校核、汇总,建立和完善了污染源普查数据库,普查表格及相关文件已分类、立卷、建档。建成污染源管理信息系统,编制了工作总结和技术报告,并上报和发布普查结果,开发利用普查成果。2.2普查对象范围凡在我县所辖区域内排放污染物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均属普查对象。流动污染源没有作为此次普查对象。1.工业源。为提高普查效率,节约成本,本次普查充分利用现行环境统计体系基础,将工业源普查对象划分为重点污染源和一般污染源两部分,分别进行详细普查和简单调查。重点污染源范围:(1)有重金属、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排放所包含的企业;(2)11个重污染行
10、业中所包含的企业;(3)16个重点行业中规模以上所包含的企业,对以上污染源进行了详细普查。一般污染源是指工业源中除重点污染源以外的工业企业。这部分企事业单位规模小、污染源排放总量少、企业填报能力差。对这类污染源进行了简单调查。2.农业源。主要普查了第一产业中的农业、畜牧业和渔业。农业普查范围主要是针对谷物、油料和豆类作物、蔬菜及花卉等种植业,果类及中药材种植业主要产区开展了农药和化肥污染调查。畜牧业和渔业普查范围以人工养殖为主,主要是针对规模化养殖场、淡水养殖场展开污染源调查。农业源调查的内容包括污染来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排放规律、污染治理设施及其运行情况等指标。3.生活源。主要普查第三产业
11、中有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染。第三产业普查范围主要是:具有一定规模的住宿业、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行业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洗染、理发及美容保健、洗浴、摄影扩印、汽车与摩托车维修与保养等经营单位,医院、具有独立燃烧设施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民用核技术利用单位和大型电磁辐射设施使用单位。城镇居民生活污染源普查以县内十二个建制镇为单位进行生活能源消耗量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排放量的调查。4.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仅为东丰镇环境卫生队垃圾处理场。2.3区域建制情况东丰县下辖14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35个居民委员会、229个村民委员会、1682个村民小组。2.4普查培训情况2.4.1普查指导员培训
12、情况按照污染源清查统计结果,需配备污染源普查督察员(具有普查指导员职能)7人,工业源普查指导员14人,生活源指导员3人,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指导员1人,共25人,分三批到长春参加了普查培训。农业源指导员7人,其中:种植业普查指导员2人,畜禽养殖业普查指导员3人,水产养殖业普查指导员2人,都到四平参加了农业源普查培训。2.4.2普查员培训情况按照污染源清查统计结果,需配备工业及生活污染源普查员63人, 都经县污染源普查办公室培训。农业源普查员共104人,其中:种植业普查员20人,畜禽养殖业普查48人,水产养殖业普查员36人,所有农业源普查员都经过县农业源普查工作小组培训。所有参培人员都经考核合格后
13、持证上岗。2.4.3数据录入员培训情况 根据数据录入工作量,工业源及生活源配备5名数据录入员,其中1名负责数据处理人员到长春参加了培训,其他4名录入员由数据处理员负责培训。农业源数据录入员7人都到四平参加了培训。第三章 普查的技术路线和方法3.1普查技术路线。按照现场监测与物料衡算及排污系数计算相结合、技术手段与统计手段相结合、国家和省、市指导与我县实施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普查技术路线。1、工业污染源中占全县污染物排放量65%的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采用现场监测和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等方法测算污染物排放量,并按照规定程序和方法相互校验、核定污染物源排污量。对其他工业源,采用分类抽样监测的方式,
14、核对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污染物排放量。对污染物排放量小、排放形式简单的,也可以用排污系数法直接计算排污量。2、农业源采取对部分种植业面源污染进行典型抽样调查的方式,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全市农业普查和有关农业统计,推算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情况。养殖业采取对部分养殖企业进行典型(抽样)调查的方式,根据养殖规模采用排污系数法直接计算排污量3、生活源第三产业中的调查单位采用分类抽样监测方式,核对物料衡算与排污系数测算的污染物排放量。居民生活污染调查根据统计人口、生活用水量、能源结构和消耗量情况,通过排污系数测算污染物排放量。3.2普查技术路线图。录入错误东丰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方案工业源普查详表、简表、集
15、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表工业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技术规定清 查重点污染源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一般污染源工业源普查详表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表工业源普查简表普查表填报普查对象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县污染源普查办核算污染物排放量符合要 求数据录入、校核东丰县污染源普查数据库否否省市县质量检查及抽查产排污系数实际监测物料衡算东丰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辽源市污染源普查数据库吉林省污染源普查数据库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库东丰县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技术路线图(农业源除外)东丰县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路线图普查表填报水产养殖业源畜禽养殖业源种植业源东丰县第一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方案农业污染源普查技术规定清 查指导填报
16、抽样调查普查表收集与校核符合要求数据录入与校核全国污染源普查数据库种植业源、畜禽养殖业源和水产养殖业源产排污系数测 算否否是是各级质量检查及抽查汇 总3.3 普查基本名录库的筛分和整理普查前,县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召集了县统计局、工商局、经济局、民政局、环保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了专题会议,布置了任务,由这些部门提供各类产业活动单位信息。经由普查工作办公室人员进行初步筛分和整理,再交给县环境监察大队,由管片的环境监察人员进行把关,查遗补漏,最终确定普查基本名录库。3.4 重点源监测工作情况3.4.1 重点源的确定。根据国家环保部公布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名单(环办函200793号中的企业,确定我县国控重
17、点大气污染源6户,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为东丰县环境卫生管理处垃圾填埋场。同时根据辽源市2005年环境统计的排放量数据进行筛选,找出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占吉林省排放总量65%序列的企业做为省控重点污染源。通过筛选,共选出大气省控重点污染源7户,废水省控重点污染源3户。3.4.2 普查监测工作的监测因子和监测频次。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的要求,普查的污染物重点为对污染防治具有普遍意义的污染物:废水:废水流量、PH、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汞、镉、铅、砷、总铬(六价铬)、氰化物。废气:废气流量、烟尘、粉尘、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火电厂用煤的灰份和含硫量由省站统一监测,火电厂增加除尘效率、脱硫
18、效率。监测频次为:国控重点污染源监测2次,省市控重点污染源监测1次。有明显生产周期的污染源,每次监测的采样和测试一般不少于连续2个周期,无明显生产周期的污染源,对每个排放口的采样和监测,进行连续2天监测。3.4.3 重点源监测质量保证。凡承担监测工作、报告监测数据人员,都已通过合格证考核,取得合格证;监测仪器,对强检仪器经有关计量检定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在仪器的日常使用过程中,进行了经常性的校检和维护;监测采样、分析的原始记录齐全,按国家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有关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填报,并按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三级审核;省监测站对东丰县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废气的抽测工作。废气普查监测、废水
19、普查监测、实验室分析、煤质分析、实验室分析原始数据处理等各方面均按吉林省重点工业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监测实施方案要求进行,所获得有效数据真实可靠,满足污染源普查工作对污染源监测数据的要求。3.4.4 普查监测的采样方法、样品保存与前处理,实验室分析方法。废水中的汞、镉、铅、砷的监测,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的设施排放口采样。废水其它项目的监测,在厂区外排口或厂区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对所有排放口都进行了采样分析。所有废水或废气排放口,在采样监测污染物的浓度时,均同步监测了废水或废气的流量。对已了解掌握了生产工艺特点和排放规律的污染源,选择有代表性的时段采样。对未掌
20、握排放规律和周期的废水污染源,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规定,选择12个生产周期加密监测,确保了采样的代表性时段。废水采样位置的具体设置要求、采样方法和样品的现场处理、流量测定按照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92-2002)的规定执行。废气采样点的位置条件与布设、采样方法与操作、流量测定执行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的规定执行。火电站及集中供热站燃料灰份、硫份监测为在燃煤输送带或投料口取样,送省站分析,同时要求企业提供燃料使用量。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企
21、业,其生产使用的原、辅料中含有重金属的,监测一类污染物。采用监测分析方法均按吉林省重点工业源及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普查监测实施方案所规定的内容执行。3.4.5 重点源未监测或监测不规范的原因。国控重点源锅炉监测中,煤质含硫量、灰分两项指标由市监测站统一监测,省控市控重点源锅炉监测中,对煤质未进行分析,缺乏用煤的含硫量和灰分的分析,原因是没有相应的煤质分析设备。重点源的废水监测中相关的有机物未做监测分析,原因是东丰县环境监测站没有开展有机物的监测,缺乏有机物的监测能力。本次污染源普查监测,对国控重点源及集中式污染处理设施进行了两次监测,达到监测频次要求,而对省控和市控重点源进行了一次监测,未能达到
22、监测频次要求,原因是:时间紧,工作量大,而市监测站只有十三名监测人员,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监测任务。3.4.6 非重点源采用监测数据的情况和原因。非重点源采用有近三年历史监测数据的尽量采用,但采用量不大,原因是近三年历史监测数据监测要求与普查监测要求有较大的差距,主要是监测项目不全,如:锅炉监测近三年的历史数据大多没有监测除尘效率,脱硫效率,因此在使用上存在一些困难。3.5 产排污系数运用情况普查对象行业类别的认定:以(添加标准名称)GB/T4754-2002中的行业代码和行业名称为准,根据手册目录,翻查到相关行业。对于同一企业生产活动分属不同行业的情况,应在手册中分别翻查各相关行业产排污
23、系数。产排污系数选用的原则:通过调查,获知企业的产品名称、原料名称、生产工艺和生产能力。对于四同组合不完全匹配时,与监测法和物料衡算法进行参照取值。无直接产排污系数行业的类比方法:按照目录,给出小类行业系数表单中未涉及的产品生产过程污染物的产排放量的计算,直接参照相关系数表单或者对相关系数如产品、原料、工艺及规模调整后使用。3.6 物料衡算情况采用物料衡算法的企业数量和行业分布;采用物料衡算的行业仅用糠醛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的计算,由于这个行业没有产排污系数固废的量无法计算,但原料用量和产品产量比较准确,用原料用量和产品产量计算出固体废物的产生量。第四章 清查单位及普查对象的确定4.1 清查单位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丰县 第一次 污染源 普查 技术 报告 剖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61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