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霉素生产工艺课件.ppt
《氯霉素生产工艺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氯霉素生产工艺课件.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五章 氯霉素生产工艺,5.1 概述 5.2 合成路线及选择 5.3 对硝基苯乙酮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 过程 5.4 对硝基-乙酰氨基-羟基苯丙 酮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 5.5 氯霉素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2,5.1 概 述,D-苏型-N-(羟基甲基)-羟基-对硝基苯乙基-2,2-二氯乙酰胺,D-苏型(1R,2R),1,3,2,1,2,3,5.1 概 述,4,5.1 概 述,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广谱抗生素,用于伤寒杆菌、痢疾杆菌、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等感染,对多种厌氧菌感染有效,亦可用于立克次体感染。长期使用可损害造血功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仍是治疗伤寒等疾病的
2、首选药物。,5,5.1 概 述,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能特异性地阻止mRNA与核糖体结合,阻止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还可抑制转肽酶,阻止肽链增长,与大环内酯抗生素相似。,作用机制,6,5.2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基本骨架:苯基丙烷,1,3,2,1-OH:羰基还原;或双键加成,同时于C2位加入卤原子,便于在C2位引入氨基。,2-二氯乙酰氨基:氨基的二氯乙酰化;氨基:卤原子胺化。,7,5.2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1,3,2,3-OH:酯基还原;C-2上具有活泼氢的化合物与甲醛加成。,Ph-NO2:混酸硝化。,8,5.2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基本骨架的构成:,苯甲基结构:苯甲醛,对硝基苯甲醛,苯乙基结构
3、:苯乙酮,对硝基苯乙酮、苯乙烯、对硝基苯乙烯,立体构型,9,立体构型的问题,1)采用刚性结构的原料或中间体;,2)利用空间位阻效应;,3)使用具有立体选择性的试剂。,反式-溴代苯乙烯;反式-肉桂醇,甘氨酸与一分子的对硝基苯甲醛反应生成Schiff碱,异丙醇铝还原羰基,苏型异构体占优势;硼氢化钠还原,无立体选择性。,10,5.2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A)以具有苯甲基结构的化合物 为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B)以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 为起始原料的合成路线,11,A1-以对硝基苯甲醛与甘氨酸为原料的合成路线,A2-以对硝基苯甲醛与乙醛缩合经对硝基肉桂醇的 路线,A3-以苯甲醛与乙醛缩合经肉桂醇的合成
4、路线,以具有苯甲基结构的化合物为起始原料,12,A1-以对硝基苯甲醛与甘氨酸为原料的合成路线,以具有苯甲基结构的化合物为起始原料,13,A1-以对硝基苯甲醛与甘氨酸为原料的合成路线,以具有苯甲基结构的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第一步两个分子的对硝基苯甲醛与甘氨酸缩合,同时引入了C1的羟基与C2的氨基,得到苏型结构。合成步骤少,所需物料品种与设备少。但消耗过量的对硝基苯甲醛,若用量减少出现大量赤型对映体。还原剂Ca(BH4)2的来源问题。,14,A2-以对硝基苯甲醛与乙醛缩合经对硝基肉桂醇的路线,以具有苯甲基结构的化合物为起始原料,羟醛缩和,加成,还原,环氧化,拆分,二氯乙酰化,15,以具有苯甲基结构的
5、化合物为起始原料,使用符合立体构型要求的反式对硝基肉桂醇为中间体,经溴水加成同时引入羟基和溴原子。由于加成反应的机理所决定,得到的最终产物为符合要求的苏型。合成步骤不多,各步收率不低,有发展前途,但工业化较难。,A2-以对硝基苯甲醛与乙醛缩合经对硝基肉桂醇的路线,16,A3-以苯甲醛与乙醛缩合经肉桂醇的合成路线,以具有苯甲基结构的化合物为起始原料,17,以具有苯甲基结构的化合物为起始原料,最后引入硝基,由于缩酮化物分子中酮基空间掩蔽效应的影响,使硝基利于进入对位,硝化反应产物中对位体的收率高达88%。但硝化反应需低温(-20)进行,因此需制冷设备。,A3-以苯甲醛与乙醛缩合经肉桂醇的合成路线,
6、18,以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为起始原料,B1-以乙苯为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的合成路线,B3-以苯乙烯为原料经-羟基对硝基苯乙胺的路线,B2-以乙苯为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肟的合成路线,B4-以苯乙烯为原料制成-卤代苯乙烯经Prins反 应的路线,19,以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为起始原料,B1-以乙苯为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的合成路线,20,以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为起始原料,B1-以乙苯为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的合成路线,原料廉价易得,各步收率较高。技术条件要求不高,在化学合成上巧妙地利用了前手性元素和还原剂的特点,进行手性合成。步骤较多,产生大量的中间体和副产物,有“三废”治理的问题。,21,以具有苯乙
7、基结构的化合物为起始原料,B2-以乙苯为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肟的合成路线,22,以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为起始原料,对硝基乙苯经硝化生成对硝基苯乙酮肟,然后经Neber转位,得对硝基-氨基苯乙酮,代替了之前路线中的氧化、溴化、Delpine(德尔宾)三步反应。优点是硝基乙苯的异构体不需分离,成肟后对位体沉淀析出。缺点是工艺过程复杂,原料品种种类较多。,B2-以乙苯为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肟的合成路线,23,以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为起始原料,B3-以苯乙烯为原料经-羟基对硝基苯乙胺的合成路线,24,以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为起始原料,原料价廉易得,合成路线较简单,各步收率较高。胺化一步收率不理想。,
8、B3-以苯乙烯为原料经-羟基对硝基苯乙胺的合成路线,25,以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为起始原料,B4-以苯乙烯为原料制成-卤代苯乙烯经Prins反应的路线,Prins反应,26,以具有苯乙基结构的化合物为起始原料,合成步骤短,共八步反应,前四步中间体均为液体,实现连续自动化操作。但需用高压反应设备及高真空蒸馏设备。,B4-以苯乙烯为原料制成-卤代苯乙烯经Prins反应的路线,27,5.2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1)对硝基乙苯的制备,以乙苯为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生产氯霉素,HNO3,H2SO4,硝化,28,5.2 合成路线及其选择,(1)对硝基乙苯的制备,以乙苯为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生产氯霉素,HNO3
9、,H2SO4,硝化,29,(2)对硝基苯乙酮的制备,V2O5,O2,以乙苯为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生产氯霉素,氧化,30,(3)对硝基-溴代苯乙酮的制备,+Br2,以乙苯为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生产氯霉素,溴代,31,(4)对硝基-氨基苯乙酮盐酸盐的制备,以乙苯为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生产氯霉素,(CH2)6N4,HCl,成盐、水解,32,(5)对硝基-乙酰氨基苯乙酮的制备,以乙苯为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生产氯霉素,(CH3CO)2O,CH3COONa,乙酰化,33,(6)对硝基-乙酰氨基-羟基-苯丙酮的制备,以乙苯为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生产氯霉素,HCHO,羟醛缩合,34,(7)DL-苏型-1-对硝基苯基-2
10、-氨基-1,3-丙二醇 的制备,以乙苯为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生产氯霉素,(CH3)2CHOH,(CH3)2CHO3Al,H+,H2O,羰基还原酰胺水解,35,(8)DL-苏型-1-对硝基苯基-2-氨基-1,3-丙二醇 的拆分,以乙苯为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生产氯霉素,光学拆分,36,(9)氯霉素的制备,以乙苯为原料经对硝基苯乙酮生产氯霉素,Cl2CHCO2CH3,二氯乙酰化,37,5.3 对硝基苯乙酮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一)对硝基乙苯的制备,(二)对硝基苯乙酮的制备,38,副反应:1)酸浓度偏低且过量的水存在时,硝基化合物生成后转变为亚硝酸酯,遇水分解成酚类。2)还生成二硝基乙苯酚,蒸馏时高温
11、迅速分解造成爆炸事故,应水洗去除。,硝 化,对硝基乙苯,工艺原理,39,混酸的制备,混酸罐,搅拌、冷却,降温至35,92%以上硫酸,混酸,控温不超40,水,细流加,控温40-45,加96%硝酸,冷却至20,对硝基乙苯,工艺过程,混酸配制的加料顺序!,硝酸含量约32%,硫酸含量约56%。,40,硫酸的作用,对硝基乙苯,工艺过程,1)使硝酸产生硝基正离子NO2+,后者与乙苯发生亲电取代反应;2)使硝酸的用量减少至近于理论量;3)浓硫酸与硝酸混合后,对铁的腐蚀性很小,故硝化反应可以在铁制反应器中进行。,41,对硝基乙苯的制备(1),硝化罐,搅拌,28滴加混酸,乙苯,控温30-35,保温1h至反应完全
12、,对硝基乙苯,工艺过程,升温至40-45,静置分层,冷却至20,水洗去酸,碱洗去酚,水洗去碱,送蒸馏岗位,42,对硝基乙苯的制备(2),对硝基乙苯,工艺过程,对硝基乙苯,含部分间位体,减压蒸出未反应的乙苯及水,减压分馏,塔顶馏出邻硝基乙苯,塔底馏出高沸物粗对硝基乙苯,减压蒸馏精制对硝基乙苯,余下部分送往高效分馏塔,43,1)防爆浓硝酸是强氧化剂,遇纤维等发生氧化,放出大量热,易引起爆炸;2)防腐浓硫酸、浓硝酸均有强腐蚀性,应注意防护;3)禁高温解除真空精馏完毕,不得在高温下解除真空放入空气,以免热的残渣(含多硝基化合物)氧化爆炸;,注意事项,对硝基乙苯,工艺过程,44,4)禁停搅拌及冷却在配制
13、混酸以及进行硝化反应时,因有大量稀释热或反应热放出,故中途不得停止搅拌及冷却。如发生停电事故,应立即停止加酸。,注意事项,对硝基乙苯,工艺过程,45,(1)温度:,(2)配料比:,(3)乙苯质量:,硝化反应剧烈放热,温度控制不当,会产生大量副产物。措施:良好的搅拌和有效的冷却。,为避免产生二硝基乙苯,乙苯与硝酸的摩尔比为1:1.05。,乙苯含量应高于95%,否则影响反应速率和收率。,对硝基乙苯,影响因素,46,5.3 对硝基苯乙酮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一)对硝基乙苯的制备,(二)对硝基苯乙酮的制备,47,游离基反应,空气氧化法,对硝基苯乙酮,工艺原理,缓和条件,激烈条件,48,对硝基苯乙酮
14、,工艺过程,氧化塔,逐渐升温至150以激发反应,对硝基乙苯,对硝基苯乙酮,稍冷,放料,硬脂酸钴及乙酸锰催化剂,维持温度135进行反应,冷却,过滤,干燥,通压缩空气使塔压为0.49MPa,洗去对硝基苯甲酸钠盐,对硝基苯乙酮析出,加入Na2CO3,除对硝基苯甲酸,49,(1)催化剂:,乙酸锰:收率低,反应周期长。硬脂酸钴:反应温度降低,反应周期缩短,催 化剂的用量仅为以前的1/15。苯胺、酚类和铁盐等物质对硝基乙苯的催化氧 化反应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故应防止这类物质的混入。,对硝基苯乙酮,影响因素,50,(2)温度:,(3)压力:,(4)对硝基乙苯的质量,开始需加热产生游离基引发反应,之后激烈反应放
15、出大量的热量,应适当降温。,增大空气压力利于反应进行,可适当增大压力,控制在0.49MPa。,对硝基苯乙酮,影响因素,51,5.4 对硝基-乙酰氨基-羟基苯丙酮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一)对硝基-溴代苯乙酮的制备,(二)对硝基-氨基苯乙酮盐酸盐的制备,(三)对硝基-乙酰氨基苯乙酮的制备,(四)对硝基-乙酰氨基-羟基苯丙酮 的制备,52,溴 代,对硝基-溴代苯乙酮,工艺原理,53,溴化反应的速率取决于烯醇化反应速率;,HBr是烯醇化及二溴化物与对硝基苯乙酮反应的催化剂,所以反应物中应有一定浓度的HBr。,溴 代,对硝基-溴代苯乙酮,工艺原理,54,对硝基-溴代苯乙酮,工艺过程,溴代罐,保温26
16、-28滴加余溴,对硝基苯乙酮,澄清反应液,反应1h,氯苯,升温至35-37,静置0.5h,直接用于下一步成盐,当有大量溴化氢产生且红棕色溴素消失时表示反应开始,通压缩空气排走溴化氢,搅拌下加少量溴,真空抽出溴化氢,否则影响成盐反应,控制水分,55,(1)控制水分:,(2)避免与金属接触:,(3)对硝基苯乙酮的质量,水分的存在会导致诱导期延长甚至不起反应。,金属离子的存在能引起芳香环上的溴代反应。,对硝基-溴代苯乙酮,影响因素,56,5.4 对硝基-乙酰氨基-羟基苯丙酮的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过程,(一)对硝基-溴代苯乙酮的制备,(二)对硝基-氨基苯乙酮盐酸盐的制备,(三)对硝基-乙酰氨基苯乙酮的制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氯霉素 生产工艺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6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