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效果课件.ppt
《水稻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效果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效果课件.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稻节水灌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及效果,湖北省灌溉试验中心站:王建漳,水稻是湖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稻谷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70%,而水稻又是湖北省农业灌溉的用水大户,水稻灌溉用水占全省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80%。长期以来,开展水稻节水丰产技术的试验研究和成果推广应用,一直都是湖北省灌溉试验站的主要工作。,一、新技术的试验研究,水稻节水灌溉技术长期使用后,对土壤、水土环境有何影响,是否能够长期的持续高产,是否有利于发展尚难定论。新技术:采用间歇灌溉模式,改稻田以施基础为主的习惯,变为以施基础和追肥并重,在不增加总施肥量的基础上,降低氮肥在基肥中的比例,使追施的氮肥占氮肥施用量的50%左右。试验表明:
2、采用这种灌排与施肥相结合的新技术,大幅度降低氮肥挥发量,提高水稻对氮肥的吸收量与土壤中氮肥的存储量,抑制了在采用高效节水技术后土壤肥力下降的趋势。成果:水稻节水高产的灌溉与施肥综合技术研究2002年被湖北省评为科技进步二等奖。,二、技术成果推广应用的申报项目,水利部“948”计划技术转化项目CT200507水稻高效节水与持续高产的灌排技术成果推广计划。20052006年在漳河灌区实施。该项计划分两个阶段使推广面积累计达到15万亩,即2005年7万亩,2006年8万亩,同时达到节水、增产、农民增收节支的效果。,三、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方案的制定,3.1、建立组织机构项目领导小组:茆智(武大)、崔远
3、来(武大)、赵金河(漳河)、孙祖军(团林)。成果推广小组:陈金山(漳河)、董斌(武大)、王建漳(试验站)、李明义(团林)。职责清楚,任务明确、管理有序。,32、确定技术方案 灌 溉 表1 间歇灌溉模式田间水分控制标准(中稻),水稻返青期保持10-40 mm之水层,分蘖末期晒田3-7天,黄熟期自然落干;其余阶段,灌水后水层深度达30-40 mm,至水层消耗完并使土壤含水率下降到饱和含水率的80%左右时再灌水,如此反复地干淹交替,这些阶段,在无雨条件下,一般每隔6-8天灌水一次,灌水量40 mm左右形成每次灌水后田间有水层4-5天、无水层2-3天,反复进行。,施肥水稻田间施用磷、钾肥的量及时间与农
4、民原有的施肥习惯一样,不作改变。氮肥则采用基肥加二次追肥的方法,第一次追肥在分蘖初期,即插秧后10天左右(分蘖肥),第二次在抽穗初期约插秧后60天左右(抽穗肥)。氮肥的总用肥量和农民的习惯用肥量一样,但氮肥在基肥中占50%左右,追肥中占50%左右。二次追肥比例分别为30%,20%。即基肥:分蘖肥:抽穗肥=5:3:2,需要注意的是,每次追肥时都必须保证田间有水层,但不宜太深。,四、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41、建立推广区和示范区推广区:2005年,7万亩稻田,2006年,10万亩稻田。示范区:2005年,在推广区内的22个行政村中,每个村选定10个示范农户。2006年,在推广区内的44个行政村中,
5、每个村选定10个示范农户,由每个示范户带动至少10个农户进行技术推广。示范田:选定相邻的条件相似的稻田2块(面积在1亩左右),将所推广的新技术与当地农民原有传统技术进行对比,比较两者之灌溉水量、产量及土壤肥力变化,将实际情况示范于农民,以利于农民接受。,4.2、宣传发动2005年:举办了水稻高效节水与持续高产的灌排技术培训会。当地政府有关领导、推广区内的村干部和农业技术员以及农民示范户共计100多人参加了培训。项目成果推广小组准备的500份资料被索要一空,不得不及时加引才满足了农户的需求。2006年:举办了一次大规模的农业技术培训会,参训的农业技术员和农民示范户达到800多人。项目组的专家和技
6、术人员在会上向参训人员详细介绍了节水高产灌排新技术的技术特点、技术要领和推广前景,同时还进行了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项目组为会议准备的2000份资料被参训的农民全部领走。,4.3、开展小区对比试验和农民示范田对比试验2005年和2006年,在团林灌溉试验站开展小区对比试验。试验小区共18个,其中9个小区位于冲田地块(每个面积90m2),9个小区在塝田地块(每个面积72m2)。处理一:间歇灌溉模式+一次基肥+二次追肥(比例为5:3:2)处理二:间歇灌溉模式+一次基肥+一次追肥(比例:8:2)处理三:淹灌模式+一次基肥+一次追肥(8:2)在每个试验处理小区内,观测各个小区的灌水量、排水量、渗漏量,以
7、及逐日田间水位和地下水位。在每个小区收割6m2面积的水稻,单打单收,测实际产量。每个处理的施肥总量不变,即每亩施140斤碳酸氢氨,100斤过磷酸钙,20斤氯化钾,追施氮肥。,2005年,在推广区的22个村中共选取了44块水稻田(每村2块田,田块面积约1亩),由选定的示范户在2块田中分别采用此项目推广的新技术与传统技术进行对比。在整个水稻灌溉季节,示范户协助记录田间灌排水量、施肥和其他农事活动。收割时由武汉大学和团林试验站人员在示范田中收割6m2面积的水稻,单打单收,测实际产量。2006年,在推广区的44个村中共选取了88块水稻田(每村2块田,田块面积约1亩),由选定的示范户在2块田中分别采用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稻 节水 灌溉 新技术 推广 应用 效果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6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