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ppt课件资料讲课教案.ppt
《水污染控制工程ppt课件资料讲课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污染控制工程ppt课件资料讲课教案.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活性污泥法,2.1 基本概念 2.1.1 基本流程2.1.2 活性污泥的形态2.1.3 活性污泥絮凝体的形成2.1.4 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2.1.5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控制指标,1)以污水为培养基的活性污泥培养和驯化工作。,2.1.1 基本流程,3)曝气过程。活性污泥与污水互相混合、充分接触,使活性污泥反应得以正常进行。,2)经初次沉淀池或水解酸化装置处理后的污水从一端进入曝气池,与此同时,从二次沉淀池连续回流的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进入曝气池。,4)经过活性污泥作用后的混合液进入二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澄清后的污水作为处理水排出系统。,5)经过沉淀浓缩的污泥从沉淀池
2、底部排出,其中一部分作为接种污泥回流曝气池,多余的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系统。,2.1.2 活性污泥的形态,颗粒尺寸:外观上呈黄褐色的絮绒颗粒状,又称为“生物絮凝体”,一般介于0.020.2mm之间;表面积:每mL活性污泥的表面积大体上介于20100cm2之间。含水率:一般都在99%以上,其比重则因含水率不同而异,而介于1.0021.006之间。,有机物质,活性污泥由下列四个部分组成:,Mii:无机物质,无机质,Ma: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e: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Mi:难被生物降解的惰性有机物,2.1.3 活性污泥絮凝体的形成,菌胶团作用:发育正常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絮凝
3、体才能很好的形成对周围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功能絮凝、沉降性能,1 定义:活性污泥絮凝体,其骨干部分是千万个细菌为主体结合形成的菌胶团团粒。,2.形成机制。当在曝气池内残存的有机污染物(BOD)较低,有机物与细菌数量的比值,F/M比处于低值,而细菌进入减衰增殖期的后段或内源呼吸期时,活性污泥才有可能得到很好的形成。,3.形成过程。与有机物浓度及细菌生长阶段有关。菌体之间的作用力:由于带电形成的电的斥力和范德华力。当曝气池内的有机物充沛时,动能大于范德华力,菌体不能自行结合。当曝气池内的有机物降到某种程度时,处于内源呼吸期或减速增长阶段,处于“老龄”,运动性能下降,动能低于范德华引力,并且在布朗运动作
4、用下,菌体互相碰撞,互相结合,使活性污泥絮凝体形成。,4.絮凝体形成中微生物的作用,活性污泥的形成中,微生物本身起到很大的作用,其中具有絮凝性能的微生物有动胶菌属(Zooglea ramigera)以及其他具有分泌粘性物质的细菌、酵母、原生动物。这些微生物分泌的黏着性物质将细菌互相粘接,形成菌胶团,并对微小的颗粒和可溶性的有机物也有一定的吸附和粘接性能。这种作用促成了活性污泥絮凝体的形成。,具有絮凝作用微生物:动胶菌属蜡状芽孢杆菌黄杆菌属诺卡氏菌属假单胞菌属,F分为两个部分,F1氧化(合成)量,F2吸附量。,实验中测得:BOD5的差值,FF1-F2,氧消耗的量,F氧消耗的量,污水中的去除的有机
5、物全部被微生物利用,F 氧消耗的量,污水中去除的有机物没有全部被微生物利用,差值就等于没有被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物,2.1.4 活性污泥降解污水中有机物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吸附阶段和稳定阶段吸附阶段:主要是污水中的有机物转移到活性污泥上,由于活性污泥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表面上含有多糖类的粘性物质。吸附阶段很短,一般在1545min。吸附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有机物的状态,若有机物处于悬浮状态和胶体状态的相对量大时,吸附量大。稳定阶段:主要是转移到活性污泥的有机物为微生物所利用。当污水中的有机物处于悬浮状态和胶态时,稳定阶段较长。,废水中的有机物,残留在废水中的有机物,从废水中去除的有机物,微生物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污染 控制工程 ppt 课件 资料 讲课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60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