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备管理与点检定修管理ppt课件.ppt
《现代设备管理与点检定修管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设备管理与点检定修管理ppt课件.ppt(1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设备管理与点检定修管理课件,1.1设备与设备管理,设备是指可供企业生产中长期使用,并在反复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和功能的劳动资料(劳动工具)的总称。具体来讲,它包括机器、仪表、工业炉窑、车辆、船舶施工机械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机器。,设备的概念,1.1设备与设备管理,对一个国家里说,设备既是发展国民经济的物质技术基础,又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与物质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设备的重要性,设备是企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也是企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设备是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1.1设备与设备管理,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与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应用一系列理论与方法,通过一定的
2、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规划、设计、制造、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大修改造、直至报废)的科学管理。,设备管理的概念,设备综合效率:overall equipment efficiency,OEE,OEE=时间利用率设备性能利用率质量合格率,1.1设备与设备管理,设备管理的基础理论涉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管理经济学、故障物理学、摩擦学、可靠性工程、组织行为学、人机工程学等许多领域。,宏观的设备管理概念,涉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设备设计研究单位、制造工厂、使用部门和有关的社会经济团体,包括了设备全过程中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决策等工作。,设备
3、管理是一门集管理科学、技术科学和经济学三方面理论为一体的综合性很强的应用技术学科。,1.2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前期管理:规划,可行性研究程序,设备选型决策,采购审批程序设计,合同管理,安装试车验收管理,设备初期管理。,从业务性质分:设备技术管理和设备经济管理,技术管理(一),设备资产管理:设备分类编码,设备卡和台帐管理,设备图纸、技术文件管理,设备的引进、改造、转移、封存、调剂出售、租赁(租出、租入)管理,设备折旧管理,报废管理,含盖以上信息,同时包括设备开箱、故障、事故、检修记录的档案管理。,1.2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技术管理(二),设备状态管理:设备故障(病历卡)管理,设备精度管理,设备监
4、测诊断管理,设备点检管理,设备劣化倾向管理。,1.2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技术管理(三),设备安全环保管理:设备事故管理,设备安全和安全装置管理,设备环境危害性分析,设备环保技术措施管理,企业环保设备管理。,1.2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技术管理(四),设备润滑管理:润滑技术管理,清洗换油记录和计划管理,油液分析和油品质量管理,周期换油和按质换油管理,“润滑5定(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管理,油品出入库及油品需求计划管理,替代油品决策管理,润滑“三过滤管理”(入库过滤、发放过滤、加油过滤),润滑设施管理。,1.2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技术管理(五),设备维修管理:设备维修策略管理,设备维修工艺
5、程序管理,设备维修计划管理,维修计划实施管理,设备维修质量管理,设备维修成本管理,合同维修管理(包括价格生成,标准合同生成,维修质量验收)。,1.2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技术管理(六),设备备件管理:备件编码、条码管理,备件出库、入库管理,备件信息管理,备件库存优化模型,备件计划管理,备件采购管理,备件成本管理,备件流程文件管理。,1.2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技术管理(七),设备改造革新管理:设备改造可行性分析,设备改造方案管理,设备改造实施计划管理,设备改造经济管理,设备改造实施过程管理,设备改造验收评估管理。,1.2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技术管理(八),设备专业管理:压力容器管理,能源、动力、供
6、配电设备管理,电梯管理,核安全设施管理,交通工具、设施管理,灭火、防火设备管理,有毒、危险设备管理,特稀有、贵重设备管理。,1.2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技术管理(九),投资方案技术经济分析、评估;设备折旧计算与实施;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寿命周期效益分析;备件流动基金管理;,1.2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经济管理,1.2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从设备全寿命周期各阶段进行划分,可分为三部分:,1.前期管理,2.中期管理,规划造型,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管理,维修管理,备件管理,经济效益期,1.2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从设备全寿命周期各阶段进行划分,可分为三部分:,3.后期管理,设备中期的三大管理(运行、维修、
7、备件)是现代设备管理研究的重点。,设备寿命周期管理是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吸取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设备管理基础上创建的设备综合管理的核心内容。,技术改造,报废处理,1.3设备管理发展历史回顾,事后维修(第一代)(breakdown maintenance)兼修阶段 分工淡化 坏了 操作工维修工 才修 专修阶段 分工清楚 不坏 我操作,你维修 不修,1.3设备管理发展历史回顾,计划预防维修阶段(第二代)(preventive maintenance)计划预修制 强调计划性 维修(前苏联)强制计划 过剩 预防维修制 强调预防性 维修(美国等)检查计划 不足,1.3设备管理发展历史回顾,1.3
8、设备管理发展历史回顾,生产维修阶段(第三代)(productive maintenance)按照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贡献价值:事后维修(breakdown maintenance)预防维修(preventive maintenance)改善维修(corrective maintenance)维修预防(maintenance prevention),设备管理现代化的特征,大型化,连续性,高速化,精密化,自动化,流程化,综合化,计算机化,超小型化,技术密集化,智能化,环保化.,1.3设备管理发展历史回顾,现代化设备管理,人 技 维修人员 数 操作人员 术 含 维修人员 量 操作人员
9、时间 时间,1.3设备管理发展历史回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若利其器,首当顺其治。,1.3设备管理发展历史回顾,维修、运行、备件,1.4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后勤工程学,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后勤工程学的观点。,在经典的后勤学基础上,吸取了寿命周期费用和可靠性、维修性工程等现代理论而形成的。,强调对设备的系统管理,同时提出设备周期费用最为经济的目标及可靠性、维修性设计的问题。,后勤工程学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将设备中涉及寿命周期费用的所有环节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视为一个一体化的后勤支持系统。在设备的研发制造阶段就应用可靠性、维修性分析与预测对设备故障原因及后果进行
10、研究。,现代设备管理理论的萌芽,1.4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模式设备综合工程学,20世纪70年代,英国丹尼斯巴库思首先提出。,为使资产寿命周期费用最为经济,把相关的工程技术、管理、财务及业务加以综合研究的学科。,核心是将设备寿命周期内的各个不同阶段作为研究和管理的对象,以寿命周期费用优化作为研究的目的。,传统的设备管理由后半生扩展到设备一生的系统管理,并协调设备一生的各个环节,有目的的系统分析、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充分发挥各环节的机能,实现设备寿命周期最为经济的目标。,现代设备管理的核心内容,1.4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全员生产维护,TPM(Total produc
11、tive maintenance)全员生产维护 TPM是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建立以设备寿命周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系统,确保设备寿命周期内无公害、无污染、安全生产,企业领导与一线工人全体参加,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自主活动,推进生产维修。,1.4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全员生产维护,20世纪是一个悲喜交加的年代。悲的是,一、二次世界大战相继爆发,使许多国家和人民饱受战争的苦难。喜的是,它对于工业发展和管理的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普及,机械作业逐步替代手工作业,它克服了手工作业引起的品质不稳定,无法大批量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尤其是50年代,美国的制造加工业对机械装备
12、的依赖性越来越突出,伴随而来的设备故障率也与日俱增,严重影响着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二战后,日本在向美国学习的过程中,将美国的PM生产保全活动引进日本,并创立日本式的PM。在TPM的历史里,特别要提及对TPM有着特别贡献的日本电装(Nippon Denso)公司,它是丰田汽车公司的一个部件供应商。日本于1961年导入GE公司为代表的美式PM生产保全,以此为母体开始探索日本式的PM活动,1968年开始确立全体生产和维护人员参与的PM活动,经过2年多时间的电装公司探索,成功地创立了日本式PM,即“全员生产保全(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TPM)”。,1.
13、4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全员生产维护,当时电装公司把在生产和设备部门开展PM活动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在全日本PM奖大会上发表,并一举获得PM优秀奖。电装公司PM活动的神奇效果,引起了业界的轰动,与会教授和学者在仔细审查了该公司现场后发现,制造部门8090%的员工都参与了此项活动,于是在PM前加了“T”,正式将该公司的PM活动命名为TPM,以区分美式PM。1971年TPM正式得到日本设备管理协会(JIPE)的认可,并在日本企业界全面推广。,1.4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全员生产维护,不过,当时的TPM只是生产部门和设备保养部门开展的局部TPM活动,活动是以设备为中心,因
14、此至今有很多企业和人员都把TPM活动局限在设备管理方面,其实现在的TPM范围已经完全扩展,理论上也有本质的飞跃。,1.4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全员生产维护,TPM自日本诞生起,就显示了它的威力,这在日本后来成为经济超级大国得到了验证。理由很简单,因为TPM一开始就是提高效益为目标的。那么TPM活动究竟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成果呢?一般TPM活动可带来有形和无形两类成果。,1.4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全员生产维护,无形成果如下:企业的形象方面:明亮的现场使顾客感动,间接带来定单和好评。企业的文化方面:建立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革新文化;形成活性化的企业文化。,1.4现代设备
15、维修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全员生产维护,无形成果如下:其它方面:全员意识的彻底变革;上下内部信息交流通畅,排除了扯皮和隔 阂;增强了员工自主管理的自信感;改善成果使员工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技能水平明显提高;作为一种营销手段稳定客户定单。,1.4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全员生产维护,TPM的最终目的要达到以下四点 1、提高设备的综合效率。2、停机为零、废品为零、事故为零。3、建立一套严谨、科学的、规范化的 设备管理模式。4、树立全新的企业形象。,1.4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全员生产维护,TPM的三个“全”,全效率是目标 全效率全系统是载体 全 系 统全员是基础 全
16、 员,1.4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全员生产维护,TPM的5S活动,整理:取舍分开,取留舍弃;整顿:条理摆放,取用快捷;清扫:清扫垃圾,不留污物;清洁:清除污染,美化环境;素养:形成制度,养成习惯。营建一个“绿色”的企业!,1.4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全员生产维护,企业 核心是 整理 整顿 素 养 素养 清扫 清洁 文化,1.4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全员生产维护,如果设备是人体,TPM 是:,设备(人体)手段:TPM 维修 相当于人的:自我保健 手术治疗达到目的:增加免疫力 驱除疾病设备目标:保持基本状态零故障 修复故障,人的可靠性对TPM影响的研
17、究,实践证明:80的人为失误是管理 不善造成的 成也管理,败也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工作划分不科学;*定置化、目视化、规范化现场管理不善;没有:让容易发生的失误很难发生;让很难做好的事情易于实现;*员工培训不够;*企业文化,员工愿景,心智模式不良结论:设备可靠性 人的可靠性 从管理做起,1.4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20世纪60年代美国航空维修中,维修费用己经占到了总费用的30%。,“我们懂得飞机维修的基本理论吗?”,维修模式及费用效果 权衡,可靠性工程、维修性工程、故障物理学和故障诊断技术等新兴学科的相继出现,以及概率统计和管理科学的新发展,为研究维修问
18、题提供了理论依据。,70年代初,人们将各种可靠性大纲中所学到的东西综合起来,出现了MSG-1手册、MSG-2手册,并用于民航维修,使之维修费用下降了30%。,(Reliability Centered Maintenance)根据设备的可靠性状况,以最少的维修资源消耗,运用逻辑决断分析法来确定所需的维修内容、维修类型、维修间隔期和维修级别,制定出预防维修大纲,从而达到预防维修的目的。,1.4现代设备维修管理,现代设备维修管理模式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在发达国家,RCM的推广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5现代设备运行管理,设备状态是指设备所具有的性能、精度、生产效率、安全、环境保护和能源消耗
19、等的技术状态。,设备劣化:生产性质、工作条件、加工对象、及环境条件等因素对设备产生的作用,致使设备在设计制造时所确定的工作性能或技术状态将不断降低或劣化,设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三种状态:正常可用状态故障状态已出现异常、缺陷、但尚未发生故障的状态,1.5现代设备运行管理,设备状态管理是通过对在用设备的日常检查、定期检查、润滑、维护、日常维修、状态监测和诊断等活动所取得的技术状态信息进行统计、整理和分析,及时判断设备的精度、性能、效率的变化,以便及早发现或预测设备的功能失效和故障,适时采取维修或更换对策,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下所进行的监督、控制等工作。,1.5现代设备运行管理,设备状态信息的采集
20、分为在线、便携和点检三种:在线方式服务于关键设备便携方式用于解决现场突发故障问题点检则通过点检人员按计划定期巡回检查设备,采集状态信息,适用于量大面广的中小型设备。,决定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1.6现代设备备件管理,在设备维修工作中,为缩短修理的停歇时间,根据设备的磨损规律和零件使用寿命,将设备中容易磨损的各种零、部件,事先加工、采购和储备好。这些事前按一定数量储备的零、部件称为备件。,备件的技术管理:指技术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技术定额的制订工作,备件的计划管理:备件的计划管理指备件由提出自制计划或外协、外购计划到备件入库这一阶段的工作。,备件的库存管理:指从备件入库到发出使用这一阶段的库存
21、控制和管理工作。,备件的经济管理:备件的经济核算与统计分析工作。,1.6现代设备备件管理,备件管理是维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储备备件,及时地为设备维修提供优质备件,是设备维修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缩短设备停修时间、提高维修质量、保证修理周期、完成修理计划、保证企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备件管理的目标是用最少的备件资金,科学合理经济的库存储备,保证设备维修的需要,减少设备停修时间,ABC管理计算机辅助备件管理社会虚拟备件库,2.点检定修管理,1971年,日本全面实施TPM制度,这就是设备运行阶段以“点检为核心”的现代化设备检修管理体制。经过近40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证明了企业生产设备采用点检
22、定修管理是成功的,它是企业实行TPM的基础,给日本工业企业找到了一条现代化设备管理的道路,确保企业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和经济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动了日本产业的飞速发展。,1985年上海宝钢集团全面引进全套的日本先进设备,在引进设备的同时也引进了日本的全套管理系统,在管理系统中包含了TPM管理系统,这是我国最早引进TPM管理模式的企业。,2.点检定修管理,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应该从掌握设备的状况开始。,企业对设备的依赖度也日益升高,点检定修制保证了设备的安全稳定,使生产作业能够连续顺利进行,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点检管理系统和点检工具的应用,设备点检定修制其实质就是以预防维修为基础,
23、以点检为核心的全员维修制。,2.1点检制概述,点检:对设备的规定部位(即“点”)进行检查(即“检”)。,点:是设备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往往是设备的故障高 发点;检:可以利用人的感观或简单的工具、仪器进行。,点检,即利用人的感官或仪表工具,按照预先制定的技术标准,定点、定人、定期地对设备进行精心地、逐项地周密检查,找出设备的异常状况,及时发现设备的缺陷和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2.1点检制概述,点检是设备预防维修和设备管理的基础。点检是现代设备管理运行阶段的管理核心。点检是现代设备管理意识的延伸与实践,一切设备维修实施的行动始
24、于点检。点检体系在全面规范化生产维护(Total Normalized Productive Maintenance,简称TnPM)体系中起着核心作用,处于重要的地位。,点检的重要性,2.2点检分类,按点检种类可分为良否点检与倾向点检。1)良否点检:对性能下降型的设备,只进行劣化程度的检查,并判断维修的时间;2)倾向点检:通常用于突发故障型设备的点检,对这些设备进行劣化倾向性检查,并进行倾向管理,预测维修时间或更换周期。,2.2点检分类,按点检方法可分为解体检查与非解体检查。1)解体点检是对那些在平时调换零件时不能点检的重要设备和打不开的设备,在其停止运行时,在现场进行打开以进行内部检查,了解
25、设备磨损情况和劣化倾向。2)非解体点检:在设备运行的现场做外观性的观察检查。,2.2点检分类,按点检周期可分为日常点检、定期点检、精密点检,1)日常点检周期:一般在一个月以内,每日或每周一次 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和设备维修人员对象:在用的主要生产设备方法:“五感”或简单便携式仪器目的: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防患于未然,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内容:见下表,2.2点检分类,2.2点检分类,2)定期点检周期:一个月以上 人员:设备维修人员或专职点检员对象:重点生产设备(需停机进行)方法:“五感”和专用检测工具目的:确认设备的缺陷和隐患,定量掌握设备的劣化状态,为进行精度调整和安排计划修理提供依据,使设备保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设备管理 点检 管理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59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