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动态分析教程油藏分类课件.ppt
《油藏动态分析教程油藏分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藏动态分析教程油藏分类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提 纲,二、按开发管理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分类体系,三、油田、油藏综合分类体系,一、按照油田为基本分类单元的分类体系,四、胜利油田油藏分类情况,一、按照油田为基本分类单元的分类体系,油田的地理位置 油田石油储量规模 油田石油地质储量丰度,油田单因素分类体系考虑下列因素:,一、按照油田为基本分类单元的分类体系,(一)按地理位置分类,一、按照油田为基本分类单元的分类体系,(二)按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规模分类,一、按照油田为基本分类单元的分类体系,(三)按油田石油地质储量丰度分类,二、按开发管理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分类体系,(一)按油藏圈闭含油面积分类,1、整装开发管理单元 油层分布连片、储量规模大、储量丰
2、度高,且平均每个含油圈闭面积大于1.5 km2 的开发管理单元。2、复杂开发管理单元 平均每个含油圈闭面积在1.5-0.5 km2的开发管理单元。3、极复杂开发管理单元 平均每个含油圈闭面积小于0.5km2的开发管理单元。,二、按开发管理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分类体系,(二)按原油性质因素分类,1、高凝油开发管理单元 凝点40的轻质高含蜡原油开发管理单元。2、挥发油开发管理单元流体系统位于油气之间的过渡区内,而其特性在油藏内属泡点系统,呈液体状态,相态接近临界点。3、凝析油气开发管理单元原始地层条件下,地层温度介于临界温度和最高凝析温度之间的气相烃类,并一般相对密度小于0.8的开发管理单元。,二、按
3、开发管理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分类体系,(二)按原油性质因素分类,4、稀油开发管理单元 原油粘度50mpa.s(指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的开发管理单元。5、稠油开发管理单元 油层条件下原油粘度50mpa.s的开发管理单元。,二、按开发管理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分类体系,(二)按原油性质因素分类,二、按开发管理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分类体系,(三)按储层岩性因素分类,1、砂岩开发管理单元储集层为砂岩(粒度为0.0039-2mm碎屑物含量占50%以上,同时粒度2mm的碎屑物含量30%的碎屑岩)的开发管理单元。2、砾岩开发管理单元储集层为砾岩(粒度2mm的碎屑物含量占30%以上的碎屑岩)的开发管理单元。3、碳酸盐岩开发
4、管理单元储集层为碳酸盐岩(以碳酸盐矿物为主要成份(含量50%)的沉积岩,主要岩石类型为石灰岩和白云岩)的开发管理单元。4、粘土岩(泥岩)开发管理单元储集层为粘土岩(泥岩)(主要由粘土矿物(多属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层状硅酸盐)及粒度0.0039mm的细碎屑(含量50%)组成的沉积岩)的开发管理单元。,二、按开发管理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分类体系,(三)按储层岩性因素分类,5、火山碎屑岩开发管理单元 储集层为火山碎屑岩(由火山碎屑物(含量50%)堆(沉)积后经过固结或熔结等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如凝灰岩)的开发管理单元。6、喷出岩开发管理单元 储集层为喷出岩(熔岩流冷凝结晶而形成的火成岩,如玄武岩、
5、安山岩等)的开发管理单元。7、侵入岩开发管理单元 储集层为侵入岩(岩浆侵入地壳内冷凝而形成的火成岩,包括由非岩浆作用形成(由变质交代形成)但外貌具侵入特征的岩石)的开发管理单元。8、变质岩开发管理单元 储集层为变质岩(由火成岩或沉积岩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的开发管理单元。,二、按开发管理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分类体系,(四)按储层物性因素分类,二、按开发管理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分类体系,(五)按油气水分布因素分类,1、具有边底水开发管理单元油藏具有边水或底水的开发管理单元。2、无边底水纯油层开发管理单元油藏为单相液态石油的开发管理单元。3、有气顶开发管理单元油藏中有游离天然气
6、聚集在液态石油之上,且占据圈闭顶部,并气储量系数0.5(主要指标),含气面积系数1的油藏开发管理单元(辅助指标)。,二、按开发管理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分类体系,(六)按开发方式因素分类,1、天然能量开发管理单元 利用油藏天然能量开采的开发管理单元。2、注水开发管理单元采用注水保持能量方式开发的开发单元。3、EOR采油开发管理单元 采用注入热介质、化学剂或能与原油混渗的流体开采的开发管理单元。,二、按开发管理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分类体系,(六)按开发方式因素分类,EOR采油开发管理单元分如下三类:(1)注化学剂开发管理单元向油藏注入化学剂水溶液,以提高注入水的粘度或降低油层油水界面张力,从而提高原油采收
7、率的开发管理单元。(2)注气开发管理单元用人工方法向油藏中注气补充能量的开发管理单元。(3)热采开发管理单元向油藏中注入热流体或使油层中的原油就地燃烧,形成移动热流降低原油粘度,增加原油流动能力的方法开采的开发管理单元。,二、按开发管理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分类体系,(七)按管理方式因素分类,1、上市开发管理单元已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的开发管理单元。独立开发管理单元由股份公司独立开发的开发管理单元。合作开发管理单元由股份公司与国内外公司合作开发的开发管理单元。2、存续开发管理单元目前为存续公司管理的开发单元。独立开发管理单元 合作开发管理单元,二、按开发管理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分类体系,(八)按储集层空
8、间类型分类,1、孔隙型砂泥岩开发管理单元储集层为砂岩或泥岩,并且储集和渗流石油空间主要为孔隙的开发管理单元。2、裂缝型开发管理单元储集层中储集石油空间主要为裂缝和孔隙,而渗流空间主要为裂缝的开发管理单元。3、缝洞型开发管理单元储集岩中储集和渗流石油空间主要为裂缝和溶洞的开发管理单元。,二、按开发管理单元为基本单元的分类体系,(九)按地层压力类型分类,三、油田、油藏综合分类体系,(十)按储层埋藏深度分类,三、油田、油藏综合分类体系,由于油藏地质条件、流体性质不同,致使油藏在开发、开采等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明显差异,根据影响和制约油藏的主要特征因素,采用先特殊后一般、逐层分类的方法,对油藏进行分类。,
9、三、油田、油藏综合分类体系,(一)油田、油藏静态综合分类结果,1、海上油藏(油田),生产设施在海上的油藏(油田),三、油田、油藏综合分类体系,(一)油田、油藏静态综合分类结果,3、EOR采油油藏(油田),采用注入热介质、化学剂或能与原油混渗的流体开采的油藏(油田)。,2、沙漠油藏(油田),位于沙漠地区的油藏(油田)。,三、油田、油藏综合分类体系,(一)油田、油藏静态综合分类结果,4、特殊流体油藏(油田),指高凝油、挥发油、凝析油气藏等三种特殊流体油藏。,5、特殊岩性油藏(油田),是指储集层为碳酸盐、粘土岩(泥岩)、火山碎屑岩、喷出岩、变质岩、侵入岩等特殊岩性油藏(油田)。,三、油田、油藏综合分
10、类体系,(一)油田、油藏静态综合分类结果,6、低渗透砂岩油藏(油田),油层渗透率5010-3m2的油藏(油田)。,(1)储层物性差、孔喉细小、孔隙度低,孔隙以中孔和小孔为主,吼道以管状和片状的细喉道为主,喉道的中值半径一般小于1.5m,导致储层渗流阻力大。,粒间孔。单偏光1020。牛35井,2957 m。,铁白云石溶蚀成孔隙。单偏光1020。河125-1井,3018.5m,三、油田、油藏综合分类体系,(一)油田、油藏静态综合分类结果,6、低渗透砂岩油藏(油田),低渗透储层原始含水饱和度一般为40%左右,比高渗透层原始含水饱和度高。,典型井分析对比表,(2)油层束缚水饱和度高,三、油田、油藏综合
11、分类体系,(一)油田、油藏静态综合分类结果,7、中、高渗透复杂断块油藏(油田),平均每个断块含油面积小于1.5km2;或者在300米左右井距下油层连通程度小于60%的岩性油藏:且油层空气渗透率5010-3m2的油藏。,东辛油田辛37断块含油面积1.1Km2,地质储量544万吨,平均渗透率41610-3m2,内部被四条四级断层将断块分成5个含油小块,属于中、高渗透复杂断块油藏。,三、油田、油藏综合分类体系,(一)油田、油藏静态综合分类结果,油层分布连片、储量规模大、储量丰度高,平均每个断块含油面积大于1.5km2,并且油层空气渗透率5010-3m2的油藏(油田)。,8、中、高渗透整装油藏(油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藏 动态 分析 教程 分类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5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