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路---(DZ)word版本课件.ppt
《直流电路---(DZ)word版本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流电路---(DZ)word版本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工电子技术(1),2011年2月21,主要教学环节,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书写整洁。独立完成作业,按时交作业。,紧跟老师讲课思路,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课堂教学,训练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验证与探索相结合。,返回,学习要点,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及功率计算常用电路元件的伏安特性等效变换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电路中电位的计算,第1章 直流电路,第1章 直流电路,1.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物理量1.2 电路中电阻的连接和欧姆定律 1.3 电路的工作状态1.4 电压源与电流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1
2、.5 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1.6 叠加定理1.7 电路中电位的计算,1.1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物理量,电路的定义:电流的通路称为电路,电路的主要功能:一:是实现电能与其他形式能量的转 换、传输和分配。二:实现信号的传递和处理。,1.1.1 电路的组成和功能,电路的功能,电力系统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电子技术实现电信号的传输、存储和处理。,电路的组成,电源:电路中提供电能的装置。如发电机、蓄电池负载:在电路中接受电源的设备。如发动机、电灯中间环节:电源和负载之间不可缺少的连接、控制 和保护部件。如连接导线、开关设备、测量设备以及各种继电保护设备等。,以手电筒为例:,图1-1 手电筒电路
3、,电源:电池,提供电能负载:电灯泡,把电能转化 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光能)开关:控制电路通或断。导线:筒体,传输和分配电能。,电源,负载,实体电路,中间环节,与实体电路相对应、由理想元件构成的电路图,称为实体电路的电路模型。,电路模型,负载,电源,开关,1.1.2 电路模型和电路图,电阻元件只具耗能的电特性,电容元件只具有储存电能的电特性,理想电压源输出电压恒定,输出电流由它和负载共同决定,理想电流源输出电流恒定,两端电压由它和负载共同决定,电感元件只具有储存磁能的电特性,理想的电路元件,1.1.3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及参考方向,(1)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电流 电荷有规则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计量电流
4、大小的物理量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定义式为:,若电流的大小、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则表达式为:,电流的国际单位制是安培【A】,较小的单位还有毫安【mA】和微安【A】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A=103mA=106A=109nA,正电荷运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实际方向。电流的方向用一个箭头表示。任意假设的电流方向称为电流的参考方向。,如果求出的电流值为正,说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否则说明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电流的方向,直流情况下,高中物理学中对电压的定义: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场中的一点移到另一点所做的功。表达式为:,注意:物理量用小字表示变量,用大写表示恒量。,电压的国际单位制是伏特
5、【V】,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和千伏【KV】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V=103mV=103KV,在恒定的电场中,任意两点a、b之间的电压只与a、b两点的位置(起点与终点)有关,而和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电压,电位,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定义为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至参考点电场力所做的功。,电路中a、b点两点间的电压等于a、b两点的电位差。,电动势是衡量外力即非静电力做功能力的物理量。外力克服电场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搬运到正极所做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电动势的实际方向与电压实际方向相反,规定为由负极指向正极。,电动势,电功率,电路元件在单位时间内吸收能量称为电功率,简称为功率。,功率P
6、有正负号之分,当电流和电压的实际方向相同时,若计算所得功率为正,说明该电路吸收(消耗)功率,反之则是发出(提供)功率。,(2)参考方向及选择的原则,对待求的电流假定一个流向和对待求的电压假定一个极性或电位的高低,这种假定被称为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又称电流和电压的正方向。(参考方向是任意选择的)经过分析计算,若电压、电流的数值为正,则说明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一致;若为负值,则说明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相反。,电工电子技术(2),2011年2月23,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等效电路,串联各电阻中通过的电流相同。,并联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如果两个串联电阻有:R1R2,则RR1,如果两个并
7、联电阻有:R1R2,则RR2,1.2.1、电阻的连接,1.2 电路中电阻的连接和欧姆定律,电阻的混联计算举例,解:Rab=R1+R6+(R2/R3)+(R4/R5),由a、b端向里看,R2和R3,R4和R5均连接在相同的两点之间,因此是并联关系,把这4个电阻两两并联后,电路中除了a、b两点不再有结点,所以它们的等效电阻与R1和R6相串联。,电阻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计算,关键在于正确找出电路的连接点,然后分别把两两结点之间的电阻进行串、并联简化计算,最后将简化的等效电阻相串即可求出。,分析:,1.2.2 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一般形式 U=RI 欧姆定律表明流过线性电阻的电流I与电阻两端的电压
8、成正比。电阻的大小与金属导体的有效长度、有效截面积及电阻率有关。,如果电阻是一个常数,与通过它的电流无关,这样的电阻称为线性电阻。线性电阻上电压、电流的相互关系遵守欧姆定律;,(2)含源支路的欧姆定律,如果在电路中某一条电路中不但有电阻元件,而且含有电动势E,那么,这条支路就称为含源支路。如果含源支路中含有多个电阻及多个电动势,那么,就可以写出:,分母是含源支路中所有电阻的代数和;分子是含源支路两端的电压和含源支路中所有电动势的代数和。当断电压U与电流I的参考方向一致时,端电压取“+”,反之取“”;当电动势E与电流I的参考方向一致时,电动势取“+”,反之取“”。,(3)闭合回路的欧姆定律,含源
9、支路的两端a、b用一根导线连接起来,就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闭合回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也必须遵守欧姆定律,即,分母是闭合回路中所有电阻的代数和;分子是闭合回路中所有电动势的代数和。当电动势E与电流I的流动方向一致时,电动势取“+”,反之取“”,1.3.1 有载状态,图1-17,研究图1-17电路,当开关K闭合时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为,(1-15),负载电阻两端的电压为,于是,(1-16),1.3 电路的工作状态,上式表示了电路在有载工作状态下电源端电压U与输出电流I的关系,如图1-18所示,称为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又称负载特性。,图1-18,结论:,负载电阻越小,电流越大。负载越大,电源
10、两端电压越小。,必须注意:一般所指的负载大小是指负载电流的大小、负载功率的大小,而不是指负载电阻阻值的大小,将式(1-16)两边乘以电流I,得:,电源上发出的功率,负载上得到的功率,电源的内阻上消耗的功率,在工程上常用kW(千瓦)或kWh(千瓦时)来作为计量电能的实用单位,通常电度表上显示的读数1度电就是表示功率为1KW的电气设备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可记为 1度电=1kWh,(2)电源和负载的判别,U、I 参考方向不同,P=UI 0,吸收功率,负载;P=UI 0,发出功率,电源。,U、I 参考方向相同,P=UI 0,吸收功率,负载;P=UI 0,发出功率,电源。,根据 U、I 的参考方向判别
11、,在任何电路中,功率始终是平衡的,即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一定等于电路中负载消耗的功率。,(3)电气设备的额定值通常用表示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和额定功率的是:,1.3.2 开路状态,1.3.3 短路状态,开关断开,电路开路(空载),I0,这时电源的端电压称为开路电压或空载电压U0,电路开路的特征为:,熔断器保护等装置,电工电子技术(3),2011年2月25,1.4电压源与电流源模型及其等效变换,1.4.1 电压源 以电压的形式向电路供电,称为电压源模型。实际的电压源模型可以用一个内阻 和电压源 的串联来表示。电路中电流I和电压U分别为:,由上式可见,当负载R发生变化时,其端口电压U也随之而变化。,
12、1.4.2 电流源模型,以电流的形式向电路供电,称为电流源模型。实际的电流源模型可以用一个内阻 与电流源 的并联来表示。由图中可知,输出电流,显然,输出电流I的数值不是恒定的。当负载R短路的时候,输出电压.输出电流 当负载R开路时时候,输出电压 输出电流,1.4.3 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的等效变换,电压源模型和电流源模型在对同一外部电路而言相互之间可以等效变换,变换后保持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不变。在两种模型的U、I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等效变换的条件为,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在等效变换时,的方向必须一致,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电压源模型与电流源模型的等效关系只是对相同的外部电路而言,其内部并不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直流 电路 DZ word 版本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58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