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课件.ppt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课件.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MaY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控MaY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农业部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重点开放实验室概述是一种常见的猪传染病,世界各国均有发生,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但不属于烈性传染病,发现病猪,不必恐慌,其实链球菌是一种常见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链球菌的致病力与荚膜、毒素和酶有关,引起猪的链球菌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皮肤化脓性感染和淋巴结脓肿等。人感染猪链球菌并引起发病的情况比较少见,1968年丹麦首次报道了人体感染猪链球菌导致脑膜炎的病例,1975年荷兰也曾有个别病例报道。
2、此后,在香港、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和瑞典也陆续报道了人感染猪链球菌的病例。目前全球已有200余例猪链球菌感染病例报告,地理分布主要在北欧和南亚一些养猪和食用猪肉的国家和地区。近年来,美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巴西、西班牙、日本、泰国、我国台湾、江苏等地等先后有过报道,一、前言 199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提出了自我效能感概念,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由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两个部分构成,前者是指行动能否产生所期望的结果的预期,后者是指个体对其是否有能力采取某种行为的信念。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感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其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能力的知觉与信念1。教学效能感
3、作为教师参与教育改革的内驱力,越来越受到许多教育研究者的重视。所以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感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自身课堂教学能力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感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中国西部地区(以四川省、贵州省、甘肃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为例)初中化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现状。二、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 笔者充分利用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国培资源,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四川省、贵州省、甘肃省、青海省、西藏自治区5个省份、自治区到我校进行培训的初中化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18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7份(四川省40份、贵州省38份、青海省31份、甘肃省35份、西藏自治
4、区33份),回收有效率为98.33%。(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由河北师范大学刘敬华教授指导的硕士论文中的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自我效能感问卷2,该问卷运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了信度的测量,得到的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976,根据心理学测量的标准,问卷信度非常好。该问卷包含五个维度:专业知识、教学策略预评价、课堂管理、教材处理、教学效果,共计41题,每个维度对应若干题目。化学教师课堂教学自我效能感调查量表采用五点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记15分,总卷得分在41-205分之间,得分越高说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感越高。将分数进行级别划分,见下表。测试结果用
5、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三、研究结果及分析(一)调查样本基本信息分布情况 首先对样本的性别、教龄、职称、学校所在地、学历、学科背景、职业态度、是否担任班主任基本信息情况进行了分析与处理,得出样本基本信息分布的情况,见表2、表3和表4。(二)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效能感总分情况 由表5可知,中国西部地区的5个省份、自治区的177位初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感总分的均值为162.5,按照表1评判标准,属于效能感良好。说明中国西部地区的初中化学教师效能感普遍不高,该地区的初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感还有进步的空间,还完全没有达到高效能感。(三)课堂教学效能感各维度水平分析情况 通过
6、上表可以看出,在教室课堂教学效能感五个维度中,教学策略维度得分最低,均值为3.90,教材处理维度得分最高,均值为4.16,专业知识和课堂管理两个维度的得分仅低于教材处理,但略高于教学效果维度得分。由此说明,该地区的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信念水平相对较低,不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结果的评估,最能直接体现教学效能感的有效信息。该地区的教师对教学效果的期待较低,说明教师的课堂教学没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专业知识和课堂管理两个维度的均值得分较为接近,分别为4.02、4.00。教师在化学专业的学科知识、课本知识等方面具有良好的
7、效能感。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教学,打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从该维度的得分可以看出,教师具备一定的课堂管理能力,所以在课堂管理维度表现出较高的效能感。教材是课程的重要资源,中国西部地区的化学课堂上,课标和教材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能秉持着在课堂教学的准备过程中,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吃透教材,恰当处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所以教师在教材处理维度得分最高,在此方面的自信程度也是最高的。(四)初中化学教师课堂教学效能感差异分析 根据问卷的调查结果的数据分析,将从教师的性别、教龄、职业态度、职称、学历、学校所在地六个方面对初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感进行差异分析。从表7可以看出,女教师的课堂教学效
8、能感的平均得分低于男教师,分值相差了近14分。平均得分均值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概率为0.001,小于0.05。说明男、女初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感具有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与余国良1的研究结果不同,究其原因,西部地区较为落后,受传统观念影响较大,男女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期望不同,此外男女教师性别之间的生理差异以及心理特征、成就动机、成就归因的差异也是男女教师课堂教学效能感差异显著的重要原因之一。把教龄分为五个时间段,分别为1-5年、6-10年、11-15年、16-20年、21年以上。从数据可以看出,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5,说明不同教龄的初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感具
9、有显著性差异。分析数据可得,随着教龄的增加,课堂教学效能感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经验的积累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但“16-20年”的教学效能感出现异常,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该阶段教师职业倦怠较为严重,正如我国学者伍新春研究指出“教龄在15-20年左右的处于生涯挫折阶段的教师更容易职业倦怠”3。因此,非常有必要关注教龄为“16-20年”这一阶段的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提高该阶段教龄老师的教学效能感。从表9可以看出,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概率为0.003,小于0.05,说明不同职业态度的初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感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103位教师对待教师职业的态度是比较喜欢,且效能感的均值
10、得分最高为167.087,没有人选择不喜欢教师这种职业态度。选择职业态度为工作需要,尽力而为的教师人数为49位,效能感均值得分最低为150.959。所以改变这一部分教师的职业态度意义重大,转变其对教师职业的看法,教师才能工作愉悦、工效提高。根据我国教师职称的划分标准和来我校进行培训教师的实际情况,将其分为了四个职称层次,分别是高级、一级、二级、二级以下。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职称为二级以下的教师效能感均值得分最低为151.750,职称为一级的教师效能感最高,均值得分为166.115。当职称为一级水平可以进一步提升到高级、特级职称水平的教师,这部分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效能感期待的自信程度也就越高
1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概率为0.312,大于0.05。说明不同职称的初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感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从表12的数据可以得出,由于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数差异较大,效能感均值得分没有呈现出递变规律。单因素方差分析显著性概率为0.312,大于0.05。说明不同学历层次的初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感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共有149位教师的学历为本科,效能感均值得分为161.309,属于效能感良好,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结合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众多教师的学历为本科,所以这部分教师的效能感层次具有代表性。结合被调查教师的实际工作环境情况,将工作学校的所在地划分为城市、县城、农村三个层次。从表中数
12、据可以看出,呈现出学校所在地分别在城市、县城、农村的初中化学教师的效能感均值得分越来越低,均值得分分别为171.217、165.149、158.115。由于我国西部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该地区城乡的经济、教育等方面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性,致使工作在农村学校的初中化学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的期待程度最低。提高广大农村教师的效能感,才能确保农村地区学生获得良好的教育资源、农村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所以目前提高西部农村地区的初中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能感刻不容缓。四、结论及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地区初中化学教师整体教学效能感良好,尤其是在教材处理和专业知识维度具有良好的效能感,在性别、教龄、职业态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链球菌 诊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58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