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第十六章寄生虫病课件.ppt
《病理学-第十六章寄生虫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第十六章寄生虫病课件.ppt(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阿米巴病第二节 血吸虫病,第十六章 寄生虫病,概 述,定义:寄生虫作为病原体引起的疾病,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三个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特点:人兽共患、地域性、季节性,阿 米 巴 病(amoebiasis),概 述,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类寄生虫病。该原虫主要寄生于结肠,少数亦可经血流运行或直接侵袭到达其他部位。,流行病学,传染源:慢性患者和包囊携带者传播途径:粪-口传播发病情况:全球分布,国内感染率0.7-2.17%(南方北方、农村城市、男性女性、儿童成人),一、病因、发病机理,溶组织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发 病 机 制,机械性损伤与吞噬作用接触溶解作
2、用:凝集素、穿孔素、半胱氨酸蛋白酶细胞毒素作用:肠毒素免疫抑制与逃避:半胱半胱氨酸蛋白酶、凝集素、易感性与抵抗力细菌感染,病理变化,好发部位:肠、肝、肺、脑基本病变:组织溶解为主的变质性炎症,形成阿米巴溃疡或阿米巴脓肿,肠阿米巴病,部位:盲肠、升结肠,其次为乙状结肠和直肠基本病变:口小底大的烧瓶状溃疡分急性和慢性两期,急性期病变,特征性病变:烧瓶状溃疡,阿米巴侵入肠粘膜,烧瓶状溃疡的形成过程,侵入粘膜下层,造成组织明显液化坏死,肠阿米巴溃疡肉眼观,肠阿米巴病,粘膜表面散在隆起的圆形溃疡,阿米巴滋养体,临床病理联系,病变发生在盲肠、升结肠,右下腹痛,组织液化坏死出血,腹泻、暗红色果酱样大便,里急
3、后重不明显,炎症反应轻微,一般不发热血象正常,急性期病变的结局,急性期病人多数可治愈,少数因治疗不及时、不彻底而转入慢性期。,肠阿米巴病和细菌性痢疾的鉴别,慢性期病变,病变复杂坏死、溃疡、增生并存 息肉纤维组织增生 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肉芽组织增生 阿米巴肿,肠阿米巴病慢性期,粘膜增生形成息肉,肠穿孔肠出血肠腔狭窄阑尾炎阿米巴瘘肠外阿米巴病,并发症,阿米巴肝脓肿阿米巴肺脓肿阿米巴脑脓肿,肠外阿米巴病,多继发于肠阿米巴后13月,阿米巴滋养体,阿米巴肝脓肿,经肠壁小静脉,经腹腔,阿米巴肝脓肿,阿米巴肝脓肿,是肠外阿米巴病中最常见者病变:特征性阿米巴肝脓肿 肉眼:多为单个、80%位于肝右叶、大小不等,
4、内容物为果酱样物质,脓肿壁呈破絮状 镜下:一片淡红染坏死物,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炎症反应不明显,缺乏中性粒细胞临床:长期不规则发热、右上腹痛、肝肿大、压痛、全身消耗和黄疸等,阿米巴肝脓肿,外观呈破絮状,内含果酱样脓液,阿米巴肝脓肿的结局,向上:膈下脓肿、肺脓肿、脓胸、甚至心包炎,向下:腹膜炎、还可累及胃、肠、胆囊等,第二节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送瘟神 毛泽东,寄生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六种: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m)间插血吸虫(S.int
5、ercalatum)眉公血吸虫(S.mekongi)马来血吸虫(S.malayensis),血吸虫病在我国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历史久,平原水网型:长江三角洲、沿江河,江湖洲滩型:洞庭、鄱阳太湖周围沿江洲滩,山丘型:以上地区的高山、丘陵、沟渠周边地区,分布广,血吸虫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危害重,血吸虫病腹水患者,血吸虫病侏儒患者,病人数多,病人数多,1160万,目前仍有81万,日本血吸虫生活史,疫水,童虫,钉螺、成虫形态,稻谷大小,1厘米白色细棉线大小,寄生于门静脉、肠系膜静脉系统,流行病学,传染源,病畜,病人,病鼠,传播途径,粪便入水,钉螺存在,接触疫水,易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学 第十六 寄生虫病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58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