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课件.ppt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护理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蚊虫传播夏秋季高热、意识障碍、抽搐、病理反射及脑膜刺激征重症患者伴中枢性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20%50%,可留有后遗症,概 述,一、病原学二、流行病学三、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 四、临床表现五、实验室检查六、并发症七、诊断、治疗要点八、护理九、健康指导,内 容,病原学,乙脑病毒外观球形,RNA病毒噬神经产生特异性抗体:补体结合抗体,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不耐热,对乙醚、酸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组织培养乙型脑炎病毒(电镜),流行病学,(一)传染源 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人或动物受感染后出现病毒血症人感染后病毒血症期短,(一般少于5日)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
2、,因此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不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猪为100%感染(仔猪),在人流行前2周,本病已在猪中广泛传播。猪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二)传播途径 蚊虫是本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三带喙库蚊 蚊虫通过蚊卵传代,是乙脑病毒的长期储存宿主 蚊虫吸血蚊肠内增殖唾液腺叮咬人 和动物人和动物被感染,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三)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感染后呈隐性感染较多 病人与隐性感染者为1:10002000感染后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 患病为10岁以下儿童多见,近年儿童和青少年广泛接种疫苗,成人 和老年人的发病率相对较高2-6岁小儿易患,血脑屏障不建全疲劳,意外打击、淋雨、养峰者亚洲的温带、亚热带、热带我国河南、江西、云南
3、7、8、9月多发,与气温、雨量、蚊虫孳生,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蚊虫叮咬,单核-巨噬细胞,血流,中枢神经系统,血 脑 屏 障,脑炎,隐型感染轻型病例,病理变化,病变部位:大脑皮质、间脑、中脑病变最重主要病理变化神经细胞肿胀、变性、坏死淋巴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浸润血管套胶质细胞增生胶质小结胶质细胞、中性粒细胞侵入N细胞内噬N细胞现象血管病变:充血、渗出、坏死,胶质小结,血管套,脑组织软化灶,潜伏期:421天,一般10-14天左右初期(13d):起病急,体温在12d内高达3940,头痛、呕吐、倦怠及嗜睡。可有颈部强直及抽搐极期(4-10 d)高热:体温40,710天,伴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 意识障碍:由
4、烦躁、嗜睡、昏睡逐渐到昏迷;早的12天,多 在38天出现 惊厥或抽搐:高热,脑实质炎症及脑水肿所致,呈局部或全身抽 搐,多伴意识障碍,持续时间与程度各异,临床表现,极期(4-10 d)呼吸衰竭 中枢性为主呼吸节律不均和幅度不均,如双吸叹息样呼吸、潮式呼吸等 外周性呼衰竭先快后慢,呼吸减弱,但呼吸节律整齐 颅内压升高和神经系统 面色苍白,喷射性呕吐,反复 或持续性惊厥、抽搐,肌张力增高脉搏转慢,过高热昏迷加深或烦躁不安瞳孔忽大忽小,对光反射迟钝小儿可有前囟门隆起,视乳头水肿 脑膜刺激征阳性;瘫痪;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表现,中枢性呼吸衰竭 周围性呼吸衰竭原因:延髓呼吸中枢损害 呼吸道分泌物阻塞(
5、窒息)或呼吸中枢受压迫 肺部继发感染(脑疝、脑水肿)呼吸肌麻痹 表现:意识障碍加深 呼吸困难、吸气性三凹征 呼吸节律改变 紫绀(缺氧)瞳孔改变 肺部体征(颞叶钩回疝、枕骨大孔疝),临床表现,恢复期:体温正常,神志渐清醒,2周左右,6月内恢复。后遗症期:患病6个月后如仍留有的精神神经症状者称后遗症。约5%20%的重症病人可有后遗症。主要有意识障碍、痴呆、失语、肢体瘫痪、扭转痉挛和精神失常等。,乙脑恢复期患儿眼球向右斜视、精神呆滞,临床分型,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升高 中性粒升高CSF检查压力,WBC轻度增加糖和氯化物基本正常细菌学阴性血清学检查 特异性IgM抗体病原学检查-脑组织分离病毒,诊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行性 脑炎 护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55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