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平凸模固定端面冲裁模具的总装返回课件.ppt
《磨平凸模固定端面冲裁模具的总装返回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磨平凸模固定端面冲裁模具的总装返回课件.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模具制造工艺 职业岗位核心课程 情境五 模具的装配工艺,微课名:大圆弯曲模装配 微课编码:0103103050502,正确的选择模具装配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是保证模具装配质量和提高装配效率的有效措施。1.模具装配的组织形式 模具装配的组织形式,主要取决于模具的生产批量的大小。通常有固定式装配和移动式装配两种。(1)固定式装配 固定式装配是指从零件装配成部件或模具的全过程是在固定的工作地点完成。它可以分为集中装配和分散装配两种形式。集中装配 这种装配是指从零件组装成部件或模具的全过程,由一个组(或工人)在固定地点完成。这种装配形式需要调整的部位较多,装配周期长、效率低、,模具装配的组织形式及方法,返
2、回,工作地点面积大,必须由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来承担。适用于单件、小批量或装配精度要求较高的装配。分散装配 这种装配是指将模具装配的全部工作,分散为各部件的装配和总装配,在固定的地点完成。这种装配形式由于参与装配的工人多、工作面积大、生产效率高、装配周期较短,适用于批量模具的装配。(2)移动式装配移动式装配是指每一装配工序按一定的时间完成,装配后的部件或模具经传送工具输送到下一个工序。根据传送工具的运动情况可分为断续移动式和连续移动式两种。断续移动式 这种装配是指每一组装配工人在一定的周期内完成一定的装配工序,组装结束后由传送工具周期性地输送到下一道装配工序。该方式对装配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低,装
3、配效率高、周期短。适用于大批量模具的装配工作。连续移动式 这种装配形式是指装配工作在输送工具以一定速度连续移动的过程中完成。其装配的分工原则基本与断续移动,返回,的过程中完成。其装配的分工原则基本与断续移动式相同,不同的是传送工具做连续运动,装配工作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该方式对装配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低,但必须熟练,装配效率高、周期短,适用于大批量模具的装配。2.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 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有互换法、修配法和调整法。模具生产属于单件小批量生产,具有成套性和装配精度高的特点。所以,目前模具装配常用修配法和调整法。今后随着模具加工设备的现代化,零件制造精度逐渐满足互换法的要求,互换法的
4、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1)互换装配法 互换法的实质是通过控制零件制造加工误差来保证装配精度。按互换程度分为完全互换法和部分互换法。完全互换法 这种方法是指装配时,各配合零件不经选择、修理和调整即可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返回,要使装配零件达到完全互换,其装配精度要求和被装配零件的制造公差之间应满足以下条件,即:(6-1)式中:装配允许的误差(公差);各有关零件的制造公差。采用完全互换法进行装配时,如果装配的精度要求高,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较多,则易造成各组成环的公差很小,零件加工困难。但该法具有装配工作简单,质量稳定,易于流水作业,效率高,对装配工人技术要求低,模具维修方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
5、于模具和其他机器制造业。特鹗视糜诖笈、尺寸组成环较少的模具零件的装配工作。部分互换法(概率法)这种方法是指装配时,各配合零件的制造公差将有部分不能达到完全互换装配的要求。这种方法的条件是各有关零件公差值平方之和的平方根小于或等于允许的装配误差,即,返回,(6-2)显然与公式(6-1)相比,零件的公差可以放大些,克服了采用完全互换法计算出来的零件尺寸偏高,制造困难的不足,使加工容易而经济,同时仍能保证装配精度。采用这种方法存在着超差的可能,但超差的几率很小,合格率为99.73%,只有少数零件不能互换,故称“部分互换法”。(2)修配装配法 修配装配法是指装配时修去指定零件的预留修配量,达到装配精度
6、要求的方法。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的模具装配工作。常用的修配方法有以下两种。指定零件修配法 指定零件修配法是在装配尺寸链的组成环中,预先指定一个零件作为修配件,并预留一定的加工余量,装配时再对该零件进行切削加工,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加工方法。指定的零件应易于加工,而且在装配时它的尺寸变化不会影响其他尺寸链。如图6.1所示,为热固性塑料压模,装配后要,返回,求上、下型芯在B面上,凹模的上、下平面与上下固定板在A、C面上同时保持接触。为了保证零件的加工和装配简化,选择凹模为修配件。凹模的上、下平面在加工时预留一定的修配余量,其大小可根据具体情况或经验确定。修配前应进行预装配,测出实际的修
7、配余量大小,然后拆开凹模按测出的修配余量修配,再重新装配达到装配要求。,返回,返回,合并加工修配法 合并加工修配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合零件装配后,再进行机械加工,以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方法。零件组合后所得到的尺寸作为装配尺寸链中的一个组成环对待,从而使尺寸链的组成环数减少,公差扩大,更容易保证装配精度的要求。如图6.2所示,当凸模和固定板组合后,要求凸模上端面和固定板的上平面为同一平面。采用合并修配法,在单独加工凸模和固定板时,对和尺寸就不严格控制,而是将两者组合在一起后,进行磨削上平面,以保证装配要求。,图6.2 合并加工修配法,返回,3.调整装配法 调整法是用改变模具中可调整零件的相对位
8、置或变化的一组固定尺寸零件(如垫片、垫圈)来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方法。其实质与修配法相同,常用的调整法有以下两种。(1)可动调整法 可动调整法是在装配时,用改变调整件的位置来达到装配要求的方法。图6.3所示为冷冲模上出件的弹性顶件装置,通过旋转螺母,压缩橡胶,使顶件力增大。,返回,返回,(2)固定调整法 固定调整法是在装配过程中选用合适的形状、尺寸调整件,达到装配要求的方法。图6.4所示为塑料注射模具滑块型芯水平位置的调整,可通过更换调整垫的厚度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调整垫可制造成不同厚度,装配时根据预装配时对间隙的测量结果,选择一个适当厚度的调整垫进行装配,达到所要求的型芯位置。,返回,1.简单
9、冲裁模装配(1)装配前的分析 如图6.27所示,冲模在使用时,下模座部分被压紧在压力机的工作台上,是模具的固定部分。上模座部分通过模柄和压力机的滑块连在一体,是模具的活动部分。模具工作时安装在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上的模具工作零件,必须保持正确的相对位置,才能使模具获得正常的工作状态。装配模具时为了方便地将上、下两部分的工作零件调整到正确位置,使凸、凹模具有均匀的冲裁间隙,应正确安排上、下模的装配顺序。(2)组件装配 将模柄7装配于上模座11内,磨平端面。将凸模12装入凸模固定板5内,磨平凸模固定端面。,冲裁模具的总装,返回,(3)确定装配基准 对于无导柱模具,其凸、凹模间隙在模具安装到压力机上时
10、进行调整,上、下模的装配先后顺序对装配过程影响不大,但应注意压力中心的重合。对于有导柱模具,根据装配顺序方便和易于保证精度要求,确定以凸模或凹模作为基准。如图6.27中,可选择凹模作为基准,先装下模部分。(4)装配的步骤,返回,返回,把凹模16放在下模座上,按中心线找正凹模的位置,用平行夹头夹紧,通过螺钉孔在下模座18上钻出锥窝。拆去凹模,在下模座18上按锥窝钻螺纹底孔并攻丝。再重新将凹模板置于下模座上校正,用螺钉紧固。钻铰销钉孔,打入销钉定位。在凹模上安装挡料销3,在下模座上安装挡料箱12。配钻卸料螺钉孔。将卸料板15套在已装入固定板的凸模12上,在固定板5与卸料板15之间垫入适当高度的等高
11、垫铁,并用平行夹头将其夹紧。按卸料板上的螺钉孔在固定板上钻出锥窝,拆开平行夹头后按锥窝钻固定板上的螺钉穿孔。将已装入固定板的凸模5插入凹模的型孔中。在凹模6与固定板5之间垫入适当高度的等高垫铁,将垫板8放在固定板5上,装上上模座,用平行夹头将上模座11和固定板5夹紧。通过凸模固定板在上模座11上钻锥窝,拆开后按锥窝钻孔。然后用螺钉9稍加紧固上模座、垫板、凸模固定板。调整凸、凹模的配合间隙。将装好的上模部分套在导柱,返回,用手锤轻轻敲击固定板5的侧面,使凸模插入凹模的型孔,再将模具翻转,用透光调整法调整凸、凹模的配合间隙,使配合间隙均匀。将卸料板15套在凸模上,装上弹簧和卸料螺钉,装配后要求卸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磨平 固定 端面 模具 总装 返回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55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