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游泳动物调查课件.ppt
《第6章-游泳动物调查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游泳动物调查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第六章 游泳动物调查游泳动物:具有发达的运动器官,在水层中能克服水流阻力自由游动的动物的总称。,包括:鱼类、虾蟹类、头足类、龟类和鲸、海豚、海豹等在水中生活的哺乳类。,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6.1技术要求和调查要素 6.1.1技术要求 6.1.1.1 调查类型 a)专题性大面定点调查,例908专项调查 b)资源监测性调查,如“对虾种群动态规律的研究”、“东、黄海及外海远东拟沙丁鱼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研究”等 c)海洋生物资源声学调查与评估,如“鳀鱼资源、渔场调查及鳀鱼变水层拖网捕捞技术研究”。,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908专项调查1、渤海区2、北黄海3、南黄海4、长江
2、三角洲5、东海6、台湾海峡7、珠江三角洲8、南海9、北部湾,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我国的渔业资源调查发展状况,在渔业资源早期开发阶段,主要是研究渔场分布、渔业生物学特征,目的是指导捕捞水产品提高捕捞效率、增加渔获量;在快速发展阶段,主要监测渔业资源变动,进行主要渔业种类种群动态、渔情预报,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在过度开发阶段,渔业资源呈衰退趋势,未开发资源越来越少,渔业资源的研究方向已从单鱼种转向多鱼种、群落和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从探察和预报新渔场、新品种转向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养护,为实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基于生态系统的渔业资源管理服务。,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上世纪50年代初的烟威外海鲐鱼
3、渔场调查是我国第一次进行系统的海洋渔业资源调查,为后来的渔业资源及其生态系统调查奠定了基础。50年代末开始全国海洋普查,进行了海洋生物资源评估调查,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渔捞海图;60年代到70年代末,对一些重要渔业种类进行了专门调查,并对一些种类进行年渔获量和渔情预报,有力地指导了渔业生产,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了一些主要渔业种类的单项立法,划定了黄、东海中日渔业保护区。80年代后,进行了“全国渔业自然资源调查和渔业区划”以及国家“六五”至“八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其它调查项目;“九五”以来,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有关研究所为主承担了我国近海和主要江河的生态系统和渔业资源监测调查等研究工作,并参与了中韩渔业
4、协定、中日渔业协定、中越北部湾渔业合作协定以及中俄关于黑龙江、乌苏里江边境水域合作开展渔业资源保护、调整和增殖的议定书等渔业协定的工作,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6.1.1.2 调查时间和调查范围调查时间和范围:根据调查对象群体的不同生活阶段(产卵、索饵、越冬)调查断面、站位:根据调查目的、鱼类洄游规律和海底地形地貌等。,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带鱼洄游分布,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6.1.1.2.1 调查计划的设计 目的意义,调查时间,调查海区和范围,调查船只,调查要素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等。,a)定点调查站位的设计 1)水深小于200m的大陆架海区 网格状均匀定点法 断面定点站位:遇到有障碍物
5、适当移动站位位置。,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2)水深大于200m的深海区 站位的距离可适当放大。,b)航线设计 航线应遵循安全和经济两个原则,选取顺风、顺流航距最短。,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游泳生物调查站位,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c)资源监测调查计划的设计 根据洄游规律,划定海区范围,确定调查天数。放网和起网的地点和时间,渔获物的登记,测定海水表温,,留取生物学测定样品,研究单位定期撰写简报。,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6.1.1.2.2 拖网时间和拖网速度 定点站位每站拖网时间为1h,拖速:中小型底层鱼类以2kn3kn
6、,大型底层鱼类和中上层鱼类以3kn4kn。,6.1.1.2.3 调查时间 对于白天贴底的鱼类:白天调查,如带鱼、鲳鱼;夜里贴底的鱼类:夜间调查,如马面鲀和虾类;如果日、夜均调查:应做渔获率的对照试验,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6.1.1.3调查网具 选取选择性能小的网具作为调查网具。6.1.1.4渔获物分析 样品一定要按随机取样的原则进行。,6.1.2 调查要素 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群体组成,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及其时空变化等。掌握洄游规律、渔场渔期、群聚特征、资源数量及其变动趋势。,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6.2采样6.2.1主要工具与设备6.2.1.1调查船 1)调查船性能 调查船应由专业调查
7、船承担 适于在调查海区作业且设备条件良好的渔船承担。,如果由一对(艘)以上的调查船承担时,调查船的功率和性能要相同或基本相同,如果有明显差异,要求出不同单位调查船之间的修正系数。,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2)调查船的主要仪器和设备 卫星定位仪、通讯设备,探鱼仪和雷达,网位仪,起网机和起吊设备,冷藏库、冷冻库或超低温冷冻库等。,专业调查船应具备生物学和生态学实验室,如进行声 学调查,应具备声学仪器室。,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6.2.1.2 调查取样网具 专用底层拖网、调查专用变水层拖网、双船底层有翼单囊拖网、以及单船有翼单囊拖网。需要了解幼鱼数量时,囊网需加目大20mm左右的套网。,在特殊海域
8、或对特定调查对象调查时,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最适网具,并保持相对的稳定。调查船必须有备用网具和充足的渔具属具。,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拖网示意图,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6.2.1.3调查主要工具和设备的可比性 保持调查船和网具的性能和规格的一致性,如果有明显的变动,应做对照实验,求出差异系数。6.2.2操作程序 1拖网采样,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1)放网 在距标准站位位置24 nmile时放网,经1h拖网后正好到达标准站位位置或附近。放网前测定船位,放网时间以曳纲开始受力时为准。,2)拖网 曳网方向朝着标准站位,记录鱼群映象拖网速度的改变情况,要注意周围船只动态和调查船的曳网是否正常等。,海
9、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3)起网 起网前测定船位,两船的卷网速度要一致,起网时间以起网机开始卷收曳纲的时间为准。如遇严重破网应重新曳网。4)记录 把每站渔捞要素记录在表。,6.2.3样品处理6.2.3.1渔获物样品处理1)估计总重量 记录估计的网次总重量(kg),如果囊网外有套网,套网里的渔获物另行保存和分析测定。,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2)留取样品,准确记录渔获总重量 总重量在30kg40kg以下时,全部取样分析,大于40kg时:随机取出样品20kg左右;,记录准确渔获总重量(kg),样品装箱扎好标签,及时冰鲜或速冻或浸制。小型标本要装好瓶子放好标签,固定。,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6.3样
10、品分析6.3.1主要仪器设备 解剖镜、显微镜、台秤、电子秤、天平(感量0.1g,0.01g和0.001g)、量鱼板(长度500mm,每格1mm)、解剖刀和卷尺,并具备用品件。,6.3.2核对样品 每航次调查结束时,核对保存样品和记录是否相符。,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6.3.3渔获物样品分析 20kg左右,鉴定到种,各种类的名称、样品重量、尾数,样品中最小、最大体长(mm)最小、最大体重(g)。(拖网卡片),目标鱼种、主要经济鱼种和优势种:随机留出生物学测定样品35ind110ind,少于30ind的全测。,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6.3.4生物学测定 按种类,逐尾排列、编号,依次进行各项测定
11、,少于30ind的全部测定,长度单位mm,重量单位以g。,6.3.4.1鱼类(1)长度 按鱼种选测,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以全长代表鱼体长度,全长,a)全长 自吻端至尾鳍末端的长度,如鳎类、犀鳕类等,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b)体长 自吻端至尾椎骨末端的长度,如石首鱼科、鲷科、鲆科、鲽科等,体长,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c)叉长 自吻端至尾叉的长度,如马鲛鱼、鲳鱼、鲐鱼等鲱科鱼类及其他尾叉明显的鱼类,叉长,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太平洋鲱鱼,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d)肛长 自吻端至肛门前缘的长度。尾鳍、尾椎骨不易测量的海鳗、带鱼和鲨鱼等,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e)体盘长 自吻端至胸鳍后基
12、的长度。胸鳍扩大与头相连构成体盘的鳐属、魟属等,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2)体重a)体重 鱼体的总重量;b)纯体重 除去内脏及体腔内脂肪层的鱼体重量。,(3)年龄样品 a)未掌握年轮形成时间的鱼种,周年逐月采集样品,每月样品:不同体长组,每体长组10ind30ind。从网次渔获物中随机取样;,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b)用年龄介质测定鱼类年龄,鳞片、耳石、鳍条硬棘、脊椎骨和匙骨等数种。,1)鳞片:鳓鱼、黄鲫、蓝圆鲹等。取鱼体第1背鳍前部下方至侧线上方 鱼体中部一定部位的鳞片,可取胸鳍覆盖处的鳞片,洗净后放入该鱼种编号袋中保存;,海洋生物要素调查及评价,海洋生物要素调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游泳 动物 调查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53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