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静脉输注方式的临床治疗ppt课件.ppt
《不同静脉输注方式的临床治疗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静脉输注方式的临床治疗ppt课件.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罗培南不同静脉输注方式的临床疗效观察文献阅读报告,Contents,背 景,美罗培南作为一种广谱、强效的抗菌药通常用于治疗严重感染,且常常是耐药菌感染的最后选择。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给药方案,达到清除致病菌并减少剂量相关的毒副反应,同时节约宝贵的医疗资源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背 景,美罗培南是第二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与第一代亚胺培南相比,美罗培南在卡比培南环1-位上修饰的甲基增强了其对肾脱氢肽酶的稳定性,故不需与酶抑制剂合用,安全性较高;二者均为强效广谱抗菌药,美罗培南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更强,对革兰阳性菌稍弱。,背 景,美罗培南血药峰浓度(Cmax)在静脉给药结束时达到,与给药剂量呈线性
2、相关,给药剂量越大Cmax越大;血浆消除半衰期(T1/2)约1h;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文献(一)美罗培南不同静脉输注方式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评价美罗培南不同输注方式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及经济学效应。,文献(一),持续泵入组:美罗培南3.0g qd ivgtt(微量推注泵 0.9%氯化钠注射液 50ml 每次持续推注 24h),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病原学疗效,并对两组患者抗生素药物经济支出进行评估,方法:,80例ICU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2组,传统输注组:美罗培南1.0g Q8h ivgtt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15-30min),文献(一),结果:,文献(一),
3、结果:,文献(一),结论:对于重症肺炎患者给予美罗培南的持续泵入,不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得了经济学效应。,文献(二)美罗培南在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中的应用研究,目的:研究美罗培南延长输注时间和缩短用药间隔在老年重症感染患者中的有效性。,文献(二),A组延长输注时间:输注时间为60 min,Q8 h,B组延长输注时间同时缩短用药间隔:输注时间为60 min,Q6 h,C组对照组:微量泵输注治疗,泵注时间为30 min,Q8 h,患者疗效评估标准如下:(1)痊愈: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及病原学检查4项均恢复正常。(2)显效: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但上述4项中有l项未完全恢复正
4、常。(3)有效:用药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效果不甚明显。(4)无效:用药72 h后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者。有效率为痊愈、显效、有效三者之和。,方法:,文献(二),结果:,文献(二),结论:美罗培南在保证给药剂量不变的前提下,缩短用药间隔和延长输注时间能提高重症医学科(ICU)老年重症感染患者的感染控制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文献(三)美罗培南个体化给药的研究进展,目的:通过对美罗培南的药代动力学(PK)药效学(PD)的研究,指导美罗培南个体化给药。,文献(三),美罗培南属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发挥杀菌活性需一定药物浓度并维持较长时间,血药浓度维持在抗菌药物对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以上的时间(T MI
5、C)反映了细菌与抗生素接触时间对药物效果的影响,能较好的预测其临床疗效。研究表明要取得良好的抗感染效果,碳青霉烯类T MIC的期望值应达到给药间隔的40。,Company Logo,文献(三),一、增加给药剂量,试验二:一项关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研究,MIC为16、8、4和1.0mgL,美罗培南给药10g时分别为3778、5811、7267和9356给药20g时分别为5789、7289、8556和9856,文献(三),小结:美罗培南的T MIC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MIC较高的中敏病原菌通过增加给药剂量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Company Logo,文献(三),二、缩短给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不同 静脉 方式 临床 治疗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53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