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
《降水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水及支护专项施工方案.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00万平方米生态安居工程(永和花园)C区降水及支护施工方案编制: 高殿龙审核: 赵留建审批: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二O 一二年九月目录1 工程概况21.1 工程概况21.2 工程地质条件21.3 水文地质条件31.4 编制依据32 设计方案42.1 基坑降水42.2 基坑涌水量及轻型井点配置计算42.3支护结构53 施工组织部署53.1 施工组织管理53.2 施工工艺流程63.3 劳动力组织93.4 主要机械设备计划93.5 主要材料计划104 质量保证措施114.1 喷射混凝土分项工程114.2 轻型井点降水分项工程115 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125.1 施工总进度计划表1
2、25.2 工期保证措施126 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136.1 安全生产目标136.2 安全生产制136.3 雨季防护措施136.4 高温季节防护措施136.5 夜间施工防护措施146.6 文明施工措施14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海南省海口市西海岸新区(长流组团)海口市南片区,南临南海大道,北临长兴路,东临长滨路;东距五源河森林公园约1.2公里、距中心城区约12公里,西距长流公园约1公里,北距西海岸约4公里。本项目共分为A、B、C、D四个地块,总用地面积为278372平方米,其中C地块建设用地98861平方米。本建筑为乙级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基础采用桩筏基础形式,结构形式为剪力墙
3、结构,结构抗震等级:剪力墙一级。1.2 工程地质条件 在基坑开挖范围内,主要涉及到以下土层:层回填土(Qml):灰色、红褐色,松散,稍湿,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及植物根系。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东南部、西部区域。层粉质粘土(Q4al):灰褐色,可塑,上部见少量植物根系。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北部区域。层粘土(Qel):红褐色,可塑,局部含中风化玄武岩孤石。该层除西部及北部一部分不分布外普遍有揭露。粉质粘土(Qel):棕红色、灰褐色,可塑,夹较多玄武岩风化碎块及中风化玄武岩孤石。该层除西部及北部一部分不分布外普遍有揭露。中风化玄武岩孤石主要在DK184、DK186、DK188、DK189、DK190、DK19
4、3、DK200、ZK57、ZK73、ZK79、ZK165、ZK167、ZK168、ZK262、ZK272ZK273、ZK277、ZK320、ZK323ZK326、ZK329、ZK332、ZK336、ZK338ZK341、ZK343ZK344、ZK347、ZK356、ZK374ZK375、ZK379ZK380、ZK383、ZK389ZK392、ZK395ZK396、ZK400Z、K418、ZK422、ZK429ZK430、ZK432、ZK440、ZK447、ZK450ZK452、ZK454ZK456、ZK463、ZK465、ZK467钻孔范围有揭露。1强风化玄武岩(Q3):灰褐色,风化强烈,隐晶
5、质结构,气孔微气孔构造,部分矿物呈粘土状,风化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较破碎,取芯呈碎石碎块状,碎块易折断,RQD=0。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中、南部的A-9A-12#、C-1#、C-2#、C-10#、C-12#地段。中风化玄武岩(Q3):灰色,隐晶质结构,气孔微气孔状构造,岩质较硬,风化裂隙稍发育,主要矿物成分为辉石、橄榄石、斜长石,岩体较完整,局部较破碎,钻探取芯多呈短柱状、少量块状,RQD=060。该层主要分布在场地中、南部的A-9A-12#、C-1#、C-2#、C-10#、C-12#地段。粉质粘土(Q2m):棕红色、灰褐色,可塑。该层在整个场地普遍分布。粗砂(Q2m):灰白色、灰黄色,饱和,中密
6、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亚圆形,颗粒级配不良,含少量粘性土。该层在整个场地普遍分布。粉砂(Q1m):浅黄色、黄褐色、棕红色,饱和,中密密实,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亚圆形,颗粒级配不良,含较多粘性土,局部夹粘土。该层在整个场地普遍分布。1.3 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粉质粘土、粘土、粉质粘土、1强风化玄武岩、中风化玄武岩、粉质粘土中的少量孔隙及裂隙型潜水及赋存于粗砂、粉砂、1中砂中的微承压水,其中上部潜水含水层属弱透水层,连通性、富水性及透水性差,水量小,地下水主要由南向北排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粗砂、粉砂、1中砂均为强透水层。含水层厚度较大。主要补给来源为地下侧
7、向补给,地下水对基础施工有一定影响。勘察期间测得钻孔中地下水的稳定水位埋深0.2010.20m,高程26.7334.25m,地下水受地形影响明显,根据地区经验该区域水位变幅度约0.501.00m。根据室内渗透试验结果,粉质粘土、粘土、粉质粘土的垂直渗透系数统计结果见下表2.6.4所示:渗透系数统计表表2.6.4 土层名称统计样本(个)最大值(cm/s)最小值(cm/s)渗透系数平均值KV(cm/s)素填土/210-2*粉质粘土24.1810-63.1510-72.2510-6粘土85.4810-65.4110-81.0610-6粉质粘土66.5410-62.7510-73.1310-6根据岩性
8、、室内土工试验分析,素填土属强透水层,粉质粘土、粘土、粉质粘土属弱透水层。依据以下的技术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范(GB50086-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2 设计方案本基坑支护设计根据场地周边条件,基坑深度等综合情况并依据相应规范要求,基坑设计安全等级按三级考虑。2.1 基坑降水 在基坑底部设置排水沟,即时疏干坑内由于施工引起的集水,保证基底干燥,无积水。基坑内侧降水主要采用轻型井点降水,配合分层开挖保证基坑内部各项施工不受坑内水位影响。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
9、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我司为确保基坑开挖阶段不受大型降水的影响,能够有效的排除基坑内的明水,将在每个基坑内设置13个集水井(共156个集水井)。集水井分别布置在基坑四个角处。集水井内径尺寸:1m;深度:1m;采用PVC管材,在管材上设有多孔。集水井在机械成孔后,在多孔PVC管材外部包设一层密目网,以增加其过滤性能;将其设置在集水井内。PVC管材达到后浇带底部标高后,将其割断,并做相应端部处理后,完成集水井施工。2.2 基坑涌水量及轻型井点配置计算 基坑涉及降水部分的基坑面积约8600,基坑开挖深度约4.95m,采用放坡开挖,在深度2.0处为井口位置。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降水涉及土层主要为粉质粘土
10、,分布于整个场地,考虑到下部土层取场地渗透系数k=210-2cm/s。以C-5,C-6基坑为例,井点降水设施各项技术参数计算如下:(1)水位降深 式中基坑中心处水位降(m)基坑开挖深度(m)地下静水位埋深(m)基坑中心处水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m)(2)估算轻型井点降水影响半径式中影响半径含水层底板到地下水位的距离(m)取8m17.28m/d,即210-2cm/s(3)基坑总出水量等效半径r0=52.32m 式中:A基坑面积(4)每根井点允许最大进水量式中单井允许最大进水量(m3/d)滤管半径(m)滤管长度(m)(5)井点数量(6)、基坑周长La=460m(7)井点间距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
11、设计井点间距为1米,基坑周长为460米,则井点数为460口。2.3支护结构场地周边有较宽的空间,采用1:1放坡+喷射混凝土的形式进行基坑支护设计。3 施工组织部署3.1 施工组织管理组织框架见下图: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质量 员 安 全 员 施 工 员 插钢筋作业组喷射混凝土组降水作业组基坑监测作业组3.2 施工工艺流程3.2.1 总施工流程清理地面障碍物、施工放线土方开挖至自然地面下2.0m 挂网、喷射混凝土土方开挖至自然地面下3.25m挂网、喷射混凝土 开挖到底挂网、喷射混凝土3.2.2 喷砼支护施工流程分层、分段开挖至设计深度人工修坡、放线 绑扎钢筋网设置钢筋混凝土养护喷射混凝土下一层(或
12、下一段)喷砼支护3.2.2.1主要施工工艺一、坡面整修由于基坑开挖后,基坑边坡局部松散且不平整,故必须将松散的土质清除干净并将基坑边坡修整顺滑。二、挂网及坡面插筋(1)先将圆盘钢筋(6.5)调直,按边坡形状尺寸取料加工,按网孔25cm25cm 的规格编织好钢筋网,分布要均匀,绑扎要牢固。(2)编好钢筋网后,坡面插入141.5m、长度4米的钢筋与钢筋网连接牢固,以保证喷射混凝土时钢筋不晃动。(3)钢筋网必须紧贴混凝土表面,以保证钢筋网保护层厚度。三、喷射混凝土作业(1)喷射作业前必须对机械设备,风、水管路和电线等进行全面检查及试运转。(2)喷射混凝土之前,先在基坑边坡表面喷射水泥素浆,以确保喷射
13、混凝土与基坑边坡之间的良好粘结。(3)埋设控制喷射混凝土厚度的标志,以确保混凝土喷射的厚度。(4)喷射作业应分段分片依次进行。喷射顺序自上而下;按地形条件和风向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依次进行。(5)喷射时,应控制好水灰比,保持混凝土表面平整,呈湿润光泽,无干斑或滑移流淌现象。(6)喷射机设置在地面平整的地方。四、养护(1)当最后一次喷射的混凝土终凝2h 后,立即喷水养护,每天至少喷水四次。养护时间一般不得少于7d。(2)在终凝后第一次喷水养护时,压力不宜过大,以防止冲坏喷射混凝土防护层表面。(3)气温低于5 时,不得喷水养护。(4)在养生过程中如果发现剥落、外鼓、裂纹、局部潮湿、色泽不均等不良现
14、象,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进行修补,以防后患。3.2.3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流程本工程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周边井数为460口,口径为50mm,沿基坑内侧布置。安装排水总管安装总电箱安装线路及电箱安装高压射水泵井点放线定位开挖至指定标高分段布置排水管冲孔安装埋设井点管填砾与洗井试抽与检查安装抽水设备井点管与总管连接正式投入降水程序3.2.3.1主要施工工艺(1)供电线路的敷设沿开挖基坑外侧的现状地面敷设电力线路,并每20m增设配电箱和预留线路接口。线路的架设高度大于3.0m,采用2级接地保护。(2)排水线路根据场地条件,沿基坑外侧的现状地面敷设排水总管,管径为315PVC排水管,使抽排出的地下水排入市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降水 支护 专项 施工 方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52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