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供电段施工介入人员作业指导书(高速铁路变电工程).doc
《贵阳供电段施工介入人员作业指导书(高速铁路变电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供电段施工介入人员作业指导书(高速铁路变电工程).doc(1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 贵阳供电段施工介入人员作业指导书前 言为保证安全、高效开展贵广、沪昆、白龙等新建铁路的施工介入、验收接管工作,确保设备安全投运。按照供电处、段对新线介入工作的安排,结合贵广、沪昆、白龙等新建铁路施工的实际情况,在汲取以往施工经验的基础上,由段高铁技术科组织技术人员编写了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贵阳供电段施工介入人员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依据2010版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高速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规范标准编写,作为贵广、沪昆、白龙等新建铁路牵引变电工程施工介入作业标准,各介入人员应严格执行。本作业指导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段领导、提
2、前介入人员、中铁电气化局贵广铁路四电工程指挥部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因编写时间仓促,水平有限,错误之处在所难免,请批评指正!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与设计图纸有冲突之处,以设计为准。目录第1章 设备基础3一、施工要领3二、检查标准6第2章 设备构架8一、施工要领8二、检查标准8第3章 避 雷 针10一、施工要领10二、检查标准10第4章 母线构架接地11一、施工要领及检查标准11第5章 设备支架接地15施工要领及检查标准15第6章 主接地网35一、施工要领35二、检查标准36第7章 变压器39一、施工要领39二、检查标准41第8章 互感器44一、施工要领44二、检查标准45第9章 SF6高压断路器
3、46一、施工要领46二、检查标准48第10章 27.5KV真空断路器50一、施工要领50二、检查标准51第11章 110KV-220KV隔离开关54一、施工要领54二、检查标准56第12章 27.5KV隔离开关58一、施工要领58二、检查标准59第13章 GIS组合电器60一、施工要领60二、检查标准63第14章 27.5KVGIS开关柜66一、施工要领66二、检查标准69第15章 避雷器71一、施工要领71二、检查标准72第16章 软母线74一、施工要领74二、检测标准77第17章 硬母线79一、施工要领79二、检查标准84第18章 电缆安装90一、施工要领90二、检查标准98第19章 盘、
4、柜组立及二次回路105一、施工要领105二、检查标准105第20章 户外端子箱109一、施工要领109二、检查标准109第21章 材料检查方法111附录1 交直流电源设计规范112一、基本规定112二、交流所用电114三、直流所用电117附录2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124一、一般规定124二、牵引供电124三、牵引变电126四、供电调度系统130第1章 设备基础一、施工要领1.1.1 基础位置、标高应按照牵引变电所电气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布置设计图进行施工测量。1.1.2 轴线标桩及水准点标高应与土建、房建所采用的一致。1.1.3 基坑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开挖:(1)基坑位置以施工测量的基坑中心桩为准;
5、(2)松软土质和填方地带适当加大坑口,并设置防护措施;(3)坚硬土质地带宜不设外模板,按基础外形尺寸挖坑;(4)经检测符合设计要求的整体坚石地带,宜按杯形基础杯口尺寸或支柱外径加大150300mm 开挖;(5)开挖不设外模板的基础坑时,其形状、尺寸及相对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6)当基础位于尚未沉实的土层上时,应将基础坑底挖至原土表面0.5m 以下,然后夯实并砌筑垫层至基础底面设计标高处;(7)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对开挖基坑底面进行土壤承载力试验。如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1.1.4 基础模板应支设牢固,应能承受混凝土的侧向压力和施工负荷,拼缝应严密不漏浆,内模板外侧、外模板内
6、侧应采取脱模措施及防止基础四周凹凸措施。外模型板的支设应延伸至地面以下100150mm。1.1.5 基础浇筑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应根据施工设计图纸和设备实际情况,提前加工制作预埋管件,支模板或基础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及时复测并置埋固定;(2)基础混凝土施工之前,应向勘察设计单位索取所在地土壤水质酸碱度书面资料,以便正确选用水泥。1.1.6 基础浇筑应符合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的规定:(1)基础浇筑宜选用商品混凝土。现场搅拌混凝土应采用混凝土搅拌机;(2)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采用电动震捣器分层震捣,分层震捣的厚度不宜超过300mm,并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3)承受动力作
7、用的基础,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1.1.7 昼夜平均温度在+5以下和最低温度在3以下的混凝土基础施工要求:(1)搅拌混凝土用的水、砂、石子应保持正温度,必要时应预先加热,水泥不得加热,宜在使用前34天移入室内; (2)基础浇筑后的基础外露部分,应采取保暖措施。如,采用汽暖保温、保温材料覆盖,保持内部温度为正温度,采用培填土方式时,其厚度应超过当地冻土层厚度;(3)混凝土中宜掺添加剂,使混凝土早强、速凝、抗冻,但应进行混凝土掺添加剂的配合比试验;1.1.8 混凝土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养护:(1)混凝土基础浇筑完毕后的12h 内,其外表面应覆盖并浇水养护,在高温有风天气浇筑后23h 内在基础表面浇水养护
8、;(2)浇水养护时间:对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少于7天;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浇水次数应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经常湿润为准;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1.1.9 混凝土基础试块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试块应为边长150mm 的立方体,每组3 块;(2)应采用专用模具制作,捣固应密实、表面应平整;(3)试块与基础应在同等条件下养护28天;(4)牵引变压器、组合电器、断路器基础各取1 组试块;其它基础每个工作班不应少于1 组试块。1.1.10 基础拆模后,应及时检查核实基础地角螺栓、预埋钢板、管孔等尺寸。1.1.11 模板、预埋件或预留孔桩模固定应牢靠。在混凝土浇注前,对木制
9、模板和桩模要浇水润湿,钢制模板要涂刷脱模剂。1.1.12 清除基础垫层上的泥土和杂物,并将预埋螺拴的螺纹部分涂黄油包扎严密。1.1.13 每浇注250300mm厚时要进行一次震捣,震捣时各震点间距不应大于400mm,并应以行列式顺序进行。1.1.14 基础浇制完,其上表面应与模板顶面抹齐抹平,个别不平整处可用1:2.5的水泥砂浆填补。1.1.15 基础的外露表面,在混凝土进入初凝期后要覆盖草袋子养护。气温在+5以上时,要在l2h内进行浇水养生,且应经常保持草袋湿润。1.1.16 在混凝土初凝期内,应及时取出预留孔桩模,且不得损伤基础结构。二、检查标准1.2.1 设备基础位置在轴线上的误差为10
10、mm;标高误差为0-10 mm,外型尺寸误差为0-20mm。1.2.2 地脚螺拴预埋其顶端标高误差为0-20mm;各预埋螺栓位置或间距误差为2mm。1.2.3 变电所设备基础宜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混凝土,在选择配合比时,应有1015的强度储备。1.2.4 填入混凝土中的片石尺寸应大于150mm,但不应大于所在位置基础结构最小尺寸的1/3。片石在填充前要用水冲洗干净。1.2.5 主要设备基础在浇制过程中,应同时制成一组试块,与基础进行同等养护,作为基础抗压强度的依据。1.2.6 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期不应少于7天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当昼夜最低气温在3以下时,应采用
11、冬季施工方法。1.2.7 水泥、砂、石料、钢筋等原材料进场验收,按进场批次进行,其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应与配制混凝土的等级相适应。商品混凝土应有合格试验报告。1.2.8 在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并去得配合比试验报告。1.2.9 基础混凝土浇注前钢筋配设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1.2.10 混凝土基础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构支架及设备安装。不高于地面200mm以上的杯形基础,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并回填夯实,即可进行立杆和二次灌注;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方可进行杆上作业。1.2.11 检查所内土建
12、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如所占面积、房屋面积、墙厚等。1.2.12 SF6全封闭组合电器(GIS)基础质量除符合第5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断路器各单元体基础误差的水平允许偏差0-2mm;相间水平允许偏差0-5mm。(2)断路器单元各组与各相关单元基础在纵横轴线上的允许偏差0-5mm或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3)基础预埋件及预留沟槽管道的位置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并与产品技术文件要求保持一致。(4)GIS基础的整体水平允许偏差0-5mm,特殊情况下,以产品技术文件要求为准。第2章 设备构架一、施工要领2.1.1 钢筋混凝土等径圆杆在运输、存放时,应按工厂规定的支点放置衬垫物,堆放高度不应超过
13、4 层,堆放地点地面应坚实平整且不得积水。2.1.2 起吊宜采用特制的钢丝绳套,正式起吊前应进行试吊。横粱吊到杆顶后,用晃绳引导,使其平稳地放置在杆顶钢板上,用4.0铁线临时绑扎固定。2.1.3 调整及焊接:用小撬棍拨动横粱,使横粱两端置于钢板的中心位置上,对连接角钢进行焊接,质量应符合焊接标准。2.1.4 地线架安装及调整:(1)吊装地线架:地线架吊到杆顶时,应有人扶住,对准螺孔,用螺栓加以固定,然后摘掉吊钩。(2)调整:用线坠测量,使地线架与电杆在一条轴线上,然后再戴上双螺母并分别紧固。2.1.5 爬梯安装及调整:(1)在地面上组装爬梯并注意固定电缆保护管抱箍的安装位置,连接爬梯的螺栓宜由
14、内向外穿;固定抱箍和支撑的螺栓应朝向爬梯一侧,以利于紧固;(2)爬梯吊到杆顶时用4.0铁线将其顶部与杆顶钢板或横梁绑扎固定;抱箍和支撑也临时固定;(3)调整抱箍与支撑的位置,使爬梯平行于电杆,整体无明显弯曲。然后紧固抱箍与支撑的连接螺栓,并对顶部进行焊接,焊接质量应符合要求。6、收尾:横粱、地线架及爬梯安装固定后,把临时绑扎的铁线及遗留杂物清除干净。用钢丝刷子清理焊接处的焊渣,并涂刷防锈漆一道,调合漆两道。二、检查标准2.2.1 钢圈连接的混凝土等径圆杆的焊接:(1)焊缝不得有裂缝、夹渣及气孔,其咬边深度:当钢圈厚度小于或等于10mm 时,不得大于0.5mm;当钢圈厚度大于10mm 时,不得大
15、于1mm。(2)严禁在焊缝内填充焊条或其他金属。(3)加强层应符合规范规定,既钢圈厚度小于10MM时:高度为1.5-2.5,宽度为1-2MM;钢圈厚度大于10MM小于20MM时:高度为23,宽度为23MM;(4)焊接后的等径圆杆其弯曲度不应大于全长的2。2.2.2 组立后的人字型架构,其叉开角度的平分线应垂直平分于两基础中心连线;同一轴线上的人字型构架电杆的叉开角度及中心位置应一致,每组构架的两电杆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爬梯、架空地线架挂环安装方向,顶部“横梁-构架-架空地线架-爬梯”组合节点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在构架未达到承重条件前,不得进行母线安装;构架金属节点部位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接地
16、引下线安装;钢筋混凝土电杆的顶端应封堵严密,外露金属部分应采取防腐处理措施。2.2.3 进线或终端构架在进行预倾斜组立时,其倾斜角度不应大于电杆高度3 ,并保持各组构架电杆杆顶位于同一安装中心线上。2.2.4 混凝土电杆应按批次进行进场验收,其规格、型号、质量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和环形混凝土电杆GB/T 4623的规定。2.2.5 钢结构母线构架和设备支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安装:(1)采用连续梁的钢结构母线构架,构架电杆及母线横梁应位于同一安装中心线上;(2)钢结构母线构架和设备支架结构件的拼装与连接应使用力矩扳手紧固;(3)钢结构设备支架的安装方式应一致、接地线位置应统一;(4)钢结构母线构架横
17、梁的起拱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2.2.6 钢结构电杆及其金属配件等的规格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杆塔长大结构件的弯曲度不应大于1;表面平整光洁,无变形,防腐层良好。2.2.7 横梁及设备托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安装:(1)安装水平、牢固,紧固件齐全,连接螺栓露出螺母不少于3 扣;(2)横梁的弯曲度不大于其全长的5,安装位置及固定方式符合设计要求;(3)连梁角钢或配件与杆顶钢板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密贴;横梁及设备托架应设有明显的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相连接,连接应牢靠;(4)用螺栓连接的结点,其接触面应锉平后作防腐处理,接触应良好。2.2.8 金属结构件(包括横梁、爬梯、地线架及设备托架、支架等)及其附件规格
18、、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表面光洁、无裂纹、毛刺、砂眼、气泡等缺陷,平直无变形,防腐层良好。第3章 避 雷 针一、施工要领3.1.1 避雷针组立前应先将避雷针地中独立接地网及所内主接地网敷设完成,避雷针组立后应立即用引下线将不少于两处与地中独立接地网焊接牢固。3.1.2 避雷针应平直,焊接牢固,焊缝饱满不应有裂缝、气孔、脱焊等缺陷。3.1.3 避雷针节与节的连接:当采用焊接时,焊口应附有两根不小于下节主筋截面的加强钢筋,焊缝应饱满;当采用螺栓连接时,节间应加焊跨接圆钢,圆钢的直径不得小于12mm,紧固件应齐全。避雷针的防腐层应完好。3.1.4 避雷针与基础连接应采用双螺母防松,紧固后应涂黄油防
19、腐。基础表面应用水泥砂浆制作防水帽。3.1.5 避雷针及构架上的照明灯电源线,直埋于地下的应采用保护管进行保护,若采用金属保护管,电缆的金属护层或金属管应接地。不得在避雷针及构架上架设低压线或通信线。二、检查标准3.2.1 避雷针安装应垂直,各节中轴线应在一条垂直线上,倾斜度不应大于3。3.2.2 避雷针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接地:避雷针应设置独立的接地装置,避雷针及其独立接地装置与道路或建筑物出入口等的距离应大于3m;一般情况下和主接地网不连接。3.2.3 避雷针独立接地装置与主接地网的地中距离不应小于3m;当有困难时,在征得设计认可的情况下,该接地装置可与主接地网连接,但避雷针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
20、接点至35kV 及以下设备与主接地网的地下连接点的距离,沿接地体的长度不得小于15m。3.2.4 避雷针的接地方式及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第4章 母线构架接地一、施工要领及检查标准4.1.1 构架、支架的接地线全部由杆顶钢圈上引下,不得使用电杆内筋作接地体。除个别情况外,均以“右手定位原则”确定接地线的安装位置,即以面向作业对象的右侧设置接地线。4.1.2 人字型或A型及H型或型构架的接地线均布置在构架的正面(即爬梯侧),整体杆由杆顶钢圈处直接引下至接地网。4.1.3 进线构架的两侧电杆应分别设接地线,并在距地面500mm处设断线卡;中间构架及终端构架只在爬梯侧设接地线,无断线卡。4.1.
21、4 单杆构架的接地线布置在构架正对电源侧的中心位置,整体杆由杆顶钢圈顺抱箍连接处引下(如图示),接地线与抱箍间用L型圆钢连接,L型圆钢与接地线及抱箍间的搭接长度为6D(D为圆钢直径)。对接杆的接地线由抱箍上直接引下(见图A1),经与电杆的对接钢圈处连接后入地。当单杆构架为转角杆时,整体杆的接地线经抱箍分段连接(见图A2),其上下段应位于同一垂线;对接杆的接地线由抱箍间直接电焊连接即可(见图A3)。4.1.5 带设备托架的单杆构架接地线由托架朝向电源侧的右方M型垫铁前引下,杆顶抱箍处采用直接电焊连接。设备托架除主架与接地线用L 型圆钢连接外,斜撑支架处不做接地连接。图示为整体杆时的布置,当为对接
22、杆时,抱箍上方的接地线取消。4.1.6 圆钢接地线的敷设长度超过其制造长度时,允许采用搭接焊接的方法延长其长度,但应保证焊接后各段圆钢同心。接地线的T型连接,主接地线与分支接地线应相互垂直,分支接地线弯曲半径不应小于2D(直径)。 图WJD1 人字型或A型、H型、型进线构架接地线的布置示意图1接地线;2接地网;3爬梯图WJD2单杆构架接地线的布置示意图A1直线对接杆的接地线由抱箍上直接引下;A2转角时整体杆的接地线在抱箍上分段连接;A3转角时对接杆的接地线在抱箍间连接。1接地线;2“L”型圆钢;3抱箍;4接地网图WJD3单杆构架带设备托架时接地线的布置示意图1抱箍;2接地线;3设备托架;4“L
23、”型圆钢;5“M”型垫铁图WJD4园钢接地线的连接示意图(a) 圆钢的直线连接 (b) 圆钢的T型连接第5章 设备支架接地施工要领及检查标准5.1.1 单杆互感器支架接地线的布置见图WJD5。电缆管敷设在正对互感器二次接线盒的下方,管口末端在电缆沟内的长度为100mm,并与沟内接地母线连接。支架接地线由电杆钢圈处沿电缆抱箍右侧连接部位引下,抱箍与接地线间不做连接。图WJD5单杆互感器支架接地线的布置示意图1互感器;2电缆管;3电缆抱箍;4接地线5.1.2 双杆互感器支架只在设有电缆管的电杆上安装接地线,安装位置与单杆互感器支架相同。图WGD6隔离开关支架接地线布置示意图1隔离开关;2接地线;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阳 供电 施工 介入 人员 作业 指导书 高速铁路 变电 工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50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