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传热选编课件.ppt
《第二章传热选编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传热选编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化工基础ElementaryChemicalEngineering,本章主要内容:,1.主要讨论流体传导传热、对流传热的机理和传热方程式及其应用;,2.冷热流体通过固体间壁进行换热的过程和计算;,3.强化或削弱传热的途径;,4.列管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和性能。,第2章 传 热,2-1 概 述,一.化工生产中的传热过程,传热:就是指由于温度差引起的能量转移,热量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是自然界和工程技术领域中极普遍的一种传递过程。传热现象几乎无处不在。绝大多数化学反应过程都要求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为了使物料达到并保持指定的温度,就要预先对物料进行加热或冷却,并在过程中及时取出放出的热量或补充需要吸收
2、的热量。,化工生产中传热主要运用于:生产中原料的加热、成品的冷却或冷凝。控制化学反应所需要的一定温度范围而采取的加热、冷却或保温。某些稀溶液的加热、蒸发结晶、干燥等操作或某些浓溶液的冷却。生产中热量的合理利用和废热回收,以节省热能。,二.传热的基本方式,根据机理的不同,传热有三种基本方式:传热过程可依靠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同时进行。,1.传导传热 又称热传导,是借助物质的分子或原子振动(非金属)、自由电子的热运动(金属)而与相邻粒子碰撞来传递热量的过程。在同一物体内或紧密相连的不同物体之间,只要存在温度差,热量就会从温度高的部分传至温度低的部位。在静止流体内部以及在作层流运动的流体层中垂直于流
3、动方向上的传热,是凭借流体分子的振动碰撞来实现的,这两类传热过程也应属于传导的范畴。可见,固体和静止流体中的传热以及作层流运动的流体层中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传热均属于传导传热。传导过程的特点是:在传热过程中传热方向上无质点的宏观迁移。,2.对流传热 又称热对流,是流体中质点发生相对位移和混合而引起的热量传递。对流传热只发生在流体中,与流动状况密切相关。,强制对流:,自然对流:,用机械能(泵、风机等)使流体发生 对流而传热。,由于流体各部分温度的不均匀分布,形成 密度的差异,在浮升力的作用下,流体发 生对流而传热。,3.热辐射 热辐射是一种通过电磁波来传递热量的方式。具体地说,物体先将热能转变成辐
4、射能,以电磁波的形式在空中进行传送,当遇到另一个能吸收辐射能的物体时,即被其部分或全部吸收并转变为热能,从而实现传热。根据赫尔波尔兹曼定律:凡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均具有将其本身的能量以电磁波的方式辐射出去同时接受电磁波的能力。物体的辐射能力大致与物体的绝对温度的4次方成正比。通常物体温度大于400时,才会有明显的热辐射传递。热辐射可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这是热辐射与热传导、热对流的主要区别。,换热方式,三.两流体换热的基本方式,1 直接接触式传热,在这类传热中,冷、热流体在传热设备中通过直接混合的方式进行热量交换,又称为混合式传热。优点:方便、有效,设备结构较简单,常用于热气体的水冷
5、或热水的空气冷却。缺点:工艺上必须允许两种流体能够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是冷、热两种流体交替通过同一蓄热室时,即可通过填料将从热流体来的热量,传递给冷流体,达到换热的目的。优点:结构较简单,可耐高温,常用于气体的余热或冷量的利用。缺点:由于填料需要蓄热,所以设备的体积较大,且两种流体交替时难免会有一定程度的混合。通常只能用于气体介质。,2 蓄热式传热,在多数情况下,化工工艺上不允许冷热流体直接接触,故直接接触式传热和蓄热式传热在工业上并不很多,工业上应用最多的是间壁式传热过程。这类换热器的特点是在冷、热两种流体之间用一金属壁(或石墨等导热性能好的非金属壁)隔开,以便使两种流体在不相混合的情况
6、下进行热量传递。这类换热器中以套管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为典型设备。,3 间壁式传热,四.传热中的一些基本物理量和单位,热量Q:是能量的一种形式,J,传热速率 是指单位时间传递的热量,W,传热速率也称为热流量,或热负荷,热流密度q:单位面积上的传热速率,Wm-2,潜热:单位质量的物质在发生相变化时伴随的热量变化J/kg,比定压热容cp:压力恒定时,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1K时所需的热量,JK-1kg-1,显热:,五.稳定传热和不稳定传热,稳定传热:在传热体系中各点的温度只随换热器的位置的变化而变,不随时间而变特点:通过传热表面的传热速率为常量,热通量不一定为常数。,不稳定传热:若传热体系中各点
7、的温度,既随位置的变化,又随时间变化。特点:传热速率、热通量均为变量。通常连续生产多为稳定传热,间歇操作多为不稳定传热。化工过程中连续生产是主要的,因而我们主要讨论稳定传热。,22 传 导 传 热,一.热传导基本方程傅立叶定律,在一个均匀(各部位化学组成物理状态相同)的物体内,如图,t1t2,热量以传导方式沿着单方向n(单向传导)通过物体。取热流方向的微分厚度为d,在d的瞬间内传递的热量为dQ。实验证明,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与温度梯度及导热面积A成正比。,比例系数,称为导热系数。单位:w/mk,傅立叶定律,在稳定导热时,导热量不随时间而改变,即单位时间内的导热量为定值。,引入一个比例系数,将上式
8、变为一个等式,温度梯度,单位为.m-1,表示热流方向温度变化的强度,温度梯度越大,说明在热流方向单位长度上的温度差就越大。,导热系数:,一般,金属的导热系数最大,非金属的固体次之,液体的较小,气体的最小。,(金属)(非金属)(固体)(液体)(气体)(紧密)(疏松),物性之一:是物质导热能力的标志,与物质种类、热力学状态(T、P)有关。物理含义:代表单位温度梯度下的热通量大小,即:当物体两个面(等温面)间温差为1K,厚度为1m时,每经过1m2传热面积所能传导的热量。故物质的越大,导热性能越好。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温度梯度下的传热强度,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固体的导热系数 纯金属的导热系数一般随温度
9、的升高而降低,金属的导热系数大都随纯度的增加而增大。非金属的建筑材料或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随密度增加而增 大,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液体的导热系数 液体中,水的导热系数最大。除水和甘油外,绝大多数液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减小。,气体的导热系数 气体的导热系数很小,不利于导热,但有利于保温。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加大。在相当大的压强范围内,气体的导热系数随压强变化极小 注意:在传热过程中,物质内不同位置的温度可能不相同,因而导热系数也不同,在工程计算中常取导热系数的算术平 均值。,1)单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二.平面壁的稳定热传导,R导热热阻,传导距离越大,传热面积和导热系数越小,传导热
10、阻越大。,:壁面两侧的温度差。,对于稳定传热,导热速率q不随时间而变。,2)多层平壁的稳定热传导,假设一锅炉墙由耐火砖1、保温砖2 和青砖3 构成,层与层之间接触良好,即相接触的两表面具有相同的温度。,推广到n层平壁有:,多层平壁导热是一种串联的导热过程,串联导热过程 的推动力为各分过程温度差之和,即总温度差,总热阻为 各分过程热阻之和,也就是串联电阻叠加原则。,三.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1)单层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圆筒壁导热的特殊性:1、温度沿半径方向而改变2、导热面积(A=2rL)随半径而变,分离变量积分,,(1),在圆筒壁内找一个合理的平均导热面积Am,或与Am对应的平均半径rm,这样圆筒
11、壁的导热速率就可按平壁来处理。,将(1)式分子分母同乘以(r2-r1),式中:为对数平均面积,,对数平均半径,若筒壁较薄,,,Am和rm可用算术平均值代替,误差不超过4%,在工程上是允许的。,2)多层圆筒壁的稳定热传导,多层圆筒壁的传热,可以看成是各单层壁串联进行的热量传递。,对第1层:,对1-n层:,2-3 对 流 传 热,23.1 对流传热过程分析,上图表示垂直放置的列管式热交换器中一根管的节点剖面示意图。,:传热边界层厚度 b:层流内层 f:虚拟厚度,热量从热流体通过固体传热壁面传给冷流体,这种传热过程称为给热。,它分三个阶段:(1)热量自热流体传到固体壁面的一侧(2)从壁面的一侧传到另
12、一侧;(3)从壁面的一侧传到冷流体。,该层中温差较大,即 温度梯度较大。通过实验测定:b内的温度变化占一侧流体温度变化的90%以上。所以对传热速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层流内层以外的过渡区,流体质点的运动开始出现混合,但仍有温度梯度存在,是热传导和热对流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湍流主体内,流体质点剧烈混合,可认为无传热阻力,温度梯度已消失。由上所述,对流传热是层流内层的传导传热和层流内层以外的对流传热的总称。,在靠近壁面有一厚度为b的层流内层,层内相邻层间没有流体的宏观运动。在垂直于流动方向上不存在热对流,该方向上的热传递仅为流 体的热传导。,对流传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为了便于处理,把对流传热看作相当
13、于通过厚度为的传热边界层的热传导过程(将温度梯度有显著变化的区域称为传热边界层),这一传热边界层称为有效膜。有效膜中包括了真实的层流内层的厚度b和与层流内层外的与其热阻相当的虚拟厚度f。=bf,即把层流内层之外的热阻折合成的厚度f。必须指出:f是不存在的,它完全是为了处理问题的方便而假设的。即:有效膜是虚拟的,而层流内层是真实存在的。,23.2牛顿冷却定律,把流体对流传热过程看作是通过传热边界层(即有效膜)的传导传热,可以把复杂的对流传热用理论上较为成熟的热传导原理来处理。,对流传热基本方程,也称牛顿冷却定律,当壁面向冷流体给热时,实际上传热边界层的厚度不能测定,因为包括虚拟的厚度f。令=/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 传热 选编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8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