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完整版).doc
《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完整版).doc(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完整版)【关键词】肝硬化; 腹水; 诊断; 治疗; 指南一、概述腹水(ascites)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肝硬化自然病程进展的重要标志,一旦出现腹水,1年病死率约15%,5年病死率为44%85%1-2。因此,腹水的防治一直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难点和研究的热点问题。2001年4月,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制订了临床指南:成人肝硬化腹水的治疗(2001)。2004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制订了成人肝硬化腹水处理指南,并于2009年和2012年进行了更新。2006年英国肝病学会也制订了腹水管理指南,2010年欧洲肝病学会(EASL)发
2、表了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和肝肾综合征处理临床实践指南。1996、2013年国际腹水俱乐部(ICA)制定了腹水管理共识3-6。国内也先后制订过一些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专家共识等。为帮助临床医生在肝硬化腹水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诊疗和预防工作中做出合理决策,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肝病、消化、感染、药学和统计等领域的专家编写了本指南。本指南不是强制性标准,不可能包括或解决肝硬化腹水诊治中的所有临床问题。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可以本指南为参考,充分了解病情,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订全面、合理的个体化诊疗方案。本指南中提及的证据和推荐意见基本按照GRADE系统进行分级
3、,见表1。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 mL时,称为腹水。腹水是多种疾病的表现,根据引起腹水的原因可分为肝源性、癌性、心源性、血管源性(静脉阻塞或狭窄)、肾源性、营养不良性和结核性等7。本指南主要介绍肝源性腹水中由肝硬化引起的腹水。表1 推荐意见的证据等级和推荐强度等级二、肝硬化腹水(一)发病机制肝硬化时腹水的形成常是几个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门静脉高压是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始动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失衡及低蛋白血症也在腹水的形成中发挥了作用。1.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肝硬化导致肝内血管变形、阻塞,门静脉血回流受阻,门静脉
4、系统血管内压增高,毛细血管静脉端静水压增高,水分漏入腹腔。当门静脉压力小于12 mm Hg(1 mm Hg=0.133 kPa)时,很少形成腹水。研究表明断流术后腹水发生率远高于门体静脉分流术。2.RAAS活性增强:门静脉高压引起脾脏和全身循环改变致使RAAS活性增强,导致钠水潴留,是腹水形成与不易消退的主要原因。3.其他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增多或活性增强:肝硬化时,其他血管活性物质如心房肽、前列腺素、血管活性肽等分泌增多及活性增强,使脾脏小动脉广泛扩张,促使静脉流入量增加,同时引起小肠毛细血管压力增大和淋巴流量增加,可产生钠潴留效应。4.低白蛋白血症:肝硬化时,白蛋白合成功能明显降低,引起血浆胶
5、体渗透压降低,促使液体从血浆中漏入腹腔,形成腹水。5.淋巴回流受阻:肝硬化时,肝内血管阻塞,肝淋巴液生成增多,当回流的淋巴液超过胸导管的引流能力时,可引起腹水。如有乳糜管梗阻及破裂,形成乳糜性腹水。(二)诊断、评估、分级与分型1.腹水的诊断:(1)症状和体征。肝硬化患者近期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或原有症状加重,或新近出现腹胀、双下肢水肿、少尿等表现。查体见腹壁静脉曲张及腹部膨隆等。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患者腹腔内液体大于1 000 mL8,若阴性则不能排除腹水。(2)影像学检查。最常用的是腹部超声,简单、无创、价廉。超声可以确定有无腹水及腹水量,初步判断来源、位置(肠间隙、下腹部等)及作为穿刺定位。
6、其次包括腹部CT和MR检查。2.腹水的评估:诊断腹水后要对腹水的性质和量以及是否合并SBP进行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腹部影像学检查及诊断性腹腔穿刺。(1)腹腔穿刺:腹腔穿刺抽取适量腹水是操作简单、安全的措施。通过腹水理化性质、微生物学和细胞学等分析,可明确腹水性质,早期发现潜在的感染。腹腔穿刺术的禁忌证较少,应由培训后的医生进行操作。腹腔穿刺术的并发症有腹壁血肿,穿刺点液体漏出、肠穿孔等。(2)腹水实验室检查和分析:腹水实验室检查内容,见表2。表2 腹水实验室检查内容腹水外观可无色透明、浑浊、脓性、血性、乳糜样等。腹水实验室常规检查包括细胞计数、分类、白蛋白、总蛋白定量等。腹水
7、细胞计数及分类是腹水检测的首要指标,无并发症的肝硬化腹水细胞总数小于500106L-1。如腹水的中性粒细胞(PMN)计数大于250106L-1,即使患者无任何症状,也应考虑SBP。此时PMN比例大于腹水白细胞总数50%,并发结核性腹膜炎或肿瘤则以淋巴细胞增高为主。腹水细菌培养阳性率较低,一般为20%40%。为了提高阳性率,应以血培养瓶在床旁取得腹水立即注入1020 mL。不可先沉淀腹水,以沉淀物培养,这会增加PMN吞噬细菌的机会,反而不易得到阳性结果。如已明确是肝硬化腹水,且考虑为单纯性的,只需对首次样本进行常规检查。若患者有发热、腹部疼痛、不明原因的肝性脑病等,临床怀疑腹腔感染时可使用血培养
8、瓶在床旁行腹水细菌培养和厌氧菌培养,应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之前留取标本,立刻送检,严格无菌操作,以免污染。(3)腹水的常见病因:肝硬化是引起腹水的最主要原因,其他肝外疾病约占15%,其中最常见的是恶性肿瘤、结核性腹膜炎、慢性心力衰竭或肾病综合征等。部分腹水患者有2个或以上的病因。肝硬化引起的腹水常通过腹水实验室检查判断漏出液或渗出液,以及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判断是门静脉高压性或非门静脉高压性腹水。SAAG即血清白蛋白与同日内测得的腹水白蛋白之间的差值(SAAG=血清白蛋白-腹水白蛋白)。腹水中的清蛋白含量可体现腹水的渗透压,其与血清白蛋白含量之差可间接反映血清与腹水的渗透压差,可间接
9、判断腹水是否因为门静脉压力增高而引起9。SAAG与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SAAG越高,门静脉压就越高10。SAAG11 g/L的腹水为门静脉高压性,常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高压性腹水11。SAAG11 g/L的腹水多为非门静脉高压性,病因包括腹腔恶性肿瘤、结核性腹膜炎、胰源性腹水等。在美国引起腹水的主要原因是肝硬化(约85%)、腹腔恶性肿瘤(约7%)、心力衰竭(约3%)和其他少见原因如结核性腹膜炎、肾病等12。以腹水为主要表现就诊时可利用SAAG结合腹水总蛋白判断常见的主要原因,见表313。表3 腹水的原因与SAAG、腹水总蛋白的相关性3.腹水的分级与分型:临床上根据腹水的量可分为1级(少量)
10、、2级(中量)和3级(大量)。1级(少量)腹水:只有通过超声检查才能发现的腹水,患者一般无腹胀的表现,查体移动性浊音阴性;超声检查显示腹水位于各个间隙,深度小于3 cm。2级(中量)腹水:患者常有中度腹胀和对称性腹部隆起,查体移动性浊音阴/阳性;超声检查显示腹水淹没肠管,但尚未跨过中腹,深度310 cm。3级(大量)腹水:患者腹胀明显,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可有腹部膨隆甚至脐疝形成;超声检查显示腹水占据全腹腔,中腹部被腹水填满,深度大于10 cm。根据腹水量、对利尿药物治疗应答反应、肾功能及伴随全身疾病的情况,临床上大致可将腹水分为普通型肝硬化腹水和顽固(难治)型肝硬化腹水。2012年AASLD
11、推荐的顽固型腹水诊断标准4:(1)限盐(46 g/d)及强化利尿药物(螺内酯400 mg/d、呋塞米160 mg/d)治疗至少1周或治疗性放腹水(每次大于5 000 mL),腹水无治疗应答反应(4 d内体质量平均下降小于0.8 kg/d,尿钠排泄少于50 mEq/d;或已经控制的腹水4周内复发,腹水增加至少1级)。(2)出现难控制的利尿药物相关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如急、慢性肾损伤,难控制的电解质紊乱,男性乳房肿大、胀痛等。临床上仅以对利尿药物的治疗反应作为顽固型腹水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论。2014年国内学者报告了肝硬化顽固型腹水的参考诊断标准14:(1)较大剂量利尿药物(螺内酯160 mg/d、呋塞
12、米80 mg/d)治疗至少1周或间断治疗性放腹水(每次4 0005 000 mL)联合白蛋白2040 g/(次d)治疗2周腹水无治疗应答反应;(2)出现难控制的利尿药物相关并发症或不良反应。(三)腹水的治疗一般情况下,临床上根据腹水的量及伴随疾病确定患者是否需要住院治疗。1级腹水:多数患者无症状,伴肝硬化其他并发症少,对利尿药物治疗敏感,可门诊治疗,并应督促患者定期门诊随访。2级腹水:大多数患者有症状,常伴肝硬化其他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3级腹水:必须住院治疗(图1)。1.肝硬化腹水治疗的原则:(1)治疗目标为腹水消失或基本控制,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2)一线治疗,包括:
13、病因治疗;合理限盐(46 g/d)及应用利尿药物螺内酯和(或)呋塞米;避免应用肾毒性药物。(3)二线治疗,包括:合理应用缩血管活性药物和其他利尿药物,如特利加压素、盐酸米多君及托伐普坦等;大量放腹水及补充人血白蛋白;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停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及扩血管活性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4)三线治疗,包括:肝移植;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或肾脏替代治疗;腹腔-引流泵或腹腔静脉Denver分流。2.利尿剂和其他相关药物:利尿药物是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主要方法,常用的利尿药物种类有醛固酮拮抗剂、袢利尿剂及血管加压素2型
14、(V2)受体拮抗剂等。(1)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是临床最广泛应用的醛固酮拮抗剂,其次为依普利酮(eplerenon)等。肝硬化腹水患者钠、水潴留的主要原因是肾脏近、远曲肾小管钠重吸收增加。螺内酯为醛固酮的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阻断Na-K和Na-H交换,导致水钠排泄增多。推荐螺内酯起始剂量为4080 mg/d,以35 d阶梯式递增剂量,常规用量上限为100 mg/d。最大剂量不超过400 mg/d。不良反应:高钾血症、男性乳房发育胀痛、女性月经失调、行走不协调等。依普利酮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缺少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报道。图1 肝硬化腹水治疗流程(2)袢利尿剂:呋
15、塞米(furosemide)是最常用的袢利尿剂,其他有托拉塞米(torasemide)等。呋塞米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剂量加大,利尿效果明显增强,且药物剂量范围较大。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髓袢升支粗段与Na+、Cl-配对转运有关的Na+-K+ATP酶,从而抑制NaCl的主动重吸收,导致水钠排泄增多。肝硬化患者口服呋塞米的生物利用度较好,静脉效果优于口服。对于肝硬化腹水复发及顽固型腹水患者,袢利尿剂联合螺内酯的疗效与安全性优于单用螺内酯。呋塞米推荐起始剂量为2040 mg/d,35 d可递增为2040 mg,呋塞米常规用量上限为80 mg/d,每天最大剂量可达160 mg15。不良反应:体位性
16、低血压、低钾、低钠、心律失常等。(3)高度选择性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血管加压素V2受体主要介导血管加压素激活集合管水通道蛋白(aquaporin-2),导致水重吸收增加。V2受体拮抗剂可以竞争性结合位于肾脏集合管主细胞上的V2受体,减少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改善肝硬化腹水、稀释性低钠血症及周围组织水肿,且该药几乎不影响心脏、肾脏功能。V2拮抗剂可能成为治疗肝硬化腹水特别是伴低钠血症者的新方法。这类药物包括托伐普坦(tolvaptan)、利伐普坦(lixivaptan)等。托伐普坦对肝硬化腹水和(或)伴低钠血症患者、终末期肝病患者合并腹水或顽固型腹水均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14、16。短期
17、(30 d内)应用托伐普坦治疗肝硬化腹水和(或)伴低钠血症患者安全、有效,且血钠纠正患者其生存率显著提高17。开始一般15 mg/d,根据服药后8、24 h血钠浓度与尿量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60 mg/d,最低剂量为3.75 mg/d,一般连续应用不超过30 d。禁忌证为低血容量低钠血症。不良反应:口渴、高钠血症、肾功能衰竭等,需密切监测血钠及肝、肾功能18。(4)其他类利尿药物:噻嗪类利尿药。氢氯噻嗪是最常用的噻嗪类利尿药,通过抑制近曲小管、肾小管髓袢升支对Na+、Cl-的重吸收,促进Na+、Cl-、K+的排泄。常用量口服每次2550 mg,每天12次。噻嗪类利尿剂可引起糖代谢紊乱与胰岛素抵
18、抗,可增加糖尿病的发生,因此,肝硬化腹水患者不建议长期应用。不良反应与呋塞米相似。盐酸阿米洛利(amiloride)和氨苯喋啶。系保钾利尿药,与噻嗪类或袢利尿剂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如果螺内酯不能耐受,可用阿米洛利替代治疗,1040 mg/d。由于该药价格较贵且疗效较螺内酯差,临床应用很少。(5)收缩血管活性药物:特利加压素。内脏血管扩张是肝硬化腹水,特别是顽固型腹水或大量放腹水后发生循环功能障碍的关键因素19。在大量腹腔放液后给予特利加压素(612 mg/d)联合人血白蛋白1 g/(kgd)可以有效预防大量放腹水后循环功能障碍及肝肾综合征(HRS)20。特利加压素联合人血白蛋白与单用人血白蛋白比
19、较,1型HRS及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的肾功能有明显改善,可用于肝硬化患者顽固型腹水和HRS的治疗21。特利加压素禁忌证为孕妇及未控制的高血压;相对禁忌证包括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等。不良反应为腹部绞痛、大便次数增多、头痛和动脉压增高等。特利加压素不良反应与剂量及静脉滴注速度有关。用法:每次12 mg,每12小时1次静脉缓慢推注(至少15 min)或持续静脉滴注,有治疗应答反应则持续应用57 d;如果无反应,每次12 mg,每6小时1次静脉缓慢推注或持续静脉滴注,有反应则持续应用57 d。停药后病情反复,可再重复同样剂量。如果无反应,可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为12 mg/d。盐酸米多君(midodrin
20、e)。为1受体激动剂,常用于治疗低血压,可增加肝硬化顽固型腹水患者24 h尿量和钠排泄,对非氮质血症肝硬化腹水患者具有较好疗效22。用法:12.5 mg,每天3次,口服。国内缺乏应用盐酸米多君的经验及数据。血管活性药物治疗应答反应指标23:完全应答:72 h内血肌酐(SCr)降低至基线值0.3 mg/dL(26.5mol/L)以下或较用药前下降50%以上。部分应答:72 h内急性肾损伤(AKI)分期下降及SCr降低至大于或等于基线值0.3 mg/dL或较用药前下降大于25%。无应答:AKI无恢复。3.利尿药物及剂量选择:肝硬化腹水患者呋塞米、螺内酯的应用剂量及疗程均缺乏随机对照研究24。因此,
21、临床如何选择利尿药物及剂量仍以经验性为主。(1)1级腹水或初发腹水:单独给予螺内酯,推荐起始剂量为4080 mg/d,每天12次,口服,若疗效不佳时,35 d递增40 mg或联合呋塞米。螺内酯常规用量上限为100 mg/d,最大剂量为400 mg/d。呋塞米推荐起始剂量为2040 mg/d,35 d可递增2040 mg;呋塞米常规用量上限为80 mg/d,最大剂量为160 mg/d。(2)2/3级腹水或复发性腹水:螺内酯联合呋塞米疗效明显高于螺内酯序贯或剂量递增,且髙钾血症发生率显著降低25。因此,推荐螺内酯与呋塞米起始联合使用,初始剂量:螺内酯80 mg/d,呋塞米40 mg/d,35 d可
22、递增螺内酯与呋塞米的剂量,至达最大剂量。(3)何时应用V2拮抗剂:对于1级腹水患者不推荐应用托伐普坦,对于2/3级腹水、复发性腹水患者,当常规利尿药物(呋塞米40 mg/d、螺内酯80 mg/d)治疗应答差者,可应用托伐普坦26。利尿药物相关并发症大多出现在治疗1周内,因此建议在用药3 d内监测SCr、血钠、K+浓度。监测随机尿钠/钾,可评估利尿药物的治疗应答反应27,如果尿钠/钾大于1或尿钠排泄大于50 mEq/d,提示利尿药物治疗有应答反应。4.利尿药物的配伍禁忌:肝硬化腹水患者的慎用药物包括:NSAIDs,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可致肾脏前列素合成从而减少肾血流灌注,增加出现急性肾衰竭、低
23、钠血症等风险,多个指南均建议这些药物慎用于肝硬化腹水患者3-4,28;ACEI和ARB类药物可引起血压降低,肾功能损伤29;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单用或与氨苄西林、美洛西林、头孢菌素类等抗菌药物联用均可增加肾毒性;造影剂有可能加重肾功能异常患者肾脏损伤的风险30。5.利尿药物治疗应答反应评估和停药时机:(1)利尿药物治疗应答反应的评估14,31:利尿药物治疗应答反应(显效、有效及无效)包括24 h尿量、下肢水肿及腹围3个主要指标综合评估:24 h尿量。显效:较治疗前增加大于1 000 mL;有效:较治疗前增加5001 000 mL;无效:较治疗前增加小于500 mL。下肢水肿。选择双足中水肿程度较
24、重一侧,检查部位选择胫骨嵴或足背。显效:完全看不到压痕为无水肿。有效:可见压痕为轻度水肿;无效:明显压痕为重度水肿。腹围。平卧以脐的位置水平绕腹一周测定腹围。显效:治疗后腹围减少2 cm以上;有效:腹围减少02 cm;无效:无减少或增加。(2)腹水治疗无应答反应:4 d内体质量平均下降小于0.8 kg/d,尿钠排泄少于50 mEq/d;或已经控制的腹水4周内复发,腹水增加至少1级;出现难控制的利尿药物相关并发症或不良反应。(3)利尿药物何时停药:理论上讲,肝硬化腹水患者利尿药物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以避免腹水反复发生,特别是Child B/C级肝硬化患者。HRS时停用利尿药物仍存在争议,迄今,没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肝硬化 腹水 相关 并发症 诊疗 指南 完整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8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