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棉花害虫课件.pptx
《第十章-棉花害虫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棉花害虫课件.pptx(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棉花害虫,世界棉花害虫已记载 1300 余种,我国有棉花害虫 30 0 多种。每年为害损失通常在 15%以上。我国棉田常见的害虫约 30 种,分为苗期害虫和蕾铃期 害虫:苗期害虫从播种到现蕾前。为害种子和幼苗根部种蝇、金针虫、蛴螬等;咬断嫩茎和咬食叶片地老虎、蜗牛、蛞蝓等;刺吸汁液蚜虫、棉盲蝽、蓟马、棉叶螨等。为害 后造成叶片卷缩、变色及棉株畸形等症状。,2/53,20424,第一节,棉,蚜,蕾铃期害虫从现蕾到收花期。刺吸嫩头、嫩叶和蕾铃棉盲蝽;刺吸叶片汁液棉叶螨和棉叶蝉等;蛀食蕾铃棉铃虫、红铃虫、金刚钻、玉 米螟等,后两者还钻蛀嫩茎和叶柄;蛀食棉茎棉茎木蠹蛾;食叶棉小造桥虫、棉大卷叶
2、螟、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蝗、负蝗、数种灯蛾、蓑蛾 等。为害后造成叶片变色、脱落、破叶、卷叶、枯头(茎)、落花、落蕾、落铃、棉铃僵瓣 和烂桃等。,3/53,20424,第一节,棉,蚜,第一节 棉蚜,20424,第,一节棉蚜5/53,一、概述,属同翅目,蚜科,俗称腻虫、蜜 虫、油虫等。,1、分布我国以北方一熟棉区为害最重,长江流域两熟套作棉 区为害较轻。2、为害(1)直接为害成若虫嫩头、叶背吸汁“龙头”和卷叶根系发 育不良生长停滞推迟现蕾、开花和吐絮。(2)间接为害1)感病棉蚜分泌蜜露,招引霉菌寄生,阻碍叶片正常的光合 和生理作用。2)传毒传播蔬菜、油料、烟草等作物的病毒病。,6/53,2042
3、4,第一节,棉,蚜,3、寄主范围多食性害虫。全世界已知寄主植物 74 科 285 种,我国有 113 种。越冬寄主(第 1 寄主、终宿主)花椒、鼠 李、石榴和木槿等木本植物,夏枯草和车前草 等草本植物;侨居寄主(第 2 寄主、夏寄主)包括锦葵 科的棉花、洋麻等,葫芦科的西瓜、南瓜等以 及豆科和菊科等多种植物,其中以棉花和瓜类 为最重要的寄主。,7/53,20424,第一节,棉,蚜,二、发Th经过与特点1、发生经过,有性卵越冬,干母,无翅有性雌蚜 有翅雄蚜干雌,无翅雄性母蚜无翅胎生雌蚜有翅雌性母蚜有翅胎生雌蚜,8/53,20424,第一节,棉,蚜,2、发Th特点(1)两性生殖、孤雌生殖世代交替(
4、异 态交替)。(在华南和云南宾川、潞江等部分地区为不 全周期型,终年营孤雌胎生繁殖,以成、若蚜在越冬寄主上 过冬)(2)蚜型(3)转主寄生(4)繁殖快夏天 5 天左右/代,6070 头/雌。(辽河流域棉区一年发生 1020 代,黄河流域、长江 流域和华南棉区可发生 2030 代),9/53,20424,第一节,棉,蚜,三、发Th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气候条件最适 17.624,RH70 以下。2、栽培方式和播种期二熟套作棉田和一熟迟播棉田一熟棉田(早播早出 苗,棉蚜迁入早);套种的棉苗空茬棉;营养钵培植棉轻。3、品种棉叶多短毛毛少;单宁含量高含量低。20424第一节棉蚜10/53,20424第一
5、节棉蚜11/53,4、天敌我国已记载的达 213 种。主要寄生性天敌:体内棉蚜茧蜂和印度蚜茧蜂;体外内亚波利斯异绒螨和无视异绒螨。主要捕食性天敌:七星瓢虫、龟纹瓢虫、黑襟毛瓢虫、中华草蛉、大 草蛉、微小花蝽、华姬猎蝽、四条小食蚜蝇、草间 小黑蛛等。寄生真菌蚜霉菌。5、伏蚜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北方棉区:5-6 月份苗蚜;7-8 月份伏蚜,。,第一节棉蚜12/53,四、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加强棉花保健栽培措施,增强抗蚜能力。A、间作套种B、培育抗性品种“中植 372”、陕棉 3850、陕棉 4 号等叶背茸毛较长,阻碍棉蚜为害。C、营养钵移栽避开 3 叶期,为害迟且轻。D、拔除有蚜苗直播棉田结合
6、间苗、定苗,拔除有蚜苗,带出田外集,中深埋1或8沤4肥24。,蚜13/53,2)种植诱集带于 3/下4/上棉花播种前,每隔 10 行棉花种 1 行甘蓝型冬油菜,以其上的蚜虫招引天敌控 制棉蚜,6 月下旬气温升高后,铲除开始枯 萎油菜作饲料或作绿肥(注意防油菜地老虎)。2、化学防治1)药剂拌种70%吡虫啉拌种剂 3042g 或 3%克百威颗粒剂 1.52.0kg 与棉籽 6kg 拌种;在播种时按 3%克百威颗粒剂 22.530kg/hm2,的用量,将药剂施于播种沟内,然后覆土。,(残1效8期42可4,达 1 个月第以一节上棉),20424,第一节棉蚜,14/53,2)根施,3%克百威颗粒剂 30
7、kg/hm2,均匀拌入适量 细土,开沟穴施于棉苗根侧,或在移栽时撒 于营养钵下面。3)滴心40%氧化乐果乳油 150ml/hm2,对水 152 2.5L,每株滴药液 35 滴。将手动喷雾器喷头 用纱布裹紧,轻压手柄,即可滴出。4)涂茎40%氧化乐果乳油 1 份,缓释剂(聚乙烯 醇)0.1 份,水 57 份,配制成涂茎剂。涂茎 时将药液横涂在棉苗红绿交界处。(持效期 可达 1520d),棉蚜15/53,5)喷雾,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 30004000 倍液;48%乐斯本乳油、50%敌敌畏乳油15002000 倍液;40 氧化乐果乳油、50%水胺硫磷
8、乳油 10001500倍液;20%灭多威乳油、35%硫丹乳油 1500 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5%三氟氯氰乳油 2000300 0 倍液。6)薰蒸防治伏蚜薰蒸,晴天撒施。80%敌敌畏乳油 1.5L/hm2,加水稀释,喷拌 112.5,150kg18过4筛2的4细土或麦糠第一。节,第二节朱砂叶螨,20424,1,7/53,一、概述,我国为害棉花朱砂叶螨、截形叶螨、二斑叶螨、土耳其斯坦叶螨、敦煌 叶螨等。过去统称为棉花红蜘蛛,均属蛛形纲,蜱螨亚纲,真螨目,叶螨科。长江流域棉区的优势种是 朱砂叶螨,也有截形叶螨,后者在西北棉区出现的,频第一率节较棉高蚜。,1、分布世界性害螨,国内各棉区均有
9、分布。2、寄主我国有 32 科 113 种植物。主要寄主作物棉花、玉米、高粱、小麦、苕子、大豆、芝麻、茄子等。3、为害成、若、幼螨叶背吸汁红叶垮秆、状如 火烧减产甚至无收。,18/53,20424,第一节,棉,蚜,二、Th活史和习性1、Th活史1)代数南方棉区 20 代以上/年;长江流域约 1418 代/年;江苏南通棉区一年发生 18 代左右。2)越冬虫态:以雌成螨及其他虫态。场所:在蚕豆、绿肥、杂草上、土缝内、棉田枯枝落叶下及桑、槐树皮裂缝内越冬。,19/53,20424,第一节,棉,蚜,3)发Th经过,雌成螨及其他虫态在 蚕豆、绿肥、杂草上越冬,2/下3/上(5 日平均温度 57),繁殖
10、15 代左右为害期 5 个月以上,活动为害(越冬场所),为害棉花繁殖 2 代左右棉花出土,20/53,20424,第一节,棉,蚜,2、习性1)繁殖孤生殖;有性生殖:5:1,为主要繁 殖方式。2)个体生长卵幼螨若螨成螨;卵幼螨第 1 若螨第 2 若螨成螨。寿命。3)迁移爬行、吐丝、风水传播;田边向田中蔓延、植株下部向上部蔓延。,21/53,20424,第一节,棉,蚜,4)产卵,22/53,20424,第一节,棉,蚜,部位:叶背。数量:日产卵量以日均 30 最高,每天可产卵 320粒,平均 68 粒,一生平均 120 粒左右。5)吐丝结网保护身体。药剂不易透过网。3、发育温度上限温度:42;发育历
11、期最短:26 左右;产卵前期:26311.5d;,203d 左右。,三、发Th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气候因子(决定因子)58 月份降雨量,78 月份的南洋风。干旱并具备一定的风力是其繁殖和扩散最有利的条 件。暴风雨连带泥水的冲刷和粘附,常使朱砂叶螨的死 亡率增大。总之,久旱逢雨,转轻,久雨逢旱,转重。高温干旱少雨大发生。“天热少雨发生快,南洋风起棉叶红”,正好反映了 朱砂叶螨在高温条件下借风力猖獗蔓延的情景。2、寄主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朱砂叶螨的螨源主要来自杂草寄主。,23/53,20424,第一节棉,蚜,3、耕作制度前茬蚕豆田油菜田、豆麦夹种田纯麦田;玉米、棉花夹种田纯棉田;重茬棉田冬季不耕翻
12、,套作蚕豆耕翻纯麦田稻 棉轮作田;棉田间作、邻作豆类、瓜类、芝麻等作物重。4、施肥水平和棉株长势施肥水平高施肥水平差(螨量少 75%80%)。5、天敌捕食性天敌深刻点食螨瓢虫、塔六点蓟马、微小花蝽、中华草蛉、黑襟毛瓢虫、草间小黑蛛和拟,长刺腿钝绥螨等。20424,24/53,第一节,棉,蚜,20424第一节棉蚜25/53,四、防治方法1、防治策略采取压前(期)控后(期)的策略:压早春寄主上的螨量,控制棉花苗期为害;压棉花苗期螨量,控制后期为害;棉花与玉米间作田,压玉米上螨量,控制转移到棉花上为害。在棉田防治应加强螨情侦察,以挑治为主,辅以普治,将棉叶螨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和 局部田块,以Th绝
13、78 月份大面积蔓延成灾,。,2、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进行轮作;(2)清洁棉田,冬春结合积肥铲除田内、外杂草;(3)两熟套作连茬棉田秋季耕翻后播麦;(4)棉田零星发现为害,人工摘除螨叶;(5)棉花与玉米间作田,花蕾期打去玉米下部几片老叶,携出田外销毁或沤肥;(6)结合棉田管理,高温季节采取大水沟灌抗旱,以及对受害田增施速效肥料,以促进棉株生长发 育,增强抗螨能力。,26/53,20424,第一节,棉,蚜,2)化学防治采取发现 1 株打 1 圈,发现 1 点打 1 片的办法,将害螨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药剂可用:每 hm2,27/53,20424,第一节,棉,蚜,20 三氯杀螨醇乳油 112
14、5ml;15%哒螨酮乳油 7501125ml;20%双甲脒乳油 7501125ml;1.8%阿维菌素乳油 450600ml;2.5%联苯菊酯乳油 450600ml;20%甲氰菊酯乳油 450600ml;73%克螨特乳油 600900ml;,5%尼索朗乳油 9001500ml。,上述农药均对水 1125L 喷雾。,第三节绿盲蝽和中黑盲蝽,20424,第一节棉蚜,29/53,。,属半翅目,盲蝽科一、主要种类绿盲蝽中黑盲蝽苜蓿盲蝽三点苜蓿盲蝽牧草盲蝽,20424第一节棉蚜30/53,二、为害1、为害分布严重发生:江苏、河北、河南和山东;中等发生:安徽、湖北、山西、陕西;轻发生:江西、湖南、新疆。2、
15、取食范围多食性害虫。绿盲蝽:寄主植物有 38 科 147 种,主要有棉花、苜 蓿、葎草、大麻、蓖麻、艾蒿、苕子、胡萝卜、绿豆、蚕豆、茼蒿、枣、播娘蒿、马铃薯、向日葵、薄荷、花 生、石榴、苹果、桃、木槿、海棠、杨、柳、桑,槐等。中黑盲蝽:寄主植物有 32 科 116 种,棉花、苜蓿、小麦、蚕豆、野胡萝卜、金叶马兰、加拿大蓬、艾蒿、女菀、蓖麻、大豆、地肤、繁缕、向日葵等。,3、为害表现,1)嫩头(子叶期):棉花子叶期生长点受害变成褐色,干 枯脱落,只留下肥厚的子叶,群众称为“公棉花”或“无头苗”,危害严重的可导致棉苗死亡;棉苗稍大以后嫩头被害,主 茎死亡,形成多头棉花,群众称为“破头苗”或“扫帚菜
16、”。2)叶:嫩叶被害,起初呈现黑色小点,随着叶的展开长大,,被害处由小孔变成大洞,造成烂叶,群众称为“破叶疯”。,3)蕾:是棉盲蝽最喜欢危害的部分。荞麦粒大小的蕾被害,后,由黄褐色变黑,23 天后即脱落;大蕾被害后,出现一个个小褐点,蕾冠变黄,花药变色,但一般不脱落。,4)花:花未开放前被害,花瓣和柱头呈现黑褐色斑,能正,常开放呈黑心花。,5)铃:幼铃被害后,轻者出现黑褐色水渍状斑;重者铃上,布满褐色斑点,不久僵化脱落,或长大后变成僵瓣畸形,产量一般减产 2030%,严重的达 4050%。,绿盲蝽:生长点,顶芽,边心(嫩叶)、花蕾和幼铃;,中黑肓蝽:花蕾和幼铃等繁殖器官,几乎不为害营养器官,,
17、尤其是在花铃期,对幼铃的为害所造成的损失远重于绿盲蝽。20424第一节棉蚜31/53,32/53,三、世代及Th物学特点1、越冬,虫态:两种盲蝽均以卵越冬。场所:绿盲蝽主要产在杞柳、苕子、苜蓿、蚕豆等寄主 组织中,少数产在棉株枝条断面的栅状组织和枯铃壳内(无 效卵)江苏中黑盲蝽主要产在棉花的叶柄和叶脉内棉田土表,越冬,产于其他寄主的越冬卵较少江苏2、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故绿盲蝽越冬卵的发育较早,以后各代的发生时期亦比中黑,盲蝽早半旬到 1 旬。,3、发Th世代江浙一1带8年4发24生绿盲蝽 5 代第,一中节 黑棉盲蝽蚜 45 代。,33/53,20424,第一节,棉,蚜,3、各代主要寄主植
18、物表两种盲蝽蟓各代主要寄主植,4、主害代和Th育期绿盲蝽:6/中7/上虫口密度最高,主害代为 23代,在盛蕾期为害;中黑盲蝽:主害代为 34 代,在花铃期为害。7/下 前棉田虫口密度不大,8/上由于三代成虫开始大量 侵入,8/中下虫量激增,为害高峰与早秋幼铃大量 出现期相吻合,四代为害最重。混发区:前期以绿盲蝽后期以中黑盲蝽交替为害。5、习性成虫夜出性:趋光性:产卵趋性:趋向现蕾开花植物转移产卵。,34/53,20424,第一节,棉,蚜,35/53,取食习性:趋嫩绿和繁殖器官为害。绿盲蝽趋向含氮量高的棉花嫩头和幼蕾;中黑盲蝽趋向于含糖高的蕾、花和幼铃。产卵部位:主产棉花的叶脉、叶柄、嫩茎及枝梗
19、里。绿盲蝽也可产在叶片边缘组织内,末代成虫则产在棉枝断口处和枯铃壳内。中黑盲蝽苗期以叶柄为主,蕾铃期以叶脉为主。卵量:绿盲蝽一代 302 粒/;二代 100 多粒/;三代 80 多粒/;四代 10 粒/。若虫(共 5 龄)初孵:多隐蔽于棉株嫩头、蕾和,叶背等处;高龄:比低龄若虫活动性大。20424第一节棉蚜,四、发Th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耕作栽培制度绿盲蝽卵多产于冬绿肥、蚕豆、杞柳等组织内 越冬,二代发生时又集中在苕子、胡萝卜留种田。在棉、蚕豆和棉、绿肥套种地区,扩大绿肥留种田,或扩大杞柳面积,既有利于越冬,又为一、二代提供营养丰富的繁殖场所,有利于绿盲蝽的发生为害。中黑盲蝽主要以卵在棉田表土
20、越冬。棉麦连年套作,落在麦幅中的棉叶不能被耕翻入土,棉田内外杂草多,利于越冬和早春繁殖。稻棉轮作,棉田拔秸耕地种麦比较普遍,发生量受到限制。棉盲蝽等刺吸式害虫在转 Bt 基因棉上有加重为害 的趋势。,36/53,20424,第一节,棉,蚜,2、气候条件喜温好湿。绿盲蝽:最适 1829,RH 85%以上;中黑盲蝽:最适 2030,RH 80%以上。3、棉株营养和Th育状况含氮量高受害重;田间大水、高肥、生长茂密而不整枝的棉田受害 最重;早播早发、营养钵或薄膜育苗移栽、密植郁闭及后 期旺长迟衰的棉田受害重。4、天敌点脉缨小蜂、柄小蜂、盲蝽黑卵蜂、小花蝽、草蛉、七星瓢虫、姬猎蝽、三色长蝽、蜘蛛、螳螂
21、、隐 翅虫、蚂蚁等。,37/53,20424,第一节,棉,蚜,20424第一节棉蚜38/53,五、防治方法1、防治原则狠治一、二代虫源田,压低基数;巧治三、四代棉田,减少为害。2、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1)棉田耕翻种麦,深埋中黑盲蝽越冬卵;(2)清洁田园,清除田边、沟边杂草和杞柳等越冬 寄主,减少虫源;(3)在若虫期打去蚕豆顶心,消灭一部分若虫;(4)及时做好多头苗的整枝工作,每株保留 12 根 主枝,可发挥棉苗补偿作用,使其较早地现蕾,减 少损失。必须在 6 月中旬之前做好,否则损失更大,。,棉蚜,39/53,2)化学防治(1)防治重点中黑盲蝽区重点防治苗床一代和狠治棉田三、四代;混发区主攻
22、二代绿盲蝽和四代中黑盲蝽。(2)迁入棉田的虫源的控制绿盲蝽抓好第一、二代寄主如杞柳、绿肥和胡萝卜留种田的药剂防治;中黑盲蝽一代主要为害苗床棉苗,可用敌敌畏毒土熏蒸 12 次。(3)田间药剂防治A、防治适期,2、318龄4若24 虫盛期。第一节,40/53,B、选用药剂50 马拉硫磷乳油或 40 氧化乐果乳油等有机磷杀虫剂,7501125ml/hm2;1.8%阿维菌素乳油 450600ml/hm2;5%顺式氯氰菊酯乳油 600750ml/hm2。均对水 1125L 喷雾。2.5%功夫菊酯乳油或 20%丰收菊酯乳油 10002000 倍。3)灯光诱杀成虫,棉田点灯光诱杀成虫。20424第一节棉蚜,
23、第四节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42/53,20424,第一节,棉,蚜,一、分布与为害(一)分布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以黄河流域棉区发生为害最重,长江 流域棉区当环境条件 适宜时也会暴发。,(二)为害1、寄主范围多食性害虫。寄主有棉花、玉米、小麦、高梁、豌豆、苕子、苜蓿、番茄、向日葵等 200 多种 植物。2、为害表现幼虫主要为害棉花的繁殖器官,造成蕾、花、铃 的大量脱落和烂铃。1 头幼虫一生能为害 10 多 个蕾铃,发生严重的田块,蕾铃脱落率可达 50%以上。嫩叶孔洞或缺刻幼蕾苞叶张开变黄 23 天脱落青铃致病烂铃,43/53,20424,第一节,棉,蚜,成虫发生期,代分别于 7、8、9 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 棉花 害虫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6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