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时间控制器设计毕业设计.doc
《智能时间控制器设计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时间控制器设计毕业设计.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智能时间控制器设计学 生 姓 名: 指导教师: 合作指导教师: 专业名称: 电气自动化技术 所在院系: 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6月目 录摘 要I第一章 前 言1第二章 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2第三章 故障分析与处理3第四章变电站系统存在的问题54.1电源设计54.2信号采集与处理单元54.3微处理器单元54.4键盘显示单元64.5软件的设计6第五章 软硬件的抗干扰措施195.1硬件的抗干扰195.2软件的抗干扰19结语20致 谢21参考文献22摘 要为满足供配电系统的要求研制一种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改进的新型智能控制器,文中阐述了它的软件和硬件设计,并简单介绍了软件及硬件的抗干扰措施。该控制
2、器体积小、性能优,具备完善的保护功能。关键词: 智能控制器, 软件, 硬件, 抗干扰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to develop a kind of improvement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work, the new intelligent controller,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design of it, and introduces the
3、software and hardware anti-jamming measures. The controll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volume, excellent performance, have perfect protection function.Keywords: intelligent controller; software; hardware; anti-interference第一章 前 言控制器是供配电系统中的重要设备,是用于电力系统中接通、分断线路及对各种故障进行保护控制的一种开关电器。随着用电系统规模和等级不断扩大,系统的
4、网络结构和运行方式日趋复杂,传统的控制器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系统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智能型控制器是以微处理机为核心的控制器,其主要特点是在传统的控制器基础上充分应用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及网络通信等新技术,具有较高的性能和可靠性。智能型断路器不仅具有传统的过载、短路、瞬时脱扣等故障的保护功能,同时具有显示、存储、记忆、判断、选择和通讯等功能。采用网络通信技术,使多台智能型断路器组成智能供配电系统,具有遥测、遥控、遥讯和遥调功能。本文介绍一种笔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改进的功能比较完善的智能控制器。第二章 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智能控制器能够实现多种测试、计量和显示。能
5、测量和计算多种模拟量和数字量,包括电压、电流、功率、频率、不平衡率等电力参数以及断路器的分合状态,并且能够实时显示电路运行参数。新型智能控制器不仅具有一般的长延时、短延时、瞬时的三段保护功能,还具有不平衡保护、接地保护、漏电保护和负载监控、温度检测、预报警等功能,而且可做到一种保护功能多种动作特性,具有数字量脱扣和模拟量脱扣两种脱扣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由于采用了高速嵌入式微处理器,采用FFT的方法计算电流有效值,根据此值发出动作指令,提高了动作的准确性,把动作范围缩小到1.051.20倍的整定电流。新型智能控制器能将故障信息储存,如故障类型、故障电流值、动作时间和故障时间等,有助于工作人
6、员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减少线路维修时间;能够对构成智能控制器的电子元件的工作状态进行自诊断,如触头磨损率、CT断线等,当出现自诊断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并使断路器分断。此外,微处理器能进行脱扣与非脱扣两种方式的试验,以及模拟信号进行长延时、短延时和瞬时整定值的试验;新型控制器还能够模拟热积累,具有热记忆功能。如果供电线路中的故障是间歇性的,则故障电流会反复断续出现。若故障电流持续时间在达到整定的动作时间之前其值又恢复到电流整定值以下,智能控制器可把故障电流超过整定值的时间迭加起来,一旦累计时间达到整定时间,控制器动作,切断故障电流;在线路故障电流超过负载监控整定值而未达到过载电流整定值时,智能
7、控制器能发出报警和控制信号,利用控制信号进行负载调度;上位机每隔几秒轮流查询各测控单元即控制器,发操作命令指挥控制器完成某个任务,包括上送计量信息或故障数据,校验系统时间和参数整定,上报系统的工作状况及控制断路器分合闸。第三章 故障分析与处理智能控制器主要由电源、信号采集、CPU、显示和键盘、执行机构等几个部分组成,产品综述:模块是一智能型电参数采集模块,可测量三相电流、电压的真有效值,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电能等参数,其输出为RS-485数字信号:有三相电压、电流、有 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电能等参数。可代替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 频率等变送器及测量这些变送器
8、的输入模块。主要技术参数.输入范围- 交流45-65Hz电压量程相电压:60V、100V、200V、250V、400V、500V (或按用户要求制作) 电流量程:1A、5A、10A (或按用户要求制作)数据输出- 三相电压Ua,Ub,Uc,三相电流Ia、Ib、Ic的真有效值,频率F,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功率因数PF,每相有功功率Pa,Pb,Pc,有功电度输出接口- RS-485:二线制、通讯距离:1200米、15KV ESD保护通讯协议- MODBUS-RTU 波特率- 1200、2400、4800、9600、19.2K bps精度等级- 电压,电流 0.2级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
9、0.5级有功电度 0.5级 频率 0.2隔离耐压- 1000VDC 供电电源- +830VDC,功耗0.5W工作温度- -2075存贮条件- -20+80(RH:5%95%不结露)仪表规格- 外形尺寸: 71mm * 113mm * 59mm主动振动控制系统模型如图所示。隔振对象通过弹性体与基础相连接,基础振动(振幅为)通过弹性体(刚度为)传递到隔振对象上,引起隔振对象振动。传感器置于二者之间检测相对位移并输入到控制器,控制器输出的控制量经过功率驱动后输出到电磁作动器控制隔振对象的振动,同时控制器根据隔振对象的加速度反馈实时调节控制参数。系统数学模型描述:空芯互感器检测供电线路中的电流,并将其
10、转换为数字电路和单片机可处理的电平信号。信号经隔离滤波、放大等处理后进入采样保持电路,微处理器内的A/D转换单元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供CPU进行逻辑运算与处理,各种故障保护的动作电流和时间整定值通过键盘设定并存于串行EEPROM中,CPU将检测到的电流信号与整定值比较,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各种外部电路故障的检测与判断。动作时记录时间并发控制信号及报警信号,显示故障电流和故障类型;否则控制器刷新显示,并进行自诊断和温度检测。第四章变电站系统存在的问题4.1电源设计智能化电气开关电路可以有三种供电方式:专用电源供电、蓄电池供电和电流互感器供电,后者也称为自供电。这三种供电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
11、以配合使用,形成冗余供电系统。本控制器由电压变换器提供全机24V、+5V和5V工作电源。电压变换器的输入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速饱和电流互感器,在预先设定的电流范围内,供给控制器稳定的工作电压;二是辅助工作电源,在线路电流不足以提供控制器工作电压时给控制器供电。在断路器故障分断后,亦可实现各种故障状态指示、报警触点输出等辅助功能,从而保证控制器正常工作。电压变换器自动切换上述两种电源,自动释放速饱和电压互感器提供的多余能量2。4.2信号采集与处理单元线路电流传感器采用空芯互感器,保证在整个电流范围内采样信号的线性度。空芯互感器、速饱和铁芯互感器是互相独立的部件,同时套装在断路器主回路的母排上。考虑
12、到一次回路电流高达50kA/75kA,进入A/D转换器的电流信号范围较大,为了提高精度和采样分辨率,把电流信号分为小信号和大信号两组,对于小信号利用硬件电路进行放大处理,而大信号直接输入。接地电流信号一般较小,需经放大处理,其取样方式有两种。一种方式为测量中线电流。直接取三相电流信障情况下,矢量和不等于零,取出此电流信号作为中线保护电流信号。这种方式不能区分系统不平衡电流和接地故障电流。另一种方式为测量接地电流。接地信号取于中关,此电流可作为接地电流的保护信号。A、B、C三相电流大信号、电流小信号、电压信号和接地漏电信号共10路输入经过滤波、隔离、放大等处理后送嵌入式系统的A/D转换器的输入端
13、,输入端被配置为单端输入方式,温度采样的输入由嵌入式系统内部的温度传感器完成,嵌入式系统控制电子开关选通所需的各路信号进行轮流采样。10路信号采样处理周期为0.625ms。瞬动短路故障采用峰值采样,考虑抗尖峰干扰,信号处理时间为双周期1.25ms,短路故障电流较大时瞬动处理较快。4.3微处理器单元控制器微处理器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C8051系列,该系统是真正能独立工作的集成的混合信号片上系统(SOC),它具有与MCS51内核及指令集完全兼容的微控制器,除了具有标准8051的数字外设部件之外,片内还集成了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模拟部件和其它数字外设及功能部件,减少了系统的外围元件,有利于提高系
14、统的抗干扰能力。内部的数字资源通过优先权交叉开关译码器分配I/O口,可完全由用户支配。系统具有几种串行总线接口,通过交叉开关可配置到端口,可方便地与上位机及编程器通讯。嵌入式系统采用流水线结构,处理能力大大提高,峰值性能可达25MIPS。每个系统都能有效地管理模拟和数字外设,可以关闭暂时不工作的外设以降低功耗。FLASH存储器还具有在系统重新编程能力,可用于非易失性数据存储,并允许现场更新固件,这一特性允许将程序存储器用于非易失性数据存储以及在软件控制下更新程序代码。片内JTAG调试支持功能允许使用安装在最终应用系统上的产品MCU进行非侵入式(不占用片内资源)、全速、在系统调试。该调试系统支持
15、观察和修改存储器和寄存器,支持断点、单步、运行和停机命令。在使用JTAG调试时,所有的模拟和数字外设都可全功能运行。嵌入式系统内部有一个能独立工作的时钟发生器,在复位后被默认为系统时钟。如有需要,时钟源可以在运行时切换到外部振荡器。扩展的中断系统向嵌入式系统提供22个中断源,允许大量的模拟和数字外设中断微控制器。一个中断驱动的系统需要较少的系统干预,却有更高的执行效率。在智能控制器多任务实时系统时,这些增加的中断源是非常有用的。4.4键盘显示单元显示曾采用液晶显示方案,但是由于液晶显示在高温和振动情况下容易损坏,特别是在部分现场环境较暗时,控制器是否正常运行不便监察,因此,采用LED显示。系统
16、通过一个高效的键盘显示管理芯片BC7281,利用3个信号线便完成了主要的面板显示和按键操作。采用数码管和LED发光二极管循环显示电路运行参数及故障状态下的故障电流和指示故障类型。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用户使用控制器面板上的键盘或者上位机和编程器的通讯可进行定位显示、电流整定值调整、延时脱扣时间调整、试验、存储、复位等各项操作。由于其中两个按键要求有连续按键功能,因此单独接到系统的普通I/O口上。为了满足系统的实时性需要,需由一时钟电路给系统提供时钟信号。系统时钟信号由串行时钟芯片DS1302产生,采用串行通讯方式, 只需三条线即可与单片机通讯;虽没有采用光电隔离,但由于读写靠时序控制,且具有写保护
17、位,抗干扰效果明显;同时体积小,连线少,外围只有32.768kHz晶振,使用灵活。4.5软件的设计软件主要由主程序和中断服务程序两部分组成。主程序主要完成键盘输入(采用查询方式)、数据处理及显示刷新、故障检测及处理和故障脱扣等功能;中断服务程序主要完成电压、电流的采样、频率、功率因数的计量以及瞬时故障检测和连续按键等功能。主程序开始上电初始化,配置I/O端口,系统自检,然后进行FFT对电压、电流的采样数据处理,求取各项电路参数,并判断是否有故障需要进行延时脱扣。若有故障,则需跳转到各项故障处理子程序,此期间以查询方式处理键盘程序,定时刷新显示。中断服务程序主要包括各个定时器中断和两个外部中断I
18、NT1、INT2。INT1是电压方波中断,INT2是电流方波中断,两个外部中断通过定时器0经过处理得到电路的频率和功率因数。定时器1中断作为延时时间计数和刷新显示计数及其它的计数。为了防止中断及显示冲突,刷新显示及延时程序放在主程序里完成。定时器2中断作为和上位机及编程器的串行通讯。定时器3中断中进行电压、电流采样和瞬时脱扣处理,基于同样的原因,采样的数据处理应该放在主程序里完成。TMS320C54xx是TI公司针对音频信号处理领域推出的一种定点DSP系列芯片,已经在很多语音信号处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些系统中,通常包含DSP和单片机两个子系统。DSP系统作为从设备,完成采样、计算等功
19、能;单片机系统作为主设备,完成交互界面的控制。主从设备之间也要以一定的方式接口,来进行数据通信。下面就介绍DSP和单片机之间的接口技术。这里单片机选择的是MCS-51系列。51系列是一种很经典的单片机,20多年来一直久盛不衰。而且Intel通过授权51内核,出现很多第三方生产的51系列产品。这些产品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时钟频率和较大的存储空间,而且还能运动嵌入式操作系统。这些都极大地提高了它的性能,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DSP芯片中的HPI(主机接口)是为了满足DSP与其它的微处理器接口而专门设计的。它分为HPI-8和HPI-16,分别针对具有8位和16位数据线的单片机。每一种又分为标准型和增强型。
20、两值得的区别在于标准型只可以访问固定的地址空间,而增强型可以访问整个DSP的片内存储器。这里以增强型的HPI8为例为说明。HPI8总共有18根信号线。其中数据线8根(HD0HD7),其余10根都是控制线,如表1所列。表1 HPI接口信号及功能HAS锁存信号,用来锁存HBIL、HCNTL0/1,HR/WHBIL字节控制信号,0表示传输第1个字节,1表示传输第2个字节HCNTL0/1与HCNTL1配合选择HPI寄存器HD0HD7数据线HCS片选信号HDS1传输时序控制信号HDS2传输时序控制信号HINT主机中断信号HRDY准备就绪信号HR/W读或写控制信号HAS:在数据线和地址复用的MCU中,与A
21、LE信号连接,在下降沿锁存HBIL、HCNTL0/1、HR/W,因数这些信号通常与地址线连接。如果MCU的数据线和地址线没有复用,则应该接高电平。HDS1、HDS2:数据传输的时序控制。时序见图1,即下降沿传输开始,上升沿传输结束。另外如果不使用HAS(即接高电平),也可以配合HCS对HBIL、HCNTL0/1、HR/W进行锁存。HCNTL0/:选择HPI内部寄存器,如表2所列。表2 HPI内部寄存器的选择方式HCNTL1HCNTL000控制寄存器HPC01数据寄存器HPID,并且使地址寄存器HPIA为自动增加模式10地址寄存器HPIA11HPID,并且HPIA不自动增加主动振动控制具有隔振率
22、高、适应性强、可抗强冲击振动等优点,可使关键设备在恶劣冲击振动环境下可靠工作。但是,主动振动控制系统对相位要求较为严格,要求系统具有极强的实时性,否则由于相位滞后,控制效果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因而在数字式主动振动控制系统中,通常在单片机难以达到实时性要求,本文采用高速DSP器件解决控制的实时性问题。TMS320LF2407是TI公司专为实时控制而设计的高性能16位定点DSP器件,指令周期为33ns,其内部集成了前端采样A/D转换器和后端PWM输出硬件,在满足系统实时性要求的同时可简化硬件电路设计。本文在总结模拟主动控制系统设计制作经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以TMS320F2407为核心的数字式主动振动
23、控制系统。控制策略及控制器 控制策略根据系统各部分数学模型可计算出控制电压输出,如式()所示。式中,为相对位移,s和s分别为相对位移的一次微分和二次微分。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控制参数并不能准确得出,而且有些参数如弹性体刚度、磁场强度等并不是恒定值。在控制过程中,先以估算值作为初始值,再以一定控制算法(自整定PID),根据加速度反馈,对控制参数进行实时校正。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位移传感器(PSD)输出信号经由信号处理电路、加速度传感器输出信号经由电荷放大器后,再分别通过TMS320F2407中的A/D转换器输入到DSP核心中。DSP核心根据加速度反馈修正控制参数,由位移输入计算出控制量,进行PM调制
24、后送到PWM功率驱动。F2407中集成了32K字的FLASH ,EEPROM和1.5K字的RAM,由于控制算法的需要,本系统需扩充外部RAM。TMS320F2407片内的FLASH可用作程序存储器,但在开发阶段使用FLASH作为程序存储器极为不便,因为每一次程序的修改都需要对FLASH进行清除、擦除和编程操作,而且进行CCS调试时只能设置硬件断点,故从调试的角度考虑,应扩充程序RAM。为了不增加系统复杂度,从扩充的数据RAM中分出一块作为调试时的程序RAM。如图3所示,CY7C1021为64K16的SRAM。在调试时,用跳线短接PS和与门输入脚,在存储映像文件中将CY7C1021前32K字设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时间控制器设计 毕业设计 智能 时间 控制器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