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坯连铸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毕业设计论文.doc
《方坯连铸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方坯连铸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毕业设计论文.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摘 要11 概述22 主要设计原则和规划32.1连铸机型的选择和特点32.2连铸车间生产规模33连铸车间的平面布置43.1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43.2连铸机生产能力的计算64 生产工艺流程及车间组成94.1生产工艺流程图94.2车间组成及工艺布置105主要工艺设备选择及其主要技术性能参数135.1连铸机长度的确定135.2连铸机弧形半径135.3钢包及钢包运载设备145.4中间包及其运载设备175.5结晶器及振动装置195.6二次冷却系统235.7拉矫装置255.8铸坯切割区的设计26结 论27参考文献28致 谢29摘 要本设计论述了方坯连铸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设计中详细地计算和选择
2、了连铸机的工艺设备参数、生产工艺流程以及车间工艺布置。为提高连铸机生产率和提高产品质量,在设计中采用了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的设备。设计中选用弧形结晶器弧形连铸机、钢包回转台、大容量和深熔池的中间包,以及结晶器四连杆式振动、水喷嘴冷却、五辊拉矫装置等先进技术。本次设计题目为年产300万吨钢方连铸车间的设计,为更好地实现热送热装工艺,更有利于高温铸坯的快速输送和提高生产率,设计的两台八机八流的现代化方坯连铸机在车间内为横向布置,连铸机长度为27.5m,端面尺寸为165165mm,定尺长度为1200mm。所铸的钢种包括普碳钢、优碳钢、低合金钢、硅钢等关键词:方坯连铸机、热装热送、工艺参数、横向布
3、置、高效连铸1 概述早在十九世纪中期H.贝塞麦(H.Bessemer)就提出连续浇注液态金属的设想。随后还有其他人对此项技术进行过研究。但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并未能用于工业生产。直到1933年,现代连铸的奠基人S.容汉斯(S.Junghans)提出并发展了结晶器振动装置之后,才奠定了连铸在工业上应用的基础。1950年容汉斯和曼内斯曼(Mannesmann)公式合作,建成世界上第一台能浇注5t钢水的连铸机。60年代后,连铸进入稳步发展时期。机型方面, 70年代以来,连铸生产技术围绕提高连铸生产率,改善铸坯质量,降低连铸坯能耗这几个中心课题,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80年代连铸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
4、在对铸坯质量设计和质量控制方面到一个新的水平。已逐步实现连铸坯热送和直接轧制,由于这一新工艺能够大幅度地降低能耗,缩短生产周期,因而已成为目前连铸发展的主要方向。中国是世界上开发和应用连铸技术较早的国家之一。上世纪50年代就进行过连续铸钢方面的试验研究。进入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以来,宝山钢铁公司和鞍钢钢铁公司分别在1989年和1990年投产了从日本引进的大型双流板坯连铸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发展连铸技术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大力发展连铸生产和建设成为我国钢铁技术发展中的重要政策。2 主要设计原则和规划2.1连铸机型的选择和特点2.1.1 连铸机设计原则(1)充分利用新厂房的总体设计选择连
5、铸机机型。(2)连铸机要实现高效化,能连续稳定的生产合格铸坯。(3)连铸机装备水平按先进、实用、可靠、经济的原则考虑。(4)连铸机主要设备要能整体更换,离线检修。(5)采用的工艺、技术、设备做到投产后的一定时间内,工艺流程、装备水平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保持同类机组的先进水平。2.1.2 连铸机机型的选择原则(1)满足钢种和端面规格的要求;(2)满足铸坯质量的要求;(3)节省投资和环保2.1.3 连铸机机型的确定本设计采用的是弧形结晶器弧形连铸机、五辊矫直装置、水喷雾冷却、铸坯断面尺寸165mm165mm方坯。2.2连铸车间生产规模2.2.1 钢水供应条件转炉:(1)氧气顶底复吹转炉2座 (2)平
6、均出钢量130吨 (3)最大出钢量140吨 (4)平均冶炼周期35分钟LF精炼炉2座2.2.2 生产规模 两台八机八流方坯连铸机生产规模为年产合格连铸坯300万吨。3连铸车间的平面布置3.1主要工艺参数的确定3.1.1拉速的确定连铸机的拉速的确定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原则: 选取连铸机的拉速必须在所浇钢种的允许范围之内,确保产品质量。 以满足钢种产量的要求为前提,选取的拉速考虑和冶炼设备的生产周期匹配。 连铸机拉速要考虑铸坯断面尺寸、弧形半径、冶金长度和铸机结构特性等因素。理论拉速: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大拉速。按照结晶器出口处铸坯最小坯壳厚度计算,根据本设计的钢种铸坯断面尺寸最小坯壳厚度选取为10m
7、m。结晶器出口处最小坯壳厚度: 式中:Km-结晶器内钢液凝固系数mm/min1/2;取20; Lm-结晶器有效长度m,0.85; 计算得出:Vmax3.4 mmin工作拉速根据经验为理论拉速的85,确定工作拉速为2.8mmin3.1.2冶金长度的计算:冶金长度为连铸机的机身长度,指从结晶器钢液面到拉矫机最后一对辊子中心线的长度。 m 式中 L铸机的冶金长度,m 最大的设计铸坯厚度,mm 最大的设计拉坯速度,mmin K综合凝固系数, 取30计算出冶金长度L=25.71m3.1.3作业率的确定(1) 日历时间: 365(d)x24=8760h(2) 铸机计划年检时间:一年1次,共10d(240h
8、)(3) 铸机计划定期检修时间:每周1次,共8h,全年400h年计划工作时间: 8760-240-400=8120h(4) 非计划检修时间:连铸机:90h(5) 工序干扰停工时间: 转炉及前工序:150h连铸机:120h加热炉:80h连轧机:80h小计:430h (6) 铸机有效作业时间: 8120-90-430=7600h(7) 铸机有效作业率:7600/(24x365)x100%=86.7%3.1.4收得率的确定收得率=浇注收得率(%)精整收得率(%)=合格板坯量/钢水量100% =294.9/300100%=98.3%式中:钢水量为钢包内的钢水量。3.1.5钢包允许的最大浇注时间 式中:
9、-钢包最大允许浇注时间,min G-钢包的容量,130t f-质量系数,取113.1.6连铸机流数的确定连铸机流数计算公式: 式中 G-钢包容量,t,130t; t-钢包浇注时间min,一般t,t取32min; F-铸坯断面面积,0.0272; V-此断面下的工作拉速,m/min,2.8m/min; -铸坯密度,7.6t/.本设计中N取8,车间共两台八机八流的方坯连铸机。3.2连铸机生产能力的计算3.2.1 连铸机与转炉的匹配计算本次设计要求合格铸坯为300万吨。则所需钢水量: 式中:A-钢水收得率,0.983根据转炉车间的生产能力:设转炉座数为n,转炉的公称容量为q: 可得:nq=250t
10、, 可取n为2,q为125t。其中T为转炉的冶炼周期,36min。所以本次设计与120吨的转炉相匹配。3.2.2 连铸机生产能力计算1) 连铸机作业率:根据前面计算,连铸机作业率为86.7%。2) 每炉钢水量G:本设计与公称容量为120t的转炉相匹配,连铸用钢水量平均按每炉130t计算。3) 铸坯收得率A:据连铸设计技术规格书中经济指标可知铸坯收得率为98.3%。4) 连浇炉数Cn:连浇炉数与转炉及连铸的配合有关,同时与炉子的容量有关,同时与炉子的容量大小,浇注时间长短,耐火材料质量也是有密切关系的。本次设计取Cn=15炉。5) 每炉钢浇注时间=31min; 式中 n-铸机流数,n=8; V-
11、拉坯速度,m/min,2.8m/min; r-铸坯密度,7.6t/; 0.9-考虑铸坯头部和尾部拉坯速度增加和减少及富余能力的系数; S-铸坯平均断面,,0.0272; G-转炉平均出钢量,130t。6) 准备时间:准备时间为43min,其中铸坯拉出时间为13min,从装引锭杆到引锭头密封完毕可以浇钢为止所经历时间为30min。7) 连铸机年生产能力Q 连铸机年生产能力Q为: 式中 Q-连铸机生产能力,t/a; -连铸机作业率,86.7%; G-每炉钢水量,t/炉,130t; A-铸坯收得率,%,98.3%; C-连浇炉数,炉/次,15炉; -连浇时平均浇注周期, min次 31min/次;
12、T-连铸机准备时间,min,43分钟。本设计要求每台连铸机年产量为150万t/年,因此可以满足要求。4 生产工艺流程及车间组成4.1生产工艺流程图脱引锭装置钢包回转台中间包和中间包车弧形结晶器结晶器液压振动装置拉矫机130t钢包火焰切割机辊道捞钢车热装热送辊道加热炉二次冷却导向段轧机钢包秤量测温钢包加盖装置长水口保护浇注中间包烘烤结晶器液位自动控制二次冷却自动控制自动定尺切割刚性引锭杆存放装置堆存检查冷床连铸车间布置应考虑(1) 连铸机与炼钢炉的匹配。(2) 连铸机与轧钢机的配合。(3) 必要的设备维修区和铸坯检查区。(4) 铸坯的运输。4.2车间组成及工艺布置4.2.1车间组成转炉连铸主厂房
13、板坯连铸区包括:连铸跨、过度跨及并流跨(110#柱),车间组成及起重机配置见表4-1。表41 连铸车间组成及起重机配置序号名 称建筑尺寸(m)建筑面积(m2)起重机配置(吨台)备注长度宽度吊车轨面标高1连铸跨(D-E)21630+26.25+10.56480125/32t250/10t1110#柱13#柱2过度跨(C-D)21633+17712850/10t2110#柱3并流跨(B-C)21636+127776(20+20)t2捞钢车110#柱213844.2.2车间工艺布置连铸主车间与加热炉车间毗连布置,按转炉LF/RH精炼方坯连铸机铸坯热送轧钢加热炉工艺组织生产,工艺流程短而顺行。-连铸跨
14、( D-E列):连铸跨中主要布置有连铸机操作平台、操作室、中间包维修区等。其跨度和长度满足主机设备的布置,但中间包维修区面积较紧张。-过度跨(C-D列)过度跨中主要布置有连铸机的火焰气割机、切下辊道、切后辊道、切头切尾收集箱、中间辊道、引锭杆及存放装置、切割出坯操作室及设备维修区等。其跨度和长度满足主机设备和设备维修区的布置。-并流跨(B-C列)并流跨中主要布置有中间辊道、提升式横移系统、冷床、铸坯堆存区等。其跨度和长度满足主机设备的布置和必需的操作面积。4.2.3 连铸机区域的主要尺寸区域总高度和轨面的确定(1) 连铸机的总长度是指钢包回转台中心线到冷床后固定挡板之间的水平距离。连铸机的弧形
15、半径前的部分布置在浇铸跨,其余部分在切割、出坯等跨内。L=L1+L2+L3+L4+L5+L6=6500+20000+6000+19500+14000=94000mm 式(4.1)式中:L1-钢包回转台中心线至结晶器外弧竖直切线之间距离。6025mm。 L2-结晶器外弧竖直切线至拉矫机最后一个棍子的距离mm。16751mm。 L3-拉矫机后至切割区前距离mm。6224mm。 L4-切割区长度mm。8500mm。 L5-输出辊道或铸坯等待去长度mm。20000mm。 L6-出坯区长度。36500mm。(2) 铸机高度的确定它是指从拉矫机底座基础面至中间包顶面的总高度,计算如下:H=R+H1+H2+
16、H3+H4 =6000+1000+1000+380+1480=9860mm 式中:H1-拉矫机底座基础面至铸坯地面距离,取决于出坯的标高和设备尺寸,约为5001000mm,本次设计取1000; H2-铸机弧形中心至结晶器顶面的距离,取1000mm; H3-结晶器顶面至中间包升至最高距离,取380mm; H4-中间包全高,1280+200=1480mm R-弧形半径,6000mm(3) 吊车轨面标高连铸浇铸跨吊车轨面标高连铸平台标高H平台=9860-1780=8080mm 连铸浇铸跨吊车轨面标高:H0=H5+H6+H7+H余=8080+2450+11000+1600=23130mm 式中:H5-
17、连铸平台标高mm。8080 H6-钢包耳轴至其水口的距离mm。2450 H7-起重机主钩上升极限尺寸mm。11000 H余-富余尺寸mm,一般为1400-1600。5主要工艺设备选择及其主要技术性能参数5.1连铸机长度的确定为保证连铸坯在出连铸机前完全凝固,连铸机的长度应大于铸坯的最大液相长度。液相长度,指钢液从结晶器液面到铸坯全部凝固完毕的长度,使确定弧形半径和二冷区长度的重要工艺参数,也决定了拉矫机的位置。连铸坯的最大液相长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液相长度,m;D-铸坯厚度,mm,165mm;-最大拉速即理论拉速,m/min,3.4m/min; K-综合凝固系数,;取30;可见液相深度与最
18、大拉速成正比,与冷却强度成反比。铸机长度一般取为最大液相长度的1.1倍,以留有余地。所以铸机长度:L=1.1=27.5m 5.2连铸机弧形半径连铸机铸坯外弧的曲率半径(m)。依据下列三个因素确定:按铸坯进入拉矫机以前全部凝固完毕的条件确定;按铸坯在矫直时所允许的表面延伸率确定;按弧形结晶器的最小允许半径确定。铸坯的形变如图51所示。弧形半径的确定:按经验公式计算:连铸机圆弧半径R=KD 其中K为系数,方坯连铸机取3040,碳素钢取下限,特殊钢取上限。D为铸坯厚度m,D取0.165m。R要在算出后,考虑已投产的连铸机的经验参数,综合考虑确定.R=(3040)D=300.165400.165=4.
19、956.6 取R=6m 图2.1 铸坯的形变图515.3钢包及钢包运载设备5.3.1钢包回转台 优点:1)利于多炉连浇:占用浇注平台面积小,钢包更换迅速,便于处理漏钢:适用于大型全连铸车间。2)可安装称量装置,控制浇注时间。其转速0.71.0转/min,换钢包的时间为0.52.0min。近年来钢包回转台在形式和功能上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采用了以下新技术:钢包升降装置、连续自动称量装置、钢包清凡装置、钢包保温盖加盖装置及吹气装置等。本设计采用蝶型钢包回转台,它具有各自独立驱动的转臂,两个钢包的相对位置时可以变化的,操作灵活,可缩短换包时间,钢包能在回转台上升降便于使用长水口,实现保护浇注,。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方坯连铸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毕业设计论文 方坯连铸 在国内外 发展 现状 趋势 毕业设计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4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