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生产工艺-文档资料课件.ppt
《管桩生产工艺-文档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桩生产工艺-文档资料课件.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工艺技术规程,1,1.,前言,?,1.1,为了贯彻执行,GB1347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强制性国家,标准,加强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行业的,?,1.2,本规程适用于按,GB13476,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其它管桩产品的生产亦可,?,1.3,生产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除遵守本规程外,同时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管桩分类,?,管桩品种和代号:,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代,号为,PHC
2、,。,?,管桩产品规格和型号:,管桩按外径分为,300mm,、,350mm,、,400mm,、,450mm,、,500mm,、,550mm,、,600mm,、,800mm,、和,1000mm,等规格,按管桩的抗弯性能或混凝土有效,预应力值分为,A,型、,AB,型、,B,型和,C,型。,A,型、,AB,型、,B,型和,C,型的有效,预应力值分别为,4.0N/mm,2,、,6.0N/mm,2,、,8.0N/mm,2,、,10.0N/mm,2,。预应力,的计算值应在各自规定值的,5%,范围内。,3,2.,原材料,2.1,?,2.1.1,水泥强度等级不得低于,42.5,,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其次普通,
3、硅酸盐水泥,其质量要求应符合,GB175-2007,通用硅酸盐水泥的规,?,2.1.2,?,2.1.3,水泥存放应按厂家、品种、强度等级、批号分别贮存并加以标,明,水泥贮存期不得超过三个月,过期或对质量有怀疑时应进行水泥,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不得使用。,?,2.1.4,在水泥矿物组成上,最好,C,2,S+C,3,S70%,,,C,3,A,8%,,这样,即,保证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也限制,C,3,A,不能过大,过大消耗,高效减水剂。,4,2.,原材料,C,3,A,对管桩制造工艺有诸多的影响:,?,1,、,C,3,A,水化速度快:在水泥矿物成分中,,C,3,A,的水化速度是最快,的,由于
4、水化速度快,将会造成混凝土混合料坍落度损失大甚至造成,假凝。,?,2,、,C,3,A,水化反应需水量大,对混凝土强度不利。,?,3,、,C,3,A,水化热大:,C,3,A,水化热是水泥矿物中是最大的,水化热大,容易使坍落度损失增加和离心后管桩内壁因水化热大,前期水泥浆体,凝胶收缩增大而产生内壁纵裂、龟裂。,?,4,、,C,3,A,强度最低。,?,5,、,C,3,A,水化物强度随着温度提高而迅速下降,?,6,、大量吸附消耗减水剂:,C,3,A,是水泥矿物组成中最活泼部分,,当水和减水剂加入后,减水剂首先被,C,3,A,吸附,这样,如减水剂用量,不变,必然减少硅酸钙对减水剂的吸附量,从而降低流动度
5、。,5,2.,原材料,2.2,细骨料,?,2.2.1,宜采用天然硬质中粗砂,细度模数宜为,2.3,3.4,,其质量,应符合,GB/T14684,建筑用砂的规定。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含,泥量应小于,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时含泥量应小于,2%,?,2.2.2,不得使用未经淡化的海砂。若采用淡化的海砂,混凝土中,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0.06%,。,?,2.2.3,砂的有害物质含量如云母含量,2%,,轻物质含量,1%,,硫,化物及硫酸盐(折算,SO,3,)含量,1%,等。,6,2.,原材料,2.3,粗骨料,?,2.3.1,应采用碎石,其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且不得超过钢
6、筋净,距的,3/4,,其质量应符合,GB/T14685,建筑用卵石、碎石的规定。,?,2.3.2,碎石必须经过筛洗后才能使用;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含泥量应小于,0.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时含泥量应小于,1%,。,?,2.3.3,碎石的岩体抗压强度宜大于所配混凝土强度的,1.5,倍。,?,2.3.4,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碎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碎石中软弱颗粒含量不大于,3%,;,?,2.3.5,碎石中有害物质含量;硫化物和硫酸盐(折算成,SO,3,)含,量,不宜大于,1%,。,?,2.3.6,碎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下列规定:,筛孔尺寸(,mm,),2
7、5 20 10 5.0 2.5,累计筛余(,%,),0 015 4070 90100 95100,7,2.,原材料,?,2.3.7,配制高强度混凝土石子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它对混凝土影响,远远超过砂子,选择质地坚硬、级配良好表面粗糙的石灰岩、辉绿岩,碎石来配制生产,PHC,管桩混凝土。,8,2.,原材料,2.4,拌和水,?,2.4.1,混凝土拌和用水不得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和硬化的有害,杂质和油质。其质量应符合,JGJ63,混凝土拌和用水,?,2.4.2,不得使用海水。,9,2.,原材料,2.5,外加剂,?,2.5.1,质量应符合,GB8076,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不得采用含,?,2.5.2,
8、在生产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之前先要对减水剂进行常规试验,和结合工艺以试验,主要项目有;减水率、与所选水泥之间的匹配性,、合适掺入量、混凝土和易性、粘稠性情况、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规律,;管桩生产条件下,混凝土预养后脱模强度、蒸压强度和标养,28d,强,度是否达到规定指标。再应该试制数条管桩,看看对离心工艺上是否,适应,浮浆层厚度及内壁有否起波浪现象。如有上述现象,应再反馈,查看水泥中,C,3,A,含量或另选减水剂牌号或改变减水剂掺量,甚至改换,水泥供应厂家。,?,2.5.3,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管桩外加剂主要是萘系和聚羧酸盐系减,水剂。,10,2.,原材料,2.6,掺合料,?,2.6.1,掺合料不得对管桩
9、产生有害影响,使用前必须对其有关性,能和质量进行试验验证。,?,2.6.2,磨细石英砂粉,作为磨细石英砂的原材料除了要求符合,GB/T14684,建筑用砂,中的优质中粗砂范围,特别要控制:含泥量,0.3%,,云母杂质含量,1%,,氯离子,0.1%,,硫化物及硫酸盐(折算,SO,3,)含量,0.5%,,有,机杂质含量经比色法试验合格及不准混有其他杂物。,磨细石英砂粉的要求;磨细砂粉的比表面积,43004800cm,3,/g,;含,SiO,2,量,90%,以上,烧失量,0.5%,。,11,2.,原材料,2.7,钢材,?,2.7.1,预应力钢筋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用钢棒,其质量应符合,YB/T111,预
10、应力混凝土用钢棒的规定。抗拉强度,1422.5MPa(14500,kgf/cm,2,),,屈服强度,1275.3MPa(13000 kgf/cm,2,),。使用较多的规,格有,7.1mm,、,9.0mm,、,10.7mm,?,2.7.2,螺旋筋采用冷拔低碳钢丝、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其质量应,分别符合,JGJ19,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GB/T70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2.7.3,端部锚固钢筋宜采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或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其质量应分别符合,GB/T701,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的规定。管桩端部锚固钢筋,12,2.
11、,原材料,?,2.7.4,端头板、钢套箍的材质性能应符合,GB/T700,碳素结构钢,中,Q235,?,2.7.5,钢材进厂必须提供钢材质保书,进厂后必须按规定进行抽,?,2.7.6,钢材必须按品种、型号、规格和产地分别堆放,并有明显,标记。,13,3.,技术要求,3.1,?,3.1.1,3.1.1.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用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3.1.1.2,离心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参见,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3.1.1.3,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3cm,6cm,注: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确定适合本单位生产工艺的
12、具体控制值,?,3.1.2,3.1.2.1,原材料计量应采用计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可靠的电子控,制设备。,14,3.,技术要求,3.1.2.2,a),水泥、掺合料,1%,;,b),粗、细骨料,2%,;,c),水、外加剂,1%,?,3.1.3,3.1.3.1,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搅拌最短时间应符合,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混合料的搅拌应充分均匀,掺,3.1.3.2,3.1.3.3,混凝土搅拌完毕,因设备原因或停电不能出料,当时间超过,30min,,则该盘混凝土不得使用;对掺加磨细掺合料的新拌混凝土,其控制,?,3.1.4,混凝土质量控制应符合,GB50164,
1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的规定。,15,钢筋笼焊接,16,3.,技术要求,3.2,?,3.2.1,3.2.1.1,主筋应清除油污,不应有局部弯曲,端面应平整,不得,3.2.1.2,同根管桩中钢筋下料长度的相对差值不得大于,L/5000(L,为桩长,以,mm,计,),3.2.1.3,主筋镦头宜采用热镦工艺,钢筋镦头强度不得低于该材,料标准强度的,90%,3.2.1.4,预应力主筋沿管桩断面园周分布均匀配置,最小配筋率,不低于,0.4%,,并不得少于六根。,?,3.2.2,骨架制作,17,3.,技术要求,3.2.2.1,螺旋筋的直径应根据管桩规定确定,外径,450mm,及以下,,螺旋筋直径不应小于,4m
14、m,;外径,500mm,600mm,,螺旋筋直径不应小于,5mm,;外径,800mm,1000mm,,螺旋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钢筋骨架螺距,最大不超过,110mm,。距桩两端在,1000mm,1500mm,长度范围内,螺距为,40mm,60mm,3.2.2.2,钢筋骨架采用滚焊机成型,预应力主筋和螺旋筋焊接点,的强度损失不得大于该材料标准强度的,5%,3.2.2.3,a),预应力主筋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mm,;,b),螺旋筋的螺距偏差,两端处不得超过,5mm,,中间部份不得超,过,10mm,;,c),主筋中心半径与设计标准偏差不得超过,2mm,3.2.2.4,3.2.2.5,钢筋骨架堆放
15、时,严禁从高处抛下,并不得将骨架在地,面拖拉,以免骨架变形或损坏;同时应按不同规格分别整齐堆放。,18,端头裙板焊接,19,3.,技术要求,3.3,?,3.3.1,桩接头应严格按照设计图制作。钢套箍与端头板焊接的焊,?,3.3.2,若需设置锚固筋,则锚固筋应按设计图纸要求选用并均匀,?,3.3.3,端头板的宽度不得小于管桩规定的壁厚;端头板制作要符,a),b),钢板厚度、材质与坡口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0,3.4,生产工艺流程,21,管桩生产工艺流程图,22,钢筋笼装配,23,3.,技术要求,?,3.4.1,3.4.1.1,装模前上、下半模须清理干净,脱模剂应涂刷均匀,张,3.4.1.2,张拉
16、螺栓长度应与张拉板、锚固板的厚度相匹配,防止,3.4.1.3,3.4.1.4,钢筋骨架入模须找正,钢套箍入模时两端应放置平顺,,3.4.1.5,合模时应保证上、下钢模合缝口干净无杂物,并采取必,要的防止漏浆的措施,上模要对准轻放,不要碰撞钢套箍。,24,混凝土浇注,25,合模工序,26,3.,技术要求,?,3.4.2,3.4.2.1,布料时,桩模温度不宜超过,45,3.4.2.2,布料要求均匀,宜先铺两端部位,后铺中间部位,保证,3.4.2.3,布料宜采用布料机,注:布料不均匀会造成管桩桩头少料,或者桩身厚薄不均,降低,管桩抗击打能力和承载力。,27,预应力张拉,28,3.,技术要求,?,3.
17、4.3,3.4.3.1,管桩的张拉力应计算后确定;并宜采用应力和伸长值双,控来确保预应力的控制。,3.4.3.2,张拉的机具设备及仪表,应由专人妥善保管使用,并应,3.4.3.3,当生产过程中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重新校验张拉设,a),b),千斤顶漏油;,c),d),千斤顶更换压力表。,29,离心,30,离心,31,3.,技术要求,?,3.4.4,离心成型,3.4.4.1,离心成型分为四阶段:低速、低中速、中速、高速。低,速为新拌混凝土混合料通过钢模的翻转,使其恢复良好的流动性;低,中速为布料阶段,使新拌混凝土料均匀分布于模壁;中速是过渡阶段,,使之继续均匀布料及克服离心力突增,减少内外分层,
18、提高管桩的,密实性和抗渗性;高速离心为重要的密实阶段。各企业具体的离心制,度,(,转速与时间,),应根据管桩的品种、规格等经试验确定,以获得最佳,3.4.4.2,由混凝土搅拌开始至离心完毕应在,50min,3.4.4.3,离心成型中,应确保钢模和离心机平稳、正常运转,不,得有跳动、窜动等异常现象。,3.4.4.4,离心成型后,应将余浆倒尽。将管桩带模吊入蒸养池,,要轻吊轻放。,32,入池蒸养,33,3.,技术要求,?,3.4.5,3.4.5.1,3.4.5.2,3.4.5.3,静停一般控制在,1h,2h,,升温速度一般控制在,20/h,25/h,,恒温温度一般控制在,70,5,,使混凝土达到规
19、定脱模强,注:对掺加掺合料的管桩的养护制度在试验基础上另行调正。,3.4.5.4,蒸汽养护制度应根据管桩品种、规格、不同的原材料、,不同季节等经试验确定。,3.4.5.5,池,(,坑,),内上下温度要基本一致。养护坑较深时宜采用蒸,汽定向循环养护工艺。,34,管桩脱模,35,3.,技术要求,?,3.4.6,3.4.6.1,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脱模强度不得低于,35MPa,,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脱模强度不得低于,40MPa,,脱模强度以同条件养护的试块,3.4.6.2,3.4.6.3,脱模场地要求松软平整,保证脱模时桩不受损伤;拆上,模时要四角同时起吊,不能对角起吊,以免管模变形。,36,入蒸压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工艺 文档 资料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4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