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温度计—毕业论文28737.doc
《数字温度计—毕业论文2873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温度计—毕业论文28737.doc(7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电流、电压、温度、压力、流量、流速和开关量都是常用的主要被控参数。例如:在冶金工业、化工生产、电力工程、造纸行业、机械制造和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中,人们都需要对各类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中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采用单片机来对温度进行测试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组态简单和灵活性大等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控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本数字温度计属于测试类,在市场上有两种方案可以选择,一:采用模拟传感器,利用a/d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二:采用数字集成传感器;还可以附加不同的模块,以增强其功能,如可以进行上下限温度报警,温度自动调节控制等
2、。器件的选择和电路的设计以微型化为主,尽量减小体积。本文在深入了解各种方案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的基础上,制作了基于AT89C51控制的一个数字温度监测系统,完成了整个系统器件的选择,电路原理图的绘制,各功能模块的软件代码的编写,并利用仿真软件proteus进行测试,验证了整个系统的功能实现。关键词: 数字温度计 单片机AT89C51 DS18B20 显示AbstractIn the modern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current, voltage,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flow, velocity, and switch q
3、uantity is accused of main parameters. Example: in metallurgical industry, chemical industry, electric power engineering, paper industry, machinery and food processing and so on many domains, people need to all kinds of heating furnace, heat treatment furnace, reactors and boiler temperature detecti
4、on and control. Adopts singlechip to control temperature testing, not only has the convenient control, simple and flexible configuration advantages, and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technical indexes are controlled temperature, which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s quality and quantity. The number of te
5、st, in the thermometer belongs to the market has two options, a simulated sensor, use, a/d conversion into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2: adopting digital integrated sensor, Still can add different modules, in order to enhance its functions, such as the upper temperature can automatically adjust the
6、temperature control of alarm, etc. Device selection and design of the circuit in miniaturization, minimize volume. Based on thorough knowledge of the various solutions of hard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desig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production of a digital control based on AT89C51 temperature monitor
7、ing system, complete the whole system components, circuit principle drawing, the functional modules of software code compiling, and using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testing, proteus verifie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the whole system.Keywords :digital data acquisition single flat machineAT89C5
8、1 DS18B20 show a thermometer目录课题背影- 7 -第一章 绪 论- 8 -1.1单片机简介- 8 -1.1.1单片机定义- 8 -1.1.2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8 -1.1.3单片机应用系统概述- 13 -1.1.4 单片机应用系统及组成- 14 -1.1.5单片机应用的可靠性技术发展- 15 -1.1.6单片机的发展特点- 16 -1.2 MCS-51系列单片机- 18 -1.2.1 MCS-51系列单片机分类- 18 -1.2.2 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及组成- 19 -1.2.3 MCS-51引脚及功能- 21 -第二章 温度控制的总体设计- 22
9、-2.1硬件电路设计- 22 -2.1.1 温度检测和变送器- 22 -2.1.2接口电路- 23 -2.1.3温度控制电路- 24 -2.2 温度控制的算法和程序- 24 -2.2.1温度控制算法- 24 -2.2.2温度控制程序- 24 -2.3主程序- 24 -2.3.1中断服务程序- 24 -2.3.2主要子服务程序- 25 -2.4 其它控制算法- 25 -第三章 单片机AT89C51的结构和原理- 25 -3.1 AT89C51单片机的结构- 25 -3.2 AT89C51单片机主要特性:- 26 -3.3 AT89C51单片机引脚功能说明:- 26 -第四章 DS18B20温度传
10、感器- 28 -4.1DS18B20产品介绍- 28 -4.2 DS18B20内部结构- 30 -4.3数字温度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33 -4.4 DS18B20的主要特性- 40 -4.5 DS18B20工作原理- 41 -4.6高速暂存存储器- 44 -第五章 调试- 49 -5.1测试环境- 49 -5.2测试方法- 49 -5.3调试软件的简介- 49 -5.3.1 Keil C51开发系统基本知识- 49 -5.3.2 Keil C51单片机软件开发系统的整体结构- 50 -5.3.3 Keil C51工具包的安装- 50 -5.3.4 Keil C51工具包各部分功能及使用简介-
11、50 -5.4 Keil C51编译器的控制指令- 53 -5.4.1 C51编译器的控制指令- 53 -5.4.2 dScope51的使用- 54 -5.5 Keil C51 库函数参考- 54 -5.5.1本征库函数(intrinsic routines)和非本征证库函数- 54 -5.5.2几类重要库函数- 55 -5.5.3 Keil C51库函数原型列表- 55 -5.6 画硬件连线图工具- 59 -5.7测试结果分析- 62 -第六章 设计总结- 63 -致 谢- 64 -参考文献- 64 -附录- 65 -附录一、原理图- 65 -附录二、程序流程图- 66 -附录三、 程序清单
12、- 68 -课题背影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如果说微型计算机的出现使现代的科学研究得到了质的飞跃,那么可编程控制器的出现则是给现代工业控制测控领域带来了一次新的革命。在现代社会中,温度控制不仅应用在工厂生产方面,其作用也体现到了各个方面。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酒店厂房及家庭生活中都会见到温度控制的影子,温度控制将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目前,单片机控制器在从生活工具到工业应用的各个领域,例如生活工具的电梯、工业生产中的现场控制仪表、数控机床等。尤其是用单片机控制器改造落后的设备具有性价比高、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的特点。
13、 现代工业设计、工程建设及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用到温度控制,早期温度控制主要应用于工厂中,例如钢铁的水溶温度,不同等级的钢铁要通过不同温度的铁水来实现,这样就可能有效的利用温度控制来掌握所需要的产品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食品温度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低温冷藏车的温度控制也就相应的不断提高,而我设计的低温冷藏车就是为了达到这样的温度控制要求而进行设计的。我所采用的控制芯片为AT89C51,此芯片功能强大,能够满足设计要求。通过对电路的设计,对芯片的外围扩展,来达到对冷藏车温度的控制和调节功能。第一章 绪 论1.1单片机简介 1.1.1单片机定义 单片机是指一个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的完整计算机
14、系统。尽管它的大部分功能集成在一块小芯片上,但是它具有一个完整计算机所需要的大部分部件:CPU、内存、内部和外部总线系统,目前大部分还会具有外存。同时集成诸如通讯接口、定时器,实时时钟等外围设备。而现在最强大的单片机系统甚至可以将声音、图像、网络、复杂的输入输出系统集成在一块芯片。1.1.2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及趋势如果将8位单片机的推出作为起点,那么单片机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第一阶段(1976-1978):单片机的控索阶段。以Intel公司的MCS 48为代表。MCS 48的推出是在工控领域的控索,参与这一控索的公司还有Motorola 、Zilog等,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这就
15、是SCM的诞生年代,“单机片”一词即由此而来。 (2)第二阶段(1978-1982)单片机的完善阶段。Intel公司在MCS 48 基础上推出了完善的、典型的单片机系列MCS 51。它在以下几个方面奠定了典型的通用总线型单片机体系结构。 完善的外部总线。MCS-51设置了经典的8位单片机的总线结构,包括8位数据总线、16位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及具有很多机通信功能的串行通信接口。 CPU外围功能单元的集中管理模式。 体现工控特性的位地址空间及位操作方式。 指令系统趋于丰富和完善,并且增加了许多突出控制功能的指令。 (3)第三阶段(1982-1990):8位单片机的巩固发展及16位单片机的推出阶段,
16、也是单片机向微控制器发展的阶段。Intel公司推出的MCS 96系列单片机,将一些用于测控系统的模数转换器、程序运行监视器、脉宽调制器等纳入片中,体现了单片机的微控制器特征。随着MCS 51系列的广应用,许多电气厂商竞相使用80C51为内核,将许多测控系统中使用的电路技术、接口技术、多通道A/D转换部件、可靠性技术等应用到单片机中,增强了外围电路路功能,强化了智能控制的特征。 (4)第四阶段(1990):微控制器的全面发展阶段。随着单片机在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发展和应用,出现了高速、大寻址范围、强运算能力的8位/16位/32位通用型单片机,以及小型廉价的专用型单片机我国开始使用单片机是在1982
17、 年,短短五年时间里 发展极为迅速。1986 年在上海召开了全国首届单片机开发与应用交流会,有的地区还成立了单片微型计算机应用 协会,那是全国形成的第一次高潮。截止今日,单片机应用技术飞速发展,我们上因特网输入一个“单片机”的搜 索,将会看到上万个介绍单片机的网站,这还不包括国外 的。与它相应的专业杂志现在也有很多,比如由单片机界 的权威何立民主编的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杂志现 以风靡电子界,在2003年7月,(91 猎头 网)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所做的一次专业人才需 求报告中,单片机人才的需求量位居第一。一块小小的片子,为何有这样的魔力?我们首先从它的构成说起:单片机,亦称单片微电脑
18、或单片微型计算机。它是把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 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输入/输出端口 (I/0)等主要计算机功能部件都集成在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上的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的产生加快了人类改造世界的步伐,但是它毕 竟体积大。微计算机(单片机)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它为我们改变了什么?纵观我们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导弹的导航装置,到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从计算机的网 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到工业自动化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 处理,以及我们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IC 卡、电子 宠物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以前没有单片机时,这些 东西也能做,但是只能使用复杂的模拟电路,然而这样做 出来的
19、产品不仅体积大,而且成本高,并且由于长期使用, 元器件不断老化,控制的精度自然也会达不到标准。在单片机产生后,我们就将控制这些东西变为智能化了,我们 只需要在单片机外围接一点简单的接口电路,核心部分只是由人为的写入程序来完成。这样产品的体积变小了,成 本也降低了,长期使用也不会担心精度达不到了。所以,它的魔力不仅是在现在,在将来将会有更多的 人来接受它、使用它。据统计,我国的单片机年容量已达 13 亿片,且每年以大约16%的速度增长,但相对于 世界市场我国的占有率还不到1%。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玩具厂等生产产品多数用到单片机,并不断地辐射向内地。所以,学习单片机在我国是有着广阔前景的。 计算机系统
20、的发展已明显地朝三个方向发展;这三个方向就是:巨型化,单片化,网络化。以解决复杂系统计算和高速数据处理的仍然是巨型机在起作用,故而,巨型机在目前在朝高速及处理能力的方向努力。单片机在出现时,Intel公司就给其单片机取名为嵌入式微控制器(embedded microcontroller)。单片机的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可以嵌入到各种仪器、设备中。这一点是巨型机和网络不可能做到的。 数字单片机的技术进步反映在内部结构、功率消耗、外部电压等级以及制造工艺上。在这几方面,较为典型地说明了数字单片机的水平。在目前,用户对单片机的需要越来越多,但是,要求也越来越高。下面分别就这四个方面说明单片机的技术进步状
21、况。 1、内部结构的进步 单片机在内部已集成了越来越多的部件,这些部件包括一般常用的电路,例如:定时器,比较器,A/D转换器,D /A转换器,串行通信接口,Watchdog电路,LCD控制器等。有的单片机为了构成控制网络或形成局部网,内部含有局部网络控制模块CAN。例如,Infineon公司的C 505C,C515C,C167CR,C167CS-32FM,81C90;Motorola公司的68HC08AZ系列等。特别是在单片机C167CS-32FM中,内部还含有2个CAN。因此,这类单片机十分容易构成网络。特别是在控制,系统较为复杂时,构成一个控制网络十分有用。为了能在变频控制中方便使用单片机
22、,形成最具经济效益的嵌入式控制系统。有的单片机内部设置了专门用于变频控制的脉宽调制控制电路,这些单片机有Fujitsu公司的MB89850系列、MB89860系列;Motorola 公司的MC68HC08MR16、MR24等。在这些单片机中,脉宽调制电路有6个通道输出,可产生三相脉宽调制交流电压,并内部含死区控制等功能。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现在有的单片机已采用所谓的三核(TrCore)结构。这是一种建立在系统级芯片(System on a chip)概念上的结构。这种单片机由三个核组成:一个是微控制器和DSP核,一个是数据和程序存储器核,最后一个是外围专用集成电路(ASIC)。这种单片机的最大特
23、点在于把DSP和微控制器同时做在一个片上。虽然从结构定义上讲,DSP是单片机的一种类型,但其作用主要反映在高速计算和特殊处理如快速傅立叶变换等上面。把它和传统单片机结合集成大大提高了单片机的功能。这是目前单片机最大的进步之一。这种单片机最典型的有Infineon公司的TC10GP;Hitachi公司的SH7410,SH7612等。这些单片机都是高档单片机,MCU都是32位的,而DSP采用16或32位结构,工作频率一般在60MHz以上。 2、功耗、封装及电源电压的进步 现在新的单片机的功耗越来越小,特别是很多单片机都设置了多种工作方式,这些工作方式包括等待,暂停,睡眠,空闲,节电等工作方式。Ph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 温度计 毕业论文 28737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