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圈的冲压模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doc
《支撑圈的冲压模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支撑圈的冲压模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冲压模具毕业设计任务书毕业设计名称: 支撑圈的冲压模设计工件图:(.页面 图例 )工件名称支撑圈材料08钢厚度1mm工件精度IT11 设计内容:1、 绘制冲压模总装图(A0图纸1张)2、 绘制该模具凸模、凹模的零件图各多套(A2图纸多张)3、 编写完善模具设计说明书。第1章 设计项目 设计计算及过程计算结果一、工艺分析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三、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四、必要的尺寸计算本设计是一个内孔翻边件,它是由落料、拉深、冲孔、内孔翻边、切边工序制成的工件。材料为08钢,厚度为1.5mm,根据提供的零件图,其数据如下: 图 11一、工艺分析这是一个不带底面的内孔翻边件,零件是形状对称,无凹陷或其
2、他形状突变,属于典型的板料冲压件。零件外形上没有公差要求,。该零件形状比较简单,尺寸小。初步确定其生产工序为:拉深冲孔翻边修边的方案加工。但能否一次翻边成型达到零件所要求的高度,仍需进一步校核计算。1、翻边工序计算(1)判断一次翻边能否达到所要求的高度。查相关表初取极限翻边系数 K=0.55而零件的总高度h =8 =7.88mm由此可知一次翻边不能达到零件高度要求,需要采用先拉深,然后冲孔并翻边的工艺。计算翻边高度:取极限翻边系数 K=0.55由相关公式得翻边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取7mm计算翻边预冲孔的直径:按公式可计算实际采用于是,由以上分析可计算翻边前需要拉深的高度为根据上述分析计算可画出
3、翻边前拉深后的半成品图,如图12所示,取修边余量为。 图122、拉深工序计算:拉深后半成品的大经为:则落料的直径为计算相对厚度:确定拉深次数:根据拉深系数 查拉深系数相关表可知拉深次数为1,故可一次拉深成形。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根据零件的结构,在冲裁部分工艺方案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案一:采用拉深、冲孔、翻边、落料、修边的单工序模来进行生产。其特点是: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是要用到五道工序,需要五副模具,在成本上是比较高的,而且生产率比较低,在生产中难以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一般只适用于生产小批量和精度要求的零件。因而单工序难以满足该零件生产要求。方案二:采用拉深、冲孔、翻边、落料、的复合模。
4、复合模的特点是生产率高,冲裁件的内孔与外缘的相对位置精度高,冲模的轮廓尺寸较小。但是复合模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高。复合模主要用于生产批量大、精度要求高的冲裁件。方案三:采用级进模加工。级进模比单工序模生产率高,减少了模具和设备的数量,工件精度较高,便于操作和实现生产自动化。对于特别复杂后孔边距较小的冲压件,用简单模后复合模冲制有困难时,可用级进模逐步冲出。但是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制造较复杂,成本较高,一般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小型冲压件。综合以上的三个方案,根据零件的结构以及该零件是大批量生产的,因此选用方案三为佳。三、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采用螺钉和定位销进行定位、弹性卸料装置、自然漏料方式
5、的级进模进行加工。四、必要的尺寸计算1、计算毛坯尺寸 2、排样设计与计算排样方法的确定根据工件的形状,确定采用无废料排样的方法是不可能做到的,但能采用有废料和少废料的排样方法。应为是有规则的圆形件,所以采用单排方案。如图13所示,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13确定搭边值,根据零件形状,两工件间按圆件取搭边值,侧边取搭边值。 图 13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14和215可取条料宽度公差。条料与导板之间的间隙。则板料的宽度为:进距:因此,一个进距内的材料利用率为:3、计算冲压力该模具采用弹性卸料和下出料方式。(1)落料力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附表12得08刚的(2)冲孔力(3)冲裁时的推件力 查冲压工
6、艺与模具设计表22得,夹在凹模刃口的冲孔废料块数n=1。(4) 计算拉深力根据相对厚度,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418可知不需要使用压边圈。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420,按线性关系取修正系数K=1.2。按照公式计算需要拉深力为:计算压边力凹模圆角半径,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419,取材料的单位压边力。压边力为(5)计算翻边力采用圆柱形平底凸模时,圆孔翻边力可用下式计算,查冲压工艺手册得,则翻边力 4、确定模具的压力中心模具压力中心是指冲压时诸冲压力合力的作用点位置。为了确保压力机和模具正常工作,应使冲模的压力中心与压力机滑块的中心相重合。否则,会使冲模和压力机滑块产生偏心载荷,使滑块和导轨间产生
7、过大的磨损,模具导向零件加速磨损,降低模具和压力机的使用寿命。 冲模的压力中心,可按下述原则来确定: 对称形状的单个冲裁件,冲模的压力中心就是冲裁件的几何中心。工件形状相同且分布位置对称时,冲模的压力中心与零件的对称中心相重合。 形状复杂的零件、多孔冲模、 级进模的 压力中心可用解析计算法求出冲模压力中心。解析法的计算依据是:各分力对某坐标轴的力矩之代数和 等于诸力的 合力对该轴的力矩。求出合力作用点的 座标 位置 O0(x0,y),即为所求模具的压力中心。计算公式为:K=0.55=7.44mm7mm。73.9% 设计项目 设计计算及过程计算结果五、选定设备六、有关模具的设计计算七、模具总体结
8、构设计八、模具零件的加工九、模具的装配十、冲孔模的工艺分析十一、结束语 因冲裁力与冲裁周边长度成正比, 所以式中的各冲裁力 P、Pn,可分别用各冲裁周边长度 L、Ln代替,即:由于设计的为对称形状的单个圆形冲裁件,所以冲模的压力中心就是冲裁件的几何中心。5、冲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的计算 (1)加工方法的确定模具制造有凸模和凹模分开加工和凸模和凹模配合加工两种方法,凸模和凹模分开加工是指凸模和凹模分别按图样加工至尺寸,此种方法适用于圆形和简单的工件;凸模和凹模配合加工可使凸模和凹模具有互换性,便于模具成批制造,但需要较高的公差等级才能保证合理间隙,模具制造困难,加工成本高。所以此方法是与加工形状复杂
9、或薄板制件的模具。结合模具制造及工件的形状特点,选用凸模和凹模分开加工的方法。 (2)落料部分 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10查得凸、凹模的制造公差,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11得x=0.5,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5,取,则可计算刃口尺寸。 保证双面间隙值=0.10.14mm. (3) 冲孔部分 查表210,取,查表211,取。 (4)拉深部分 该工件要求外形尺寸,因此拉深时以凹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凸模上。单边间隙Z=1.1,查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423取凸凹模的制造公差为:。凹模尺寸按相关公式得 凸模尺寸按公式得 圆角处的尺寸经分析,其以凸模成形,则以凸模为基准,间隙取在凹模上。 6、有关模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支撑圈的冲压模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支撑 冲压 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3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