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毕业论文说明书.doc
《换热器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毕业论文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热器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毕业论文说明书.doc(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本次设计的题目为汽提塔冷凝器。汽提塔冷凝器是换热器的一种应用,这里我设计成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是管壳式换热器系列中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两端管板只有一端与外壳固定死,另一端可相对壳体滑移,称为浮头。浮头式换热器由于管束的膨胀不受壳体的约束,因此不会因管束之间的差胀而产生温差热应力,另外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还在于拆卸方便,易清洗。在化工工业中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对浮头式换热器进行了整体的设计,按照设计要求,在结构的选取上,采用了1-2型,即壳侧一程,管侧两程。首先,通过换热计算确定换热面积与管子的根数初步选定结构。然后按照设计的要求以及一系列国际标准进行结构设计,之后对各部分进行校核。本次毕业
2、设计任务是流量为3500kg/h,浮头式换热器的机械设计,工作压力管程为0.43MPa、壳程为0.042MPa,工作温度管程为61、壳程为80。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熟悉了浮头式换热器的工艺流程,掌握了浮头式换热器的结构及计算方法,了解了浮头式化热器的制造要求及安装过程。但是,限于经验不足和水平有限,一定存在缺点甚至错误之处,敬请老师批评指正。关键词:换热器;浮头式;管程;壳程AbstractThe topic of my study is the design of stripper condenser. stripper condenser is one of applications he
3、at exchanger.In here, my design is the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The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is a special type of tube and shell heat exchanger. It is special for its floating head. One of its tube sheet is fixed, while another can float in the shell, so called floating head. As the tubes c
4、an expand without the restriction of the shell, it can avoid thermal stress. Another advantage is that it can be dismantled and clean easily . It is widely used in chemical industry. In this study an overall design of the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is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the type
5、1-2 is chosen to be the basic type, which has one segment in shell and two segment in tubes. First, heat transfer is calculated to determine the heat exchange surface area and the number of tubes that needed. Then, 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and standards, structural of system is well designed. After
6、that,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the shell is completed.The graduation design task is 3500kg/h flow of the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the mechanical design, working pressure tube 0.4 3MP, shell, work process of 0.042MP for 61 , the temperature tube for 80 shell cheng. Through the graduation de
7、sign, I am familiar with the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process, mastered the structure of floating head heat exchanger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floating head, learned the heat exchanger is manufacturing requirements and installation process. But, due to lack of experience and limited ability, ce
8、rtain shortcomings and even mistakes, please the teacher criticism and corrections.KEY WORDS:HEAT EXCHANGER;FLOATING HEAD;TUBE-SIDE;SHELL-SIDE 目录第一章 换热器概述11.1 换热器的应用11.2 换热器的主要分类11.2.1 换热器的分类及特点11.2.2 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及特点21.3 管壳式换热器特殊结构51.4 换热管简介5第二章 工艺计算72.1 设计条件72.2换热器传热面积与换热器规格:82.2.1 流动空间的确定82.2.2 初算换热器
9、传热面积82.2.3 传热管数及管程的确定92.2.4管心距的计算92.2.5换热器型号、参数的确定92.2.6壳体内径计算92.2.7折流板的计算102.3换热器核算102.3.1传热系数核算112.3.2换热器的流体阻力132.3.3换热器的选型14第三章 换热器的结构计算和强度计算153.1换热器的壳体设计153.2筒体材料及壁厚153.3封头的材料及壁厚163.4管箱材料的选择及壁厚的计算163.5开孔补强计算173.6水压试验及壳体强度的校核193.7 换热管203.7.1 换热管的排列方式203.7.2 布管限定圆203.7.3 排管213.7.4 换热管束的分程213.8 管板设
10、计223.8.1 管板与壳体的连接223.8.2 管板计算223.8.3 管板重量计算263.9 折流板263.9.1 折流板的型式和尺寸273.9.2 折流板排列273.9.3 折流板的布置273.10 拉杆与定距管273.10.1 拉杆的结构形式273.10.2 拉杆的直径、数量及布置283.10.3 定距管283.11法兰和垫片283.11.1固定端的壳体法兰、管箱法兰与管箱垫片283.11.2外头盖侧法兰、外头盖法兰与外头盖垫片、浮头垫片303.11.3 接管法兰型式与尺寸313.12 钩圈式浮头323.12.1 浮头盖的设计计算333.13 分程隔板383.14 鞍座383.14.1
11、 支反力计算如下383.14.2 鞍座的型号及尺寸403.15 接管的最小位置403.15.1壳程接管位置的最小尺寸403.15.2 管箱接管位置的最小尺寸41附录 外文翻译45参考文献55第一章 换热器概述过程设备在生产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在化工、炼油、轻工、交通、食品、制药、冶金、纺织、城建、海洋工程等传统部门所必需的关键设备,而换热设备则是广泛使用的一种通用的过程设备。在化工厂中,换热设备的投资约占总投资的10%20%;在炼油厂,约占总投资的35%40%。1.1 换热器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换热器的主要作用是将能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是流体温度达到工艺流程规定的
12、指标,以满足工艺流程上的需要。此外,换热器也是回收余热、废热特别是低位热能的有效装置。例如,高炉炉气(约1500)的余热,通过余热锅炉可生产压力蒸汽,作为供汽、供热等的辅助能源,从而提高热能的总利用率,降低燃料消耗,提高工业生产经济效益。 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利用、开发和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的要求也日益加强。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结构改进及传热极力的研究十分活跃,一些新型高效换热器相继面世。1.2 换热器的主要分类 在工业生产中,由于用途、工作条件和物料特性的不同,出现了不同形式和结构的换热器。1.2.1 换热器的分类及特点管按照传热方式的不同,换热器可分为三类: 1.直接
13、接触式换热器 又称混合式换热器,它是利用冷、热流体直接接触与混合的作用进行热量的交换。这类换热器的结构简单、价格便宜,常做成塔状,但仅适用于工艺上允许两种流体混合的场合。 2.蓄热式换热器 在这类换热器中,热量传递是通过格子砖或填料等蓄热体来完成的。首先让热流体通过,把热量积蓄在蓄热体中,然后再让冷流体通过,把热量带走。由于两种流体交变转换输入,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小部分流体相互掺和的现象,造成流体的“污染”。 蓄热式换热器结构紧凑、价格便宜,单位体积传热面比较大,故较适合用于气-气热交换的场合。 3.间壁式换热器 这是工业中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类换热器。冷、热流体被一固体壁面隔开,通过壁面进行
14、传热。按照传热面的形状与结构特点它又可分为:管式换热器:如套管式、螺旋管式、管壳式、热管式等;板面式换热器:如板式、螺旋板式、板壳式等;扩展表面式换热器:如板翅式、管翅式、强化的传热等。1.2.2 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及特点 由于设计题目是浮头式换热器的设计,而浮头式又属于管壳式换热器,故特此介绍管壳式换热器的主要类型以及结构特点。 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用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换热器,主要是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其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放置了由许多管子组成的管束,管子的两端固定在管板上,管子的轴线与壳体的轴线平行。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
15、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为了增加壳程流体的速度以改善传热,在壳体内安装了折流板。折流板可以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流体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就称为一个壳程,而图1-2-1所示为最简单的单壳程单管程换热器。为提高管内流体速度,可在两端管箱内设置隔板,将全部管子均分为若干组。这样流体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因而在管束中往返多次,这称为多管程;同样。为提高管外流速,也可以在壳体内安装纵向挡板,迫使流体多次通过壳体空间,称为多壳程。多管程与多壳程可以配合使用。这种换热器的结构不算复杂,造价不高,可选用多种结构材料,管内清洗
16、方便,适应性强,处理量较大,高温高压条件下也能应用,但传热效率、结构的紧凑性、单位传热面的金属消耗量等方面尚有待改善。 由于管内外流体的温度不同,因之换热器的壳体与管束的温度也不同。如果两流体温度相差较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的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拉脱。因此,当管束与壳体温度差超过50时,需采取适当补偿措施,以消除或减少热应力。根据所采用的补偿措施,管壳式换热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其结构如图1所示。换热器的管端以焊接或胀接的方法固定在两块管板上,而管板则以焊接的方法与壳体相连。与其它型式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结构简单,当壳体直径相同时,可安排更多的管子,也便
17、于分程,同时制造成本较低。由于不存在弯管部分,管内不易积聚污垢,即使产生污垢也便于清洗。如果管子发生泄漏或损坏,也便于进行堵管或换管,但无法在管子的外表面进行机械清洗,且难以检查,不适宜处理脏的或有腐蚀性的介质。更主要的缺点是当壳体与管子的壁温或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相差较大时,在壳体与管中将产生较大的温差应力,因此为了减少温差应力,通常需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利用膨胀节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较大变形的能力来降低管束与壳体中的温差应力。浮头式换热器:其结构如图2所示。管子一端固定在一块固定管板上,管板夹持在壳体法兰与管箱法兰之间,用螺栓连接;管子另一端固定在浮头管板上,浮头管板夹持在用螺柱连接的浮头盖与钩圈
18、之间,形成可在壳体内自由移动的浮头,故当管束与壳体受热伸长时,两者互不牵制,因而不会产生温差应力。浮头部分是由浮头管板,钩圈与浮头端盖组成的可拆联接,因此可以容易抽出管束,故管内管外都能进行清洗,也便于检修。由上述特点可知,浮头式换热器多用于温度波动和温差大的场合,尽管与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相比其结构更复杂、造价更高。U型管式换热器:其结构可参见图3。一束管子被弯制成不同曲率半径的U型管,其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组成管束,从而省去了一块管板与一个管箱。因为管束与壳体是分离的,在受热膨胀时,彼此间不受约束,故消除了温差应力。其结构简单,造价便宜,管束可以在壳体中抽出,管外清洗方便,但管内清洗困难,
19、故最好让不易结垢的物料从管内通过。由于弯管的外侧管壁较薄以及管束的中央部分存在较大的空隙,故U型管换热器具有承压能力差、传热能力不佳的缺点。 双重管式换热器:将一组管子插入另一组相应的管子中而构成的换热器,其结构可以参看图4。管程流体(B流体)从管箱进口管流入,通过内插管到达外套管的底部,然后返回,通过内插管和外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最后从管箱出口管流出。其特点是内插管与外套管之间没有约束,可自由伸缩。因此,它适用于温差很大的两流体换热,但管程流体的阻力较大,设备造价较高。填料函式换热器:图5为填料函式换热器的结构。管束一端与壳体之间用填料密封,管束的另一端管板与浮头式换热器同样夹持在管箱法兰和
20、壳体法兰之间,用螺栓连接。拆下管箱、填料压盖等有关零件后,可将管束抽出壳体外,便于清洗管间。管束可自由伸缩,具有与浮头式换热器相同的优点。由于减少了壳体大盖,它的结构较浮头式换热器简单,造价也较低,但填料处容易泄漏,工作压力与温度受一定限制,直径也不宜过大。1.3 管壳式换热器特殊结构包括有双壳程结构、螺旋折流板、双管板等特殊结构,这些结构将使换热器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1) 双壳程结构:在换热器管束中间设置纵向隔板,隔板与壳体内壁用密封片阻挡物流内漏,形成双壳程结构。适用场合:管程流量大壳程流量小时,采用此结构流速可提高一倍,给热系数提高11.2倍;冷热流体温度交叉时,但壳程换热器需要两台以
21、上才能实现传热,用一台双壳程换热器不仅可以实现传热,而且可以得到较大的传热温差。(2) 螺旋折流板式换热器:螺旋折流板可以防止死区和返混,压降较小。物流通过这种结构换热器时存在明显的径向变化,故不适用于有高热效率要求的场合。(3) 双管板结构:在普通结构的管板处增加一个管板,形成的双管板结构用于收集泄漏介质,防止两程介质混合。1.4 换热管简介换热管是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元件,采用高效传热元件是改进换热器传热性能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国内已使用的新效的换热管有以下几种:螺纹管:又称低翅片管,用光管轧制而成,适用于管外热阻为管内热阻1.5倍以上的单相流及渣油、蜡油等粘度大、腐蚀易结垢物料的换热。(1)
22、 T形翅片管:用于管外沸腾时,可有效降低物料泡核点,沸腾给热系数提高1.63.3倍,是蒸发器、重沸器的理想用管。表面多孔管:该管为光管表面形成一层多孔性金属敷层,该敷层上密布的小孔能形成许多汽化中心,强化沸腾传热。(2) 螺旋槽纹管:可强化管内物流间的传热,物料在管内靠近管壁部分流体顺槽旋流,另一部分流体呈轴向涡流,前一种流动有利于减薄边界层,后一种流动分离边界层并增强流体扰动,传热系数提高1.31.7倍,但阻力降增加1.72.5倍。(3) 波纹管:为挤压成型的不锈钢薄壁波纹管,管内、管外都有强化传热的作用,但波纹管换热器承压能力不高,管心距大而排管少,壳程短而不易控制。 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换热器结构设计及强度计算 毕业论文说明书 换热器 结构设计 强度 计算 毕业论文 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