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机三维建模及运动仿真(毕业设计论文).doc
《挖掘机三维建模及运动仿真(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掘机三维建模及运动仿真(毕业设计论文).doc(1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挖掘机三维建模及运动仿真学 生:李泓兵学 号:07011030808专 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 级:车辆工程2007.2指导教师:王 东四川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二O一一年六月四 川 理 工 学 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设计(论文)题目: 挖掘机三维建模及运动仿真 系: 机械工程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机自078 学号: 07011030808 学生: 李 泓 兵 指导教师: 王 东 接受任务时间 2011.3.1 教研室主任 (签名) 系主任 (签名)1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主要内容:运用Pro/E基于特征的参数化建模功能建立玉
2、柴小型液压挖掘机各组成零部件的三维数字化虚拟模型,使用模型组装的方法创建机构连接,进行虚拟装配,通过驱动器给机构添加运动动力,完成挖掘机的运动仿真分析和动力学仿真分析。 基本要求:通过对挖掘机的结构分析掌握挖掘机的工作原理及运动规律。利用Pro/E软件创建挖掘机的三维数字化虚拟模型,对装配体进行运动仿真分析和动力学仿真分析,模拟机构在特定环境中的工作状况,分析其运动规律,并对其做动态的判断,以便尽早发现设计中的缺陷和潜在的不合理之处,及时修改设计方案。 撰写设计说明书。将所有设计结果(包括组成挖掘机的各零部件及装配体三维数字化虚拟模型Pro/E源文件)刻录成光盘。2指定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说明
3、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苏春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虚拟设计,陈定芳,罗亚波等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Pro/ENGINGEER Wildfire 3.0机械设计专家指导教程,金鑫等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姚英学,蔡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Pro/ENGINGEER中文版机械设计实战训练,谭雪松,朱金波等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Pro/ENGINGEER Wildfire中文版高级应用,谭雪松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与本产品设计相关的市场信息资料,Pro/ENGINGEER三维造型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网站。3进度安排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起
4、止 日 期1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学习掌握Pro/ENGINGEER三维建模方法。 2011.3.032011.3.182建立挖掘机各组成零部件三维数字化虚拟模型,虚拟装配。2011.3.192011.4.213挖掘机装配体各零部件的干涉分析,运动学分析。2011.4.222011.5.054挖掘机各组成零部件及装配体的工程图设计。2011.5.062011.5.165撰写设计说明书,设计结果光盘的制作,准备毕业答辩。2011.5.172011.6.02摘 要Pro/E 在挖掘机三维建模与运动仿真设计的主要步骤: 参数化实体建模、结构件装配、机构分析及生成工程图。设计中,主要会应用到Pro/
5、E的三大模块:一是参数化三维实体建模模块,二是组件装配模块,三是机构分析模块。 参数化三维实体建模阶段是用Pro/E 软件零件图窗口绘制出挖掘机各零部件的三维实体图。绘制三维实体零件图时注意基准平面和基准轴的选择,合理的选择将在后续的装配连接工作及分析工作比较顺利。也可将不同的零件用不同颜色绘制。对于构件的连接部分不需要详细的连接设计,只需有确定的连接轴、连接位置及连接方式。结构件装配是利用装配的添加指令把前面所生成的零配件逐一添加到机构中。首先添底座并固定其位置,然后添加其它零件。其它零件在装配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添加相应的连接约束。装配中提供了刚性、销钉、滑动杆、圆柱、平面、球、焊接、轴承
6、和常规等约束。装配过程的所有设置都可以在以后的分析中反复修改并实时观看修改结果。在装配过程中可以进行干涉检查和模型分析。装配连接后转入应用程序的机构分析模块。在机构分析中设置连接轴。连接轴设置主要是对连接做参数设定,设定连接零件之间的运动范围、零位参照、相对位置、摩擦及恢复系数等,以限制它的运动,更好的模拟实际工作状况。机构的运动是靠主动件的驱动来实现的,在这里的驱动主要是通过添加电动机来实现的,系统提供伺服电动机、执行电动机两种。伺服电动机为机构提供驱动。关键词:挖掘机;建模;装配;运动分析ABSTRACTPro / E in excavator design of three-dimens
7、ional modeling and motion simulation of the main steps: parametric solid modeling, assembly structur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and generate engineering drawings. Design, applied to the main Pro / E three modules: The first argument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olid modeling module, the second component
8、assembly module and the third is institutional analysis module. Parametric three-dimensional solid modeling stage is to use Pro / E, excavator parts drawing window to draw out the three-dimensional solid modeling of the components. When drawing attention to three-dimensional solid Parts datum plane
9、and the choice of reference axis, a reasonable choice to work in the subsequent assembly connection and analysis rather smoothly. Different parts can also be drawn with different colors. Component parts for the connection the connection does not require detailed design, just have to determine the co
10、nnecting shaft, the connection location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to add the assembly is the use of assembly instructions generated by the front of the spare parts to the bodies one by one. First add the base and secured in place, and then add the other parts. Other parts in the assembly of differen
11、t functions need to add the appropriate connection constraints. Assembly provides a rigid, pin, sliding bar, cylindrical, flat, ball, welding, bearings and conventional and other constraints. All settings of the assembly process can be repeated in subsequent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to modify and mod
12、ify real-time viewing. In the assembly process can be interference checking and model analysis. Assembly is connected into the body of the application modules. Analysis in institutional settings connecting shaft. Connecting shaft is connected to do to set the main parameter settings, set the range o
13、f motion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zero reference, relative position, and the restitution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so as to limit its movement, and better simulate actual working conditions. Body movement is driven by the active components to achieve, the main driver here is achieved by adding a m
14、otor, servo motor system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o motors. Servo motor drive for the institutions. Keywords: excavator; modeling; assembly; Motion Analysis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 论11.1 挖掘机的定义11.2 挖掘机的发展历史11.3 中国挖掘机发展状况21.4 挖掘机在中国发展情况4第2章 挖掘机的选型52.1 挖掘机的工作原理52.2 选择挖掘机型号52.3 YC85的性能参数62.4 作业范围8第3
15、章 利用ProO/E对挖掘机零部件建模93.1 主臂93.1.1.设置工作目录93.1.2.创建新文件93.1.3.绘制主臂103.1.4.插入基准轴线123.1.5.插入基准平面133.1.6.绘制连接柱143.1.7.绘制连接环153.1.8.绘制轴孔173.1.9.绘制另一个轴孔193.1.10.绘制下连接柱203.1.11.圆角223.2 前臂233.2.1.设置工作目录233.2.2.创建新文件233.2.3.绘制前臂233.2.4.插入轴线A1243.2.5.绘制轴孔253.2.6.绘制前臂连接片263.2.7.绘制导向杆连接片283.2.9.倒圆角303.3 挖斗313.31.设
16、置工作目录313.3.2.创建新文件313.3.3.绘制挖斗313.3.4.绘制边缘323.3.5.倒圆角343.3.6.抽壳343.3.7.创建挖齿353.3.8.创建前臂连接片383.4 导向轴423.4.1.设置工作目录423.4.2.绘制导向槽423.5绘制导向杆443.6连接片483.6.1.设置工作目录483.6.2绘制连接片1483.6.3.绘制连接片2543.7工作台553.7.1.设置工作目录563.7.2.绘制底座563.7.3.绘制回转台573.8模型美化整理61第4章 挖掘机装配631.设置工作目录632.进入装配模式634.1装入机座634.2装入回转台644.3装入
17、主臂654.4装入前臂674.5装入挖斗694.6装入连接片组件704.6.1.连接片1的装配704.6.2.装入后连接片2714.6.3.装入挖斗驱动导向组件734.6.4.装入另一侧连接片764.7装入其他导向组件77第5章 挖掘机的运动仿真785.1 进入“机构”(Mechanism)环境785.2 创建伺服电机785.2.1.创建第一台伺服电动机785.2.2.创建第二台伺服电动机805.2.3.创建第三台伺服电动机825.2.4.创建第四台伺服电动机845.3 运动分析865.4 回放并保存分析结果885.5 运动轨迹曲线的建立93第六章 总 结99参考文献100致 谢101第1章
18、绪 论1.1 挖掘机的定义 挖掘机,又称挖掘机械,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经过预松后的土壤和岩石。从近几年工程机械的发展来看,挖掘机的发展相对较快,而挖掘机作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机械机型之一,其正确的选型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1.2 挖掘机的发展历史挖掘机行业的发展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1840年。当时美国西部大开发,进行铁路建设,产生了模仿人体构造,有大臂、小臂和手腕,能行走和扭腰类似机械手的挖掘机,它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在轨道上行走。但是很长时间挖掘机都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应用范围也只局限于矿山作业中.导致挖
19、掘机发展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其作业装置动作复杂,运动范围大,需要采用多自由度机构,古老的机械传动对它不太合适。而且当时的工程建设主要是国土开发,大规模的筑路和整修场地等,大多是大面积的水平作业,因此对挖掘机的应用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挖掘机的发展。由于液压技术的应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有了拖拉机上配装液压反铲的悬挂式挖掘机。随着液压传动技术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传动技术,挖掘机有了它合适的传动装置,为挖掘机的发展建立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是挖掘机技术上的飞跃。同时,工程建设和施工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进行大规模国土开发的同时,也开始进行城市型土木施工,这样,具有较长的臂和杆,能装上各
20、种给样的工作装置,能行走,回转,实现多自由动作,可以切削高的垂直壁面,挖掘深的基坑和沟槽的挖掘机得到广泛应用。1950年在意大利北部生产了第一台液压挖掘机。当时液压挖掘机主要配置反铲工作装置。在早年,许多液压挖掘机都配组合动臂。这种组合动臂可以调节动臂的长度,现在大多数液压挖掘机都采用整体动臂。优点是重量轻,制造方便,成本低。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液压挖掘机进入了推广和蓬勃发展的阶段,各国挖掘机制造厂和品种增加很快,产量猛增勃发展的阶段,各国挖掘机制造厂和品种增加很快,产量猛增。19681970年间,液压挖掘机产量已经达到挖掘机总产量的83,90年代初工作装置的结构有所改进。大多数
21、制造厂家借助计算机技术设计制造更轻便的动臂和斗杆,而不削弱其强度,其时对挖掘机工作装置的研究也已经十分成熟。自第一台手动挖掘机诞生以来的160多年当中,挖掘机一直在不断地飞跃发展,其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对成熟稳定的阶段。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被成为土建机械手,成为建设机器人的代表,据有关专家估算,全世界各种施工作业场约有65至70的土石方工程都是由挖掘机完成的。挖掘机是一种万能型工程机械,目前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工程机械的第一主力机种,在世界工程机械市场上已占据首位并且仍在发展扩大。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参数直接影响作业范围、功率利用、挖掘力发挥等。该参数的设计与挖掘机性能的好坏有关。目前商品化的液压挖掘机
22、工作装置设计软件还没有,都采用各自开发的软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筑施工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液压挖掘机需要大幅度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是液压挖掘机行业所面临的新挑战。通过开发通用性及专业的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软件,能够实现工作装置设计的自动化,提高挖掘机设计水平。因此,进行挖掘机工作装置设计的自主研究非常必要。挖掘机的发展主要以液压技术的应用为基础,其液压系统已成为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主流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建筑施工现代化生产的需要,液压挖掘机需要大幅度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是液压挖掘机行业所面临的新挑战。在技术方面,挖掘机产品的核心技术就是液压系统设计,所以对其液压系统的分析研究具有十分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挖掘机 三维 建模 运动 仿真 毕业设计 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3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