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毕业论文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情绪智力的关系.doc
《心理学毕业论文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情绪智力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毕业论文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情绪智力的关系.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情绪智力的关系以武汉地区为例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应用心理学 方 向: 心理健康教育 指导教师: 2009年 5 月 15 日 咸宁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障、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学位论文管理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省级优秀
2、学士论文评选机构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 ,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正文11引言12研究方法33研究结果44讨论95结论136本研究应用与不足14参考文献15附录17I情绪智力问卷17大学生职业决策的信心调查问卷18课题任务书20外文翻译24文献综述34开题报告40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情绪智力的关系 以武汉地区为例学 生: 指导老师: 教学单位:咸宁学院教育学院摘要:本研究采用龙立荣编制的职
3、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和何小蕾编制的情绪智力量表,对武汉地区武汉科技大学,江汉大学等五所高校的300名本科大学生进行施测,旨在探究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情绪智力的关系。结果如下:(1)被试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及各维度的均分均显著低于武汉地区的常模分数,而其中的收集信息与解决问题,制定规划和自我评价效能感维度均分的差异显著;(2)不同性别、年级、学校的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上的得分达到显著性差异;(3)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情绪智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并且大部分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也显著;(4)情绪智力作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预测变量之一,可以解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变异的14.8%,并达到显著性水平。关键
4、词: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A sample in WuhanAbstract:With CDMSES of Lirong Long and EIS of Xiaolei He, 300 college subjects of five colleges in Wuhan took in this study which intened to analyse the relationship b
5、etween 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CDMSE)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I).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s follows, (1)The subjects mean scores on CDMSE and all dimen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nomal scores in Wuhan, such as collection of information, problem-solving, planning and
6、 self-evaluation self-efficacy had significant differeces; (2)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ces of CDMSE between gender, among grades and schools; (3)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DMSE and EI was significant, and some of their dimension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o; (4)EI, as a predictor o
7、f CDMSE, could explain 14.8% variation of CDMSE, reaching the significant level.Key words:Career decision-making;Self-efficacy;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Emotional Intelligence1 引言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起源于职业决策理论和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职业决策是职业心理学、职业指导和职业辅导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在职业决策的众多的影响因素中,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属于其中的一个核心领域。关于职业选择过程,C
8、rites提出了职业选择过程成熟论,过程变量包括两个主要的因素群,即职业选择能力和职业选择态度,其中能力测量包括五个维度: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目标筛选能力,职业规划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1。在此基础上,心理学家Taylor和Bet (1983) 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即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研究。他们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作出的定义也是目前该领域研究者广泛接受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是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2。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自我效能感和择业效能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后续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起,Hacke
9、tt和Betz开始运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来研究职业领域的问题3。他们强调了自我效能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用以解释女性传统职业选择的特征。不久,自我效能理论扩展到不同人群的职业选择和发展的研究,并沿不同的方面展开。一些研究也验证了职业自我效能的信息来源。Bandura提出,职业角色榜样会通过自我效能信息源:替代学习、言语说服、情绪唤起提供给个人关于工作世界的知识3。Krumboltz和Nichols也表示,如果个人已有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经历了(a)掌握一个职业中成功所需要的方法,(b)观察到一个有价值的榜样在某职业中取得成功,(c)重要他人关于某职业价值的说服,那么个体会倾向于喜欢
10、一些特殊的职业;而缺乏类似的经历会导致个体避免做出某种职业选择4。Betz, Klein和Taylor的研究结果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中等程度的相关,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分数是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显著预测指标5;Alisa M. Paulsen和Nancy E.Betz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6。另外Lent等的研究报告指出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自尊、职业决定、职业承诺、职业决策的动机有高度相关7。Betz和Klein (1997)报告了CDMSE一简式的分数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整体自尊之间具有显著性相关89。在Robbir.的研究报告里,指出择业效能感与整体自尊和
11、特质焦虑都具有显著性相关89。Taylor和Popma (1990)报告了整个择业效能感分数与控制点的相关系数10。Peterson(1993)的研究表明,与较高的择业效能感水平相关的变量包括较高的职业抱负、较大的年龄和较高的班级,以及父母受教育的水平和母亲是否从事专门职业等因素11。国内也有许多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胡艳红 (2003)用因素分析法探索了择业效能感的结构,认为包括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六个方面,同时认为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12。龙燕梅 (2003)曾经做过择业效能感在年级上的差异和发展趋势、以及择业效能感与内一外控制源、特质性焦虑的研
12、究13。李莉等(2003)考察了当前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和学历差异,并发现自我评估的4个维度对职业决策困难中的五个部分分别有不同的影响14。刘晓燕 (2004)对大学生择业效能感与人格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男性择业效能感与人格维度 E(内外倾)呈显著正相关,与N维度 (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15。朱臻雯(2006)对非毕业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进行了评估16。林志红等人(2007)探讨了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与对策17。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中,个体自我效能感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情绪生理唤醒18,高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阻碍行为操作,降低人们对成功的期望19。对行
13、为、事件和情境的无效能体验控制的应激反应会通过预期性自我唤起进一步加剧紧张,产生高焦虑、高抑郁情绪反应,往往使人低估自己的能力20。而在职业生涯领域中,情绪智力也尤为重要。情绪智力是Mayer和Salovey首次提出的概念,指出应包括区分和调节自己与他人的情绪,以及运用情绪信息引导思维的能力4。1997年他们对情绪智力的内涵进行了修订,由四部分组成:(1)准确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绪的能力;(2)产生利于思维的情感的能力;(3)理解、分析和使用情绪知识的能力;(4)调节情绪以促进情绪和智力成熟的能力。这些正是本研究采用的情绪智力量表的理论依据。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了积极和消极情绪是对决策过程的影响
14、。如Isen和Geva (1987)的研究结果显示积极情绪个体对风险更加敏感,并且可能会促进决策和问题解决 (Isen, 2000)。而具有消极情绪的个体倾向于高估不顺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Johnson & Tversky, 1983),缺乏对有用息的识别力 (Forgas, 1992; Forgas & Brower, 1987; Gleicher & Weary, 1991),可能不能做出合适的选择,并引发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的)、警惕的加工方式 (Forgas, 2000)。许多研究结果(例如,Bechare, Damasio, Damasio, & Lee,1999; Bechar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毕业论文 大学生 职业 决策 自我 效能 情绪 智力 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3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