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毕业论文.doc
《当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毕业论文.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当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 以毕节市为例 目 录第一章 绪论.61.1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61.1.1前言.61.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61.2国内外研究现状.61.2.1国内研究现状.61.2.2国外研究现状.71.3主要研究内容.81.4研究分析方法.81.4.1共性分析和个性分析.81.4.2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8第二章 毕节市农民收入变化态势分析.92.1毕节市农业概况.92.2毕节市农民收入的变化及特征.92.2.1低水平快速增长阶段.92.2.2高速增长阶段.92.2.3平稳增长阶段.102.2.4下滑回落阶段.102.2.5滞涨性恢复性增长阶段.102.3毕节市城乡居民收
2、入水平变化分析.112.3.1城市居民收入高速增长.112.3.2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巨大.112.3.3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开始扩大.112.3.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相对偏小.122.4农民人均纯收入来源结构考察.122.4.1传统农业收入比重有所回升.122.4.2劳务收入比重快速上升.12第三章 影响毕节市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分析.133.1结构性因素.143.2素质性因素.143.3市场性因素.143.4灾害性因素.153.5闲置性因素.15第四章 毕节市农民增收的对策与建议.154.1农业区域结构调整.164.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64.2.1种植业结构调整.174.2.2畜牧业结构调整.174
3、.2.3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184.3增强农业科技含量.184.4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9第五章 结论.20参考文献.21当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 以毕节市为例 内容摘要: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是综合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农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农民收入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针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说,提高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论文主要采用了共性分析和个性分析、定量
4、分析和定性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研究的研究方法。针对影响毕节市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本文提出农民增收难的对策及建议。关键词:农民收入 变化态势 增收对策The farmers improve income difficult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Peasant is the critical problem of“Three Rural Issues”which connected with Peasants Agriculture and the countryside,and the key of peasant problem is to
5、 increase the income of farmer,which is an important symbol to integrated reflect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chievement,and a main mark to scale farmers living level.The issue of incom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our policy of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ourse of our industri
6、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directly related to sustainable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and directly related to rural social stability and national security.Income increase is therefore become our fundamental starting point and ending result to agricultural and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
7、t. We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income changes of Bijie peasants deeply,searched the main reasons of affecting the increase of rural income and gave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income of Bijie peasant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earching right dir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8、 and rural areas in Bijie and further for the increase of rural income in major grain-producing areas. In this paper we combine methodologies of common analysis and personality analysis,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empirical analysis and Normativ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main facto
9、rs which affect the increase of peasantsincome,we give several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Peasant Income; Changes in Posture; Countermeasures前言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是综合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农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农民收入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针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
10、治久安。因此,提高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2003年以后,在6个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影响下,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是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是我们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毕节市农民收入变化态势的深入分析,找寻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探求如何在根本上解决毕节市农民收入增长难的问题,为未来毕节市农业和农村发展找准方向,进而为边远贫穷地区的农民增收提供参考。1国内外研究现状1.1国内研究现状农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自1998年“三农”问题提出之后,国内外众多学者加强了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注,人们对如何从根
11、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大家一致认为: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要解决现在的“三农”问题,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林毅夫,2005)。如何解决农民增收困难这一问题呢?有学者认为农民收入问题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农业问题,也非“三农”问题所能涵盖,而是一个越来越多地和非农就业问题相关联的问题。农民增收问题的核心就变成了如何解决农民的非农就业问题(张车伟等,2004)。一些学者认为国家要通过政策、金融等手段把资金引导到农村,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领域为农民增收开辟第四条渠道(徐祥临,2001)。还有学者认为调整农业组织结构才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
12、路(王乃学,2001)。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在2005年9月22日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上提出,要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减少农民,减少农村劳动力人口,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众多学者对如何增加农民收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进行的研究当中,有人强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有人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对目前农产品总体上供过于求的局面,国内市场给农民带来的收益是有限的。一些学者的研究认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并不是增加农民收入。有的把农业结构调整的经济效应总结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宋洪远等,2000)。有研究表明,农业结构调整在微观层面上对农民收入产生效应,但在宏观层面则没有效应(王萍萍,200
13、1)。也有学者将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作用归于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而对整个国家的农业总量扩大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张明林等,2002)。还有学者认为,中国行政体制制约了农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效应的发挥(谭秋成,2003)。另有学者认为,近一轮农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业市场化进程,提高了农民收入的货币化程度;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农产品市场交易量不断扩大,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现金收入始终保持增长;农业结构调整与农户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现金纯收入增长之间存在互动关系(李国祥,2005)。1.2国外研究现状在发达国家也存在着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的现象。以美国为例,1820年时,农业占美国GDP的70%,随着工业革命
14、的进展,到1890年该比率降到38%,到2002年农业仅占美国GDP的不到2%。2002年美国农民平均收入为20 220美元,而同年的所有就业者(包括农业与非农)的平均收入是35 560美元,为农民收入的1.76倍(陈志武,2003)。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由于经济的发展,工业与服务业的收益率大大高于农业,致使农业失去了比较优势。在发达国家把转移富余劳动力、建立农业支持政策体系等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国外对于非农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了不少经典的理论。其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最为系统、最富有应用价值的理论为:“二元结构理论”。刘易斯创立
15、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二元结构模型”(即无限富余劳动力发展模型),费景汉、拉尼斯和乔根森对二元结构模型做了进一步发展。后来托达罗又补充了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发展了二元经济配置的理论。斯塔克提出了相对贫困假说,对二元经济理论作了进一步发展。同时,人口转移理论的发展也为解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持。如雷文斯坦的转移规律、博格的推拉理论都对人口在地区间的转移动因作了深入的研究(李德洗,2005)。1.3主要研究内容为探讨边远贫穷地区农民增收问题,论文依据贵州省统计资料和毕节市统计资料,深入分析毕节农民收入变化态势,找寻其中的规律,对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为实现农民增收提出
16、对策和建议,为未来毕节市的农村、农业发展寻求方向。1.4研究分析方法1.4.1共性分析和个性分析农民收入问题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研究农民收入,一方面要分析农民收入变化的普遍性规律,即农民收入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又要分析它的个性特征,即毕节市的农民收入变化规律。1.4.2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农民收入问题可以通过农民的收入变化来定量的进行比较,但是有些潜在的投入是不可以量化的,对这些不能量化的指标进行分析就需要一些统计分析方法,从中找出不同的规律。2 毕节市农民收入变化态势分析2.1毕节市农业概况毕节市正处在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的倾斜地带,境内多山,西高东低, 平均海拔1400米,最高点赫章韭
17、菜坪2900.6米,为全省最高点,最低海拔457米,境内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土地破碎。全区总面积26844.5平方公里,高原山地占93.3%,分属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大水系,长江流域面积占95.38%,珠江流域面积占4.62%,是乌江、赤水河、北盘江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毕节地区土地石漠化面积较大,水土流失未得到有效遏制。耕地中山地占86.4,中低产田占82.58,坡度15度以上的坡地占52.4,耕层浅,保水保肥能力不强,耕地破碎,不利于实现机械化和规模化经营。人均耕地少,质量差。同时,以春伏旱为主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形成土高水低的现象,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利
18、用困难;降水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加之各项农业水利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当前毕节市农业和农村中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的也是增收困难。农业的发展对于毕节市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毕节市农民收入长期上不去,不仅制约了农村的经济发展,而且制约整个毕节市国民经济的增长。2.2毕节市农民收入的变化及特征2.2.1低水平快速增长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快速增长。19801992年12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06元增加到576元,增幅达443%,年均增长15.1%。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前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对策 毕业论文 当前 农民 增收 原因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3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