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煤八矿水平过渡时期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毕业设计.doc
《平煤八矿水平过渡时期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煤八矿水平过渡时期通风系统优化设计毕业设计.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河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平煤八矿水平过渡时期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站 别 平顶山函授站 年级专业 08级安全工程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河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站名: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一、设计(论文)题目: 二、设计(论文)任务与要求三、设计(论文)时间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指导教师(签名) 成教院院长(签名) 河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定书站名: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一、设计(论文)题目: 二、设计(论文)说明书 页,附图 张。三、审阅意见及评语根据学院毕业设计管理的有关规定,同意(不同意)参加毕业设
2、计(论文)答辩。指导教师(签名) 职 称 工 作 单 位 河南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 年级专业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 于 年 月 日进行答辩。设计(论文)题目: 答辩学生向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小组)提交以下资料:一、设计(论文)说明书 共 页二、设计(论文)图纸 共 张三、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共 页根据学生所提供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和指导教师意见以及在答辩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小组)作出如下决议: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评语:二、毕业设计(论文)的总评成绩:毕业答辩委员会主任(组长)签字:委员(成员)签字: 年 月 日目 录前言-3
3、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6第二章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的可行性论证-82.1通风系统优化的目的和意义 2.2 通风系统概况2.3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2.3.1 丁一风井通风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2.3.2西二风井通风系统存在问题2.3.3不同生产时期,各风井需风量变化范围大2.3.4一水平生产结束后,二水平通风系统方案确定第三章水平过渡时期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研究-133.1通风系统优化方案3.2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研究3.2.1丁一风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研究3.2.2西二风井通风系统优化方案第四章 主扇参数的确定-204.1 丁一风井主扇参数的确定4.1.1丁一风井不同时期需风量的确定4.1.2西二风井需
4、风量计算4.2主扇工况点的确定4.2.1主扇工况点的确定方法4.2.2丁一风井主扇工况点确定4.2.3西二风井系统主扇工况点确定第五章 主扇选型-245.1 丁一风井主扇选型5.2 北风井主扇型号的确定第六章丁一风井主扇后期更换电机方案研究-266.1初期2*400kw电机主扇运行情况6.2更换2*710kw电机方案研究附表一:丁一采区通风容易时期解算结果表-30附表二:丁一采区通风困难时期解算结果表-31附表三:西二风井(北风井)通风容易时期解算结果表-32附表四:西二风井(北风井)通风困难时期解算结果表-42前 言随着我国煤炭资源的枯竭和煤炭开采过程中困难的增大,每个生产矿井对通风系统的能
5、力的要求也越来越大,各生产矿井在原通风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优化已经成为摆在工程技术人员面前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当今全国的煤矿企业都面临着开采深度增大,生产水平脱节的问题。就我所在毕业实习的单位平煤八矿而言这个问题也是迫在眉梢的。该矿始建于1966年,1981年投产。随着产量的不断提高,开采深度也越来越深。矿井通风系统虽然也经历了几次改造和优化,但以远远不能满足矿井生产的需要和要求。基于这种情况,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分析和优化的方法和内容很有必要进行一些研究和论证,制定出矿井改造和优化的可行性方案,以利于煤矿的安全生产。众所周知矿井通风系统是由矿井主要通风机装置和井下通风网络组合而成的动态系统。
6、为保证安全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这个动态系统应保持最佳运行状态。然而生产矿井的生产布局的不断发展变化必然要对这个动态系统的运行状态产生较大影响,制约矿井的安全生产,同时导致技术经济也不合理。这种情形在当前我国矿井通风系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工作对提高我国煤矿经济效益、改善煤矿经营状况将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矿井通风系统的标志是各矿井主要通风机装置运行状态良好,通风井巷联结形式合理,通风网络内部实行最优化调节。许多矿井的通风系统由于在安全、技术、经济方面存在着不合理现象,从而导致煤矿经济效益的严重滑坡,有的甚至难以维持矿井的正常生产。产生这些不合理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设计不当引
7、起,或是因通风技术管理不当,生产布局的发展变化、设备老化或是主要通风机通风能力与井巷通过能力不匹配等造成。而实践证明:不论是哪方面原因引起的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只要及时加以改造、优化调整,相应的通风系统就会大大改善,从而有利于安全生产。通风系统优化对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至关重要。对设计阶段矿井的通风系统进行优化、生产矿井通风系统质量的正确评估及优化改造,对矿井灾害的预测及其控制,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及通风系统的科学管理,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风设计的目的和意义。众所周知,井下风量不足会引起瓦斯积聚,工作环境温度升高,缺氧造成人员伤害等问题,而风量过剩也会导致不良的影响,如漏风量大,动力过度消耗,风流
8、发生过度的冷却作用,巷道内矿尘飞扬,激发煤的自燃等。因此矿井通风设计合理与否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具有长期而重要的影响。矿井通风设计是矿井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反映矿井设计质量和水平的主要因素。其目的就是供给矿井新鲜风量,以冲淡并排出井下的毒性、窒息性和爆炸性气体和粉尘,保证井下风流的质量和数量以符合国家安全卫生标准造成良好的工作环境,防止各种伤害和爆炸事故,保障井下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国家资源和财产。矿井通风是各生产环节中最基本的一环,他是依靠通风动力将定量的新鲜空气沿着既定的通风路线不断地输入井下,以满足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机电硐室、火药库以及其他用风地点的需要,同时将用过
9、的污浊空气不断的排出地面。对保证矿井的生产和安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矿井的开采规模逐渐扩大,井下的温度逐渐升高,瓦斯含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煤的自燃特性愈益加剧,合理的解决矿井通风问题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同时,矿井通风对于提高矿工的劳动效率,保证矿工的安全和健康,也是极为重要的。通风设计的依据和要求:矿井通风设计是通风与安全专业学过通风安全学、煤矿开采学等课程后,以及通过生产实习后进行的,其目的是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绘图、查阅资料的基本技能,为以后能胜任工作奠定基础。设计时依据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矿井设计
10、规范以及国家制定的其他有关煤炭工业的方针政策等有关要求,力争做到分析论证清楚、论据确凿,并积极采用切实可行的先进技术,力争使自己的设计成果达到较高水平。 第一章 矿井基本概况八矿位于平顶山市区东部,距市区11km,矿井于1966年12月破土动工,1981年2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300万吨/年。井田工业储量为38839.9万吨,可采储量为26197.53万吨,设计服务年限为65年。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两个水平开发全井田,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顶板全部垮落采煤法。矿井可采煤层共有三组四层,即:丁5.6煤层(平均厚度2.0 m),戊9.10煤层(平均厚度4.2m),己15煤层(平均厚度3.5 m)和己1
11、6.17煤层(局部可采)。煤层倾角西异830,东翼820。八矿正处于水平过渡时期,呈东西翼联合布置,共有十二个采区。一水平东翼有己三、己三扩大、丁一、己一四个采区,其中己一采区已经回采结束,只保留一条轨道上山做为一水平中央变电所、火药库和充电硐室回风,己三和己三扩大采区预计到2014年结束,二水平东翼戊一采区上山开拓工程已经完成,正处于准备期,预计2008年首采面正式投产,二水平东翼己一采区正在开发,预计到2014年正式投产;一水平西翼有己二、戊二、己四和戊四四个采区,其中戊四、戊二、己四和己二采区到2014年将相继结束,二水平西翼有二水平己二和二水平戊二两个采区,二水平己二采区已经开始回采,
12、二水平戊二采区开处于开发阶段。矿井按三级瓦斯矿井设计,1989年经重庆煤研所鉴定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997年又经重庆煤研所鉴定为严重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到2006年共发生大小煤与瓦斯突出34次,随着矿井采掘延伸,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逐年增加,2009年煤与瓦斯突出采区共有4个,二水平戊一采区,瓦斯含量1824m3/t,瓦斯压力1.52.6MPa ,二水平己二采区,瓦斯含量1426m3/t,瓦斯压力0.742.5MPa ,戊二下延采区,瓦斯含量1422m3/t,瓦斯压力1.02.2MPa ,己三扩大采区,瓦斯含量1222m3/t,瓦斯压力0.742.0MPa 。瓦斯防治工作在矿井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
13、重要,也成为制约八矿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矿采用中央并列与对角混合式分区通风系统,主要通风机工作方法为抽出式,共布置四个进风井筒,四个回风井筒,矿井总进风量22156m3/min。矿井东翼有东风井和丁一两个风井。东风井位于己一和己三采上部边缘,安装两台K4-73-11N032F离心式主扇,服务于己一、己三及己三扩大采区,主扇工作风量5568m3/min,工作风压3200Pa。丁一风井位于井田中央与一水平主副井并列布置,丁一风井安装两台2K58-No24型轴流式主扇,服务于丁一采区、二水平戊一和己一采区,主要通风机工作风量5800m3/min,工作风压2750Pa。矿井西翼有西一和西二两个风井,西
14、一风井安装两台K4-73-01N032F离心式主扇,服务于己二下延、戊二采区下延,主扇工作风量7100m3/min,工作风压3400Pa;西二风井安装两台GAF16.6-15.8-1型轴流式主扇,服务于己四采区、戊四采区、二水平己二采区、二水平戊二采区,主扇工作风量6400m3/min,工作风压3800Pa。第二章 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的可行性论证2.1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的目的和意义良好的矿井通风系统的标志是各矿井主要通风机装置运行状态良好;通风井巷联结形式合理:通风网络内部实行最优化调节。许多矿井的通风系统由于在安全、技术、经济方面存在着不合理现象,从而导致煤矿经济效益的严重滑坡,有的甚至难以维持
15、矿井的正常生产。产生这些不合理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设计不当引起,或是因通风技术管理不当、生产布局的发展变化、设备老化或是主要通风机通风能力与井巷通过能力不匹配等造成。而实践证明:不论是哪方面原因引起的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只要及时加以改造、优化调整,相应的通风系统就会大大改善,从而有利于安全生产。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矿井生产能力越来越大,开采深度逐渐加深,开采的地质条件也更加复杂,矿井通风对矿井的生产与安全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设计矿井的通风系统优化设计、生产矿井通风系统质量的正确评估及优化改造,对矿井灾害的预测预报及其控制,对矿井的安全生产及通风系统的科学管理,均有着重要的意义。矿井通风系
16、统是由矿井主要通风机装置和井下通风网络组合而成的动态系统。为保证安全生产和降低生产成本,这个动态系统应保持最佳运行状态。然而生产矿井生产布局的不断发展变化必然要对这个动态系统的运行状态产生影响,以致造成不利于安全生产、技术经济也不合理的状况。这种情形在当前我国矿井通风系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此,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工作对提高我国煤矿经济效益、改善煤矿经营状况将具有重要的意义。2.2通风系统概况八矿采用中央并列与对角混合式分区通风系统,主要通风机工作方法为抽出式,共布置四个进风井筒,四个回风井筒,矿井总进风量22156m3/min。矿井东翼有东风井和丁一两个风井。东风井位于己一和己三采上部边缘,安
17、装两台K4-73-11N032F离心式主扇,服务于己一、己三及己三扩大采区,主扇工作风量5568m3/min,工作风压3200Pa。丁一风井位于井田中央与一水平主副井并列布置,丁一风井安装两台2K58-No24型轴流式主扇,服务于丁一采区、二水平戊一和己一采区,主要通风机工作风量5800m3/min,工作风压2750Pa。矿井西翼有西一和西二两个风井,西一风井安装两台K4-73-01N032F离心式主扇,服务于己二下延、戊二采区下延,主扇工作风量7100m3/min,工作风压3400Pa;西二风井安装两台GAF16.6-15.8-1型轴流式主扇,服务于己四采区、戊四采区、二水平己二采区、二水平
18、戊二采区,主扇工作风量6400m3/min,工作风压3800Pa。2.3 矿井通风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水平生产时期的通风系统不能满足水平过渡时期的通风需要,主要存在如下问题:2.3.1 丁一风井通风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1)丁一风井主扇通风能力低,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丁一风井安装2台2K58-No24型轴流式主扇,配用电机500KW,装机容量小,加之服役时间长,接近龄期,性能差,能力已达极限,而根据八矿的水平和采区接替情况,丁一风井主扇通风能力为55009000m3/min,无法继续增加风量,限制了二水平采区的开发,需改造。(2)丁一采区无专用回风上山由于历史原因,丁一采区按三条下山设计,轨道上
19、山兼做回风上山,无专用回风上山。回风上山内运输和行人,安装有绞车等电器设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采区必须有专用回风上山的规定,安全生产存在重大安全隐患。(3)丁一采区通风路线长,通风阻力高丁一采区轨道下山共向下延伸11个区段,下山长度达到1900多米,由进风到回风通风路线达10000米以上,巷道设计通风断面较小,而二水平戊一采区通风路线为5000米以下,设计四条上山,通风断面大,两个采区阻力不平衡,丁一风井主扇运行极不经济,二水平戊一采区投产后,需风量增加,丁一风井主扇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2.3.2西二风井通风系统存在问题(1)西二风井主扇能力低,不能满足水平过渡时期的通风需要
20、西二风井主扇服务于一水平己四、戊四采区和二水平己二和戊二采区。到2014年以前,一水平己四和戊四采区生产能力保持不变,需风量不会降低,二水平己二采区2008年正式投产,需风量将增加3000m3/min以上,二水平戊二采区开处于开发阶段,需风量逐年增加,西二风井主扇能力经一次改造增容和多次角度调整后,主扇负压已经达到3800pa,能力已经达到极限,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要。(2)西二风井存在回风井兼行人己四、戊四采区和二水平己二和戊二采区均为煤与瓦斯突出采区,但西二风井做为回风井兼行人提升之用,违反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矿井安全生产存在重大安全隐患。2.3.3不同生产时期,各风井需风量变化范围大(
21、1)丁一风井第一时期:丁一采区生产,戊一采区准备期,需风量60007000m3/min;第二时期:丁一和戊一采区生产,己一采区开发准备期,需风量1200013000m3/min;第三时期:丁一、戊一和己一采区共同生产期,需风量1600017000m3/min;第四时期:戊一和己一采区共同生产期,需风量1200013000m3/min。(2)西二风井第一时期:己四、戊四共同生产和二水平己二采区开发准备期,需风量1200013000m3/min;第二时期:己四、戊四和二水平己二采区共同生产和二水平戊二采区开发准备期,需风量1400015000m3/min;第三时期:己四、二水平己二共同生产、二水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平煤八矿水平过渡时期通风系统优化设计 毕业设计 平煤八矿 水平 过渡时期 通风 系统 优化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