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不同品种对禾谷孢囊线虫病的抗性鉴定毕业论文.doc
《小麦不同品种对禾谷孢囊线虫病的抗性鉴定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麦不同品种对禾谷孢囊线虫病的抗性鉴定毕业论文.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小麦不同品种对禾谷孢囊线虫病的抗性鉴定 学 院 植物保护学院 专业班级 2009级植物保护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撰写日期: 2013年 5月 河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使用授权及知识产权归属承诺书学位论文题目小麦不同品种对禾谷孢囊线虫病的抗性鉴定学位级别学士学生姓名徐姣学科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导师姓名 李洪连 邢小萍学位论文是否保密否如需保密,解密时间 年 月 日独创性声明本人呈交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为获得河南农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
2、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指导教师对此进行了审定。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特此声明。学生签名: 导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及知识产权归属承诺本人完全了解河南农业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生必须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提交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并提供目录检索和阅览服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本人同意河南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本人完全了解河南农业大学知识产权保护办法的有关规定,
3、在毕业离开河南农业大学后,就在校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发表的所有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河南农业大学,试验材料、原始数据、申报的专利等知识产权均归河南农业大学所有,否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注:保密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于本授权书。学生签名: 导师签名: 学院领导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小麦不同品种对禾谷孢囊线虫病的抗性鉴定徐姣(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09级植保1班)摘要:禾谷孢囊线虫病是近年来在我国小麦产区发病危害逐渐加重的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已经成为黄淮冬麦区小麦生产上的重要问题。目前在河南省危害的禾谷孢囊线虫主要是Heterodera avenae燕麦孢囊线
4、虫和H. filipjevi菲利普孢囊线虫。为了筛选抗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小麦材料,本研究采用室内接种法,对5个生产上的主栽品种及31个抗线系列材料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对燕麦孢囊线虫抗病的品种有27个,占供试品种的75%,其中高抗6个,抗病21个;对菲利普孢囊线虫抗病的品种有15个,没有高抗品种,占供试品种的41.67%,其余品种表现感病。综合抗性评价结果:没有一个品种对2种禾谷孢囊线虫都表现免疫;对2种病害均表现抗病的有抗线系列22、13、2等12个品种,占供试品种的33.33%;对2种病害都表现感病的有抗线系列32、33、4等6个品种,占供试品种的16.67%。供试的小麦品种中抗燕麦孢
5、囊线虫的材料相对比较充足,而对菲利普孢囊线虫的抗性品种较少。关键词:禾谷孢囊线虫;品种;抗性;鉴定 Identification on the resistance of different wheat varieties to Cereal Cyst Nematodesxujiao(Plant Protection College,He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2, China)Abstract :The Cereal Cyst Nematode is a major disease to the wheat producing a
6、rea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to the Huanghuai wheat area.At present,the main Cereal Cyst Nematode is Heterodera avenae and H. Filipjevi.In order to screening of wheat materials resistant cereal cyst Nematode,by using indoor inoculation method,five main
7、 varieties in the production and thirty-one resistant lines were used to indentify the resistence of Cereal Cyst Nemat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7cultivars (lines) showed resistance to Cereal Cyst nematode, making up 75%, One high-6, anti-21.15 cultivars (lines) showed resistance to Philip Cyst nem
8、atode, making up 41.67% and there are no high resistant varieties . The remaining varieties of flu .the result of total resistance evaluation show: there were no cultivars (lines) immune to two Cereal Cyst Nematode ; 12 cultivars (lines), such as resistant lines 22,13,2 showed resistance to these tw
9、o diseases, making up33.33%;6 cultivars (lines), such as resistant lines 32,33,4 showed susceptive to the two diseases, making up16.67%. In addition, There were more materials resisting Cereal Cyst nematode , but less materials resisting Philip Cyst nematodeKeywords: cereal cyst nematode; varieties;
10、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1 引言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是我国近年来发生的一种小麦新病害,现已成为小麦生产上最具威胁性的线虫病害。其病原物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 Wollenweber,1924;Cereal Cyst Nematode,CCN),其中危害最大的两个种是燕麦孢囊线虫(H. avenae Wollenweber,1924)、菲利普孢囊线虫(H. filipjevi Madzhidov,1981),我国1987年在湖北省天门县首次在小麦上发现禾谷孢囊线虫病(王祖明等,1991),并与1991年正式报道其病原为燕麦孢囊线虫(陈三品等
11、,1991;王祖明等,1991),2010年Li等在河南许昌报道发现了菲利普孢囊线虫(Li et al.,2010)。禾谷孢囊线虫主要为害小麦、燕麦、黑麦、大麦、紫羊茅、牛尾草等禾谷类作物和杂草,病株根部形成大量“须根团”,地上部分叶片黄化,分蘖减少,开花前后病根上可见白色发亮而后变褐的小粒状物,抑制作物生长从而影响产量。 小麦禾谷胞囊线虫病自1874年在德国发现以来,目前已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的近40多个小麦生产国(高军等,2007),例如德国、法国、挪威、加拿大、日本、以色列、比利时、瑞士、印度、新西兰、伊拉克、巴基斯坦等。目前在澳大利亚、欧洲、印度、中东等地
12、区危害相当严重(李红梅等,2010;Nicol et al.,2003),在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和南澳大利亚小麦受害面积200万公顷,减产2350,严重时减产7389,年经济损失7千万美元(Nicol et al.,2003)。 在我国,目前已在北京、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北、江苏、安徽、青海、陕西、甘肃、宁夏等自治区、直辖市的300多个县(乡、镇)发生分布和危害,成为威胁我国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的重要线虫病害(peng et al.,2009;欧师琪等,2008;侯生英等,2008;彭德良等,2008;杨传广等,2008;陈新等,2009;黄文坤等,2011;侯生英等,2011;杨元
13、永等,2010;赵杰等,2011)。 在禾谷孢囊线虫的综合治理中,选育和推广抗线虫小麦品种是最经济、安全、有效和可行的防治措施(袁虹霞等,2010)。小麦孢囊线虫病作为土传病害,有效防控难度较大,大面积推广小麦与非寄主植物轮作在我国小麦主产区无法实施;生物防治虽然有较好发展前景,但目前还无法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化学杀线虫剂不仅成本高,而且易带来环境污染问题。种植抗病品种被认为是防治小麦孢囊线虫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且已经在澳大利亚、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取得了成功,如应用Aus10894和Festiguay选育出对致病型Ha13表现抗病的品种Katyil、Molineux和Kellalac,
14、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其它国家在防治病原线虫危害方面提供了积极参考(郑经武,1995)。我国对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研究起步较晚,抗病育种工作几乎还是空白。目前,国内生产上推广的小麦品种对小麦孢囊线虫的反应多为感病,缺少抗病特别是高抗品种,因此就急需要培育高抗病的品种,本实验就是通过5个生产上主栽品种和31个抗线材料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的抗性鉴定,筛选出具有高的抗性的品种,从而为抗病育种做贡献。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国内外小麦种质资源对禾谷孢囊线虫的鉴定和评价工作,引进国外抗孢囊线虫病小麦种质资源,加快我国抗病育种工作进度,为农业生产服务。2 材料与方法2.1 试验材料 2.1.1 供试
15、品种 5个生产上主栽品种:良星66、石新733、泰山24、泰山22、济麦22, 及抗线系列(31个品种),共36个品种。2.1.2 供试禾谷孢囊线虫群体 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河南省郑州市荥阳群体。 菲利普孢囊线虫(H. filipjevi),河南省许昌群体。2.2 试验方法2.2.1 室内接种 2012年7月下旬,此时禾谷孢囊线虫完全成熟,为褐色的孢囊。在发病小麦田取土,将从禾谷孢囊线虫发病重的病田取回的土样在室内晾干,用筛子筛除大的土壤颗粒和杂质,称取100g干土,倒入60目的筛子中,用水流冲洗,在体式镜下查褐色孢囊数,并将孢囊取出,查3个重复,取其平均值,确
16、定100g干土里的孢囊数;然后将单个孢囊压破,在显微镜下查其卵量,查5个重复,确定单个孢囊所含卵数。然后用已灭菌的土壤稀释混匀,使其终浓度为:许昌群体10个孢囊/100g干土,郑州群体15个孢囊/100g干土。2.2.2 装土与播种分别将混匀配制好的病土100g装入一次性纸杯(直径8cm,高12cm,底部用尖锥扎有5个进水小孔)中并压实。每品种选择催芽生长一致的健康苗株,每杯移栽1株,每个品种8个重复,用无菌土覆盖,纸杯放入15 2温室中,定期浇水。2.2.3 病情调查 90d后调查单株白雌虫数,并分别计算每个品种的平均单株白雌虫数2.3 抗性评价方法 采用相对抗性病情指数(RRI)进行评价,
17、见表1。 RRI=1所测品种平均单株白雌虫数/对照品种平均单株白雌虫表1 小麦品种对禾谷孢囊线虫病抗性评价标准相对抗病指数 RRI抗性评价代表符号1免疫I0.900.99高抗HR0.700.89抗病R0.500.69中感MS0.300.49感病S0.30高感HS 3结果与分析3.1 供试小麦品种对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的抗性鉴定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抗性对照品种6R6D为抗病(R),相对抗病指数为0.85,供试小麦品种中抗性最好的是抗线系列36、37,相对抗病指数为0.95,达到高抗水平(HR),抗线系列品种36、37、16、5、14、38、24、1、20、6、7、
18、23、34、18、19共15个品种抗性较好,相对抗病指数在0.860.95之间,与对照相比抗性更好;抗性最差的是抗线系列4,表现为感病(S),相对抗病指数为0.41。在供试的36个品种中,对燕麦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没有发现免疫品种,达到高抗的有抗线系列品种36、37、16、5、14、38共6个,占供试品种的16.67%,相对抗病指数在0.90.95之间;抗线系列品种24、1、20、6和主栽品种泰山24,石新733等21个品种表现为抗病,占供试品种的58.33%,相对抗病指数在0.740.89之间;对燕麦孢囊线虫中感的有泰山22、济麦22、良星66及抗线品种33、9、1
19、0、32共8个品种,占供试品种的22.22%,相对抗病指数在0.520.69之间;对燕麦孢囊线虫表现感病的有抗线系列品种25、4两个品种,占供试品种的0.56%,相对抗病指数为0.49和0.41。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燕麦孢囊线虫的抗性表现不同,抗性品种居多。3.2 供试小麦品种对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的抗性鉴定结果 由表2可以看出,供试品种抗性最好的是抗线系列品种22,达到抗病水平(R),相对抗病指数为0.85,抗性最差的是抗线系列14,表现为高感(HS),相对抗病指数为0.03,与对照品种6R6D相比供试品种对菲利普孢囊线虫的抗性较差,没有很好的抗性品种。
20、供试的36个品种中,没有发现免疫和高抗的品种,表现抗病的有抗线系列品种22、25、13、2、23、17、10、32、9、24、1、21、19、8、34共15个,占供试品种的41.67%,相对抗病指数在0.730.85之间;达到中感的品种有泰山22、良星66、石新733、泰山24、泰山22和抗线系列11、32、18、15、12、38、20、7共13个,占供试品种的61.11%,相对抗病指数在0.500.66;对菲利普孢囊线虫表现感病的有抗线系列36、16、6、3、33共5个品种,占供试品种的13.89%,相对抗病指数在0.330.49之间;对菲利普孢囊线虫高感的品种有抗线系列5、4、14,占供试
21、品种的8.33%,其相对抗病指数分别为0.29、0.09、0.03,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对菲利普孢囊线虫的抗性较差,没有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感病品种较多,而且有3个品种表现高度感病。3.3 供试小麦品种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的的抗性鉴定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36个供试品种中对两种包囊线虫均表现抗性的有抗线系列22、13、2、23、17、37、24、1、21、19、8、34共12个品种,占供试品种的33.33%,其中抗线系列品种17对燕麦孢囊线虫表现高抗,对菲利普孢囊线虫表现抗病,对两种禾谷孢囊线虫都有很高的抗性,可以作为很好的抗性材料;对两种孢囊线虫均表现为感病的品种有抗线系列32、33、4和主栽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麦不同品种对禾谷孢囊线虫病的抗性鉴定 毕业论文 小麦 不同 品种 禾谷 孢囊 线虫病 抗性 鉴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