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五台恒山地区铁矿整装勘查(繁峙—代县—五台).doc
《山西五台恒山地区铁矿整装勘查(繁峙—代县—五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五台恒山地区铁矿整装勘查(繁峙—代县—五台).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五台-恒山地区铁矿整装勘查(繁峙代县五台)1. 应县幅J49C001004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恒山中深变质岩区构造样式:1/25万应县幅区调专题研究报告 600000969, 区域地质调查, 1/25万,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赵祯祥 等, 2002/12/1山西应县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片区修测),其任务是在1/5万区调片区总结成果的基础上,选择正确的工作方法和适当的野外工作,解决区内不同的地质问题。该项目经两年多的野外地质调查、资料整理和综合研究,完成和超额完成了任务书下达的各项工作量,解决了区内存在的重要基础地质问题。在早前寒武纪地质和中生代构造研究方
2、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大幅度提高了区域地质研究程度。项目野外验收和最终报告评审均达优秀级。报告将原五台群板峪口组归属为滹沱群谷泉山组和铁堡不整合修正为滹沱群与阜平片麻岩之间的不整合。长城纪以来的沉积盖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对比;以火山岩、超基性-基性侵入岩、中酸性侵入岩顺序编写,并进行了前寒武纪、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综合对比;变质岩与变质作用除对区域变质岩石类型划分和原岩恢复外,重点依据典型变质矿物进行了变质相带和期次划分,探讨了变质作用演化;地质构造重点讨论了阜平、五台、吕梁期和中、新生代构造特征提出"恒山和龙泉关伸展型韧性剪切带是五台早期盆地扩张拉伸的产物,五台山中央韧性剪切带是南
3、北两个巨型岩片碰撞造山的结果,神堂堡一带一系列逆冲推覆的韧脆性剪切带是吕梁造山运动的直观反映。建立了区内前寒武纪地质事件序列和地壳演化序列;分述了区内矿产、旅游地质资源和地质灾害概况,并提出了潜在的经济价值和开发建设及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建议。 2. 忻州市幅J49C002004 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第一、二册)600001312, 区域地质调查, 1/25万, 山西省忻州地区忻州市, 山西省地质调查院, 孙占亮 等, 2003/12/1报告概述了本次工作概况。对原阜平群进行了重新厘定、原五台群进行了构造岩石地层划分、滹沱群地层层序进行了重新探讨,建立了五台山区古元古代岩石地层格架。长城纪
4、以来的沉积盖层,在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对比和沉积环境分析研究;对前寒武纪岩浆岩进行了综合对比。对中生代燕山期岩浆岩进行了岩石谱系单位划分;区域变质岩进行类型划分和原岩恢复,重点依据典型变质矿物特征,进行了变质相带和期次划分,探讨了变质作用演化过程;确定了阜平片麻岩穹隆形成于五台早期近水平韧性剪切作用下,后经五台晚期、吕梁期构造的叠加;龙泉关韧性剪切带是五台早期盆地扩张拉伸的产物,并控制了五台山花岗绿岩带的形成演化;五台山中央韧性剪切带是南北两个巨型岩片碰撞造山的结果。石咀、砂崖一带一系列逆冲推覆的韧脆性剪切带是吕梁造山运动的直观反映。建立了前寒武纪地质事件演化序列,并探
5、讨了地质构造发展史;概述了区内矿产资源、旅游地质资源及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对区内地质灾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3. 河北省太行山中-北段一比五万区调片区总结说明书:1/25万600001544, 区域地质调查, 1/25万, 内蒙古西北部, 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张晔卿 等, 2002/1/1片区位于太行山中-北段中高山区。总结区面积12289平方公里,约合1/5万图幅33幅。本次总结主要成果是:应用新理论、新方法对不同时期完成的区调成果进行了重新认识,统一厘定了太行山中-北段三大岩类的填图单位,解体出变质深成岩,编制了1/25万数字化地质图;系统研究总结了不同变质岩类的岩石学、岩石
6、化学、地球化学及其变质变形特征,恢复了原岩建造、探讨了其形成环境和成因机制,对各类填图单位的空间展布、相互关系,变质变形事件序列及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探讨和总结了早前寒武纪地壳发展演化规律,首次建立了区内基本正确的中生代侵入岩谱系单位,探讨了岩浆作用演化规律及形成构造背景;建立了正确的地层层序,进行了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单位的划分对比,并对其形成环境及地层格架进行了初步研究;充分发挥了总结区范围较大的优势,对区内各类构造形迹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相互关系、序次、空间展布进行了总结,建立了区内总体构造格架,探讨了其发展演化历史,为研究区域构造积累了丰富的资料,注重了新构造运动及其与地质
7、灾害关系的总结研究。 4. 河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成果整理及数据集成报告600002415, 遥感, 河北省, 河北省地质调查院, 谭旭晨 等, 2002/12/31该项目工作范围是河北省全域。在原"河北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 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收集1995年以后的遥感解译成果,对TM卫星影像、土地利用现状、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地质灾害分布、土壤侵蚀沙化盐渍化、土壤侵蚀、地下水资源及海岸带景观生态评价等专题进行了修编、补充,重新镶嵌了河北省TM卫星影像图;土地利用专题根据合成影像补充解译了县级以上居民地和新增高速公路、铁路主干道;金银多金属遥感综合信息成矿预测专题中扩大
8、了三个找矿靶区的范围;增加了前庄金找矿靶区、三岔口铅、锌、银找矿靶区和紫荆关金找矿靶区。完成了相应专题图件十套,完成相应专题的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的输入编辑,通过属性联接形成相应专题空间数据库。以MAPGIS为平台,VB为开发工具,建立了河北省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并集成成果数据。 5. 华北平原第四纪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第四纪地层结构模型专题研究报告600003240, 理论研究, 河北省 河南省 山东省, 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王强, 2003/12/1本专题执行中国地层指南规定,理顺华北平原第四纪地层序列,使用钻孔资料约1620个,对原有岩相古地理图件进行必要调整,再行拼接,编绘华北平原1:50
9、0 000第四纪地质图、第四纪早、中、晚更新世与全新世岩相古地理图、浅层与深层含水层砂体含量图七张图件。华北平原第四纪沉(堆)积物分为残坡积、冲积、洪积、海积(潮坪与三角洲)、火山、黄土-古土壤、剥蚀山地丘陵七九类。地层结构分为泥夹砂、砂泥互层、砂夹泥三类,其水平分区基本受大河流冲洪积扇和古河道控制,全区地层结构同一性变化大致在末次盛冰期,次之则为可能为氧同位素6期。构造运动导致平原各河流物源区古湖泊外流时间早晚不同,河流沉积形成的含水层分期,受控于周边山体的抬升,是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辐射效应的反映,山区不同时间的抬升和平原几个地点的大环境变迁,更符合构造气候演变规律。山间与平原几个重要的环境
10、变迁时期,皆对全球变化作出了响应。华北古湖泊、古河道研究已经进入全球变化范畴。渤海海盆形成于早更新世,但大范围海侵发生在晚更新世以来,海水影响华北地下水始于晚更新世,其中有大陆掀斜效应叠加,而不只是海平面升降的结果。 6. 华北平原水土环境研究与编图示范成果报告600003822, 水工环地质, 华北区,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侯春堂 等, 2010/5/31水土地质环境是本项目研究的主题内容。本项目通过系统分析华北平原特有的水土地质环境特征,探索水土地质环境的图示法,编制了华北平原水土地质环境图集。图集共分为4个图组,17个亚组,共123幅图件(其中1:1200万图件1幅,1:160万图件6
11、7幅,1:320万图件4幅,1:400万图件51幅),约9.0万字的文字说明。 图集以揭示华北平原水土地质环境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动态性等客观规律为主线,遵循发生学准则,建立水与土这两项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介质的整体观,从一般到特殊,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来进行图组、亚组的划分;以影响水土地质环境的各种背景出发,从单项要素的分析入手,综合划分水土地质环境区域,研究评价水土地质环境演化动力和综合信息,并对代表性水土地质环境问题进行预测。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主要的资源、环境类图集,博览众长,兼容并蓄,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当今信息社会的现代科学技术-地理信息技术,采用现代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平台,在内容选题、科学分类
12、、设计思想、表现手法颇具新颖和新意,形成了一部兼传统与特色的科学图集。图集的最大特色就在于用形象、直观的地图语言,定性、定量地反映了华北平原水土地质环境的总体面貌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为区域国土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了依据,同时也能够起到向广大科研工作者及社会公众汇集和传输水土地质环境信息的作用。 7. 太原市、大同市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监测网络建设及监测报告600003843, 灾害, 1/1万, 山西省大同市 山西省太原市, 山西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李军、尚长生, 2009/3/1本报告是山西地面沉降与地裂缝调查项目之专题报告。项目工作目的任务是围绕太原市和大同市城市缓变型地质灾害问题,开展两个城
13、市地裂缝及地面沉降动态监测网建设,全面监测太原市、大同市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发展趋势,为地方经济建设、城市防灾减灾及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工作区为位于山西省北部、中部的大同市区及太原市区,工区面积分别为200km2、600km2。采取的主要工作手段为GPS观测墩、水准标石点埋设,GPS网监测、水准测量、分层标监测、仪器站监测等。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包括:GPS观测墩建设14点、地裂缝监测水准点建设36点、地面沉降监测二等水准测量1196km、地裂缝监测水准测量562点次、地面沉降分层标监测576孔次、地裂缝仪器站监测1460日次。 主要结论:太原市地面沉降涉及范围约600km2, 200
14、3年以来,老的沉降中心北固碾、万柏林、吴家堡沉降速率明显减缓,下元沉降中心西移至阎家沟,南部小店经济区、武家寨一带的沉降速率继续增快,沉降中心已具雏形。本项目执行期间水准观测资料表明,大同市地裂缝仍在活动,大同市地裂缝的活动具有阶段性、分段性及"弹性回跳"现象等特点。 建议加强对已建成监测网点的维护和保护,继续完善和建设全省地面沉降地裂缝监测网络体系。 8. 山西代县八塔铁矿调查报告100,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李士林、高凡, 1950/9/1矿区位于五台山西南,属代县管辖,距代县南东36公里处,有公路相通。矿区地层简单主要是五台系变质岩层群及第四纪黄土
15、。矿体产于五台变质岩系中,可划分两个矿带,上矿带含矿体3个,下矿带含矿体2个。矿体呈扁豆状,长122.8-260米,厚111.8-39米。矿石自然类型为条带状磁铁矿矿石,有用矿物为磁铁矿、脉石矿物为石英、角闪石。矿床成因类型属鞍山式磁铁矿床。由于矿区动用山地工程,储量计算仅限于地表出露的铁矿层为:4667.16万吨,其铁矿床远景十分丰富。 9. 大同炭田调查概要及山西省五台县内诸炭田地质调查报告 第一篇:窑头炭田103,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大同市矿区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调查局, 森田曰子次, 1944/4/1 10. 山西繁峙县耿大家庄铅银矿调查初报417, 矿产
16、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侯德封, 1937/9/1, DZ002450调查区位于繁峙县沙河镇南约15公里的耿家庄,交通方便,该处开有探矿洞二口,南洞口塌毁被泥石封闭;仅在北洞及附近详细勘测,北洞在村西500米之沟底。向北东53度掘进,洞长20米,无倾斜,洞中间向左右各开支洞一口,深各4米,洞宽高各2米,由洞口顶壁及洞口所见之岩石矿床如下:洞口开于花岗岩中,左右逐接片麻岩,为匀细晶体之花岗片麻岩,片麻状构造清晰,无眼球状构造。片麻岩中含黄铁矿细粒,其与花岗岩接触处尤多。洞口内初为花岗岩,至距洞口5米处,即为石灰岩,色淡灰,质致密脆。向右之支洞内全为此类石灰岩。 11. 山西省五台繁
17、峙浑源一带地质报告1098,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王绍文, 1933/11/1调查区为台怀镇以北,山羊沟以东,王庄堡以西、浑源县以南。出露地层太古系片麻岩;五台系片麻岩及片岩,位台怀镇东南数里,即南山寺与普代寺之间。震旦系矽质石灰岩,寒武系馒头页岩、鲕状石灰岩及竹叶状石灰岩;石炭二叠系煤层;上白垩系砾岩及白砂岩;渐渐统玄武岩夹褐炭层;上新统洪积层之红土及黄土。断层四条,茶房断层,方向北东,仰侧在断层西北,为五台系绿泥片岩,俯侧在其东南,为震旦系矽质石灰岩,与野子厂断层,成一槽状断层。山羊沟东洼褐炭层,倾角5至10度。桃沙煤矿,位浑县
18、南微东40里,煤层覆于寒武系石灰岩之上,煤层西倾10余度,质为半烟煤,供给附近数10里居民燃料。 12. 山西省并归绥区域盐、曹达、硝石及芒硝调查报文1321,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大同市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门仓三能, 1919/2/1 13. 山西省繁峙县耿家庄电气探矿调查报告1364, 物探,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调查局, 渊田隆门, 1942/10/1 14. 山西省应县下社村大石口附近银矿1431,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朔州市应县, 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调查局, 黄春江, 1944/5/1 15. 有关山西五台山地区地质矿床1473, 矿产勘查, 预查,
19、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1949/1/1 16. 山西省五台县东治镇赤白硅石调查概要报告1475,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调查局, 清原清人, 1941/5/1 17. 山西繁峙县耿家庄金银铅矿探矿调查报告书1559,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近藤岩雄, 1941/11/1 18. 山西代县地方产金调查报告1786,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池田早苗, 1939/12/1 19. 山西省五台县内储炭田地质调查报告2200,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北支那开发株式会社, 志井田功, 1943/3/1 20.
20、 山西五台南大兴及阁子岭赤白硅岩调查报告2241,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1949/1/1 21. 山西省代县砂金矿调查报文2257,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1938/1/1 22. 山西代县张寺沟一带金矿2258,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1949/1/1 23. 山西五台县铺上附近铁矿调查报告2963,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李士林、刘俨然, 1951/5/1五台县铺上村,位于五台城东北,距县城35公里,区内地层有:震旦纪前期变质岩系,绿色片岩,绿色泥岩绢云母片岩,石英岩层,大理石层;震旦纪,砾岩层,板岩层,石英长石
21、大理岩层;震旦纪后期,基性火成岩活动;新生代第四纪,现代沉积层。区内地质构造线以矿区内大宽谷为天然界线,铁矿区在宽谷以西者,比较整齐,宽谷以东铁矿层及地层受推动力挤压甚剧烈,本区铁矿产状,长短不定,最长可达450米,最厚可达21米,矿层有4个,矿体形状多呈不连续凸镜状,矿质,除文笔山及南羊圈沟口矿体较富外,其余多为贫矿,矿区铁矿储量约为215万吨富矿,贫矿985万吨。 24. 山西省繁峙县大岩柴蓝晶石调查报告书3461,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山西产业株式会社资源调查所, 赤崎逸延, 1943/12/1 25. 山西省五台县窑头、西天和及东天和诸炭田地质调查3537, 矿产
22、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志井田功, 1942/9/1 26. 山西省五台县八搭村铁矿矿床调查概报3767,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政务局调查所, 荒川谦治, 1939/9/1 27. 山西省繁峙县(沙河镇)属山会、茶房、坝强岭底一带地质矿产报告3940,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杨开庆、王绍伟、李廷栋等, 1952/1/1通过对山西繁峙县、属山县、茶房、坝强岭底一带1:5万地质图的填制,填图面积为220平方公里,找到矿产有辉钼矿、磁铁矿、闪锌矿、后岭沟铜矿。采集矿石矿物标本3600块。区内地层有前震旦纪片麻岩系及片岩系;震旦纪砾岩层、片麻岩层
23、;下寒武纪砾岩、页岩层;中寒武纪灰岩、竹叶状灰岩;第四纪崖积、黄土及近代冲积层。区内构造有褶皱、逆掩断层、逆断层。矿产有铜矿,矿物有黄铁矿、黄铜矿、单硫铁矿、辉钼矿、闪锌矿、孔雀石、铜蓝等矿床成因为中温热液交代矿床。28. 山西北部崞县区地震调查报告7058, 环境(灾害)地质勘查, 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地质部, 1952/12/1地震重灾区崞县位于滹沱河谷中,东西两面夹着高山。河谷两侧古河冲积之碱土台地高出河面约5米,宽12公里,此台地以外直到山麓为平缓的黄土台地。黄土由于受河流切割和雨水侵蚀强烈,形成深沟和陡崖。从区域历史上地震的记载、区内房屋、建筑物倒塌状况和地震仪的
24、记录来看,震中位于NWSE向椭园形的狭窄地带。10月8日主震过后,还发生三次较大的余震。此次地震由断层所引起,不过是一次浅震源的普通强震,震级为45,影响范围不大。但由于地震震中位于河流冲积层中,东西两山节理发育、岩石破碎,地震烈度却可以增至度。 29. 山西省五台县八塔村铁矿床调查7557, 矿产勘查, 预查,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内藤良吉, 1939/8/1 30. 山西五台西部代县南部矿产地质预查报告7871, 矿产勘查, 普查, 山西省忻州市代县 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 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 华北地质局102队, 1954/1/1我队在山西省五台、代县和繁峙三县预查,历时一个月,测制了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 五台 恒山 地区 铁矿 整装 勘查 繁峙 代县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2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