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Z148C造型机的震压机构进行改造设计毕业设计.doc
《对Z148C造型机的震压机构进行改造设计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Z148C造型机的震压机构进行改造设计毕业设计.doc(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摘 要.i.ii目 录.iii绪 论11、 我国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简要回顾12、我国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的几点思考23、现有造型设备64、本次设计任务的目的75、本次设计任务的设计内容76、本次设计任务的基本思路7第一章 压实机构的改造8一、对此压实机构的分析8二、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的比较8三、设计内容10四、压实用液压缸的结构设计11五、液压缸参数的确定22第二章 震击机构的改造29一、对原造型机的震击机构的分析29二、国际上的震动实砂应用30三、本次震击机构改造的构思30四、振动棒的一些简介30第三章 压头回转机构的改造32一、对原造型机的压头回转机构
2、的分析32二、改造后的压头回转机构的液压系统设计33三、改造后的压头回转机构的液压系统的控制电路设计33四、液压系统总图35五、液压系统的总控制电路36参考文献37结束语38附 录 外文资料翻译绪 论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零件或毛坯)的工艺过程。是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铸造生产的毛坯成本低廉,对于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更能显示出它的经济性;同时它的适应性较广,且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但铸造生产所需的材料(如金属、木材、燃料、造型材料等)和设备(如冶金炉、混砂机、造型机、造芯机、抛丸机等)较
3、多,且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和噪声而污染环境。铸造是人类掌握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公元前13前10世纪之间,中国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时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公元8世纪前后,欧洲开始生产铸铁件。18世纪的工业革命后,铸件进入为大工业服务的新时期。进入20世纪,铸造的发展速度很快,先后开发出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超低碳不锈钢以及铝铜、铝硅、铝镁合金,钛基、镍基合金等铸造金属材料,并发明了对灰铸铁进行孕育处理的新工艺。50年代以后,出现了湿砂高压造型,化学硬化砂造型和造芯、负压造型以及其他特种铸造、抛丸清理等新工艺。铸造种类很多,按造型方法习惯上分为:普通砂型铸造,包
4、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铸造车间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铸造工艺通常包括:铸型(使液态金属成为固态铸件的容器)准备,铸型按所用材料可分为砂型、金属型、陶瓷型、泥型、石墨型等,按使用次数可分为一次性型、半永久型和永久型,铸型准备的优劣是影响铸件质量的主要因素;铸造金属的熔化与浇注,铸造金属(铸造合金)主要有铸铁、铸钢和铸造有色合金;铸件处理和检验,铸件处理包括清除型芯和铸件表面异物
5、、切除浇冒口、铲磨毛刺和披缝等凸出物以及热处理、整形、防锈处理和粗加工等。1、 我国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发展的简要回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我国的工业发展创造了条件,60年来,我国的铸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发展与应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即:建国后初期至1965年购买国外铸造机械装备与国内生产简单铸造机械装备阶段;19661976年的自力更生研制生产铸造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装备阶段;1978年后的引进国外技术与国内研制开发发展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阶段。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目标,现代铸造生产自动化
6、技术受到重视和得到加快发展。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的铸造生产自动化装备及自动控制技术等,另一方面,注重消化吸收与创新研制,开发,生产出许多较先进的自动造型机及造型线、自动控制型砂性能的混砂机、微处理控制炉料添加量的机械。2、我国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的几点思考2l世纪的铸造生产技术中的主要课题是节省能源、节省人力、高度自动化,并进一步发展洁净铸造和环境保护。结合我国的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几点思考。2、1 实现铸造生产过程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是机械制造技术革命中1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是铸造生产摆脱“三高两低”(劳动强度高、环境温度高和粉尘高,铸件品质低和
7、劳动效率低)落后局面的l条重要出路。发展铸造生产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就是在铸造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装备及其控制系统,组成流水作业生产线,构成工艺系统循环连续生产,有利于提高工艺参数控制精度,生产出优质铸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发展应用铸造生产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我国机械制造业“三上一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任务之一。60年来(尤其是近20年来),我国的铸造机械化、自动化技术有了长足发展并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九五”期间我国的铸造造型生产线数百条,据不完全统计仅机械工业部门
8、就有400多条,其中汽车、拖拉机、柴油机、工程机械等行业不完全统计已超过300多条。从传统自动化技术到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现代自动化技术都有发展,应用范围也在扩大。但就整体而言,现阶段我国的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水平仍不高,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时,我国的铸造生产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应用还不普遍,发展也不平衡。目前,仅有汽车、拖拉机等行业中少数厂大量生产采用半自动化、自动化流水线,个别大、中型铸造厂(车间)达到国际8O年代末水平,而多数厂仍普遍采用国外2O世纪中期的技术装备。为了彻底改变我国铸造生产的面貌,实现我国铸造生产的现代化,应大力发展我国的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2、2 铸造生产机械
9、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机械工业、仪器仪表工业、电器电子工业的发展,对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发展影响较大。尤其是政府推动是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发展最重要的因素。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是发展国家目标的制造技术,是国家、行业、企业共同利益之所在。我国铸造生产采用先进技术的大量事实说明,加速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政府的宏观调控,需要政府部门的规划、协调、指导与扶持。为了加快我国的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用进程,要重视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但这种研究应以服务于提高自动化程度、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产品品质为目的。2、3 现
10、代铸造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传统铸造技术相结合,形成铸造生产优质、高效、低耗、灵活的系统工程。发展应用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关键是广泛采用和不断设计制造机械化和自动化的铸造设备, 及控制各种工艺参数和过程的自动控制系统,并要不断更新换代 我国在这方面虽然有了相当规模的先进技术和装备,但数量少、应用不普遍、稳定性也差。这可能与传统的观念、传统的模式和传统的装备段有重大突破有关。也与企业缺乏强烈的改革欲望和技术创新能力有关。这些均制约了我国的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铸造生产现代化、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是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应用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
11、的迅速发展给多因素、多变量的复杂铸造生产自动化难题的解决带来了空前的机遇和广阔的前景。国外的现代铸造生产自动化发展已越来越多地应用计算机技术。尽管我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取碍一些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与诸多因素有关,如铸造机械装备设计、制造技术水平落后 与之配套的控制装置的元器件稳定性、可靠性差;铸造生产过程多因素的影响及变化,使其问题解决更趋复杂化;从事计算机在铸造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的人员偏少,水平也有待提高。因此,我国要发展应用现代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就要脚踏实地地抓好各项基础技术研制和生产,需要广泛的群众参与,普及与提高并重,相互促进,不断提高。2、4 铸造生产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是
12、高度专业化(现代化生产的体现和必然结果)。高度的专业化生产,必然导致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国外的现代铸造生产的实践已表明,将最新的铸造工艺、装备仪器与最新的微电子、计算机自动检测、调节与控制技术相结合组成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于铸造生产中,从而给铸造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一发展趋势必将对我国的铸造生产产生影响。为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和提高竞争能力,我国的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应是:设计、研制可靠性高的机械化、自动化铸造机械装备,广泛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利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现铸造生产过程最佳工艺参数及全过程的自动控制。2 、5 发展我国的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理
13、应根据我国国情、厂情、因地制宜,切不可一哄而上,搞低水平的重复,浪费时间和资金。我们不但要重视先进的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更要重视推广自动化技术成熟并经生产实践验证,确有成效的设备与技术,发展先进的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的软环境,也就是要结合我国铸造生产的现状和特点,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当前发展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的方针、政策,规划好长远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铸造生产(1)结合生产实际,注重发展实用的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我国发展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应在“讲实用、求效益、上水平”的方针指引下进行总体规划。结合自身实际需要,运用自动化先进技术和软硬件技术,按不同的侧重点和总体
14、规划分阶段实施,讲究实效,力求适用适度。(2)筮展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要结合现阶段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当前,我国是1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财力、生产力水平、操作人员受教育程度、工程技术人员所占职工人数比例等方面,与世界工业化国家都有较大差距;我国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每年城填 增就业人员,超过机械制造业现有在岗人员,而机械自动化又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力的过剩和分流转移就是1个现实问题;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不平衡,铸造行业中手工劳动占有相当的比例。在这种国情下照搬工业发达国家发展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的那一套做法,过分要求技术的高、新、尖,片面强调铸造生产过程的全盘自动化,既不现实的,也不一定
15、有好的经济效益。要自动化技术。一定要慎重行事。作为1个发展中国家,考虑一切生产技术问题的前提必须强调适用性。结合实际条件,以适用为前提,企业急需什么就解决什么应用项目,力求适用先进。(3)发展工艺成熟的大批量生产的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现阶段我国应发展生产效率高和技术经济效益好的自动生产线,并在自动线的基础上按先进的工艺方案建立综合自动化车间 在产品数量较大的同类产品连续流水作业的铸造生产中,采用刚性自动化和半自动化、机械化造型机及其组成的自动生产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工艺上可行,技术上先进,经济效益较好;对于好品种稍多的成批生产,应采用由快速重新调整的装备组成机械化、自动化的工段或流水线,也能取
16、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当然,有针对性地发展CAD造型技术和建立一些柔性制造单元(FMC)、柔化制造系统(FMS)也是必要的。2、6 走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与自主研究开发相结合的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发展道路。技术引进是实现技术进步的捷径。我国的铸造业必须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加大引进国外先进制造技术的步伐。首先,要正确选择技术引进的内容和方式。我国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发展有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及其经验,没有必要再像从前那样为提高生产能力而花费大量外汇进口成套装备,减少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增加本国的自主开发能力。在今后的技术引进中要搞好对引进的科学规划、组织协调、政策引导、审查监督和可行性论
17、证工作,继续加大单项技术和软件技术在技术引进中所占的比例,并以引进先进适用的设计制造技术、工艺技术和管理技术为主,减少和杜绝低水平的重复和盲目冒进,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引进效益。要选用经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技术,引进方式要灵活。其次,要把技术引进的重点放在消化吸收与发展创新上,建立起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与国产化的技术责任制,尽快实现我国的铸造生产自动化系统软件及附件等的国产化及其更新换代。要坚持“洋为中用和“一学、二用、三改、四创”的原则,将学习借鉴与发展创新结合起来,逐步由消化吸收上升到掌握关键、核心制造技术,形成自主开发创新能力;将技术引进与国内研究、自主开发、创新结合起来,依靠自己的技术力
18、量开发出有自主技术产权的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装备及系统软件,提高我国的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水平再次,我国的铸造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必须立足于国内。应该说,这方面工作我们做得还很不够。我国是1个幅员辽阔、工业生产部门繁多、情况差别较大的发展中国家,靠引进国外技术发展我国的铸造生产自动化是不可取的。应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开发创新,立足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2、7 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是动态的,应将可持续性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统筹考虑。随着科学技术与生产不断地发展,为铸造生产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 在铸造生产过程中,采用顺序控制器(PC)或可编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Z148C造型机的震压机构进行改造设计 毕业设计 Z148C 造型机 机构 进行 改造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2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