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并网逆变器的设计.doc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并网逆变器的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并网逆变器的设计.doc(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 题 目: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并网逆变器的设计 学生姓名:耿春霞 学 号:0605130238 专 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 级:电气2006-2班指导教师:杨培宏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并网逆变器的设计摘 要随着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一种可持续发展且无污染新能源。太阳能凭借其广泛无污染的独特优点,作为一种未来常规能源的替代品,尤其受到人类的重视,太阳能热气流发电技术是太阳能利用发展进程中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对世界化石能源替代、环境改善和生态重建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太阳能热气流发电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以及其基本原理
2、。并对太阳能热气流发电中的并网逆变器进行了设计,并建立了三相电压型并网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利用跟踪控制技术对并网逆变器进行跟踪控制,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三相电压型逆变器数学模型是正确的,且滞环宽度越小跟踪性能越好。关键字:太阳能热气流;三相电压型并网逆变器;滞环跟踪控制; MATLAB;仿真 Three -phase Voltage-type Inerter of The Solar Chimney Power Generation AbstractWith lack of energy sources and worsening of
3、 ecosystem environment, many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are positively looking for a kind of sustainable developing and no pollution new energies. Solar source is used as a kind of abroad no pollution for its particular, the substitute of a kind of future the normal regulation energy of the future.
4、The solar chimney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a cutting-edge technology in solar utilization, has importance to fossil energy substitution,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and ecosystem reconstruction.First introduced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olar chimney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are presented, as
5、well as its R&D and applic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design the inverter of Solar Chimney Power generation, presents a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ree-phase Voltage- type Inerter and realizes it in SIMULINK Toolbox of MATLAB ,which can be used in the simulation of control system involving Three-
6、phase Voltage-type Inerter ,and utilize Hysteresis comparison to control the There-phase Voltage-type Inerter of Solar Chimney Power generation.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narrower width of the flux hysteresis band influence tracking results better.Keywords:Solar Chimney Power Generation ; Three -
7、Phase Voltage-Type Inerter; CHBPWM; MATLAB ; Simulation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II第一章 引 言11.1 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与现状11.1.1 新能源的发展趋势31.1.2 新能源的环境意义和能源安全战略意义41.2 国内外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发展现状41.2.1 国外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发展现状41.2.2 国内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发展现状81.3 本文主要工作11第二章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132.1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工作原理132.2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特点152.2.1 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特点152.2.2 太阳能烟囱热气流发电
8、技术的兴起152.3 西部的地域特点适合于大力发展太阳能热气流发电技术172.3.1 适合于不同西部地域特点的五类太阳能热气流利用技术182.4 逆变器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182.4.1 逆变技术的现状182.4.2 逆变技术的发展192.4.3 逆变技术的发展趋势202.5 本章小结21第三章 并网逆变器的设计223.1 电压型逆变电路223.1.1 电压型逆变电路主要特点223.1.2 三相电压型逆变电路工作原理233.1.3 电压型三相桥式逆变电路的工作波形243.2 PWM控制技术263.2.1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273.2.2 PWM的控制方式293.3 正弦脉宽调制293.3.1
9、 单极性正弦脉宽调制303.3.2 双极性正弦脉宽调制313.4 PWM跟踪控制技术323.4.1 滞环比较方式323.4.2 三角波比较方式333.5 本章小结35第四章 并网逆变器仿真计算364.1 MATLAB简述364.1.1 MATLAB的主要特点364.2 Simulink 功能384.3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数学模型394.3.1 模块化实现414.3.2 部分重要模块仿真参数设置424.3.3 仿真结果434.3.4 结论46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75.1 结论475.2 展望47参考文献49致 谢51第一章 引 言1.1 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与现状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指除常规化
10、石能源和大中型水力发电、核裂变发电之外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以及海洋能等能源。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伸出所产生的热能。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也可以说,新能源包括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特别是化石能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匀,对于解决由能源引发的战争也有着重要意义。据世界断言,石油,煤矿等资源将加速减少。核能、太阳能即将成为主要能源。 联合国开发计
11、划署(UNDP)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Small-hydro)、太阳能(Solar)、风能(Wind)、现代生物质能(Modern biomass)、地热能(Geothermal)、海洋能(Ocean)潮汐能;传统生物质能(Traditional biomass)。 这些能源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清洁干净,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是最有前景的替代能源。当前,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仍是世界的主要能源,在世界一次能源供应中约占87.7 %,其中,石油占37.3% 、煤炭占26.5 %、天然气占23.9 % 。世界非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12、虽然增长很快,但仍保持较低的比例,约为12.3 % 。以目前的消费速度,不到100年,世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终将枯竭。矿物燃料这种上吐下泻的弊病,是造成温室效应、污染环境的主要根源,已经成为一个人类必须面临的严重问题。开发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冲击,维持社会发展,成为必然发展方向。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展了对新型新能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工作。目前,世界各国都将新能源开发提上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美国、德国、瑞典、日本等国政府都大幅度增加对新能源的研发投入,并提出了中长期发展的具体目标。到目前为止,除水电外,全世界新能源发生的总容量已经接近4104MW,占全世界
13、总装机容量的1%。其中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已达1.8104MW,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近的1104MW。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欧盟都制订了相关政策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根据全国900多个气象站陆地上离地10m高度资料进行估算,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kW,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kW,共计约10亿kW。2008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新增约630多万千瓦,与2007年新增装机容量相比增长率为91%,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200万kW。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在燃料电池
14、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燃料电池技术列入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和中国科学院九五应用研究与发展重大项目,其研究目标直指国际水平。总之,我国新能源与新能源,经过最近30多年来的发展,在技术水平、应用规模和产业建设上,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技术、资金以及政策引导等方面的原因,新能源的开发步伐比发达国家明显滞后。但是我国自然能资源非常丰富,开发潜力巨大。从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展望未来,中国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在21世纪前20年将有大的发展,到21世纪中叶将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替代能源。能源是制约国家经
15、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选择理想能源创造了条件并使能源构成不断趋于合理。为了解决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与世界同步发展问题,就必须制订一个既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形势的又符合我国国情的能源发展战略,这是21世纪初叶我国必须解决并且能够解决的问题。1.1.1 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部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世界各地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以及水力发电、地热能等的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 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的研究认为,在未来
16、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都要增长得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4%,其中生物质能将占其中的80%。目前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总体上偏低,一方面是与不同国家的重视程度与政策有关,另一方面与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本偏高有关,尤其是技术含量较高的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据IEA的预测研究,在未来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成本将大幅度下降,从而增加它的竞争力。可再生能源利用的成本与多种因素有关,因而成本预测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但这些预测结果表明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成本将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我国政府
17、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经贸委制定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十五”规划,并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重点发展太阳能光热利用、风力发电、生物质能高效利用和地热能的利用。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在风力发电、海洋能潮汐发电以及太阳能利用等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新能源(或称可再生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生物质能在经过了几十年的探索后,国内外许多专家都表示这种能源方式不能大力发展,它不但会抢夺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更将会导致社会不健康发展;地热能的开发和空调的使用具有同样特性,如大规模开发必将导致区域地面表层土壤环境遭到破坏,必将引起再
18、一次生态环境变化;而风能和太阳能对于地球来讲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健康能源,他们必将成为今后代替能源主流。 太阳能发电具有布置简便以及维护方便等特点,应用面较广,现在全球装机总容量已经开始追赶传统风力发电,在德国甚至接近全国发电总量的5%-8%,随之而来的问题令我们意想不到,太阳能发电的时间局限性导致了对电网的冲击,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能源界的一大困惑。 1.1.2 新能源的环境意义和能源安全战略意义我国能源需求的急剧增长打破了我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格局,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且石油进口量逐年增加,使得我国接入世界能源市场的竞争。由于我国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量的
19、相对不足,未来我国能源供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高。 国际贸易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国际能源价格有可能随着国际和平环境的改善而趋于稳定,但也有可能随着国际局势的动荡而波动。今后国际石油市场的不稳定以及油价波动都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石油供给,对经济社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可相对减少我国能源需求中化石能源的比例和对进口能源的以来程度,提高我国能源利用,确保经济安全。 此外,可再生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其环境污染少。1.2 国内外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发展现状1.2.1 国外太阳能热气流发电发展现状自太阳能烟囱热气流发电技术被证明了其可行性后,除提出了一些新型结构太阳能烟囱热
20、气流发电模式以外,美国、德国、西班牙、印度、南非、澳大利亚、中国、希腊和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对太阳能烟囱热气流发电及相关技术开展了一系列实验及理论研究。1. 实验原型研究现状 a. Manzanares 电站原型 19811982 年,在德国技术研究部资助下,芬诺沙电力公司在西班牙 Manzanares建造了一座最大功率50kW的实验电站原型1,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太阳能烟囱电站,其外观如图1.1所示。图1.1 电厂外观 这项研究计划的目标是通过现场试验来验证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的可行性,并通过试验来分析各部分对电站输出功率和效率的影响。 Haaf 等2和 Schlaich 等1,3分析了 Manzan
21、ares 电站全天候运行的实验数据(包括太阳辐射强度、烟囱内上升气流速度和输出功率等)。实验结果表明:(1)使涡轮叶片转动的最低气流流速为2.5 m/s。一旦流速超过该临界值,涡轮便自动开启,产生电力输入公共电网。(2)输出电功率和太阳能辐射量紧密相关。(3)在晚上烟囱内仍有上升气流,在夜晚也持续一段时间输出电功率,这也证明了地面的储热效应。(4)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运行可靠。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主要由全年的总运行时间决定。1987年Manzanares 市有 3067 h 的太阳辐射强度超过150W/m2。整个电站运行3157h并输出电功率到公共电网,其中包括 224 h 的夜晚运行
22、时间,这也证明了地面的储热效应。在 19821989 年期间,Manzanares 实验电站已经运行了大约15000 h。这些结果表明整个发电系统及其组成部分是可靠的,完全能够可靠地运行。热力学惯性是系统能够连续不断运行的一个显著特征,全天连续运行是可能的。甚至在太阳能辐射剧烈波动时,大型发电站也能够有效的运行。(5)从结构的角度来看,玻璃明显比塑料更适合用做集热棚材料。在电站运行的第一年,部分塑料块就变脆,被暴风雨戳破,而顶部的玻璃却一直完好无损。另外,降雨可以自然清洗玻璃棚也证明了玻璃对比塑料的优越性。因只是暂时使用,所以没有对烟囱的拉索采取防锈措施。1989 年春天,由于严重生锈,且仅用
23、耐久性差的轻质材料建成,烟囱在一场暴风雨中被刮断。 b. 微小实验原型 在实验原型研究方面,除了50kW电功率的Manzanares 实验电站原型,另有5座微小实验原型相继建成,用于实验研究,它们的结构尺寸见表 1.1。1983年,美国科学家Krisst在康涅狄格州首府西哈特福德市建造了一座烟囱高度为10m,集热棚直径为6m,输出功率10W的庭园式太阳能烟囱发电装置4。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校园中的装置5如图1.2所示:烟囱直径从底部的2.28m缓缓减小到0.61m,涡轮安装在烟囱出口。这种设计起到了加速气流的作用,但同时也增加了出口动压损失。作者对原装置的结构进行了两次改进:增大集热棚面积到2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阳能 气流 发电 并网 逆变器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1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