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外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与顶岗实习有效对接的研究.doc
《如何实现外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与顶岗实习有效对接的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实现外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与顶岗实习有效对接的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实现外语专业学生在校学习与顶岗实习有效对接的研究杨军 方文礼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扬州 225000)本课题为江海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院级立项资助重点课题论文摘要:顶岗实习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以学生能力提升为核心,需要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高职院校中文科专业校企合作有一定难度,外语类学生顶岗实习一直流于形式。要通过校企共同制订实习方案,实现育人与生产的融合;构建校企合作立体监控机制,通过过程共管,收集第一手材料;建立校企多元考评机制,实现质量共测;对收集检测到的信息多方反馈、分析运用,建立校企互动修正机制,不断促进质量提高,形成良性循环,实现有效对接。 论文关键词:顶岗实
2、习;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有效对接 顶岗实习是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是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要“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但顶岗实习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实习实验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对一个学校而言,它具有时间跨度长,涉及学生和企业数量多,岗位类型多、刚性任务强,实习地点分散且远离学校等特点,如何加强管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是摆在每一名教学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外语系的学生
3、也不例外。而在实施这一改革过程中外语系学生如何实现在校学习和顶岗实习有效对接显得尤为重要。不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的顶岗实习往往流于形式,校企合作很难可持续发展。解决好这一关键问题可使“教学做”一体化贯穿学生整个学习期间,开展顶岗实习能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的共赢,学生通过顶岗提高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学校通过企业可达到人才培养目标,企业通过学校可创造更多价值。使校企合作名副其实,开花结果。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方式,研究的工具为调查问卷(半开放式)和访谈。研究设计如下:研究对象有两个班级:一个是对比班,一个是实验班。对比班是已在企业顶岗实习过的班级(50人),实验班是今年下半年即将派出去顶岗的学
4、生(50人)包括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英、日、韩三个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单位包括常州溧阳涵田度假村酒店、昆山格林菲尔华美达大酒店、上海达纳进出口有限公司、扬州天成国际集装箱货运有限公司。对比班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校学习与顶岗实习期间缺少有效对接。实验班计划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教学内容的对接。在顶岗实习前,课堂教学结合企业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任务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务型教学由在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指导。深化教学改革,保证各个教学环节与顶岗实习紧密对接(1)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和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建立动态的教学管理。以职业教育理念为先导,转变以学校为中心的单向
5、思维模式,打破传统的学期、学年、假期的观念,树立以社会需求为中心的理念,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企业生产需求制定教学计划,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模式;建立动态的教学管理过程,随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2)大力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将学校课程、企业课程、社会课程有机融合。实施课程重组和调整,打破传统课程体系,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与扬州天成国际集装箱货运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物流与报关课程,做到四有利: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适应工学结合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课程
6、体系,实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动态结合。尤其是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要加强对学生非职业能力的培养。大幅精减理论课内容,降低理论课程难度,将“两课”教育和职业指导课贯穿在实习过程进行教学和考核,增加或增设结合所在企业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等课程或课时比例和学分,建立以岗位目标要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原本在校内实施的课程,可放在企业的真实环境中进行,由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结合生产实际,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工作安排选择时间参加集中授课,解决学生“工有余”而“学不足”的问题,保证理论课的授课量。(3)根据实际编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材、讲
7、义,确定课题、任务和项目的指导书。以“适用、实用、够用”为原则,体现工学结合,编写符合实习单位实际的管理、企业文化的校本教材、讲义和指导书,比如为常州和昆山的两家酒店编写英、日、韩三种酒店词汇及管理教材帮助实习学生寻找或提出研究或调查的课题,确定学生应完成的具体任务或项目,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提高,让顶岗实习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相互贯通,有机融合。(4)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结合企业实际,积极采用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构成系列的教学方法。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学结合现场实际的设备、技术和管理等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组合。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
8、学效率。二、教学形式的对接。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学校有计划地邀请企业专家(兼职教师)来课堂进行结合专业实际的案例分析,对学生进行顶岗预热。常州溧阳涵田度假村酒店人事、宾服经理、昆山格林菲尔华美达大酒店人事总监、上海达纳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扬州天成国际集装箱货运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来到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就顶岗实习要求、社交礼仪、外贸岗位需求、国际货运要领等进行讲座授课。三、教学管理的对接。顶岗实习前和顶岗实习过程中,配备企业管理人员与教师各一人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指导。企业把管理带进学校,教师把教学与管理带进企业,做好现场教学,现场管理。我们与常州溧阳涵田度假村酒店进行全方位合作,以“双文化渗透、
9、双管理、双指导、双考核”的“四双”共同管理实习学生,从实习认识,到实习过程及实习结果,进行了全周期的顶岗实习管理,创新了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工学交替、循环转动方式,与企业互融,确保顶岗实习质量。1.“双文化渗透”提高实习认识聘请常州溧阳涵田度假村酒店管理人员到学校上课,讲授酒店经营状况、管理经验、企业文化、涉外礼仪等,介绍以前学生实习情况,让学生了解酒店经营状况,了解企业文化,为实习打下铺垫。在实习过程中,将校园文化渗透企业,对学生进行管理、指导。2.“双管理”确保实习稳定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对学生进行“双管理”,酒店经理日常考核,学校专门安排教师蹲点,解决学生思想
10、上问题,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到企业人的转变。特别在重大节假日,学校和酒店领导专门看望在实习岗位上的同学,以自己的一言一行,诚挚的感情与同学们交心、交谈,与企业沟通,解决实际问题。3.“双指导”确保实习专业水平提高校企合作合理分工,酒店经理、领办侧重讲解岗位要求,解决点和面的问题,而指导教师侧重讲解酒店管理工作原理,帮助学生理解整个企业需求。学校教师还利用工作外时间专门给学生集中上课答疑,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专业与实习关系。4.“双考核”确保实习质量学生通过日记形式记录实习过程,在经理、领班及学校老师指导下于实习结束时书写30005000字的实习报告,由经理、领班和学校老师分别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的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实现 外语 专业 学生 在校 学习 顶岗 实习 有效 对接 研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1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