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研究.doc
《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研究.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研究课题批准号:FIB030738课题级别:教育部规划课题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鉴定时间: 课题负责人: 主要成员: 研究总报告摘 要研究采用访谈法、多元统计等方法对大学辅导员、中小学班主任及幼儿园园长的工作胜任力进行了实证性研究。探讨了上述四类管理者工作胜任力的结构类型以及与主观幸福感、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方程进一步揭示了工作胜任力的内在结构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以为完善和建立客观、公正的辅导员(班主任)的选拔标准提供更为科学和可靠的依据,为辅导员(班主任)的培训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关键词:大学辅导员 中小学班主任 幼儿园园长 胜任力 目 录1研究问题-11.
2、1研究目的和意义-1 1.1.1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研究目的和意义-1 1.1.2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研究目的和意义-11.1.3小学班主任胜任力研究目的和意义-1 1.1.4幼儿园园长胜任力研究目的和意义-2 1.2 核心概念-22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3 2.1胜任力概念的提出-3 2.1.1胜任力早起的研究-3 2.1.2胜任力发展阶段的研究-3 2.1.3国内胜任力的研究状况-7 2.2相关研究成果-8 2.2.1从个体层面对胜任力的研究-8 2.2.2群体、组织层面上的胜任力研究-8 2.2.3胜任力的结构-83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13 3.1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研究-13 3.2中学班主任胜任
3、力研究-18 3.3小学班主任的胜任力特长研究-22 3.4幼儿园园长胜任力特征研究-314研究程序-365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及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406成果的社会影响-407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设想-41参考文献-42附录-46 1 研究问题1.1 研究目的和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在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市场需求的多样性与多变性中, 在企业竞争与持续发展的新潮流中,在加入的新形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再造与增强不仅有赖于资本和技术实力,更重要是取决于自己所拥有的人力资本的总体实力,即组织中人力资源总体的综合素质状况和水平。企业要想获取竞争优势必
4、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因此,采用什么标准来选拔和培养企业高层管理者以及如何了解组织中人力资源总体的综合素质状况和水平,受到了越来越多人力资源管理学家、管理心理学家以及组织行为学家的关注和重视。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一般是通过职位分析来确定管理者所需要具备的任职要求(包括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特点),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高层管理者的选拔、培训和评价的。然而,生产和管理环境的变化已经使得传统的职位分析很难满足高新技术带来的新要求。在此背景下,研究者们提出了胜任力(competency)的概念。1.1.1 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一的目的在于尝试编制大学辅导员胜任力的问卷。本问卷对大学生而言
5、是评定量表,对辅导员则是自陈量表,学校可以综合学生和辅导员的评分,作为评价辅导员工作的依据,这一问卷的编制和使用将变大学辅导员隐性工作为显性工作,推动大学辅导员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同时,运用自编的胜任力问卷对大学辅导员和大学生进行测量分析,以了解大学辅导员的胜任力现状、大学生对辅导员胜任力的评价状况及大学生对理想辅导员的要求。并且通过采用自编问卷的形式比较大学辅导员的胜任力和自我效能感、大学辅导员胜任力和绩效之间的关系,以确定大学辅导员胜任力与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大学辅导员胜任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大学生对辅导员的评定和辅导员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二的目的: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6、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学生能否成为合格人才的关键。大学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其个人的品德行为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启迪。研究大学辅导员道德规范与胜任力之间的关系,揭示道德规范在大学辅导员胜任力中的作用,对于辅导员的选拔、培训及考核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1.2中学班主任胜任力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一欲通过对中学班主任的实证研究,编制一个可用于职前选拔和职后测评和评价培训效果的中学班主任胜任力评定问卷,并且此问卷还可以指导班主任的日常工作。编制问卷的目的在于运用。研究二欲通过对太原市范围内的班主任进行胜任力的试测,检验
7、中学班主任胜任力问卷,同时评价目前太原市中学班主任的胜任力水平,希望能够对中学班主任工作提出一些指导性的建议。1.1.3小学班主任胜任力研究目的和意义目前班主任工作被看作是“人人能为”的、不具有专门学问的工作。大多数班主任均凭实践经验开展班级工作,具有工作热情,但缺乏系统理论知识指导和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功,工作未尽人意,以致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影响了学生的培养和成长,学生的完整发展是在教育中获得的。班主任以完整的人为自己的工作对象,没有关于完整的人的发展的知识及做工作的相应技能,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就不能够胜任。因此,完美人格的培养需要具有完美人格的班主任去示范。为此,小学班主任要
8、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从全面提高小学儿童素质的角度,对小学儿童的品德、学习、生活、心理、交往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指导。1.1.4幼儿园园长胜任力研究目的和意义幼儿教育是终生教育不可逾越的阶段,培养什么样的幼儿将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发展,也将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命运,这是各国竞相改革幼教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一所幼儿园的改革和发展的程度如何,关键取决于幼儿园园长,园长是幼儿园的主导者和设计师。正如我国伟大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要评论一所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所以,在一所幼儿园里,在这样的一个组织中,各项管理工作开展和运行的程度如何,主要取决于园长的胜任力。因为幼儿园园长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
9、中心角色,负有最重要的责任,对外代表幼儿园,是幼儿园的法定代表人;对内负责幼儿园各项行政工作,对诸种管理要素有决定权和支配权。1.2核心概念胜任力概念最初是在教育领域中运用,在管理界得到广泛使用,是从McClelland的同事及合作者Boyatizis于1982年所著胜任的经理:一个高效的绩效模型出版开始。但胜任力,胜任资质,胜任力模型以及以胜任力为基础的培训是一些难以定义的词,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看法,这个问题不是来自其他方面而是来自一些基本程序和哲学上的不同。通常人们所接受的胜任力定义,是指绩优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McClelland,1993)。多年来,人们已经建立和修订诸如
10、认识、行为、情感领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胜任力。但是胜任力有许多不同的定义和方法,每一种方法的不同,各有优点和缺点。在工作领域,根据不同的要素,胜任力有不同的意思。一些定义联系到工作任务,成效和结果,其他用来描述人们做工作的特征知识,技能和态度(也包括价值,倾向性和承诺)。现在经常把两种定义混合成一种称为“特征集合”。下面是一些有关胜任力的定义:Charles Woodruffe对胜任力的定义做了非常简单的两重分类,似乎较广泛地被接受了。首先他描述了“硬”的胜任是指人们完成工作的标准是预期能够达到的;第二作为“软”的胜任力是指在胜任的绩效后面的人的行为和人格维度。Boyatizis把工作的胜任
11、力定义为“个体的潜在特征,可能是动机、特质、技能、自我形象或社会角色的方面,或者他/她所运用的知识体”。虽然对胜任力的内涵众说纷纭,但是,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胜任力是指在工作情景中员工的价值观、动机、个性或态度、技能、能力和知识等关键特征。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技能、知识、个性等都是胜任力,胜任力并不是这些方面的简单相加。它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与员工所在工作岗位的要求紧密联系,也就是说它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工作环境、工作条件以及岗位特征的影响。在某一工作岗位上非常重要的知识技能,在另外一个工作岗位上可能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阻碍因素;与员工的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或者从某种角度来看,它可以预测员工未来
12、的工作绩效;运用胜任力这一概念能够将组织中的绩效优秀者与绩效一般者加以区分。换句话说,优秀员工与一般员工在胜任力上会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组织可以将胜任力指标作为员工的招聘、考评以及提升的主要依据之一。只有满足这三个重要特征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才能够被定义为胜任力(competency)。由此不难看出,胜任力是有针对性的、动态的能力新概念,它有着非常强的岗位、职业特征。2 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2.1 胜任力概念的提出2.1.1胜任力早期的研究早在1911年,泰勒认识到,优秀工人与较差工人在完成他们工作时的差异。他建议管理者用时间和动作分析方法,去界定工人的胜任力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同时采用系
13、统的培训和发展活动去提高工人的胜任力,进而提高组织效能。对于胜任力的概念只是最近才在管理中系统使用,一些研究者(Morgan,1988;Nordhaug,1993)将这个概念主要集中在人和工作关系上,他们描述和界定了工作情景中人类关键的知识和技能。Morgan(1988)认为,胜任力的概念促使学者思考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而更重要的是那些完成工作绩效所需要的知识,Sandberg(2000)在他的研究中也讲“工作中的胜任力并不是指所有的知识和技能,而是指那些在工作时人们所使用的知识和技能。”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本世纪前半叶的1000项研究进行了分析,认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个人特质有:(
14、1)生理因素:一个人的生理因素可能是形成其管理品质的中心。这些生理因素包括年龄、身高、体重、容貌、体格、风度等等;(2)能力因素:智力对管理者效能的影响力较大;(3)兴趣因素:这是探究并乐于从事某事物的倾向,也是管理者的重要品质;(4)文化水平:受教育程度决定了管理者的一些方面;(5)技能:较多地提到运动技能的作用;(6)性格:主要是自信度、适应性、支配性、外倾等。在50年代末,人们认为这种理论缺乏根据,著名领导心理学家斯多蒂尔在研究领导者的胜任力时就宣布:没有所谓领导者的特殊个性,更没有什么天生的领导者!此后,学者们将注意力转到研究行为的强化或发展上。2.1.2胜任力发展阶段的研究事物的发展
15、是螺旋式前进的,近些年来又有人开始关注胜任力理论。人们发现,仅仅相信行为的培养和掌握并不能解决管理的问题,个人的胜任力的确在管理者的造就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的研究在男女性别差异、保守激进取向、独立性、依存性,以及对人的感受性等方面比较重视。50年来的美国胜任力项目根源于行为主义心理学。现在胜任力项目是在John Flanagan,Robert White,David McClelland,Patricia Mclagan,Richard Boyatzis,Lyle,Signe Spencer,C。K。Prahalad和Gary Hamel,David Ulrich的工作基础之上研究的。胜任
16、力(competence)这一概念之所以能够引起学术界以及管理实践者们普遍的关注是因为哈佛教授McClelland教授1973年在测量胜任力而非智力一文中提出用评价胜任力来取代传统智力测量。他认为,用智力测验(如智商)等来预测工作绩效或职业生涯的成功时,其预测的准确度比较差,而且具有严重的偏差。因此,他提出了评价人的胜任力。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他提出了20多种胜任力特征,如获取信息的技能、分析思考的技能、概念思考的技能、策略思考的技能、人际理解和判断的技能、服务导向的技能、影响他人的技能、发展下属的技能、团队工作技能、领导技能等等。在一个组织中不同工作岗位的职务所要求员工具备的胜任力的内容和
17、水平是不同的;在不同组织和不同行业中,相同或类似工作岗位上,员工的胜任力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组织需要根据“人员-职位-组织”三者相互匹配的原则,从组织的愿景、使命、目标和战略发展要求出发,对组织中的不同工作岗位的胜任力要求做出全面细致的分析与描述。这样所建立起来的组织胜任力模型才能够满足组织的需要。作为现代企业,考核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能否提升其在组织中的功能价值,就要看其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否帮助了员工个人以及组织提高整体绩效。而胜任力模型则提供了一个整合所有人力资源功能和服务的通用的工具和方法,它能帮助所有员工、公司甚至整个社会在未来的更具挑战的年代中工作效率更高。因此研究企业管理
18、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就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1、胜任力模型的先驱:John Flanagan的工作。1954年John Flanagan发表了划时代的文章,建立了关键事件技术(Cretical incident technique)(CIT)作为一个重要的方法应用于严格的胜任力研究中,John Flanagan在1941年到1946年间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美国空军航空心理项目研究的文章,从这些研究中,John Flanagan总结出工作分析程序应该是对关键事件的决定,这些事件的决定包括那些在大量的实例中成功者和失败者完成工作设计的重要部分所表现出来的不同(ohn Flanagan,1954,P,329)
19、。John Flanagan为关键事件技术建立了五个步骤,在应用这些步骤时,研究者应该:(1)决定活动的一般目标;(2)发展关于活动的计划和规划来收集具体事件;(3)收集数据;(4)分析数据;(5)阐述和报道活动的需要。他的工作并不是严格的胜任力分析,但是对胜任力分析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为用新方法检验人们做了什么打下了基础。在后来的形式中,关键事件技术重新强调了用来区分优秀绩效者和一般绩效者之间的有意义的行为事件。2、胜任力模型化的基础:Robert White和David McClelland的工作。1959年Robert White把辨别人的特质称为胜任力,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David Mc
20、Clelland建立和扩展Robert White的工作,因为成就卓越被称之为胜任力模型之父。1973年他发表了一篇文章“测试胜任力而不是智力”,质疑了用智力测验的信度来预测工作成功,陈述了智力测验分数和工作成功之间的相关可能是虚假的。(David McClelland,1973,P,3),David McClelland通过采用替代可接受的智力测验的方法在美国开始了胜任力模型的活动。David McClelland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但是它更大的兴趣是在商业和工业上。David McClelland强烈的反对把智力测验作为评估个人绩效的唯一尺码,在他的思想中注重激励,认为激励是与
21、绩效有关的成分。David McClelland运用这种思想完成了Flanagan的工作,显示出绩效需要清楚的定义,成功和失败是有很多因素决定的。3、胜任力研究的成果:1970年,McBer和美国管理协会(AMA)开始了第一次大型的胜任力项目研究。研究的关键是强调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胜任力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所展示的而不成功的管理者所不能展示的?(Hayes,1979)美国管理协会花了五年时间研究了1800名管理者,第一次通过比较优秀和一般绩效者的表现,抽取出个性特征来定义工作胜任力。美国管理协会定义胜任力为“一般的知识,动机,特质,自我意向,社会角色,与工作有关的技能”(Hayes,1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辅导员 胜任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