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情感视野下的微小说毕业论文.doc
《大众情感视野下的微小说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众情感视野下的微小说毕业论文.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众情感视野下的微小说摘 要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微小说的创作者和阅读者,微小说对于大众群体而言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微小说由微博文化发展而来,火爆一时。国内学术界从理论和文艺批评层面给予了微小说一定的关注,但是并未从微小说产生及发展的情感层面予以解读。微小说作为情感的载体,从大众情感的视野对其进行创新性研读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分析微小说流行的原因、表达的情感,并且以情感为原则给微小说重新划分类别,可以客观地看待这一文化现象,这对于微小说的走向具有指导性意义。关键词:微小说 情感原则 大众视野ABSTRACTEach of us can be a creator and reader of hint
2、 fiction, which is not an unfamiliar concept for public groups by now. The hint fiction in China is developed from our local micro-blog culture, which is very popular nowadays. People in the academic cycle, like many experts and scholars pay close attention to it. But they just do research of them i
3、n theory and in literary criticism. In other words, they havent interpreted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hint fiction from the emotion aspect. As the carrier of popular emo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nterpret the innovative of hint fiction from the vision of popular sentiments. Through analyzing t
4、he reason why it is so popular and what does it tries to express, we can understand it better. Furthermore, we need to rearrange the hint fiction according to the emotion principle. Every one of us can comprehend the cultural phenomenonof hint fiction objectively if we do things as mentioned above.
5、All the things we do like this have a guidance mean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nt fiction in the future.Keywords: hint fiction the emotion principle the public view目 录 前言1一、微小说的概念和基本特征1(一)概念1(二)基本特征1二、以情感为根据,重新为微小说分类2(一)人之常情类2(二)褒贬人性类5(三)感悟社会百态类6三、从大众情感角度出发研究微小说出现及流行的原因8(一)复杂化的情感为其提供丰富的创作素材8(二)紧张的社
6、会节奏为其提供阅读和创作群体8四、浅议微小说的走向9结语9参考文献10 前言微小说并不是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小说,但是它往往也包含了小说的构成要素,能突出表现人物、环境和情节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微小说以其短小的篇幅承载了强大的情感,引发大众情感的真实流露。大部分创作者都是利用微小说抒发情感,这种情感涵盖了亲情、爱情、友情等多个方面。综合分析后会发现,这些微小说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往往能够引起大众读者的强烈共鸣。这说明无论是在微小说的创作层面还是阅读层面,微小说都与大众的情感息息相关。所以本课题着重研究大众情感视野下的微小说,以情感为原则为微小说分类,并大胆预测其发展趋势。这对于客观、准
7、确看待微小说这一文化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对其发展走向也具有指导性意义。一、微小说的概念和基本特征(一)概念学术界对于微小说的概念说法不一,其中运用较为广泛的是百度百科中的一段叙述:“微小说又名小小说,超短篇小说或一分钟小说。微小说系其同义词。微小说是以微博客形式发表的微型小说,是微博客价值延伸的一种生动表现形式。”1从阅读经验上来看,微小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小说,更无从谈起是小小说或者微型小说。因为大部分微小说可能并不完全具备人物、环境、情节这三个小说基本要素,而仅仅是几句对话或者很少的叙述,类似于小说中的某一部分。例如这则微小说:“这个钻戒的名字叫永恒,那个翡翠的叫玲珑。”“老板,你对这些戒指这
8、么了解,手上的戒指也不便宜吧?”“这个啊,铁的,老婆送的,戴了三十年,名字叫做取不下来。”这是一则爱情微小说,可全篇并没有介绍老板和妻子之间的爱情故事,我们只是通过寥寥几句对话感受到了平淡却长久的浓浓爱意。所以微小说更倾向于说成是小故事,由此微小说下的定义可以为:“篇幅极其短小,原则上不超过140个汉字,形式自由,以表达某种特定的感情为目的的新兴文学样式。”但是以“微小说”作为名称来命名与之对应的文学样式在大众的认知中已经成熟并且固化,所以本课题还是沿用“微小说”这一称法。(二)特征“空间是有限的,最多 140 个字; 因此,讯息必须直截了当。”2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领悟微小说基本的创作特征,即
9、字数有限、情感直接。除此之外,微小说还具有其他典型的文本特征,我们以一个例子来做具体分析。 电话里面:“This is a wrong number. Please check up and take the telephone number again”电话外面:“孩子,你为什么每次都说外语,妈听不懂,但是妈想你” 这则微小说采用中英夹杂的表现形式,全文只是一句“对话”,即使没有特定的环境描写,没有具体的客观描述,我们还是感受到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思念之情。 微小说有以下特征:篇幅短,这则微小说只有43个字符;语言精,字字斟酌、“蒸馏”3文字,用最精炼的文字表达最深沉的情感;片段化,这个微小说
10、只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我们并不知道这对母子的故事,孩子去哪里了,电话号码为什么是错误的,而更像是从某个完整的故事中截取了这样感人的一段;结局出人意料,给人一波三折之感;想像力丰富,表达母子感情的作品比比皆是,但是这个微小说的构思很独特;文学性不足,描写刻画不足,形式不够严谨;使用符号进行表达情感,例如特殊字符以及外文的使用。另外微小说还具有创作群体广泛、即时性、现实性、题材众多、“碎片文化”、依靠网络传播等特征。二、以情感为根据,重新为微小说分类2010年10月27日,新浪微博列出以“微小说大世界”为口号的“中国首届微小说大赛”的活动规则:“无论是幽默、恐怖、科幻、爱情、悬疑等等,都可以浓缩
11、成140字以内的微小说,分享到微博。在短短的140字中营造出朦胧的爱情,诠释出深刻的感悟、表达出生活的苦乐、展现出睿智的幽默,一起来写微小说,说出你眼里的和你心里的世界。”从这些规则可以看出,微小说描写的题材十分广泛,同性恋、房价、时事政治、大学生卖淫、商战、文学人物等热门话题均有触及,这反映了文学描述社会现实、引发读者思考的功能。这些题材背后表达的情感更是丰富多彩,例如亲情、友情、爱情作为一场情感的盛宴,它们及时、现实且强烈,无论是对残酷现实的揭露还是对真情实感的赞美,无一不深深触动我们的心灵。微小说包含了现代人所有的情绪,无论是哪个读者都能在合适的微小说作品中找到触动自己的情感。也正是微小
12、说有如此表现情感的功能,才有了微小说今日的繁华。以往,学者对微小说有一定的分类标准,例如天马行空型、百折千回型、出人意料型等等,这都是从结构上给微小说分类,微小说的结构特征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毕竟其篇幅短小,无需对此做过多解读。情感是微小说的灵魂,以情感为原则重新为微小说分类,使读者一目了然。分类如下:(一)感叹人之常情类人之常情,便是亲情、友情及爱情,这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情,是古往今来文学创作者最善于表达的题材,也是微小说创作数量最多的题材,据统计,在微小说的创作中,情感类题材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比例。下面我们举例分析这三种情感的微小说:1、亲情 呱呱落地,甚至尚未从母体中分离,我们便早已置身在
13、亲情之中,儿女对父母,父母对儿女,兄弟姐妹之情,甚至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都是感情中分量最重要的部分。微小说中有很多作品都是描写亲情的,例如这样几则亲情微小说:其一:5岁,“妈妈,烧红烧肉吧。”“行,烧。”15岁,“妈妈,别烧红烧肉了,换换味道。”“行,买别的菜。”35岁,“儿子,啥时候回家吃一顿啊?妈给做红烧肉。”“不行,最近忙。”50岁,“妈妈今天路过你家,给你带红烧肉。”“不行,今不在家。”70岁,“妈,我想吃红烧肉。”那边,已经没有了妈妈的声音。这则微小说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时间线索,无论是5岁、15岁、35岁、50岁,母亲对孩子是有求必应的,母爱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孩子却时常面对
14、着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困扰,小时候崇拜和依赖母亲,长大后离开甚至厌烦母亲,可当母亲离开这个世界之后,孩子方才意识到自己没有母亲了,痛苦悔恨,可为时已晚;第二条线索是红烧肉,母亲总是喜欢给儿子烧红烧肉吃,美味可口的红烧肉代表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感情,而儿子对红烧肉的感情变化正是对母亲感情的物化表现,从喜欢吃红烧肉到厌倦红烧肉,到再也吃不到红烧肉,我们清晰地看到了这种变化。这值得我们深深地去思考母爱的伟大,我们应该有一颗懂得感恩的心。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母亲疼之爱之,母爱如水。作为亲情中最为强烈的体验,母爱给孩子细心呵护,每一滴母汁,每一顿饭菜,每一句谆谆教诲,这无不是母爱的表现,但却不是每一
15、个孩子都能领会并且给出回应。其二:父亲是一名退役军人,每天早上六点都会起床看报纸。我终于按照他的意愿考上了省外的一所重点军校。早上七点火车就要开了,六点起床,父亲还是在看着报纸, 连一句注意身体之类的话都没说,我拿起行李失望地准备离开,关上门那一刻,眼泪瞬间流出来,原来父亲手中的报纸拿反了。在这则微小说中,父亲是一位退役军人,父亲希望儿子也可以成为一个军人,儿子高考成功的考上军校。在临走的那个早晨,本以为父亲会十分感慨、十分惦记自己。父亲一如既往地看报纸,甚至对自己没有一句离别之言,可事实并非如此,父亲手中拿反了的报纸“出卖”了父亲的情感,从这一细节我们可以看出此时父亲心里对儿子的离开是十分不
16、舍的,但他却用最平静的表情和动作来掩饰内心的波涛汹涌,这种亲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俗话说,慈母严父,多数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严厉的角色,可他们对待孩子的感情并不比母亲少分毫。大部分父亲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者,他们早出晚归,或许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可正是由于父亲的付出,整个家庭才会有和谐幸福的经济条件。父爱如山,深沉且厚重。描写亲情的微小说很多,且多数都是表达遗憾之情,这或许说明亲情缺失在当下社会很严重,创作者希望通过该类微小说使人们警醒,使社会有所改变。2、爱情爱情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感,是难以捉摸、来无影去无踪的。古往今来爱情不断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在感情类微小说中,爱情是重头戏,因
17、为微小说创作和传阅的主体是青年,而对于青年来讲,爱情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创作者的头脑仿佛有无穷尽的奇思妙想,他们创作了各类爱情微小说。 其一:他下放时遇到她,她给他做了顿玉米面粑粑,他给她家砍了两捆柴,四个月后他们领证。几十年来她都会吃完他的剩菜,他们拌过嘴摔过碗砸过缸,但始终不把侮辱人的字眼丢到对方身上。四年前他去世,把结婚证的一半带进棺材。这便是我们祖辈古老的爱情,他们淳朴的一辈子都没有说过爱,可他们比我们更懂爱。妻子给丈夫做一辈子的饭,即使不是美味佳肴,丈夫也感到十分满足,他们的爱情叫做长相守,他们感情的基础是尊重。而在当今社会,有的爱情是浮华仓促的,更多的是甜言蜜语和鬼灵精怪,闪婚、裸婚
18、、快离等现象十分普遍,婚姻变得像游戏一样,可以随时参与、随时退出,而长相厮守的爱情已不多。 一对夫妻在一起经历的风风雨雨将是他们这一生最美好的回忆,爱情终究是平淡的,但是爱情并不是乏味的,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其二:他在大街上遇见她,她带着孩子。他问:你还好吗。“挺好的,你呢。”“我也挺好的”,他摸摸小孩儿的头,软软的自来卷,“孩子真可爱,多大了?”“3岁。”他沉默了一下,“原来我们分手那年你就结婚了。”她没说话,看着他的光头,他攥了下手里的化疗单“我那头自来卷太难打理,剃了。”阅读到最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孩子是他的。他们在过往的岁月肯定深深地相爱过,或者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当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后
19、,男人离开了女人,女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分手的真正原因是由于他爱她,不想患病的自己成为她的牵绊。分开后他们依然爱着彼此,孩子便是感情的见证,两头相同的卷发便是血浓与水的父子情深。这篇微小说的文字简短,可是信息量非常大。年少的爱恋就像是天上的彩虹,美好却有那么几分不真实,可我们并不曾后悔曾经拥有的,也不曾怨恨曾经离开了的。爱情类微小说在网络中广为流传,尤其是在青少年频繁使用的腾讯空间常有转载,它引起我们的无尽的憧憬和感怀。3、友情 从儿时的玩伴到老来的茶友,从同学到同事,其中都深深洋溢着友情。友情就像是守候在我们身后的灯,真情实意的友情有时候比爱情更为可贵。例如这样几则关乎友情的微小说:其一:几十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众情感视野下的微小说 毕业论文 大众 情感 视野 微小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1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