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传感网的城市交通热区分析毕业设计论文.doc
《基于移动传感网的城市交通热区分析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移动传感网的城市交通热区分析毕业设计论文.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基于移动传感网的城市交通热区分析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mobile sensor network urban traffic hotspots 摘 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现已被应用在智能交通的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交通控制和疏导等多个方面,已成为智能交通的关键技术,因此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对于现代交通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城市交通热区分析,主要是通过安装在各类交通工具上的无线传感器组成的移动传感网络对城市交通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出城市中的交通热区。本文以咸阳市的公交系统为基础,设计并开发了一个城市交通模拟平台,通过车载的移动传感网实现对咸阳市区各路
2、公交线路的跟踪,记录每辆公交车的行进轨迹,通过热区搜索算法,计算出市区中的交通热区。该城市交通模拟平台,实现了对公交线路的路径追踪,进而实现了城市交通热区的发现和管理,为交通管理部门实施交通管理和疏导交通提供了很好的决策依据。关键词:移动传感网;交通热区;无线传感器Abstract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in intelligent traffic information collec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traffic control and guidance, and
3、other aspects, has become the key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o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technology for modern transportation has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Urban traffic hotspots analysis, mainly by means of the wireless sensors installed in all kinds of transportation on the urban t
4、raffic situation of mobile sensor network monitoring, analysis of the citys traffic hotspot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XianYangShi bus system, designed and developed a urban traffic simulation platform, through the vehicle-mounted mobile sensor network system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bus
5、 lines in xianyang city track, record every bus path, through the hot search algorithm, to calculate the traffic hotspots in downtown.The urban traffic simulation platform, has realized the path tracking of bus lines, and then realize the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ity traffic hotspots, the traffi
6、c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ffic management and traffic provides a good decision-making basis.Keywords: mobile sensor network; Traffic hotspots; Wireless sensor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第一章 绪论1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3 论文研究内容31.4 论文结构3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4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简介42.2 无线传感器定
7、位技术52.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6第三章 线路追踪与交通热区的相关算法设计83.1城市交通模拟平台83.1.1 城市交通模拟平台的建设条件83.1.2 城市交通模拟平台的建设目标83.2 城市交通模拟平台建设93.3 公交路线的存储方式93.3.1 方案一93.3.2 方案二93.4 相关算法设计103.4.1 有关数据结构103.4.2 热区算法的设计思想113.4.3 公交往返路径算法的设计思想113.4.4 算法设计12第四章 仿真实验144.1仿真平台的实现144.2 算法实现144.3 部署热区算法后的仿真效果16第五章 结束语175.1论文工作总结175.2 课题研究展望175.
8、2.1 地图的放大缩小175.2.2 出租车的追踪175.2.3 热区算法的改良18谢 辞19参考文献20第一章 绪论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众所周知,在经济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对于出行的要求亦越来越高。私家车已经广泛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这虽然是一个好现象。但凡事有利就有弊。由于近几年私家车的数量激增,再加上各种新的交通工具,交通拥堵尤其是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已经是屡见不鲜,因此,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也是最头疼的问题。本课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来发现城市交通热区1,进而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具体做法是将无线传感器安装在公共汽车、出租车
9、等地面城市交通工具上,通过对各交通工具的轨迹追踪与数据处理,分析出城市交通的热区,从而实现对城市交通的智能管理和处理意外交通事故的能力,为智慧城市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移动模型在移动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几乎没有可以用于性能评估的大型真实网络环境。然而现在很多移动模型仅考虑了简单的地理位置移动性,在此的模型里强调人移动性的重要影响。在真实环境中,因为各地区对人移动的吸引力总是不同的,人的分布不是均匀的,例如城市中的繁华地区会吸引更多的人过来。便提出基于热区的移动模型。在模型的设计中,整个区域被分成若干个子区域,每个子区域都有一个权重值用于表示对移动节点的吸引力。模型中,节点的
10、移动是受周围所有子区域权重影响的。热区是拥有高权重的子区域,就是交通拥挤的地方,属于交通繁华区。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城市交通规划国外有关专家认为交通规划应先于建设布局,城市交通作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应占有特殊的地位。欲建立理想的城市结构,必须超前发展作为城市骨架的合理的道路交通系统,把城市交通建设同城市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智能交通(ITS)。一、美国交通发展状况美国是智能交通大国,不仅研究使用早,应用广泛,就连智能交通系统(ITS)一词都来自美国。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云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综合应用于地面交通管理体系
11、,从而建立起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智能交通系统2。目前ITS在美国的应用己达80%以上,而月_相关的产品也较先进。美国ITS应用在车辆安全系统(占51%)、电子收费(占37%)、公路及车辆管理系统(占28%)、导航定位系统(占20%)、商业车辆管理系统(占14%)方面发展较快。美国交通部估计,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消除大约每年120万起交通事故,挽救上万人的生命,节省260亿美元因交通堵塞及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在未来20年里,美国智能交通相关产品及服务市场容量将超过4200亿美元,相关项目将超过60万个。美国在ITS方面未来的研究重点是:关注ITS对环境和气象的影响;增
12、强多式联运,使用多样的智能交通系统,包括用于与紧急事件和健康有关的服务;通过避免碰撞与改善保护、碰撞信息发布、商业机动车辆运行以及基于基础设施或是合作的安全系统来增强安全;推进智能基础设施、车辆和控制技术的集成。二、日本交通发展状况日本早在1973年就开始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发展重点:日本ITS规划体系包括先进的导航系统、安全辅助系统、交通管理最优化系统、道路交通管理高效化系统、公交支援系统、车辆运营管理系统、行人诱导系统和紧急车辆支援系统。应用状况:日本的ITS主要应用在交通信息提供、电子收费、公共交通、商业车辆管理以及紧急车辆优先等方面。目前在日本已有超过1800万人的汽车导航系统用户
13、。投资:日本政府19961997年用于ITS研究开发的预算为161亿日元,用于 ITS实用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为1285亿日元。1996年“推进ITS总体构想”推出了一个投资预算7.8兆日元的20年规划。日本走政府与民间企业相互合作的道路,如车辆信息通讯系统(VICS)的运作方式极大地调动了企业的积极性,加速了日本ITS的开发与应用。三、中国交通发展状况目前国内相关机构全面准确地掌握整个城市的交通信息,为交通疏导、城市规划等提供实用的数据及解决方案。让交通信息无处不在,在任何地方都能以最恰当的方式为群众提供最有价值的交通信息,这就是智能交通。智能交通(ITS)的研究和推进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14、,但ITS作为跨世纪的经济增长点和交通系统建设必然选择的重要性已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更是突出了物联网智能交通的地位。目前在城市智能交通领域,北京、广州走在我国前列。北京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果。1.3 论文研究内容本次研究主要是以公交系统和道路情况为例,采用Java语言与Eclipse作为开发仿真算法的平台,采用智能交通实现城市交通热区的发现和管理。1.4 论文结构 论文共分五章,按以下方式组织:第一章 绪论,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以及国内外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的现状,其次介绍论文研究的意义及论文的总体框架。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主要是介绍无线传感器
15、网络和其应用,以及无线传感器定位技术。第三章 线路追踪与交通热区相关算法设计,主要针对咸阳市的交通地图,介绍了城市交通模拟平台的搭建,公交路线存储以及相关算法的设计。第四章 仿真实验,主要通过咸阳的公交体系,结合电子地图,采用Java语言与Eclipse作为开发仿真的平台,实现城市交通模拟仿真。第五章 结束语。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简介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就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网络,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
16、和控制等要求。由部署在观测环境附近的大量的微型廉价低功耗的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一个多跳的无线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的地理区域中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布给观察者。包括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和管理节点。大量传感器节点随机部署在检测区域内部或附近,能够通过自组织方式构成网络。传感器节点监测数据可能被多个节点处理,经过多跳后路由汇聚节点,最后通过互联网或卫星到达管理节点。用户通过管理节点对传感器网络进行配置和管理,发布监测任务以及手机监测数据。无线传感器网络所具有的众多类型的传感器3,可探测包括地震、电磁、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
17、速度和方向等周边环境中多种多样的现象。基于MEMS的微传感技术和无线联网技术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赋予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由大量微型的传感器节点组成,这些节点被部署在监测环境中,形成一个自组织的无线通信网络。WSN感知、采集和处理整个网络中感知对象的数据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发送给观测者。WSN的缺陷是它仅能获取感知对象的标量信息,由此,无线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应运而生,它在WSN的基础上增加了获取图像、声音和视频等数据信息的功能。WSN体系结构如图2.1所示。 图2.1WSN采用 Ad-hoc(多跳移动无线网络)方式进行自动组网,一个典型的WSN包括大量的传感节点和一个或若干个数据汇
18、聚节点,因此能够实现大范围,低成本,灵活铺设的实时数据采集,从而进行更准确的分析和处理。2.2 无线传感器定位技术目前比较成熟并得到应用大范围推广的无线定位技术是GPS卫星定位系统。对于WSN,其传感器分布比较集中,网络结点较多4,人工部署和所有网络节点安装GPS接收器都会受到成本、功耗、扩展性等问题的限制,甚至在某些场合可能无法实现,因此必须利用无线通信机制与定位求解算法实现WSN的自身定位。无线传感器定位技术可以分为基于测距技术的定位和无需测距技术的定位5。基于测距技术的定位通过测量节点间点到点的距离或角度信息,使用三边测量(trilateration)、三角测量(triangulatio
19、n)或最大似然估计(multilateration)定位法计 算节点位置6;无需测距技术的定位则无需距离和角度信息,仅根据网络连通性等信息即可实现。 基于测距技术的定位常用的测距技术有RSSI、TOA、TDOA和AOA7。基于测距技术的定位机制在定位精度上相对较高,但技术复杂,受到功耗与成本的限制。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定位算法的研究已经历时七八年了,所以关于节点定位的方法比较多。在传输数据的过程中,根据采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基准来经行分类。首先在基于数据采集方式上,不同的定位算法需要采集的信息各有不同的目标或者是采集的信息应用不同,如节点之间距离、相对于基准的角度、传输的时间或者是邻居节点的信
20、息,其最终都是希望采集到和节点定位相关的数据, 并能够计算出节点的估计位置,使其成为定位的基础。其次基于信息处理方式上,无论是自己处理信息还是提交给其它有处理能力的处理器处理,其最终结果都是希望将数据转换为节点的位置信息,完成定位的估计。就目前领域内普遍的分类方法有三种:1 根据距离测量与否可分为:测距算法和非测距算法。测距算法是针对节点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直接测量,非测距算法仅仅依靠的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连通性来估计节点的位置;2 根据网络节点11连通度和拓扑分类可分为:单级跳变算法和多级跳变算法。单级跳变算法比较简单,但是存在着一些不可测量的死角问题,多级跳变算法相对与单极跳变算法应用比较麻烦,
21、当测试范围较广导致两个节点之间不能进行传输通信的情况较多时,一般情况下就采用它来解决;3 根据信息处理的实现方式可划分为: 分布式算法和集中式算法。根据应用目的不同,一般需要把监测节点位置和控制节点信息定为算法的目的,因为这些数据要需要在数据中心一起处理,那么就对大多数使用集中式定位算法,相对的精度较高,但是因为需要集中处理通信量,那么就相对应的节点之间的通信较慢。2.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能够广泛应用于军事、环境监测和预报、健康护理、智能家居、建筑物状态监控、复杂机械监控、城市交通、空间探索、大型车间和仓库管理,以及机场、大型工业园区的安全监测等领域。随着
2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深人研究和广泛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将逐渐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1. 军事应用在军事领域,传感器网络将会成为C4ISRT(command,control,communication,computlng,intelligence,surveillance,reconnaissance and targetmg)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C4ISRT系统定位于未来战争,其目标是利用高科技技术,设计一个集命令、控制、通信、计算、智能、监视、侦察和定位于一体的战场指挥系统,受到各国国防部门的普遍重视。由于战争的伤亡性,传感器设各将取代人去执行一些危险任务,如监控我军兵力、装各和物资,监视
23、冲突区,侦察敌方地形和布防,定位攻击目标,评估损失,侦察和探测核、生物和化学攻击。2. 生态环境监测随着人们对环境的日益关注,环境科学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泛。通过传统方式采集原始数据是一件困难的工作。无线传感器网络为野外随机性的研究数据获取提供了方便。 3. 交通管理 1995年,美国交通部提出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预计到2025年全面投人使用。这种新型系统将有效地使用传感器网络进行交通管理,不仅可以使汽车按照一定的速度行驶、前后车距自动地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还可以提供有关道路堵塞的最新消息,推荐最佳行车路线以及提醒驾驶员避免交通事故等。4. 医疗健康应用通过在鞋、家具和家用电器等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移动 传感 城市交通 区分 毕业设计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0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