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移动网络的防盗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基于移动网络的防盗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移动网络的防盗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基于移动网络的防盗系统设计Design of Security System Based on Mobile Networks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2015年5月作者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没有任何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规范的行为,也没有侵犯任何其他人或组织的科研成果及专利。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如本毕业设计(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归武汉工程大学邮
2、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所有。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 作者学号: 作者签名: _年_月_日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手机和电脑等贵重物品已经作为了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并且其数量正在不断增加。然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亦使得被盗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这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安定因素。从而,人们的防盗意识越来越强,对贵重物品防盗越来越重视,各种防盗装置应运而生。本文从防盗系统的结构、防盗方案、安全性等方面开始对系统进行设计。先是对我国防盗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了网络式防盗系统,在安全性、防盗功能上都优于其他防盗系统;然后本文对防盗系统总体设计,还分别对系统的硬件及软件部分进行设计。本文采用RFID
3、技术多通信方式设计了一款防盗系统,系统以移动网络作为信息传输平台,通过短信消息实施远程防盗功能,解决防盗隐患,让防盗更及时、使用更方便。借助最可靠的移动网络,以最直观的中文短信消息或电话形式,直接把情况放映到你的手机屏幕上,实时的监控。通过移动网络防盗系统仿真研究,在现有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的区域内,能完成了贵重物品的防盗任务。关键词:防盗,移动网络,RFID技术Abstract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rs, cell phones and computers and other valuables have been for importan
4、t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ools and their number is steadily increasing.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theft event to occur more and more frequently, this great social unrest. Thus, peoples security awareness more and more strong, attach to valuables securit
5、y more and more, various anti-theft devices have emerged. Based anti-theft systems, security solutions, secur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structure began to design the system. First the anti-theft system in our countrys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defined the network security system, se
6、curity, security functionality is superior to other security systems; and anti-theft system design are, respectively, to design the hardware and software parts of the system. Multi-design of communication using RFID technology has a anti-theft system, system for mobile network as a platform for info
7、rmation transmission via SMS message remote anti-theft features, addressing security concerns, making burglar more timely, easier to use. With the most reliable mobile network, with the most intuitive form of Chinese SMS messages or phone calls directly to your phones screen shows real-time monitori
8、ng. Anti-theft system simulation through mobile networks in existing mobile network coverage area, to complete the valuables against theft task. Keywords: security, mobile network, RFID technology目 录第1章 绪论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1.2 国内外防盗设备的发展状况2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4第2章 防盗系统关键技术52.1生物特征识别技术52.2传感器技术62.2.1 红外探测器72.2
9、.2 光电传感器82.2.3振动检测传感器82.3 RFID技术92.4 GPS定位技术9第3章 防盗系统总体设计103.1 防盗总体设计103.2 硬件系统113.2.1 主控中心113.2.2 GSM部分123.2.3 射频识别部分123.3 软件系统13第4章 防盗系统硬件实现144.1主控中心模块硬件实现144.1.1控制中心144.2射频识别模块184.2.1射频识别硬件模块184.2.2 C8051F330单片机194.2.3 CC2500芯片214.3无线 GSM模块224.3.1 TC35i的硬件244.4 短消息传递实现254.4.1 短消息的发送和接收254.4.2 短消息
10、检测与控制电路部分26第5章 防盗系统软件实现275.1防盗系统总体流程275.2射频识别软件模块285.3 GSM模块的实现285.3.1 PDU格式简介305.3.2 汉字编码30第6章 总结与展望326.1 全文总结326.2工作展望32参考文献33致谢34附录 135第1章 绪论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手机和电脑等贵重物品已经作为了人类重要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并且其数量正在不断增加。然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亦使得被盗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这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不安定因素。为了防范汽车,手机和电脑被盗,各种防盗装置应运而生。虽然绝大多数物品都装有防盗系统,但是抽样调
11、查显示:在失窃的物品中,一半以上都是装有防盗系统的;以汽车为例,在北京,被盗的机动车辆中装有防盗装置的占总数的2/3以上。这些数据足以说明现有的防盗系统并不完善。而网络防盗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网络来实现贵重物品定位及远程状况报告等功能。它的最大优势是突破了距离的限制。一旦贵重物品被盗或出现异常,终端设备就会发出信号,系统得到这些信号就会报警。因此,我国防盗产品的升级换代势在必行,贵重物品防盗必将进入一个移动网络防盗的新时期。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综合起来在于以下几点:1. 引入了无线网络技术,提出一种新的全方位贵重物品安全解决方案,通过设计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网络通讯平台,为防盗系统的无线网络化
12、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应用基础。2. 在无线网络的基础上开发的系统可以使用户随时随地了解贵重物品的位置,对物品进行位置跟踪,保障用户的财产安全,为防盗安全体系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新型公共解决方案。3. 利用较低的硬件环境完成较高的系统功能,为移动网络式防盗系统市场探索出一条新路,为今后移动网络式防盗系统在国内的普及奠定了基础。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防盗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而我国防盗技术的基础薄弱,且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因此,了解国内外防盗装置的现状和发展动态,对于研究和促进我国防盗装置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2 国内外防盗设备的发展状况国外防盗技术起步较早,由于被盗事件还是时有发生,小偷用各种
13、方法来盗取他们认为值钱的物品,也正是由于小偷的出现,贵重物品的防盗系统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以此来和小偷日新月异的技术相抗衡。1986 年,美国公司首次推出了防盗系统。到目前为止,美国公司已经开发出了几代防盗产品。在防盗领域,所有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最新开发出来的防盗系统在面世之初就要准备迎接更加先进的偷盗技术的冲击和挑战。而我国在防盗技术方面一直较为落后,其原因是:1. 我国的防盗的认识不够重视,资金投入不足。2. 我国在防盗技术上的不足,从而限制了防盗技术的发展。3. 国内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地区性差异的存在,不同档次的用户对防盗产品和技术需求各异,使防盗新技术、新产品在国内大面积推广
14、还需要一段时间。4. 我国制定的防盗法规还不够健全,执行也不够严格。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处理技术、传感器技术、数据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控制技术等有效地应用于防盗系统中,促进了防盗技术的高度智能化和功能多样化。防盗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安全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防盗产品也经历了有简单到复杂,由手动控制到智能化的不断变化发展过程。国内外市场上防盗器的种类繁多,按其结构与功能可分四大类:机械式防盗系统、电子式防盗系统、芯片式防盗系统和网络式防盗系统。(1)机械式防盗系统械锁是最传统最简单最廉价的防盗装置,它主要是利用简单的机械式原理。使其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以达到防盗的目的。目前,
15、国内常见的机械式防盗装置有:转向盘锁、车轮锁等。(2)电子式防盗系统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各种电子式防盗系统应运而生,目前电子式防盗是最广泛的汽车防盗设备。常见的电子式防盗系统有:单向通信电子防盗器、双向防盗器、钥匙防盗器、感应式电子防盗器。如:电子锁。(3)芯片式防盗系统目前在防盗领域位居重点的是芯片式数码防盗器,它通过电子数据组的询问和应答来判断用户使用的是否是合法的钥匙,并以此确定是否允许发动机管理系统的控制器工作。由于特点突出且使用方便,目前物品的很多均采用这种防盗方式作为原配防盗器。如:密码锁。(4)网络式防盗系统移动网络防盗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网络来定位及远程状况报告等功
16、能。一旦被盗或出现异常,系统以最直观的中文短信消息或电话形式,直接把情况放映到你的手机屏幕上,实时的监控。防盗系统优缺点对比如表1.1所示:表1.1 防盗系统优缺点对比优点缺点机械式防盗器价格便宜、安装简便防盗不彻底;拆装麻烦,不用时还要找地方放置电子式防盗器价格便宜;具有声音报警、车门未关安全提示、寻车、遥控中央门锁等功能;无法反馈情况,抗干扰能力差;不易安装,遥控器耗电量大;钥匙可被专用仪器复制;操作时密码信息会被泄露;芯片式防盗器增加了独特的射频识别技术;很难复制芯片钥匙,杜绝了被扫描的可能;使用方便;钥匙一旦丢失,重新匹配可能要等上一段时间网络式防盗器网络控制,突破了距离的限制;24小
17、时不间断、高精度的监控;功能全;系统价格昂贵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网络防盗是最安全的一种防盗系统。通过设计具有远程监控功能的通讯平台,为防盗和监控提供了全方位解决方案,防盗系统的无线网络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虽然此系统价格昂贵,目前仅用于少数高端产品上尚未实现普及,但是移动网络防盗是未来发展的方向。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本设计利用在大学期间学过的单片机控制技术,射频技术,以及GSM无线通信模块的知识,把防盗技术应用到贵重物品上。该防盗系统采用AT89S52为中央处理单元,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通过射频识别发出的警情信号并通过A/D转换器转换为电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利用西门子TC35i GSM无线通
18、信模块向预设的用户手机发送报警短信。第2章 防盗系统关键技术网络防盗系统主要有三部分组成:控制中心,前端探测器,传输设备。防盗系统的功能的实现并不是由单一安防产品所能完成,它必须借助一整套的安防设施来完成。报警的发生和误报率的降低都是有前端探测器性能所决定,只有前端探测器性能优越才可以实现高性能的防盗系统的警戒作用,也是减低误报率的关键。我们谈防盗系统中技术的时候,其实就是前段探测器所采用的技术。2.1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是利用人体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术,生物特征是唯一的、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和验证的生理特性或行为方式。生物识别系统对生物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唯一的特征并且转化成
19、数字代码,并将这些代码组成特征模板。人们用识别系统进行身份认证时,识别系统获取其特征并与数据库中的特征模板进行比对,以确定是否匹配,从而决定接受或拒绝该人。用于生物识别的生理特征有虹膜、面容、指纹等,行为特征有签字、声音等。基于这些特征,人们开发了虹膜识别、面部识别、指纹识别、签名识别、发音识别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1. 虹膜识别技术1:虹膜是一种在瞳孔内的织物状环状物,每一个虹膜都包含水晶体、细丝、斑点、凹点、皱纹等特征。由于虹膜的采集多是通过全自动照相机来完成的,所以其优点是用户无需与设备进行物理上的接触,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其缺点是很难将图像获取设备的尺寸小型化,聚焦所需的摄像头非常昂贵,而
20、且对光源的要求也极高。2. 面部识别技术2:这项技术通过对面部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识别。基于这些特征的识别是非常复杂的,需要人工智能和机器知识学习系统。面部识别的优点是面部识别是非接触的,方便实用。其缺点是使用者面部的位置与周围的光环境都可能影响系统的精确性,并且采集图像的设备要比其它技术昂贵得多。3. 指纹识别技术3:指纹识别技术己经有很长的历史了,通过分析指纹的局部特征如脊、谷、终点、分叉点等,可以从中抽取详尽的特征点,从而可靠地确认个人身份。指纹识别的优点是指纹为人体独一无二的特征,它们的复杂度可以提供用于鉴别的足够特征。进行指纹识别时,用户只需将手指与采集仪接触即可,使用非常的方
21、便。指纹识别的缺点是某些人的指纹特征很少难以识别,另外指纹识别是物理接触式的,指纹采集时的状态对图像的提取有一定的影响。4. 签名识别技术4:签名一识别和声音识别一样,是一种行为测定学。它通过测量整个签名动作中字母与字母之间不同速度、顺序和压力的方式来进行数字化提取。其优点是使用签名识别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而且是一种公认的身份识别技术。其缺点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情的变化,签名将会发生改变,而且签名也很容易被仿造。5. 声音识别技术5:它通过不断测量、纪录声音波形的变化,将现场采集到的声音同登记过的声音模板进行匹配来实现身份的认证。其优点是采取非接触的识别技术,用户可以自然的接受。其缺点是声音会随着
22、音量、速度和音质的变化而影响到采集与比对的结果,故很难进行精确的匹配。随着IC产业的发展,指纹自动识别系统逐渐脱离计算机朝灵活性、方便性、实时性等方向发展。2.2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传感器的特点包括:微型化、数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传感器的存在和发展,让物体有了触觉、味觉和嗅觉等感官,让物体慢慢变得活了起来。在防盗系统中我们使用最多的就是红外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振动检测传感器。2.
23、2.1 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6曾广泛用于各种领域如建筑、安全、家电和工业等领域,功能多种多样,包括运动检测、温度测量、计数以及火灾/气体检测等,红外探测器已从最初的仅具有基本运动检测功能的单像素热电探测器发展到可以应用于更复杂的系统、更多样化的高端设备市场如温度感测或者气体/火灾探测、光学检测等。红外探测技术可根据其发出方式不同,可分为主动式和被动式两种。1. 主动红外探测器的发射机发出一束经调制的红外光束,被红外接收机接收,从而形成一条红外光束组成的警戒线。当遇到树叶、雨、小动物、雪、沙尘、雾遮挡则不应报警,人或相当体积的物品遮挡将发生报警。主动红外探测器技术主要采用一发一收,属于线形防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移动 网络 防盗 系统 设计 毕业设计 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940746.html